沿着抗战之路前行之六——南侨机工

新浪博客 2015年09月14日 09:11:20

      标签:

      畹町

      滇缅公路

      南侨机工

      云南与缅甸接壤的小城畹町,竖立着一座16米高的纪念碑——南洋华侨回国抗日纪念碑,七十多岁的叶晓东平时总在这里,为来到这里的人讲述南侨机工的故事,他是南侨机工纪念碑管理所的所长。纪念碑后面有一座黑色大理石石墙,上面刻写着近3000名机工的姓名,其中包括了他的父亲——陈团圆。

      “关于父亲的事情我知道的很少,也没见过他的照片,15岁那年,我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是个不一般的人,是回国参加抗战的南侨机工。我试图去他遇难的地方寻找遗骨,但没有找到,现在只能只能在这里给他和他的弟兄们守碑,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曾为自己的祖国做出的功绩。”

      抗战爆发后,日军为切断外界对中国的运输补给,迅速开始攻占沿海重要港口。国民政府为解决运输危机,于1938年年底修建了昆明至缅甸腊戍的滇缅公路,公路和缅甸的中央铁路连接,将仰光港的国际援助和在国外购买的物资运回国内,滇缅公路就成为当时中国和外界联系最重要的通道。

      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平均文化水平低,很难找到懂得开车、修车的机工。此时,东南亚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在得知祖国需要大量汽车司机和修理人员之后,发出公告,号召华侨中的年轻司机和技工回国参加抗战,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通告马上得到了响应,众多爱国华侨踊跃报名,有司机、工人,也有工程师、大学生,敬的是,他们报效的是“概念中的祖国”,许多人并没有在中国长期生活过。志愿回国援助抗战的华侨前后共有3192人,先后分9批回国。


      回国后的运输过程中,滇缅公路的车队常常会遭遇敌机轰炸,冒着炸弹在身边爆炸的危险沿着崎岖的公路开车。当时南侨机工驾驶的主要是雪佛兰、道奇、福特卡车,运输的物资主要是汽油和军火,也有一些抗战后方需要的生活必需品。1939年至1942年,滇缅公路一共抢运了50多万吨军需物资和1万5千多量汽车,还有那些无法统计的其他物资及用品。

      1942年5月5日,随着惠通桥被炸断,滇缅公路的运输彻底中断,南侨机工们在大后方举目无亲,再加上东南亚地区也基本被日军占领,无法回去。此时,三千多多名归国南侨机工中除战死、病故、失踪一千人外,其余的部分被派到印度去参加盟军军需运送,小部分人参加军事情报工作,二百多人被分配到贵州、广西、四川等省工作,四、五百人自谋出路,剩下的滞留在昆明,生活无着落,甚至沦为乞丐。


      “我父亲在我小的时候很少提及过去的事,但记得他说起有的同伴当时流落街头,很惨……”

      谢志伟的父亲谢川周是第八批从新加坡回国的机工,在滇缅公路物资运输的路上,尽然偶遇哥哥谢森周,两个人都是相互隐瞒回国服务。谢志伟出生于1951年,因历史问题,父亲很少对他提及过去的事情,只是知道父亲在1946年拿到了回乡证,但当时已经结婚,最终没有回新加坡。也许是对抗战时期开车运输那些危险的记忆,谢川周一直不同意儿子学开车,直到1975年,谢志伟才开始学车,直到退休,都以汽车为伴。

      谢志伟说:父亲留下一份遗嘱,对孩子们说:“不要忘记祖籍是海南万宁,不要忘记你们的父亲是1939年回国抗战的南洋机工……”。如今,这份遗嘱移交给了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管委会,今后将作为纪念馆藏品展现在世人面前。

      七月,雨季,张云鹏受邀从昆明来到畹町,在即将建成的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做监理。1939年,父亲张智源从马来西亚回国参加抗战运输,1942年滇缅公路中断后,他带着一些弟兄自谋生路。后来虽拿到回乡证,但没有再回到马来西亚,而是选择留在国内生活。虽然在其后几十年过的很坎坷,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因为有海外关系,生活得以改善。

      叶晓东虽然对父亲不会有任何印象,但几十年来致力于南侨机工的调查考证,说到往事,唏嘘不已。

      位于纪念碑旁的南侨机工纪念馆正在加紧兴建。

      叶晓东守着生父陈团圆,还有那三千多位南侨机工的名字,为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而努力着。

      昆明的自驾爱好者在老胡的带领下,穿着仿制的南侨机工服装重走滇缅公路,并前来拜访叶晓东。

      叶晓东手中,珍藏着南洋华侨机工抗日回国服务六十周年的纪念牌,上面有父亲陈团圆的名字。

      叶晓东家窗外隔着畹町河就是缅甸的九谷,那里之前居住的几位机工都已去世,只剩下一位远征军老兵生活在那里。

      “与抗战老兵相比较而言,机工和机工的后人在后来的生活还算不错。而在滇缅公路上为抗战流血出力的,不只有战士和机工,还有那二十多万普普通通的筑路民工,他们没有任何酬劳,甚至要自己带着水和干粮。在修路过程中,死了那么多人,活着的还有多少,他们一样该被世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