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

电动力微信公众号

“退役潮”将至 动力电池回收站上风口

分享到  

  “未来五年,动力电池平均每年有20-30GWH/16万吨退役,预计到2026年累计退役量超过142.2GWH/92.6万吨。2022年至2026年,TOP10动力电池企业累计退役量将达90GWh。”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震坡列出的一组数据让不少企业倍感“兴奋”。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热,被称为动力电池市场“最后一公里”的回收市场也被视为一片新“蓝海”。电池厂商、下游车企、上游的电池材料公司和锂矿企业纷纷入局,但随着“蛋糕”不断做大,市场机制不成熟、回收体系尚不健全等问题也逐渐涌现出来。

  万亿级的动力电池市场,是否真的能催生出千亿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技术、规则问题又应如何破局?

  

防止回而不收或收而不用

  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66.1 万辆和 260 万辆,同比均增长 1.2 倍,市场渗透率为 21.6%。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的持续走高,动力电池的退役及回收关注度也持续提升。

  工信部节能和综合利用司副司长尤勇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速进一步带动了对锂、钴、镍等关键金属进口原料的大幅上涨。与此同时,一些外部不确定因素对我们资源保障也产生了一定的外部压力,所以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既是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缓解资源瓶颈约束的战略选择,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一种重要抓手,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注册量为6609家,2021年新增2.8万家,预计2022年注册量将突破4万家。

  企业的疯狂涌入,是否真能撬动行业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认为,大量企业涌入动力回收利用领域,但资源配置不合理,回收网点重复建设,建设及回收成本高,正规企业回收率低。另外,动力电池回收各环节涉及企业多,信息流通难以保障,退役电池持有企业与后端回收利用企业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凸显,导致出现小企业囤货、正规企业无货源等乱象。

  “不太需要这么多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现在就开始内卷了,这是不太好的现象。”孙逢春建议,要谨防回而不收、收而不用、收而滥用。

  

发展低成本、高效的回收技术迫在眉睫

  “预计到2040年,仅电动汽车电池组就将产生400万吨锂离子电池废弃物。然而,锂离子电池的实际回收量非常有限,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锂离子电池回收比例不足5%。”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认为,发展低成本、高效且环境友好的回收技术迫在眉睫。

  成会明介绍,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有火法回收和湿法回收。火法回收是用火煅烧电池,过程简单、方法成熟,但存在高耗能、高排放问题,只适用于价值较高的金属。湿法回收是用酸液或碱液对电极材料进行浸泡,虽然排放低、回收率高,但只能处理电池正极,并且会产生大量含酸含碱的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对此,成会明及其团队提出了新的思路。一是要回收思路直接化,即从获得单质元素转向获得化合物,从间接回收转向直接回收;二是回收流程封闭化,即尽可能利用锂离子电池内部所含的资源,如试剂循环再利用、电池中残锂、石墨的再利用等;三是回收产物的功能化,即拓展回收产物的用途,实现回收产物的高值化利用。

  “动力电池回收技术是电池的再制造,如何把退役的各种各样的电池实行再装配,其本身是一个技术挑战。”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开华建议,动力电池要从源头做可回收的设计,回收要有强制的准入门槛和规范,要形成高度有序、高度规范、上下游责任分工明确的绿色发展体系。

  

完善“裁判员”和“运动员”体系

  实现动力电池的回收,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硬实力”,也需要诸如标准之类的“软实力”。

  “不只是回收领域,在动力电池碳排放管理方面,我国的‘裁判员’体系和‘运动员’体系也仍待完善,需要在监管层面和产业链层面加快‘补功课’。”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王芳表示,“双碳”背景下,动力电池标准将更加重视环境、能源、资源效益的提升,应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标准框架。

  “要从新电池设计维度,构建可再生生物材料、循环再生材料和可再生利用的标准体系,提高绿色低碳产品使用率。从废电池再生利用维度,构建梯次利用、再生利用以及相关的管理的标准体系,提高废电池再生利用环节的安全性、环保性和再生利用的技术水平。”王芳还指出,要考虑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化,推动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使用的清晰度、及时跟踪以及信息交互,以保障整个碳资产、碳足迹核算的清晰追踪。

  “行业标准的完善,让企业、监管部门等有据可依,才能支撑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王芳建议,在监管层面,标杆和准绳需要加快落地,碳排放监测、核算、披露、评价等指标体系需要尽快制定;在产业链层面,循环再生材料标准、动力电池回收储运等具体标准要加紧完善。

  工信部也明确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健全回收利用体系,加快制定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加强央地工作联动,形成协调监管机制,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支持智能拆解、材料再生等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快培育一批梯次利用和回收再生的相关企业。

(以上内容转载于中国工业新闻,原文地址:http://www.cinn.cn/gongjing/202208/t20220803_259576.shtml,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风不啦

网友评论

正在改版,即将上线。
正在改版,即将上线。
正在改版,即将上线。
正在改版,即将上线。
正在改版,即将上线。
正在改版,即将上线。
正在改版,即将上线。
正在改版,即将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