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水感悟李广难封

天水在线 2024年02月03日 19:08:16

      在天水感悟李广难封

      常 生 荣

(“汉代飞将拜谒处”——李广墓)

      多次到天水,而且在天水先后待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我对天水的印象主要是,这里是个古战场,是一个武备之风浓厚的地方。李广是一个著名的西汉将军,他的故乡就在这里,在天水流传着他的很多故事。“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在天水解读此语另有一番趣味。

      天水必须要说到李广,李广是西汉时的著名将领,他的故居在天水,叫飞将巷。是一个小院子,有几间房子,看来也很朴素。李广一辈子在塞外作战,由于没有很硬的后台关系,所以老是得不到封赏,历史上有李广难封冯唐易老之说。司马迁写的李广列传充满了感情。因为司马迁就是为李广的后人李陵做辩护,才受到了宫刑的。司马迁对李广几代人的遭遇,充满无限同情,都融入了他写的李广列传里头。有人甚至认为贯穿到整个史记当中。

(“汉代飞将拜谒处”——李广墓)

      李广墓也在天水,这座李广墓是衣冠冢墓,墓地有高达6米的碑塔一座,塔前有祭亭三间,均为三十年代初建造。墓前竖立清乾隆乙未年间重建“汉将军李广墓”,和蒋介石题“汉将军李广之墓”两块石碑。墓地祭亭门前有两匹汉代石雕骏马,造型粗犷,风格古朴,但现已磨损残缺,略具形式了,石马坪也因此而得名。作为军人我对李广很崇拜,多次到李广墓拜谒。

(“汉代飞将拜谒处”——李广墓 )

      史记记载:“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我们知道司马迁的史记中,对李广的记载是充满深情的,充满同情的,从而形成了李广难封的历史名句。李广用饱满的笔墨,虽然无数次征战,但总是不受禄。用事实叙述了李广的为人,和李广带兵作战的很多高贵品质或指挥艺术。主要是身先士卒,有水士兵不尽饮,自不饮。吃饭待士兵吃完了之后,他才能吃。对漠北之战,司马迁对李广没有被卫青重用,深感遗憾。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记载了李广作战的勇敢和机智果敢,在被匈奴俘虏之后,再马上逃脱逃回营地。

      当然李广也有人性的缺陷,人性的缺陷,比如说对灞桥亭尉曹无伤,就显得小气了,心胸狭小了一些。他和朋友到蓝田去打猎完了,回到灞桥。亭尉曹无伤我是什么人了。李广回答,故李将军。曹无伤说现将军也不许过,不要说故将军。没有让他过,他在这里歇了一晚上,他始终记着这一点。后来朝廷让他重新戍边,他要到雁门关作战。皇帝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请求灞桥的曹无伤一同前往,曹无伤上到了他的营帐,立斩。司马迁记述这个事例,不知是表扬呢,还是批评呢。

      比如在卫青让他没有达到作战目的,他非常气愤地自杀在卫青面前,这些都体现了他的人性的刚烈和无奈。实际上这些弱点,恰恰体现了陇人的耿直不阿。从气节上看,是没可挑剔的。退一万步讲,何不留得青山在哪。

      同样他的儿子李敢,听说父亲李广已经死了,面对面对打了卫青,而引起霍去病的怨恨,射杀了李广的儿子 。公元前117年-公元前119的三年之中,西汉王朝连续损失了三员大将,分别是公元前119年飞将军李广自尽,公元前118年李广之子李敢被霍去病射杀、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去世。可以说霍去病在射杀李敢,不到一年之后他也就去世了。这也算是他为射杀李敢付出的代价。说起霍去病射杀李敢,还得从李广自尽之事说起,李广出身于陇西成纪李氏家族,李广也是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李广家族世代传习骑射技艺,因此李广是出自名门望族的将门之后。他的刚正不阿,渊源在于他的家族,也渊源于武辈之彪悍之气,也源于陇上人的耿直和彪悍。我们陇人的过于耿直,会在事业的道路上吃不少苦头的。

      在汉文帝时期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当时以世家子弟身份从军抵御匈奴,在这次大战中李广因精通骑射在战场上射杀了不少匈奴人,因此被封为中郎,也获得了汉文帝的赏识。后来汉文帝带李广去狩猎,李广表现十分勇猛,轻而易举格杀猛兽,汉文帝看后感叹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汉文帝也是说说好话而已,他是当今皇帝,还要汉高祖给李广封官吗。

      我们回过头来想想司马迁,为什么倾注充沛的感情,来写李广列传的。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详细地记载了他为什么为李陵辩护。正是有他给李陵的辩护,才遭到了汉武帝的惩罚。报任安书是用血和泪写成的,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司马迁写史记的思路,以及他的思想感情,以至于他受到宫刑的悲伤经历。司马迁就是为李陵鸣不平的。 

      李广在征讨匈奴的战场上,没有得没立功,是由于卫青不用他,实际上是汉武帝不用他,认为他老了。对李广的称赞和颂扬,是司马迁李广列传的主旨。最后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而作结论。他在报任安书中,他饱含血泪阐述了为李陵辩解的想法,其中对李广难封的遭遇,实际上是倾诉司马迁自己的思想感情。终究写成了“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第1部纪传体历史《史记》。史记是我国第1部纪传体历史,开创了我国撰史的先河,《史记》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宋代名将杨业,兵败撞死在李陵碑,这出戏把李陵作为一个负面形象来描写的。李陵是不是真投降匈奴,不得而知,不过匈奴对他不错,还封了他的官。后来随着匈奴西迁。据说现在在吉尔吉斯斯坦,就有李陵的后代存在。

      有学者认为司马迁对汉武帝本纪,必然作了真实的描述,对汉武帝的功过是非,肯定是实事求是的作者写作。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世人公认,特别是多年的对匈奴作战,他的文韬武略也是刻在历史上的。不过人无完人,汉武帝在治国方面也有失误,但他晚年由于诬蛊案错杀了不少人,数十年穷兵黩武,也给国家带来了重大的经济负担。在他的轮台诏中,也叫罪己诏,对自已的错误作了自我批评。

      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实际上的汉武帝本纪,是司马相如写的泰山封禅祭文,并不是司马迁写的汉武本纪。想来司马迁在写汉武本纪时,实事求是地写了汉武帝的功过是非。这是汉武帝早就看到的,所以在汉武帝走进人生尽头的时候,想到的是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的文采无可厚非,但这个人善于吹捧,善于拍马溜须。

      作者简介:

      常生荣,籍贯白银市(靖远县)现为平川区,1969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曾任原解放军总政治部群工办主任、原解放军总装备部通保部政委、全国双拥办公室主任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