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四海博缘收藏平台"关注我

每天了解古玩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玛瑙墩式碗,清,高6.9cm,口径10.7cm,底径5.5cm。

外底内阴刻“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碗的质地上佳,作工精致,从形制上看作品的制作年代早于乾隆时期,款识可能为后加。

玛瑙又称玉髓,内含不同颜色的层、带或条纹相间叠积而形成的多种美丽花纹,如缠丝玛瑙、苔纹玛瑙、云雾玛瑙等等,素有“千样玛瑙万种玉”的美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玛瑙葵花式托碗,清乾隆,碗高4.7cm,口径11.3cm,足径5.4cm,盘高2.7cm,口径16cm,足径9.7cm。

托碗花玛瑙质地,呈现白、灰、红、紫红等几种颜色。碗为六瓣葵花式,圈足。内底阴刻双竖行“乾隆年制” 四字篆书款,其下另刻有“甲”字。盘亦为葵花式,中心凸起圆形碗托,内刻“甲”字,底为圆形撇口足,足内阴刻双竖行“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雀石盘,清,高1.8cm,长20.7cm,宽15.4cm。

孔雀石是铜的表生矿物,因含铜量高,所以呈绿色或暗绿色,古时亦称之为“石绿”。据《本草纲木》载:“石录生铜坑内,乃铜之祖气也,铜得紫阳之气而绿,绿久则成石,谓之石绿。”因其颜色和它特有的同心圆状的花纹犹如孔雀美丽的尾羽,故而得名,也因此尤为珍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翠卧牛,清,高6.6cm,长15.1cm,宽7.7cm。

翠为矿物质,多数不透明,个别半透明,有玻璃光泽。绿色鲜亮者价值最高。因其质地坚硬,故多不琢纹饰。翠在清代中晚期开始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雀石山水人物插屏,清,高13.6cm,宽8.5cm,厚2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晶带链花篮,清,通高5.1cm,链长12.7cm,口径8.3×6.1cm,足径2.4×3.1cm。

水晶质,无色透明,无瑕无绺。

花篮系一块整料制成,设计精巧,琢磨圆润,为清中期水晶制品之佳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珊瑚狮子,清,高14.3cm,长23cm。

珊瑚是海中的珊瑚虫分泌出的石灰质骨骼堆积而形成的,呈枯干的树枝状。在古代,珊瑚与黄金同价,极受人们的珍视。珊瑚虫分雌雄,可活十几年。珊瑚干径一寸、高一尺者即为好品种,径二寸、高三尺者便很名贵。珊瑚细腻柔韧,可做非常纤细的饰品。在清代,珊瑚是二品官阶的顶戴标志。珊瑚还可以入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翠白菜式花插,清,高24.3cm,口径12.8×7cm。

花插为翡翠质地,圆雕作一整颗白菜,菜叶碧绿,叶片肥硕,挺拔直立。中部有一椭圆形孔,以供插花。底以菜根为足,下配以镂雕山石、灵芝、竹叶纹的红木座。

翠玉制品在清中期后才大量出现,但多为佩饰、首饰等小件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玛瑙树桩形花插,清,高10.1cm,宽7cm。

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松被视作“百木之长”,其凌霜不凋,冬夏长青,被人们视作长青之树,赋予长青不老的吉祥寓意。竹亭亭玉立,婆娑有致,清秀素洁。古人认为:竹似贤,竹性直,竹心空,竹贞节。将竹喻为品行高洁的贤人君子。梅在冬春之交开花,有报春花之称,其“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向为人们所称颂。松、竹、梅的纹饰常被作为寓意健康长寿或高风亮节的吉祥图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金石牧童骑牛,清,高4.4cm,长6.5cm,宽5.3cm。

青金石以阿富汗产的质量最佳,颜色深蓝稳重,色调均匀,浓而不黑,无杂质白斑,质地细腻。略带金星者为上品,俗称青金不露金为最佳。在古代传说中青金石有催生助产的功效,故又称催生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三羊执壶,清,通高10.2cm,口径8.2cm,足径6.5cm。

玉执壶是清代宫廷重要的陈设品,样式极多。将三只羊组合的艺术造型和纹饰图案在清代非常盛行。除了玉器,陶瓷、青铜器和绘画中往往亦以三羊作饰,俗称“三阳开泰”。古时“羊”通“阳”,据《易经》记载:“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后人因“阳”、“羊”谐音,用三羊喻三阳,取其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多用于岁首祝颂之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翠盖碗,清,通高8cm,口径11.6cm。

制作这样一个翠玉盖碗需要使用很大的一块翠料。此碗所用料绿白相间,色泽鲜艳。器壁很薄,并带有优美的弧度,做工精致,当出自治玉高手。

盖碗是清代宫廷的饮茶用具,其泡茶量小,适于细细品味。碗盖略小于碗,是为品茗时刮茶叶所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寿山石伏虎罗汉,清,周尚均雕刻,通高12cm,长12cm,宽10cm。清宫旧藏。

座底刻隶书“古闽周彬尚均氏制”八字款。

寿山石是我国独有的名贵彩石,质地莹润,色彩斑斓,柔而易攻,为制钮名石,主要分布于福州市北郊与连江、罗源交界处,品类达百余种之多。寿山石一般可分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类。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据载,寿山石的大量开采始于宋,并用于雕刻。精美者作为贡品发往汴梁,成为达官贵人几案欣赏之物,寿山石的收藏自此而始。元末始以寿山石制印,并延续至今。明、清时期,寿山石的雕刻及收藏愈加盛行,原石收藏亦蔚然成风。

周尚均,名彬,福建漳州人,因制石能传杨玉璇之妙,素有“周彬钮”之美誉。据文献记载,周彬曾于乾隆年间供职清宫造办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黄石卧虎,清,杨玉璇雕刻,通高3.6cm,长6.7cm,宽3.5cm。

虎用田黄石雕琢,卧伏形,弓身,目视前方,似有蓄势待发之意。周身刻画细阴线表示毛发。耳后近背部有阴刻行楷“玉璇”二字款。

田黄为寿山石之一种,产自水田,色黄,故名。以柑橘黄、金黄为上品,枇杷黄、桂花黄次之。田黄与芙蓉石、鸡血石号称中国“三大印石”。杨玉璇是明末清初著名工匠,他善雕寿山石,刀工精湛,清代康熙年间曾供职清宫造办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翠竹节式佩,清,长6cm,宽3cm。

佩上部系黄丝绳,上有珊瑚结珠,两端各有米珠一组。

翠玉象征君子之德,而竹又为梅、兰、菊、竹 “四君子”之一,此佩恰合皇帝自喻为仁政之君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嵌红宝石炉瓶盒三式,清,一套三件,炉通高10.5cm,足径6.5×8.9cm;瓶高11.8cm,口径2.6×1.9cm;盒通高3.2cm,口径6.7cm,足径3.8cm。

盖顶中央凸雕莲瓣纹一周,中间嵌纽形红宝石一粒,每个莲瓣上嵌水滴形红宝石一颗。盒盖边沿及盒底沿均嵌红宝石一周。

炉、瓶、盒常在一起搭配,三件一组被称为“三式”,是清代宫廷重要的陈设用品,在书房、厅、堂的几案上均可设置。炉可燃香,瓶插铜铲、箸,盒可贮存香料或盛放印泥。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三式”质地很多,而在青玉上嵌红宝石唯此一套。在青白色的玉石上镶嵌着颗颗鲜红色的宝石,尽显华丽与富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芙蓉石双耳三足炉,清,通高11.2cm,口径9.8cm,足距4.3cm。

炉为芙蓉石制成,粉红色。圆形口,口沿凸雕二椭圆形耳,腹部略鼓,底出三乳足。通体光素。其下配有红木秋葵叶形三足底座。

清代的玉炉很多,但用芙蓉石制作的炉却极少,这是因为做炉需要较大块的料,而芙蓉石一般裂纹很多不宜使用。中国芙蓉石的产量小,颜色与质地亦欠佳。此件芙蓉石炉颜色艳丽,用料多,虽有天然形成的冰裂纹,但已实属不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十二生肖,清,玉件高5.9cm,宽4cm,玉盒高5.7cm,径10.4cm。

十二生肖放置于紫檀木盒内,青玉质地,圆雕。生肖为兽首人身坐像,身着交领长衫,手中或执书卷,或挥羽扇,或提花篮,或捧宝珠,或持弓箭,或攥棍棒,或握拳并举起,或双手拢于袖。它们的底部打磨平整,是用来制作玉印的。坐像下均配紫檀木座。在盒内,十二生肖围成一圈,中间有青玉雕十二章方形玉盒(现盒内已空)。玉盒盖面谷纹锦地上凸雕四螭及夔龙纹,正中琢“꘡”字纹。玉盒四侧面饰谷纹锦地,上有圆形开光,共计12个,内浅浮雕十二章纹。盒的每面边缘都有浅浮雕卷草纹花边。

盛放玉器的紫檀木盒为十二角形。盒盖面中间为阳文篆书“万年甲子”,外围篆书“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一周,再外围是两圈各种篆体组成的“万寿”字样。盒盖内为填金隶书“用十二辰本事题四库全书”,末署“乾隆乙未夏御制”,并阴刻“几瑕怡情”篆书四字方印。盒外侧十二面有隶书填金乾隆御制诗。木盒底座为镂空雕花十二面围栏,并出十二云形足。

故宫收藏了多套此类成套的玉十二生肖,此套的个头稍大,有的则更加精致小巧。玉兽的底部均磨平,可作印章。玉盒放过什么已不可知。这类十二生肖的玉质亦是上佳,多为上好的青玉和羊脂白玉,所雕琢的动物神态各异,十分生动有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玉佛手花插,清,高16.3cm,口径8.2×4.5cm,足径5.2×5cm。

。此物选材精良,造型丰润鲜活,与深色器座相配更显出了庄重大气的艺术效果,为清中期玉器的代表作。

佛手为一种果实,俗称佛手柑,因其形如人手,一端生长时裂开,分散如人的手指,拳曲如手掌,故而称作佛手。佛手因“佛”与“福”谐音,被当作吉祥物,常与桃及石榴一同出现并被称为“三多”,即多福,多寿,多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山林观景山子,清,通高16. 7cm,宽9.6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龙凤尊,清,口径18. 2×7cm,足径16.8×6.5cm,高17.9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碧玉双兽耳海棠式花觚,清,口径14.1×8.2cm,足径8.2×6.2cm,高29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梅花图屏,清,径19. 3cm,厚1. 3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鱼樵图屏,清,通高17. 8cm,屏长17. 7cm,宽12. 7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碧玉塔式炉,清,高28cm,口径11.1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兽耳四柱式炉,清,高12.5cm,宽11.4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玉荷叶式花插,清,高14.5cm,宽9cm,厚5.5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桃红碧玺瓜式佩,清,长3.5cm,宽4.5cm,厚1.1cm。

佩碧玺质,桃红色。瓜形,瓜身凸雕出叶和枝蔓。佩顶部穿孔系黄丝线,上系鸟形翡翠结珠,结珠上下各有米珠一组。

瓜属蔓生植物,多籽,寓意“子孙万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双蟹,清,高3.6cm,长16.8cm,宽11cm。

以白玉圆雕相对的二蟹,双鳌各夹持芦花、芦穗一枝。背甲玉色略青。

二夹传芦谐音“二甲传胪”,意寓科举及第。据《史记》索引,上传语告下为胪。科举时,殿试后宣读皇帝诏命唱名叫传胪。传胪之制始于宋代,进士在集英殿宣唱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唱,由閤门承接,转传于阶下,卫士六七人皆齐声传名而高呼,称为传胪。至明代,称会试第一名为会元,二三甲第一为传胪。至清则专称二甲第一名为传胪。除玉器外,二甲传胪之装饰题材还见于明、清时期砚墨、镇纸等文房用品及瓷器、竹木牙雕等器物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莲藕鹭鸶,清,高15.5cm,长31.4cm,厚3cm。

以圆雕、镂雕技法雕琢青玉鹭鸶、藕节、莲花、莲蓬和莲叶。

鹭与路、莲与连谐音。鹭鸶、莲花意寓“一路连科”,祝愿科举、仕途一帆风顺,是清代流行的吉祥图案之一,瓷器上亦多见。又有鹭鸶、芙蓉寓意“一路荣华”,鹭鸶、花瓶寓意“一路平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渔翁,清,高9.6cm,宽6cm,厚3.8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寿星老人,清,高19.3cm,宽6.5cm,厚5.4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罗汉,清,高23.7cm,宽14cm,厚5.5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碧玉灵芝花插,清,口径2.6×7.4,3.1×5.2cm,高12.6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龙首鳌鱼花插,清,高18cm,宽17.7cm,厚7.6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嵌宝石盖青玉桃式盒,清,长13.5cm,宽9cm,厚3cm。

盒青玉质。桃形,薄胎,光素无纹。金盖,采用錾刻、累丝和镶嵌工艺装饰勾莲花纹,并用红绿两色宝石镶嵌。

此盒造型简洁,完全不见清代玉器纹饰的繁缛之风,而金镶宝石盖又艳丽华贵,对比强烈,因而具有特别的艺术神韵。此盒的用途未见记录,从器形上分析,为文房用具或闺房用品的可能性较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胎珊瑚桃式盒,清,高19cm,长22.5cm,宽20cm。

盒为桃形,分为器和盖两部分。盒内为金胎,外为红珊瑚面,满琢纹饰。顶中部琢一篆书团“寿”字,字上面凸雕一展翅的蝙蝠,寓福寿之意。盒上半部琢云气纹,云气中有9条龙游弋其中,龙身辗转腾跃,时隐时现,极为生动。下半部琢海水托云气纹,海水湍急。

此盒造型生动,金胎外面的珊瑚系由多块珊瑚粘接而成,严丝合缝,毫无破绽,工艺复杂,技艺精湛,珊瑚成色上佳。此器既可做清代后妃们盛放珍宝的首饰盒,又可做精美的工艺陈设品。此盒藏有一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藏文碗,清,通高25.5cm,口径16cm。

这是一件藏传佛教中常见的供碗,碗以白玉雕成,盖、座以金成造,合而为一,更显名贵。盖上有藏文咒为饰,其余部分均嵌饰松石,表现出浓厚的藏族文化的风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双鱼式花插,清,足径9.8×6.2cm,高16.5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芭蕉仕女,清,高12cm,宽8.3cm,厚4.5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碗为青白玉质地,圆形,撇口,圈足。内壁光素,外壁一侧琢阴线填金梅花和菊花纹,另一侧镌隶书填金御制诗一首。

此碗玉质莹润,造型规整,琢刻精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万象更新,清,长16. 2cm,宽6.7cm,高12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碧玉兽耳活环香熏,清,通盖高13.4cm,口径22.5cm,足径10.5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炉、瓶、盒三式,清,炉通高10cm,通宽15.5cm, 口径8.8cm;瓶高12cm,通宽4.5cm;盒高3cm,直径5.9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碧玉四柱式炉、瓶、盒三式,清。炉通高11cm,通宽11.1cm,炉方径7.3cm;瓶通高11cm,最宽2.2cm,厚2cm;盒高3.8cm,边长5.8×5.3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龙凤云螭纹杯,清,通长13.3cm,最宽9cm,通高7.2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三羊开泰,清,长16.6cm,宽16.2cm,高10.3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盖托白玉碗,清,通高11cm,口径9.4cm,足径4.9cm。

内壁光素。底部有阴刻无框“嘉庆年制”隶书款。配银镀金塔形盖,盖面饰“寿”字和蝙蝠纹,盖缘饰一周回纹。下承镂空錾花银镀金船形托,足外底阴刻“宣统二年泰兴楼造。京平足重三两三分”戳字。这种盖、托俗称“茶船”。清宫廷中有不少这种茶船,用来与碗、杯配合使用。

这种玉器与金银器工艺的结合将金银器的庄重、雍容发挥到了极致,表现的是一种显赫,风格是前面任何一代无法相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双猴,清,长12. 9cm,宽11cm,高10.2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推胸,清,通长11.1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莲瓣式双层奁盒,清,通高13cm,最宽11.2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团花圆形盒,清,高15.2,口径12.9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碧玉镂雕牡丹纹盒,清,通高9.1cm,最大口径20.4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晶双耳十角杯,清乾隆,高6cm,口径9.7cm,足径4.3cm。

杯水晶质,无色透明。杯身呈十角形,两侧镂雕双螭耳,底出十角形足。足底刻“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莲花纹盒,清,通高10cm,口径11.1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碧玉莲花纹瓜棱式罐,清,通高11.5cm,最宽13.5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龙凤纹渣斗,清,高7.1cm,最大口径11.5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夔龙纹唾盂,清,通高7cm,最大口径10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珐琅风挡烛台,清,玉烛台通高24.5cm,底径宽9cm;铜珐琅风挡通高32.5cm,底盘径10.3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五蝠捧寿带扣,清,长13.5cm,宽5.3cm,高1.3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夔龙纹佩,清,最长7.9cm,最宽5.9cm,厚0.8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镂雕龙螭斧式佩,清乾隆,长13.2cm,宽5.7cm,0.7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镂雕螭龙纹佩,清,最长7.5cm,最宽6.3cm,厚1.8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镂雕子辰佩,清,长16.4cm,宽5.5cm,0.6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镂雕仿古夔龙佩,清,长7.1cm,宽5.1cm,厚0.6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龙凤纹鸡心佩,清,通长7.9cm,最宽6.1cm,最厚0.6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玉嵌白玉蟠龙如意,清,通长40.5cm,通高8.8cm,如意头最宽9.8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嵌彩石鹌鹑如意,清,长33cm,如意头8.8×8.2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杵臼,清,杵长11.8cm,最宽3cm;臼高9.4cm,厚1.8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兽面纹圭,长21.8cm,宽5.5cm,厚0.9cm。

玉料表面经染色呈漆黑色,器身扁而长,一端略宽,有刃,另一端有一孔。圭两面皆有纹饰,一面中部为阴线兽面纹,兽面的上、下方分别饰阴线绳纹及成组的凸线,另一面的主体纹饰同前一面大体相同,下方有一组凸线构成的变形兽面纹。目前为止,考古发掘中尚未发现有类似凸线纹饰的玉圭,对这件玉圭的制造年代,学者多有推测,一些学者认为,玉圭应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鹰攫人首佩,长9.1cm,宽5.2cm,厚2.9cm。

作品为镂雕,鹰身上的一些装饰纹用凸起的线条组成,这些工艺同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的玉器工艺类似。

同样题材的镂雕玉器在上海博物馆及天津艺术博物馆都有收藏,带有类似的鹰鸟纹图案的玉圭在一些博物馆也有收藏,有的学者推测这些作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造。此佩图案较复杂,鹰翅上端与人首间装饰的含义尚不明确,作品表现的可能是远古时期的氏族图腾,鹰是氏族的徽号,而鹰爪抓的应是战败的敌人之首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人兽复合佩,高8.2cm,宽4cm,厚0.6cm。

此佩为传世文物,原出土地点已不清楚,学者们对其制造年代也有过多种推测。从人物头部特点看,应属新石器时代,而佩下部兽头的形状、孔洞的镂雕方式同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兽头及加工方法非常相似,因此初步确定其为石家河文化玉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孔玉刀,长49.1cm,宽5.9cm,厚约0.1cm。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玉刀的一面光滑细亮,另一面较粗糙。此类玉刀在陕西龙山文化遗址中已有发现,陕西省神木县石峁遗址出土的这类玉刀所用玉材及加工方式同这件作品非常相似,玉刀具有开片薄、刃部锋利、钻孔标准等特点。

这件玉刀的平均厚度约0.1cm,表现出非常好的开片技术,刀背部三孔非常规范,无明显的孔径变化,刃部的锋利达到了可以割切的程度,具备了实用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勺,长16.5cm。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此玉勺工艺精致,边沿光滑平整,两侧对称性良好,勺头及柄部的凹面应为砣具砣出。其工艺水平与近代琢玉的差别不是很悬殊。勺柄较长,可以远伸,但薄而易折,使用时必须谨慎,因而不是通常情况下使用的餐具。其用途尚需进一步研究。

此玉勺为1987年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墓葬出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双虎首璜,长11.9cm,厚0.4cm。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此玉璜虎形之表面特征明确,说明在新石器时代虎与人关系之密切,在社会生活中已出现对虎的崇拜,这对于了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期人们的生活及普遍存在的动物崇拜非常重要。

此璜为1987年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墓葬出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璜,高5.2cm,长10.6cm,厚0.3cm。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

璜的一面有弧形凹槽,是对玉料开片时留下的切割痕,这类切割痕在新石器时代玉器上时有出现,从痕迹上可以看出,玉器加工中采用的是线切割的剖料方法。玉片厚度约0.3cm,表明当时玉料开片技术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作品呈不规则的半圆形,两角外伸,说明此璜并非由圆形玉器切割而成,可能是以长方形或三角形玉片磨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兽形玦,高15.4cm,宽10.5cm,厚4.5cm。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目前,多处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这类器型,它表现的是一种神化了的动物,反映了较大范围的动物崇拜。颈部带有双孔的作品并不多见,此玦可能是制造时所穿之孔位置不理想,作品悬挂时倾斜度不合要求,于是又钻了第二孔。这件作品为清代宫廷遗玉,说明清代宫廷曾收藏红山文化玉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马蹄形器,高9.5cm,上口9-7.1cm。下口6.9-5.5cm。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这种玉器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多有发现,一些作品置于入葬者的头骨之下,截面多呈椭圆形,上口略宽,呈坡状,下口较平,有的近下口处钻有小孔。由于作品整体似马蹄形,故称马蹄形器,又有收藏者称其为发箍。对于马蹄形器的功用,研究者们多有推测,或认为是用来束发的,或认为是仿照骨耒制造的农器,还有其它推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鹰,高2.5cm,宽4.6cm,厚0.4cm。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鹰背部有对穿的孔,可穿系绳。

红山文化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在其遗址中发现了较多的玉器,其中有一定数量的玉鸟,多为鹰类。常见的玉鹰有二类,一类近似方形,翅的边缘平直;另一类鹰的翅膀大且展开,似飞翔状。这件玉鹰属后一类,辽宁省阜新市胡头沟遗址出土有同样的作品。此玉鹰的造型较接近于现实,鹰的腹面加工精致而背部简练,系因人们仰望飞鹰所得的观察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兽面纹嵌饰,高3.2cm,宽4.8cm,厚0.7cm。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此器为传世古玉,表面纹饰较模糊,有较大面积的赭色斑。器近似梯形,凸面,顶端上凸,中线两侧向后折,上下折角的角度不同。嵌饰正面为浅浮雕兽面纹,重点表现兽的环形双眼及阔嘴。兽面两侧饰前肢,短小,带爪足。兽面及兽肢上饰细密的阴线回纹。饰件背面有4组通孔,每组孔由两个斜孔对接而成,孔中可穿绳。

据分析,作品原系嵌于柱形器的角部,3件或4件为一组,这样的柱形器可能是玉琮之类的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玉双联璧,清,璧径13.7cm,通长35.6cm,中部厚2.7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大圭,清,长26.3cm,宽7.2cm,厚1.4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人面纹斧,清乾隆,长9.6cm,宽4.2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玉斧,清乾隆,高11.9cm,宽7.5cm,厚0.5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镂雕双鱼式香囊,清,长7.3cm,宽5.8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镂雕荷包式香囊,清,高8.9cm,宽7.3cm,厚2.4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碧玉镂雕石榴式香囊,清,长5.1cm,宽4.7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光素扁方,清,长32.1cm,宽2.8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镂雕盘长纹扁方,清,长28.9cm,3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扳指一组,清,高2.2cm,外径2.9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蜜蜡象耳活环瓶,清,高21cm,口径6.6×5.5cm。

瓶暗红色蜜蜡质,微泛光,桃形。狮形盖钮,椭圆形瓶口,口沿饰一周回纹。瓶颈两侧

此作品既可陈设也是文房用具。清宫文房用具中水丞的造型非常丰富,形体多小巧玲珑。为与文人追求淡泊自然的雅趣相适应,水丞以动物、植物造型为多,表现了满清皇家接受中原文化的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合符,清,直径6.3cm,厚(合)1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十二月令组佩,清,璧径11.3cm,钟形长6.4cm,宽5.5cm,厚0.6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组玉鱼,清,花径5.3cm,鱼长7.8cm,宽3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痕都斯坦白玉茄式洗,清,通高5cm,口径9.7×16.5cm,足径5.5×8.1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痕都斯坦碧玉嵌石瓶,清,通盖高20.1cm,口径1.7cm,足径4.5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兽面纹六方觚,清,高22.3cm,宽12.8cm,厚7.8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兽面纹匜,清,高16.4cm,长25.5cm,宽8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双婴耳杯,清,杯高4.4,口径6.4,足径3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金石御制诗山子,清,高14.7cm,长30.3cm。

山子为青金石质,石色深蓝,山峰形。正面山路崎岖,水道蜿蜒,苍松奇石,小院丛竹。近山顶处为一绝壁,上刻隶书填金乾隆皇帝御制诗:“观象为乾数合阳,奇形古貌郁苍苍。摄山拟作香山唤,九老居然会会昌。”背面悬崖更为陡峭,林间疏影深处隐见双鹿。下承青玉镂雕松石座。

山子是清代后宫中常见的陈设品,乾隆皇帝称其为“玉……图”,多福禄寿的寓意,或渔樵耕读类的传统题材,表现手法则具有较高的艺术想象力。这种青金石御题诗山子非常少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玛瑙卧莲鸳鸯,清,高8.5cm,长15.2cm,宽10.7cm。

巧作,也称俏色,主要是利用材料本身的不同颜色进行加工。玉俏色最早见于商代,如安阳小屯商代遗址曾出土两件俏色玉龟。唐代以后,特别是清代,巧作技艺更加成熟。由于玛瑙自身具有丰富的纹理和色彩,施以巧作,魅力更显独特,所以历代留下不少玛瑙巧作的作品,如唐代用缠丝玛瑙雕成的牛首杯、明代红白玛瑙李白像以及清代的本件作品,均展示了玛瑙俏色作品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翠玉盘,清,高3.3cm,口径7.5cm。

古人对玉盘非常珍爱。唐人白居易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句,由此可知唐代即有玉盘流行。清代宫廷使用玉盘较多,此盘的造型较为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翠太平有象磬,清,高24cm,长26.5cm,厚0.7cm。

中国古书中常见所谓“金钟玉磬”之说法。“金钟”的“金”当时是指青铜,至清代才出现真正用金制作的金钟。古之玉为“石之美者”,故古代的“玉磬”从广义上说也即用美石制作的磬。金钟玉磬皆是古代帝王举行重大典礼时所用的乐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晶兕觥,清,通高22.6cm,腹宽8.5cm,口径6.5×12cm。

兕觥为古代酒器,主要见于青铜器。此件水晶兕觥的造型、纹饰都是仿造于古代青铜器,材料难得,雕琢精美,为清代中期乾隆时仿古器物之珍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蜜蜡鹤鹿同春双孔花插,清,通高18.7cm,长16.5cm,宽6.3cm。

蜜蜡属白松脂,由松脂在地下埋藏多年后受高温高压的影响而形成,黄色,不透明。色彩艳丽漂亮的蜜蜡非常珍贵,档次也高。它的硬度很低,用普通小刀即能雕刻。它的另一个特点是性脆易碎,极不易雕刻好。

此件花插颜色纯正,雕琢精巧,图案吉祥,实属上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晶球,清,径7.8cm。

在天然水晶中很难有完全透明、一点杂质都没有的晶体。水晶晶体内通常含有大量的细小固体或气液包体,像棉絮一样分布在晶体内。无色水晶以晶滢美丽、洁净透明而著称。这件作品毫无裂纹和包裹体等瑕疵,是极其珍贵的艺术品。世界上最大而又透明无瑕的水晶球直径达21cm,重约十几公斤,晶滢剔透,纯净如水,价值连城,现收藏于美国史密斯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白玛瑙蝙蝠桃树花插,清,高19.3cm,宽22cm。

此件花插是清代俏色作品之佼佼者,也是清代宫廷的重要陈设器。花插属陈设用品,内可插物。明代玉器中已有花插,多呈筒状。清代宫廷文房用具中花插样式较多,其中树桩形花插较为典型。此时花插的用料也较为广泛,青玉、白玉、水晶、玛瑙和翡翠等均见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白玛瑙巧做双鱼龙花插,清,通座高23cm,最宽12.5cm。

花插玛瑙质。为红白双色玛瑙,做成双鱼式,鱼口张开,空腹可实用。二鱼身尾相连,红白分明,双双呈身体向上跃起状。鱼身不仅有鳍还有双翅,口外雕火珠,表明是鱼龙。鱼尾部开叉形成器足,身侧凸雕灵芝多个。下配以紫檀红木雕海水纹座,海水浪花翻卷,两只小水螺浮在浪尖上,二鱼身置于座上,似两条刚从水中跃起的欲跳龙门的锦鲤。红鱼尾部内侧有阴刻横行四字篆书款“乾隆年制”。此为清中期玛瑙俏作的代表性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翠雕人物山景山子,清,高16.1cm,长24.7cm,宽10.5cm。

此器既有玉皮的黄色,又在翠绿中含有白色,绿白分明,黄绿相间,色彩鲜艳。全器构图合理,景物比例适当,透视感强,是非常珍贵的山形陈设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衔莲水座大鱼,清,长24.5cm,高13.5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痕都斯坦青玉葵花碗,清乾隆,口径17.5cm,底径6.8cm,高8.2cm。

这是曾支持阿睦尔撒纳叛清的小和卓霍集占在支持阿睦尔撒纳叛乱失败后,遣使贡进的第一件痕都斯坦玉器。这也就是清代具有阿拉伯艺术风格的玉器首次进入内廷。平息回部大小和卓木的叛乱,扫清了和阗玉进入中原的障碍,大量新疆玉开始进入宫廷,这为皇家玉器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材料基础。乾隆帝喜欢痕玉玉器,在宫内设置有专门的痕玉作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碧玉大盘,清乾隆,口径64.5cm,底径42.5cm,高14.5cm。

这是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清军平阿睦尔撒纳叛乱战事中,在伊犁缴获并呈进内廷的战利品。乾隆帝非常喜爱,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命工匠在玉盘内镌御制诗:“绿玉大盘径二尺,围盈六尺含精泽。葱岭之产葱其色,砑光无瑕抚无迹。团䂓寳月三五魄,素质弗事雕几饰。弘璧琬琰谁则识,荒唐徒见传荆国。岁贡用征远人格,成器仍藉他山石。汤之盘铭日新徳,既宏博厚宥笋席,式如比义思无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晶双鱼花插,清,高14.8cm,最宽11cm。

花插圆雕双鲤跃起,张口向上,身体直立,满饰鳞纹,尾部交叉相搭作为支撑点,腹空,用以插花。配以紫檀木座,雕成水波状,似双鱼在波涛中嬉水而上。

此花插质地纯净,造型生动,雕刻精美,为难得佳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昌九老图玉山,清乾隆,通座高145cm,最大周长245cm。重832kg。

玉山以新疆和田玉料制作。作品完成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立体雕刻,以镂雕、深浅浮雕和阴线刻等多种手法琢成四面通景的山水人物图。山间的文人雅士有的在小桥上交谈,有的在亭台内对弈,有的在抚琴,有的极目远望,还有的策杖攀登。小童子们或烧火煮茶,或捧包跟随,或在一旁洗耳恭听。玉山正面顶部有阴刻篆体“古稀天子”四字,左面有隶书“会昌九老图”五字,亭子下部有“乾隆丙午年制”款。背面顶部阴刻乾隆御题七言诗一首。

“会昌九老图”描绘的是唐代会昌五年(845年),白居易等九位著名文人和士大夫会聚于河南香山游宴的故事。清代琢玉匠师运用高超的技艺把这一引人入胜的故事设计成令人向往的优美场景雕琢在这件大型玉山上。

玉山整体造型古朴浑厚,图案极富诗情画意,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钻石,清,一枚直径1.62cm,厚0.98cm,重16.3克拉;一枚直径1.43cm,厚0.82cm,重10.3克拉。

二枚钻石均为标准圆钻,颜色微黄,经明亮式切磨加工,火彩充分展露,为镶嵌用饰物之上品。

钻石,矿物名称为金刚石,属等轴晶系,莫氏硬度10,透明金刚光泽,在光照下给人以缤纷绚丽之感,是珍贵的宝石中唯一以明亮展现其魅力者。优质或特等至上等的钻石为无色或接近无色,称为净水钻或水钻,其他具有深颜色的被称为艳钻。钻石主要产于非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祖母绿宝石,清,高1.26cm,长1.9cm,宽1.4cm。重26.48克拉。

祖母绿宝石翠绿色,玻璃光泽,采用阶式变型切磨技术成型。

祖母绿,矿物名称为绿柱石。由于其晶体结构中含有铬和钒元素而呈现纯正美丽的绿色,被视为宝石中之珍品。上乘祖母绿产于哥伦比亚,其他产地有奥地利、印度、澳大利亚、巴西、南非、埃及、美国、挪威、巴基斯坦和津巴布韦。祖母绿以青翠悦目的色调备受世人喜爱,被誉为五月诞生石,象征仁慈、信心、善良和永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猫睛石,清,高0.69cm,长1.44cm,宽1.06cm。重11.77克拉。

猫睛石呈椭圆形,在光照下可清晰地看到光带闪动,成色上佳。

猫睛石,矿物名称为金绿宝石。由于其内部含有金红石的针形内含物或羽毛状的流体内含物,从适当的角度看,折射光会形成一条明亮的光带,并可随光线的移动而发生变化,似猫的眼睛,故名。猫睛石是五大珍贵宝石之一,主要产于斯里兰卡、巴西和中国等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宝石,清,高1.37cm,长2.63cm,宽2.08cm。重13.68克拉。

宝石椭圆形,为经过简单磨制尚未镶嵌的裸石。该宝石呈深蓝色,清澈透明,品质纯正,是蓝宝石中之佳品。

蓝宝石,矿物名称刚玉,晶质体,莫氏硬度9,为五种珍贵宝石之一。主要产于缅甸、斯里兰卡和印度等地,其中最美的是印度蓝宝石,为矢车菊蓝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王羲之爱鹅勒

白玉王羲之爱鹅勒,清,长2.9cm,直径1.6cm。

两树间留白处镌刻直行行书“羲之爱鹅”四字点题。图、纹均浅浮雕。

清代将中间穿孔的圆柱形、方柱形或三棱柱形小玉器称勒子、勒或玏,多用作佩饰或坠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兰亭序青玉插屏,清,高9cm,宽6.7cm,厚0.6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嵌宝石卧兔,清,通高8.5cm,长13.5cm,宽5.1cm。

兔青玉质,局部黄沁为人工染做。玉兔呈伏卧状,四足弯曲向前,背部、双耳处有数道阴刻线刻画出毛绒质感,口衔灵芝,更显玉兔之温顺可爱。玉兔嵌有红宝、碧玺等彩色宝石八颗,颜色明艳洁净,从青玉的底色中透出闪闪的斑斓,赋予玉兔灵动之感。此兔造型圆润,雕工洗练,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兔为月宫灵物,灵芝是传说中的仙草,兔衔灵芝的形象更增添了吉祥长寿的寓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十二辰圆形佩——卯,清,高8.6cm,厚0.7cm,圆径6.6cm。

玉佩一面凸雕一只立姿小兔,另一面凸雕篆字“卯”。圆形佩上部镂雕出廓,形成双夔龙戏珠钮。白玉质地精良,表面有玻璃光。

“卯”与兔结合来源于十二辰,也被称为十二年兽。我国从汉代开始,采用十二地支记录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卯时,为日出之象,太阳本应离卦,离卦象火,内中所含阴爻,即月亮之精,古人常用玉兔指代月亮,故而就将卯与兔配属。民间还有一种传说,十二辰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清晨五时至七时为卯时,天亮了,兔子跑出窝去吃带着露水的青草,于是兔子与卯时相联系,便有了“卯兔”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十二辰——兔,清,高5.3cm,宽4cm,厚3.2cm。

十二辰中,兔子的造型通常为兔首人身、手持玉杵。此件玉兔手持的却不是捣药的玉杵,而是两片树叶,这来源于“吴刚斫桂”的传说。相传吴刚是汉朝西河人,因修仙有过,玉帝就罚他在月宫砍伐桂花树,直止砍倒为止。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高五百多丈,每次砍下去,被砍之处就会立即合拢。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倒。相传只有在每年八月十六那天,才有一片树叶从月亮上掉坠地面上。如果谁拾获这片月宫中桂树的叶子,谁就能得到用不完的金银宝石。李白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诗句。此件玉兔手中握着的便是这种树叶,寓意带来无尽的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碧玉镂雕夔龙璜,清,长14.8cm,宽5.2cm,捐献自章乃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玉圭,清,通高35.2cm,宽12.7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碧玉镂雕双婴耳荷叶杯,清,口径6.8cmX6cm,高4.2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支硎山山子,清,通高20.5cm,宽28.5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十二辰斧形佩——辰,清,高8.8cm,宽7.5cm,厚0.7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十二生肖——龙,清,通高5.6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十二生肖——龙,清,通高5.6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御制定武兰亭木嵌玉字册,清乾隆,长29.7cm,宽17cm,厚6.1cm。

此册木嵌玉字,8片,乾隆御笔。文后有“乾隆宸翰”等印文。《兰亭序》是东晋右军将军王羲之51岁时的得意之笔,记述了他与当朝众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雅集兰亭、修稧事也的壮观景象,抒发了他对人之生死、修短随化的感叹。《定武本》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珣的临本,于北宋宣和年间勾勒上石,因于北宋庆历年间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定武原石久佚仅有拓本传世,此本为原石拓本,是定武兰亭刻本中最珍贵的版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乾隆临王羲之帖册,清,长6cm,宽5cm,厚1cm。共四片,为乾隆皇帝御临王羲之十七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刻乾隆御笔兰亭帖如意,清,长47.5cm,高6.5cm,如意头宽11.1×10.8cm,柄最宽5.7cm。

如意柄表面镌刻乾隆御笔《兰亭序》,其后谓“《兰亭帖》以定武本为正。赵孟頫所得于独孤长老者,今在内府。丁丑南巡,船窗清暇,揽风之余,临此遣兴。时二月望日也。御笔。”末署“乾隆宸翰”、“得象外意”二印。如意头上的山水人物以及柄身的文字均阴刻填金。

乾隆帝一生曾于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六次南巡。柄上文字系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二月,乾隆第二次南巡途中,乘船饱览风物之余,一时遣兴所临。黄条一面墨书“道光十八年五月初一日收宁寿宫交”,另一面“青玉诗意如意一柄”,可知此如意道光十八年(1838年)五月初一日前曾陈放于宁寿宫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兰亭修禊山子,清乾隆,高11.6cm 宽31.5cm 厚7.8cm。

山子背面镌刻乾隆帝丁卯(乾隆十二年,即1747年)嘉平月既望御临《兰亭序》,文后署“太”、“王卜”二印。大片的黄褐色沁斑渲染出一派秋意。

玉器表面琢碾带有叙事性和图画性装饰图案的做法,始于宋代。明代玉图画更为盛行,多将山水、人物、花鸟、典故、诗文意境移植到玉质器皿的表面作通景式的表达,但这种表现多是平面的。玉山子作为室内陈设之一,在清代十分流行,既有硕大无朋重达万斤的大禹治水图山子,也有精巧雅致可收纳于百事件中者,大小适中的案头陈设山子更是不胜枚举。玉山子多取材绘画、诗文、历史故事,精心布局,立体展示,有的更镌刻诗文、印章,成为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极富文人雅趣的三维雕刻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王羲之爱鹅图意山子,清,高12cm,宽28.5cm,厚9.4cm。

青玉山体正面雕羲之爱鹅故事图像,背面岩石间点缀灵芝数枚、兰花数丛。清代山子因为体量相对较大

,多采用新疆山料制作,以青玉居多。

(图文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

(声明:尊重作者原创。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时,欢迎广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原创好文章。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请另取标题,以免读者误会。如使用本刊标题,必须注明“转自公众号:四海博缘收藏平台”。谢谢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购买藏品请添加私人微信:lfy80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喜欢,就给我一个“好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