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科院教授杨...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jiahao.baidu.com提供.

前言

她是我国第一位盲人教授,凭借自己的毅力考上了哈佛大学,甚至进入了人民大会堂。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她的过往却充满了阴霾。

她便是杨佳教授,经历了人生的挫折,她是如何创造出奇迹的呢?

1

1963年,杨佳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大学教师,从小父母就培养她“知书达理”,杨佳也不负众望,成为了一个女学霸。

年仅15岁便高中毕业,考上了郑州大学英语系。

大学里,杨佳比所有同学都小上好几岁,但她一点也不懈怠,反而更加刻苦用功,为了不落人后,杨佳总是跑去图书馆,泡在书堆里看到深夜。

凭借勤奋与专注,杨佳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19岁那年,她提前半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成为郑州大学最年轻的英语老师。

任教两年后,22岁的杨佳又考入了中科院研究生院,这里,她再次以惊人的努力成就了“研究生院最年轻讲师”的称号。

24岁那年,杨佳顺利毕业,第三次选择了留校任教,可以说,杨佳是真正的“女中学霸”,任何学校都争着留住她。

此后,杨佳不仅成家生子,还连续多年荣获“优秀教师”的称号,可以说,她是真正的“家庭幸福美满,事业有成”。

多少人羡慕杨佳如此顺遂的人生,觉得她简直拥有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的超能力。

然而,就在杨佳29岁那年,她视若生命的事业和家庭,忽然都变得黯淡无光......

2

当时杨佳坐在三尺讲台上,突然眼前一片模糊,她勉强将自己的课程上完。

回到办公室,杨佳意识到情况不对,她拨通了丈夫的电话,声音中透着明显的慌张与恐惧。

丈夫立刻驱车赶来,陪同杨佳去医院检查,一路上,杨佳眼中的世界越来越暗,她只能辨认出大片大片的光影,路边的行人和车辆都变成了黑乎乎的影子。

在医院,杨佳努力睁大眼睛照着医生的要求看眼表上不同大小的E字母,可无论她如何用力,那些字母对她来说都意义全无,只是模糊的光斑。

检查结果残忍而直接:杨佳患上了不可治愈的黄斑变性,她的世界将在数日内彻底黑暗。

“为什么偏偏是我?”回家的路上,杨佳苦涩地问自己。

她开始回忆这些天来被忽视的所有异样:字变得越来越模糊,夜间视野缩小,日光灯异常刺眼......原来,黑暗早已悄然来临,只是她还在自欺欺人。

接下来的日子,杨佳眼见着自己的视界一点点消失,她辨认不出门口的花草树木,看不清电视人脸,甚至日复一日的公交路线也成了陌生的迷宫。

她竭力掩饰自己的病症,试图维持原来的生活节奏,然而她的变化还是被敏感的孩子和同事们发现了,他们的询问、安慰和同情,反倒成了杨佳难以承受的重负。

不过当时的杨佳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自己还有丈夫和女儿在支持着自己,只要自己维护好这个小家便可。

3

原本杨佳被诊断出患上不治之症那天,丈夫紧紧拥抱着她,一遍遍向她保证会永远在那里。

起初,丈夫尽心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杨佳,他日复一日地教她如何用手杖辨认路况,在家中为她标出每个房间的位置,甚至学起了按摩,希望能减轻杨佳的炎症痛苦。

4

为了重拾生命的意义,杨佳下定决心,一定要重新回到讲台,和学生们见面。

可要一个失明的人重返讲堂,首先需要克服的是如何阅读和书写。

她用录音机听书,一开始一个单词都不认识,可杨佳从不气馁,坚持反复听一遍又一遍,直到听得懂每一个词语。

然后,杨佳开始学习盲文,起初,她连一个字母也不认识,只能慢慢地、反复地摸索每个点凸的组合。

当杨佳终于能够用手指熟练地“阅读”出一个单词时,她欣喜若狂,仿佛过了无数个世纪,才迈出了黑暗中的第一步。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杨佳终于能够顺利“阅读”一本盲文书,这时,重返讲堂的梦想也变得触手可及。

为了实现诺言,杨佳的父亲每天黎明时分就搀扶女儿上路,送她去上课。

站上熟悉的讲台,杨佳深深地呼吸着这个她最爱的地方的空气,然后,她开始了课堂。

杨佳一手拿着点字器,一手摸着黑板,艰难地写下今天的讲义,学生们不忍打搅这令人心疼的过程,乖乖地等待着。

上课时,杨佳会反复提问学生的名字,以此分辨他们的位置,她还在操作台上贴满标记,才能使用投影仪等设备。

尽管过程艰难,杨佳依然傲然地站在讲台上,和学生们分享知识、启迪智慧,这就是她活下去的全部意义。

通过自己的坚持不懈,杨佳终于重建了生活的尊严,证明了一个盲人也可以成为出色的老师。

杨佳用自己的故事书写着“不可能”,用毅力证明着生命的绚烂,因为在她的心中自己的人生,并没有走向终点,自己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

5

37岁那年,杨佳下定决心要考取哈佛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对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起初,许多人质疑杨佳的想法,认为一个盲人怎么可能考得上世界一流大学,但杨佳坚定自己的内心,开始了昼夜不停的准备。

为了能听懂课堂上的内容,杨佳锻炼出了惊人的听力速度,从每分钟200单词,她将语速提升到了400字,快得令普通人难以想象。

课后,杨佳还要用语音软件读完500页的课外阅读材料,每晚她都要学习到凌晨3点才睡觉。

经过数月如此疯狂的准备,杨佳终于在众人不看好的目光中考取了哈佛,这对一个失明人士来说,简直是一个奇迹。

来到哈佛后,杨佳依然保持着惊人的勤奋,为了跟上其他学生的进度,她的工作量是常人的几倍。

终于,在仅仅一年的时间里,杨佳就以全院最高分获得了MPA硕士学位。

毕业典礼那天,杨佳穿着黑色的礼袍,站在舞台中央,院长宣布她的名字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院长亲自为杨佳佩戴上代表荣耀的学位帽,并将证书颁发到她手中,杨佳握着证书的手有些颤抖,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300年来,哈佛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失明的优秀毕业生,杨佳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也证明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命运。

哈佛毕业后的杨佳,放弃了各界抛来的橄榄枝,毅然决然的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她知道国内还要和她一样的人在等着她的帮助。

6

从此,杨佳不仅成就了自己,也成为许多残障人士的楷模,她加入联合国残障人委员会,为中国残障人争取权益而奔走呼吁。

杨佳用毅力证明,失明并不可怕,更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一个普通女子是如何在绝望中重生,并引领他人走出痛苦的黑暗,杨佳彻彻底底地以自身经历演绎了答案。

2015年,杨佳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首次站上发言台,她的励志演说获得现场6次热烈掌声,杨佳也成为首位在政协会议发言的盲人委员。

杨佳用她63年的生命完整诠释了什么叫做“哪怕是黑暗,也无法让心灵熄灭”,正是有了这样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个世界才变得繁花似锦。

举报/反馈

八触决奇闻

54.9万获赞 2.2万粉丝
走边天下,看遍天下奇闻怪事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