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加速启动居民用气顺价机制 城市燃气行业盈利有望实现修复

企业 2023年08月19日 10:52

      一、城市燃气行业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城市燃气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城市燃气是指用于生产、生活的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等气体燃料的总称,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燃气行业是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和供应行业,城市燃气的推广应用对改善能源结构、保护大气环境、缓解石油供应紧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改造规划推进、老城区供气管网改造,城市燃气普及率进一步提高。2006-2021年,中国城市燃气普及率逐年提高,由79.1%提升至98.00%。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预计用气人口的基数将持续上行。同时随着中国家庭数量的增长,城市燃气接驳业务需求量和人均燃气消费量将会增加。此外,“双碳”实施落地,强调安全稳妥,以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为前提,先立后破;能源体制改革深化,气改从上游、中游向下游延伸以及安全成为政府高度关注的重要方面又将给行业发展带来机遇。预计中国城市燃气普及率将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到2025年,有望达到99.2%以上。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

      观研天下分析师观点:随着行业普及率的提高,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在此背景下,数智化转型将成为城市燃气企业实现弯道超车和高质量发展的首要选择。

      二、城燃企业两头承压,强化开拓市场寻求新突破

      1、上游价涨量减,下游亏损或加剧

      天然气中长期合同制度是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天然气市场供需平衡,确保民生用气正常供应有很重要的作用。每年的3-5月间,天然气资源央企(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会和下游城燃公司签订年度天然气购销合同以促进住宅和供暖的供应,并允许城市燃气公司在供应短缺的情况下从海外采购。据报道,至 3 月份,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总量超过25亿吨,已基本实现签约全覆盖,但居民用气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进展并不顺利,由于在价格、数量和其他条款上存在分歧,只签署了少量下游合同。直到3月24日起,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才相继发布2023年天然气销售方案,城市燃气企业先后与天然气企业进行了合同谈判和合同签订。

      但这份“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销售方案却让市场有惊无喜。其中,中石油居民气量核查迟迟没有结论,中石化、中海油则根本没有核定居民气量。且中石化要求今年的合同气量按照不高于2022年合同年实际气量的90%-95%签署。数据显示,中石化年度合同供应天然气总量控制在440亿立方米,同比降低30亿立方米。其中国内自产气减产10亿立方米,进口气减少20亿立方米。

      减量之下,是价格上调。三家主要上游气源企业公布的天然气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5%-120%,中石化和中海油没有居民燃气量价格标签,这意味着连接中石化和中海油气源的城市燃气企业应遵循市场化定价(高于30-80%),供应给居民用户的燃气应与供应给工商业非居民用户的燃气相同,不能像中石油客户那样按照国家政策享受低成本的居民燃气保护。而此时二线公司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亏损。我国城市居民用燃气价格受到管制,这意味着分销商必须向国有石油公司高价进货,低价销售,这将使城市燃气企业继续面临低买高卖的倒挂,城市燃烧企业的经营亏损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如果相关企业现金流枯竭,再次限气停气的概率会很大。

      中石油2023-2024管道气合同方案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

      2、天然气价格顺价受阻,城燃龙头企业净利明显下滑

      城市燃气位于天然气产业链末端,近两年,进口气价高,上游涨价,下游不顺价、少顺价或滞后顺价的现象普遍存在,因而2022年主要城燃企业的购销毛差和经营业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以港华燃气、华润燃气、新奥能源、昆仑能源、中国燃气5家国内城燃龙头公司为例,其中,仅昆仑能源实现净利微涨,其余四家净利下滑均超过两成。2022年华润燃气、新奧能源受上游采购成本上涨其天然气零售购销价差下降较为明显,两家公司2022年毛差分别为0.45 元/方和0.48元/方,分别同比下滑0.07和0.03元/方。毛差下降背景下两家公司2022年业绩同样出现下滑,持续经营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24.4%和19. 1%。

      五大城燃公司天然气零售购销价差(元/方)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

      3、燃气公司寻求转型,积极探索多元化气源采购

      目前,我国多数城市燃气供应企业主要向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国有大型石油企业采购天然气,少数企业如申能股份依托自有天然气开采业务实现天然气勘探、开发。在上游价涨量减的背景下,各城燃公司积极自寻国内非常规气资源及海外资源,加强上下游的一体化。国内资源方面,综合能源、新能源等业务成为城燃企业新的增长极,2022年,华润燃气在综合能源项目方面,新签约了58个项目,预计总投资额约4.4亿港元,累计项目数量达到202个。此外,华润燃气新投运充电站39座,累计投运充电站171座,全年售电较去年同期增长20.6%至2.7亿度;累计投运加氢站7座,累计批准建设及投运加氢站15座。港华智慧能源正在发力可再生能源。去年,其取得了111个可再生能源的新项目;累计布局超过500个再生能源项目,落实发展80个零碳智慧园区。港华智慧能源还成立了港华能源研究院,开展可再生能源、储能、能源数码化、氢能与燃料电池、节能低碳等五大领域的研发布局。此外,新奥能源、昆仑能源、等企业也投资了新能源,并积极获取完全市场化的LNG资源,对国内管道气形成资源补充。国际资源方面,各公司自有或租赁LNG接收站窗口期,与国际资源方合作获得长协或现货资源,在目前海气成本优势逐渐突出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公司天然气综合采购成本。

      城燃公司积极扩展三桶油外的气源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

      观研天下分析师观点:近年来城市燃气企业经营压力明显增大,主营业务盈利增长空间正在收窄,由原有单一天然气供能服务向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能源生产和消费需求的一体化综合能源服务转变,将是未来城市燃气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政策支持下居民顺价加速启动,城燃企业面临新机遇

      1、国家持续推动建立健全城市燃气价格联动机制

      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是指气源采购平均成本和基准终端销售价格联动。该联动机制包含联动公式、调价启动条件、调价幅度、调价频次等。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天然气利用政策的通知》和2018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快建立上下游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2021年以来,发改委进一步推动地方建立健全城市燃气价格联动机制。湖南、甘肃、新疆、宁夏等地相继出台了价格联动机制政策,天津、广西等地进一步完善了现行的价格联动机制。但这些已经出台的联动方案尚不完善。比如不少省份价格联动机制、成本监审是三年前制定的,难以适应新价格形势的变化;有些城市的居民用气价格十年未作调整;调价决策程序复杂、周期长,有些地方的非居民调价周期长达一年等;有些省份的联动存在上限幅度,如果上游企业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时,无法及时、同幅疏导。2022-2023年采暖季,在国内天然气供需相对宽松的背景下,河北多地爆发天然气断供、限气现象,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国目前的天然气价格机制下,价格对供需的调节难以实现。

      今年三月下旬以来,国内气源企业公布的2023年天然气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5%-120%,而大部分城燃企业的居民用气销售价格仍然处于数年前的政府限价水平,气价倒挂程度进一步加剧。2023年伊始,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签订2023年天然气中长期合同的通知》,要求上游供气单位须足额保供,对居民用气和农村“煤改气”用气需求合同实现全覆盖。2023 年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城镇燃气终端销售价格与采购成本联动机制,积极推进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络机制的建立。在国家政策的正确指导之下,今年供气上下游的气源合同签订正受到前所未有的监督和关注,为推动燃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将大大促进燃气市场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国家层面持续推进天然气价格上下游联动机制及上下游中长期合同签订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

      2、多地积极响应,出台天然气上下游顺价机制

      在此背景下,全国多地积极响应,出台天然气上下游顺价机制。近期,内蒙古、河北、湖南、安徽、湖北、山东等多个地区的一些城镇皆已调升居民用户零售天然气价格。目前,天然气顺价机制出现较快进展。据统计,2023年居民用气/工商业用气方面各有26/35个地级以上城市陆续出台顺价政策,年内已调价地区平均调价幅度为0.33元/立方米。部分地区的相关单位出台了仅涉及居民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或非居民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的文件,也有不少地区同时出台了居民与非居民价格联动机制文件。此外,兰州、青岛、西安等多地也将于近日启动居民气顺价。各地级市也在积极跟进,顺价政策落实效果已有显著改善。居民气顺价机制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完善优化,有望解决城燃企业经营痛点,扩大居民端用气毛差,助力天然气下游市场的长期良性发展。

      2023年部分地区天然气价格上下游联动机制一览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

      观研天下分析师观点:2023年以来,城市燃气行业投融资活跃度较高,随着天然气产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下游的城市燃气分销业务将会变得愈加激烈,具有规模效应的企业在采购成本端的优势将会逐步凸显,未来仍会有新一轮的小型城燃企业退出带来的收购机会,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