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易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m.163.com提供.

如何打造三代人都住不腻的“大美之家”

网易浪潮工作室
网易浪潮工作室
2024-03-22 12:10·北京
0

新房的钥匙拿到手里,终于,你可以开始装修了。有人说,装修的过程是最爽的,因为可以亲手打造一个自己的家。

艾瑞咨询调研表明,51.0%的用户更青睐于根据个人喜好对风格方案进行定制,新生代的家装用户,也更注重家装的颜值和风格[1]。

也有人说,装修是最痛苦的:涂层、防水、尺寸细节让人身心俱疲,一时兴起的流行风格,也可能变成之后的黑历史。

这时你才发现,想要打造一个「50年都舍不得砸掉装修」的大美之家,怎么就那么难?

如何打造三代人都住不腻的“大美之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如何打造三代人都住不腻的“大美之家”

或许是因为,“家”的意涵太复杂,不仅承载着衣食住行的生活需求,也承载着住户的审美偏好、人生阅历、性格特征,是文化的、审美的空间。

柴米油盐是生活的主旋律。“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许多惊艳的家居风格,根本经不起岁月考验。除非“大动干戈”砸掉重装,否则只能默默忍受。

所以,选择合适的装修材料,尤其是有“空间皮肤”之称的瓷砖,才能让这份“美”在日常生活中保存得更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也是一个人生活历程的外化,是承载记忆的地方。理想的装修,就像一张质感醇厚的画布,无论填上什么物件和创意,都会历久弥新。你看,家不仅是物质空间,更展示着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无论古今中外,通过室内装帧来展现自己的审美、价值观和社会身份,是一种文化传统。

《长物志》里记载,明清时期的苏州府文人,会用紫檀木家具、名流字画展示品味,还把自己得意的题诗和书画挂在正厅[2]。这些题诗有些甚至会变成家训,在这些书香世家,代代传承[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子和人一样,不仅是主人文化底蕴的呈现,也是一个家庭价值传承的“容器”。

话又说回来,怎么才能让装修既满足生活需要,又满足个人精神价值所需,打造50年都舍不得砸掉装修的「大美之家」呢?

中国人的审美,讲究「形神兼备」。不仅要有外在装饰性,更要将传统文化、哲学思想暗含其中,为人们提供感性的高级精神享受[4]。

冠珠华脉岩板,在岩板优异物理性能的基础上,以东方陶瓷本质溯源为根,以中华城域特有文化为脉,融合现代工艺技术,传承经典文化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使用是最好的传承。以恒久经典的国韵之美,打造独具内涵的大美之家。选择冠珠华脉,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艺术之美融入日常生活,营造属于中国人的生活意境、筑造大美人居。

一砖一故事,一家一世界。每一块「冠珠华脉」岩板,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窑宝龙脉」通过回溯古老的制陶工序,在水、火、土、艺的糅合中获得创意灵感,用现代视觉语言与东方极致瓷艺,让瓷砖在窑变之美中闪耀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敦煌印象」的飞天、娟绘、画壁,「漫步巴蜀」的纸、竹、锦、地,都有着地域特色、文化元素的提取和融入,唤起人们骨子里对区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细看每一个华脉岩板的纹理,却没有标签化的符号感,而是选择代表性的文化元素融合创新,创造独具审美价值的装饰效果和空间体验。无论是纹理还是色彩,都能适配各种装修风格,自如应对时代风格的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会学家斯图尔特·查平在《当代美国习俗》中写过:“起居室里文化物品的陈设,对朋友和访客关于主人社会地位的看法,可能产生无可估量的影响。”[5]

这大概是我们对装修如此重视的理由:整体风格配色、墙地砖的纹理、陈设器物的选择,都是屋主身份、气韵、价值态度的彰显。

冠珠华脉岩板,利用现代视觉和国际潮流手法,在传承与弘扬中,实现经典文化的艺术转换。于家的每一处细节,满足居住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全面构想。

见砖如见人,每一块岩板都像一件艺术品,让“家”也能成为个人审美意趣、生活态度的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装修是一辈子的事”,让所居之处,自成一方「大美」天地。

冠珠华脉,每一块,传承美。

相信只有经典恒久之美,才能穿越时间、穿越潮流,成就真正的「大美之家」。

制作人员

剪辑:就是好

视觉:李婉晨 宋凯旗

动效:就是好

文稿:夏边

配音:君君

策划:Jamie

参考文献

[1] 艾瑞咨询. 2021. 中国家装行业研究报告.

[2] [明]文震亨著,李瑞豪编著. 2012. 长物志. 中华书局出版社.

[3] 宋丽华. 2019. 第一等人:一个江南家族的兴衰浮沉. 四川文艺出版社.

[4] 张明. 2022. 审美与生存:孔子美学思想的双重建构. 中华书局出版社.

[5] Francis Stuart Chapin. 1935. Contemporary American Institutions: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责任编辑:刘笑彤_NBJS25533
打开网易新闻体验更佳
分享

热搜

热门跟贴

打开APP发贴
0条跟贴

相关推荐

回到顶部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