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易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m.163.com提供.

放下世仇,凯末尔是怎么和苏俄联手,毁灭了“第三罗马”的?

历史微鉴
历史微鉴
2024-04-14 19:34·河南
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Severn

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登上历史舞台。

然而不管是帝国主义还是自诩为“第三罗马”的沙皇旧势力都对其虎视眈眈。

终于经过几年奋战,新生的苏维埃剿灭了旧势力,统一了全国。

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苏维埃布尔什维克的领导,离不开广大苏俄工农民众的齐心协力。

除此之外,曾经的死对头土耳其的无私援助,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甚至可以说,是苏俄和土耳其或者说列宁与凯末尔联手打败了第三罗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末尔的崛起

1914年7月,一战爆发。

彼时,奥斯曼帝国的军政大权主要掌握在恩维尔、塔拉特和杰玛尔三巨头手里,三人无不是穷兵黩武之徒。

尤其是为首的恩维尔,更是希望借助德国的势力来恢复奥斯曼帝国的辉煌。

因此,奥斯曼帝国不顾全国民众的反对,和不堪战争重负的事实,毅然选择了加入同盟国阵营当中。

而最后的结果却是,帝国走上惨败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战战败国,战争的失利给奥斯曼土耳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首先是人员伤亡。

据不完全统计,一战期间土耳其在战场上的死伤者为60万人,开小差和失踪者达100万人以上。

其次民族危机。

到1918年年底,土耳其军费达到10亿金里拉,国债超过年度预算19倍,1918年物价相较于1913年相比上涨了14到15倍。

由于饥荒、瘟疫和战争,人口大量死亡使土耳其人口锐减百分之二十。

土耳其从一个大帝国,转变为拥有一千六百万人口的小国家。

不仅如此,土耳其还遭到了战胜国的无情盘剥,战败赔偿代价沉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耳其在欧洲地区的领土全被剥夺,只保留了伊斯坦布尔。

军事方面,战胜国要求,土耳其海峡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都应该向任何船只开放。

同时,美、英、法等国组成“海峡管理委员会”,负责土耳其海峡一切事务,这意味着土耳其丧失了几乎全部领海主权。

甚至于,土耳其的军队规模和数量,也遭到严重限制,长期处于战胜国的监视中。

一众西方资本主义战胜国,俨然要将土耳其彻底瓜分的姿态。

面对这种情况,土耳其国内民众纷纷拿起手中武器,开始了对外敌的抵抗。

出生于小资产阶级家庭的凯末尔,就是其中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时期,凯末尔曾参加过青年土耳其党人运动。

他曾在巴尔干战争中屡立战功,一战时期还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抵挡了英国军队的入侵,保卫了伊斯坦布尔的安全,自此名声大振。

19 19年6月下旬,凯末尔宣布建立起全国性抵抗组织,并在安纳托利亚建立临时政府。

这份宣言是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所发出的第一份宣言,在国民抵抗运动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1920年4月23日,来自全国各地和从伊斯坦布尔逃离的原奥斯曼帝国代表,参加了临时政府国民议会,会议选举凯末尔为议会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末尔

从此,凯末尔作为土耳其领导人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

然而,彼时的土耳其境内仍然存在着苏丹政权,凯末尔政府不被世界承认。

令凯末尔万万没想到的是,关键时刻,作为土耳其世仇的苏俄,首先向其表达了善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土关系破冰

纵观近几百年的俄土关系,两国的交情一直算不上好,甚至称得上是生死仇敌。

奥斯曼帝国全胜时期,曾经占领了俄国的南部、高加索地区。

彼得一世上台后,沙俄又开始对奥斯曼帝国发动战争,由此掀起了两国长达300多年的战争史。

从1696年到1711年,俄国花了15年时间占领了亚述海。

叶卡捷琳娜即位后,俄国对奥斯曼帝国的进攻更加猛烈。

1768年—1774年俄奥战争后,双方签订了《凯纳尔基条约》。

奥斯曼土耳其被迫将克里米亚半岛、黑海北部海岸割让给俄国,俄国的商业船只可以再这些海峡地区自由的航行,俄国可以在君士坦丁堡修建教堂,俄国有“保护”奥斯曼国内基督教徒利益的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此,俄国彻底占据两国关系主动权。

到19世纪时期,虚弱的奥斯曼帝国更是难以抵抗沙俄的入侵。

俄国对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垂涎三尺,使得奥斯曼在同俄国的战争中频频失利。

尼古拉一世,就曾把奥斯曼帝国比作“欧洲的病夫”,并建议英国和俄国一道共同瓜分奥斯曼帝国剩下的领土。

1833年,双方签订《安吉阿尔—斯凯莱西条约》,条约中确定了俄国在土耳其海峡享有的特权。

协议还达成一项秘密内容:如果土耳其海峡周围发生战事,土耳其将禁止除俄国外的其他国家军舰通过,并且土耳其将与俄国结盟。

从十七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沙俄同奥斯曼帝国总共进行了13次战争。

俄国通过这些战争,获得了奥斯曼帝国几乎全部的欧洲领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两国关系一直势同水火。

可进入20世纪初期之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风云突变,俄土两国竟迎来化干戈为玉帛的契机。

1917年俄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十月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担心本国工人阶级效仿俄国,所以在巴黎和会上共同商讨扼杀俄国的计划。

这样使得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就要求苏俄不得不积极寻找自己的同盟。

另一方面,十月革命的胜利也改变了苏俄以往的外交政策。

包括土耳其、希腊和塞浦路斯在内的近东地区,成为苏俄外交领域的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7年12月5日,苏俄发表了《告俄国和东方全体伊斯兰信徒的劳动人民书》。

宣言中说:君士坦丁堡应该归穆斯林人所有,废除一战期间英、法、俄等国签订的所有关于瓜分奥斯曼帝国领土的密约。

在面向苏俄内外的讲话中,列宁不止一次提及,要支持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

当这些消息传到土耳其国内后,土耳其的百姓、知识分子和其它各界人士都对苏俄发表的这些宣言表示热烈的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人都希望,早日恢复与沙俄的正常关系,包括凯末尔。

在双方的努力下,列宁与凯末尔纷纷放下历史仇怨,带领两国建立起全面的双边外交关系。

而在双方的联手之下,自诩第三罗马的俄罗斯帝国政权,也彻底迎来末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手击溃第三罗马

所谓的第三罗马,指的就是历史上第三个自称罗马帝国的国家——俄罗斯帝国。

第一罗马,指的是公元前27-公元476年的罗马帝国。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罗马”的名头被西罗马继承,而东罗马则是有了第二罗马之称。

再到第三罗马,国际社会则有了不同的说法。

法兰西帝国、沙俄、乃至现在的美国,都曾被冠以“第三罗马”的名头。

原因是,罗马的名号在西方世界代表着“正统”,每个自诩第三罗马的国家,都希望凸显自身的“纯正血统”。

尤其是相较欧洲中部位置偏远的俄国,早年一度被西方称作“野蛮之地”。

于是俄罗斯帝国强大后,俄国人也开始将第三罗马的名头安到自己头上。

不过,称号上的无上光荣,并不能掩饰政权背后的黑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打响。

在列宁的带领下,旧时代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苏维埃政权诞生。

然而,不死心的资产阶级政府,迅速联合国内封建残余地主势力,以及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发起对苏维埃政权的反攻。

这一时期,新生苏维埃迎来最艰难的一段岁月。

战争爆发前,俄国的经济已经频临崩溃。

当时苏俄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俄国当时经济发展情况,这使得俄国的农业更加危机四伏。

1921年夏天,一场可怕地大旱灾蔓延到了整个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山区,随后有蔓延到顿河流域、乌克兰地区和克里米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后来的资料显示,这场大饥荒的受灾人数超过3000万人,大约有1000万人因此丧命。

更为可怕的是,苏俄大饥荒的重灾区是苏俄最重要的产粮区。

1921年7月,著名作家高尔基在苏维埃领导的授权下,向全世界发出倡议,希望世界各国对苏俄饥荒地区的受灾者赠以食物和医药的援助。

起初,苏俄并未对外界的援助抱以太大希望。

但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最后愿意向苏俄伸出援助之手的,竟是曾经的死敌土耳其。

彼时,土耳其正面临抵抗帝国主义国家入侵的关键时期。

但考虑到要联合苏俄对抗西方国家,土耳其大国民议会还是对苏俄进行了适度的援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1年9月,凯末尔通知土耳其驻莫斯科大使阿里·付阿德,表示安卡拉政府决定拔出储存在安纳托利亚一些地区的40%的谷物来援助苏俄。

几天后,安卡拉政府外交部长约瑟夫通知苏维埃驻安卡拉全权大使:政府除了先前援助的谷物外,还决定再送苏俄800吨谷物和豆子。

关键时刻,土耳其雪中送炭送来的这批粮食,大大缓解了苏俄的粮食压力。

因此,苏俄最后能够彻底剿灭第三罗马残留实力,建立起苏联,背后离不开凯末尔和土耳其人民的一份助力。

而通过对苏俄饥荒的援助,两国政府间的互信迅速加深,为日后苏土友好关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纵观俄土两国间数百年的恩恩怨怨,战争和矛盾毫无疑问是主旋律。

但在共同的利益面前,双方毅然放下了仇恨与成见,成为携手抗敌的盟友。

对于苏俄来说,与土耳其建立友好关系,可以确保苏联不被西方孤立,同时减少外敌、确保外部环境的安全。

对于土耳其而言,有苏俄这样一个强大的盟友,自身的革命也将更有底气。

二者的联手,似乎成了一种必然。

而第三罗马的陨落,更是早已注定。

参考资料

  1. 宋帆. 凯末尔改革中的苏俄因素[D].山西师范大学,2012.

  2. 李文畅,张斯扬.国父凯末尔领导的独立之路 土耳其共和国100周年:夹缝中的建国[J].世界博览,2023(24):78-81.

  3. 苗军.俄罗斯文化中的“第三罗马”之说[J].俄语学习,2008(01):66-68.

举报/反馈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体验更佳
分享

热搜

热门跟贴

打开APP发贴
0条跟贴

相关推荐

回到顶部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