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易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m.163.com提供.

几十年前,人人肚子里几乎都有蛔虫,为何现在很少听说过了?

史说历史
史说历史
2024-04-29 15:35·河南
0

在七八十年代,有一种给人类带来巨大祸害的寄生虫——蛔虫。

在医疗水平不足的时代,蛔虫感染可谓是每一个大人小孩的噩梦。

但如今蛔虫这个生物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已经很少听到有人得蛔虫病的消息了。

那么蛔虫病它真的消失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蛔虫的可怕统治力

蛔虫是一种线虫类的寄生虫,它们的外形长达10-35厘米,全身呈柱状,颜色为白色、黄色或淡粉色,活像一条会动的小蚯蚓。

它们依附于人体肠道内,靠吸收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为生。

在蛔虫的生命周期中,成年雌性个体每天居然能产下高达24万粒虫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虫卵经过人体得排泄物来传播,随着管道进入水源、农作物等,继而感染新的宿主,如此循环往复。

正因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并且拥有极强的传染力,导致当年全球感染人数高达10亿!

我国曾经是蛔虫病重灾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全国感染率就高达了70%。

主要是在当时生活条件和卫生状况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人们与蛔虫的"共存"成了常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那些不好的回忆,让人望而生畏:"蛔虫在便便里面,来回蠕动,十分恶心","甚至有些时候只拉出一半,还要用手将其拽出","吃了'宝塔糖'后,拉出一根和筷子一样长的虫子"。

一个个令人不安的画面,让我们对曾经那个与蛔虫为敌的生活感到无比庆幸。

蛔虫是如何肆虐的?

蛔虫之所以能在人体内横行无忌,完全得益于它独特的生存模式。

简单来说,蛔虫的一生就是一场在身体里"环游世界"的旅途,途径包括肠道、血液、肺部、气管等关键器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来说,人们不小心吞下带虫卵的食物后,虫卵在肠道内孵化,幼虫顺利钻出,借助肠壁穿透进入血液。

经由循环抵达肺部,在肺泡完成了两次蜕皮发育,之后逆流而上穿过气管、咽喉,返回胃部进入小肠,最后在肠道内完成生长为成虫。

由此可见,蛔虫生命历程中涉及人体多个重要脏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旦感染严重,很容易引起腹痛、消化不良、肺部炎症、咳喘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的将会威胁生命健康。

那么,蛔虫是如何在全国泛滥的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极其落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旱厕普及,人畜粪便污染严重,而自来水供应和食物消毒工作却远远滞后,为蛔虫传播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上当时的人们饮食和卫生习惯欠佳,“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也是老一辈相传的话

不注意餐前便后洗手、生食未经彻底清洗的食物等,蛔虫感染无处不在。

蛔虫的最后挣扎

面对蛔虫这个顽疾,医学界也付出了不少努力。

1949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就曾颁发给发明治疗蛔虫病药的两位科学家。在此后数十年里,我国相关工作人员利用苏联的原料也研制出了驱虫糖果"宝塔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糖果中含有能麻痹虫体的特效药物,患者服用后便能排出肠道内所有蛔虫。正是靠着这种"秘密武器",数以亿计的蛔虫成年在我国这片土地上走向终结。

"宝塔糖"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一种来自植物的化合物——山道年。

这种天然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麻痹蛔虫,使它们无法继续紧紧附着在肠壁上。

具体来说,山道年能够阻断蛔虫体内的神经传导,干扰它们正常的运动和抓附能力。

受影响的蛔虫就会僵直、无力地滑落肠道。由于它们无法再吸收人体营养,只能被肠道蠕动排出体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麻痹蛔虫之外,山道年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加速排虫过程。同时它还能抑制蛔虫生殖,阻止新一代虫卵在体内孵化。可以说,山道年是对抗蛔虫入侵的"多管齐下"。

那么在服用"宝塔糖"后,人体内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一般来说,药物在1-3小时后就会开始发挥作用。此时,体内活跃的成年蛔虫会首先受到麻痹,从肠壁脱落进入肠腔内。随后,一条条麻痹状态的蛔虫会在不断的肠道蠕动下,被一并排出体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蛔虫雌性个体体型较大,一般长20-40厘米,所以排出时常会出现"一头一尾"延长在肛门处的情况,让人不禁望而生畏。

不过,麻痹状态下的蛔虫是毫无生机的。它们在离开温暖的人体后,很快就会彻底死亡。而体内残留的虫卵,也会在随后的肠道排毒中被彻底清除。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需要服用不同剂量的"宝塔糖"吗?

实际上,一般的成人和儿童患者,每次只需服用2-4片即可。而身体虚弱或年龄较大的患者,则需要适当减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来说,医生通常不太建议使用"宝塔糖"驱虫,主要是考虑到其内脏发育尚未成熟,可能无法很好的代谢药物。 此外,服用"宝塔糖"期间要注意补充营养,防止虚脱。

也要多喝水,促进体内代谢和排泄。一般在服药后1-2周,会进行复查,确保体内已排尽所有蛔虫。

"宝塔糖"的发明可以说是对付蛔虫的一大利器,是我国消灭这一顽疾的重要武器。虽然现在蛔虫病已不再流行,但这种独特的驱虫方式依然体现了中国传统医药的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蛔虫病的真正扼杀,还是得归功于社会进步和环境改善。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自来水供应和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普及,再加上人们饮食卫生习惯的改变,蛔虫病患感染率逐年走低。

国家曾在1988-1992年和2001-2004年进行过两次全国寄生虫病调查。

到2018年第三次调查时,蛔虫病在全国范围内已处于低流行的状态。

蛔虫绝迹了吗?

尽管感染率大幅下降,但称蛔虫已经"绝种"却言之过早。

事实上,除了蛔虫外,我国仍有一些其他常见的寄生虫存在,比如绦虫、钩虫等,而且它们的传播途径和蛔虫类似,依旧存在一定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蛔虫本身并非专门以人作为宿主,动物也同样可能感染。所以只要存在流浪猫狗、生活环境卫生问题等因素,人们随时都有可能不幸"邂逅"蛔虫。比如最近就有医生在肠道切除手术中偶然发现了蛔虫的身影。

因此,防患于未然仍是明智之选。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注重饮食卫生,尤其是对于家有宠物的朋友。

此外,如果出现持续性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也要及时就医检查。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与蛔虫这个"老敌人"划清界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蛔虫从曾经的"主角"到现在沦为可有可无的"配角",这绝对离不开现代医学和科技的发展、环境卫生和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

但我们也应常常留个戒备之心,避免祸患卷土重来。

相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完全摆脱蛔虫的阴影并非遥不可及。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体验更佳
分享

热搜

热门跟贴

打开APP发贴
0条跟贴

相关推荐

回到顶部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