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独家专访:纸胎漆器传承人——刘琴。

千年文化能代代相传,背后少不了匠人心口相授。

1991年生人刘琴,曾在景德镇探寻瓷器之美,然而,对马王堆羽觞杯的惊鸿一瞥,让她开启了创作纸胎漆器的道路。如何将这千年前的技艺发挥出更多的可能性,是刘琴在探索的方向。

千年文化绝不仅仅存在于庙宇高堂,刘琴希望将它带入日常的生活中,迸发更强的生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开始使用漆器。而后随着造纸术的发展,轻盈的纸胎漆器出现。文人墨客爱的曲水 流觞中的“觞”,有的便是纸胎漆器制作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时候的刘琴怎么也不会想到,长大了会去学习漆器。儿时的她对漆器唯一的认识,来自爷爷为自己提早准备的一口黑漆棺材。捉迷藏的时候她总是喜欢躲进去,有淡淡的漆味萦绕 ,十分有安全感。

喜欢上传统文化,是从刘琴来到景德镇开始。当时刚从设计专业毕业的她,经常作 为翻译带着外国艺术家参观景德镇,一来二往就干脆留在了本地的陶艺社工作。在这里,她开始学习陶艺、逛景德镇特有的“鬼市”:线条优美的宋瓷,一笔画一只鸟的明青花,寓意满满的釉上彩……这些深深地影响着本就对美有追求的刘琴。2014年的一次展览中,刘琴看到了来自漆器文化传承人——宾斌老师复刻的马王堆羽觞杯,大为震撼。她小心翼翼地将这只杯子托在手中:轻若无物的重量,朴实有力的质感,让她当下就做了决定:要去学习纸胎漆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学习过陶艺,但相比于木胎、陶胎等其他胎体,刘琴更喜欢纸胎。纸是随处可见的,也能够更加自由、轻盈地进行塑形。“这些器皿视觉重量和拿在手里完全不一样,这个反差很有意思。”纸对于刘琴,是一种传达情绪的方式。她希望创作与传递的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由自己去完成。制作纸胎,可以不用依靠于陶胎拉坯的师傅或者铜器师傅等去塑形,而是完全由创作者进行自我表达。

在创作中,刘琴会用到各种纸:宣纸、皮纸、纸浆、绢……不同的纸的使用对作品的呈现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对她而言纸不仅仅只是胎体,也需要保留其本身的印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对纸胎漆器的记载十分稀少,甚至没有一本专门的书去讲这门技艺。这让刘琴在学习和访古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但反过来看,这也是一种 优势,因为现存的文物不多,反而给创作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可能性。所以,在学漆的道路上, 刘琴大多是跟老师采用共同探讨的相处模式。她的作品中有花器、罐子、灯罩、茶则等现代作品,也有仿古青铜器的茶盘与“铙”这样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成一件纸胎漆器的作品,胎体的制作很重要。之后就是吃青—裱布—刮灰—打磨,循环往复后再进行阴干,最后到髹漆、上色和推光。刘琴的作品,久一点的需要3年,但快的却只要几分钟。她的大型装置作品《童年的回忆》中色彩斑斓的扇子,就是利用漂漆这种快速技法制作而成的。

漂漆是以稀释剂调和大漆后,以点、甩、弹、划等手法,在水面绘出图案效果,凭借水面张力让色漆自由蔓延,形成随机的图案。所以,每一件漂漆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刘琴抱着实验性地利用有机溶剂改变水面张力的趣味方式,完成了这件作品:不同的扇面的漆彩是我们缤纷的童年,下方则是木马和陀螺,穿梭其中的观赏者们虽然早已成了数字游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做实用器皿与装置作品,刘琴还以纸胎漆器为画,记录了自己的创作过程。手艺人创作的过程并不为人所见,所以刘琴用画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制作纸胎漆器的过程。

这幅3米×2米的画现在挂在她的工作室,漆的光泽在纸胎上闪烁,巧妙地叙述着创作时的心境。这幅画将手艺人的工序可视化,刘琴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链接更多的观众,而不是单单通过器物去了解背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作中的刘琴有一些强迫症,做漆需要相对无尘的环境,要非常注重卫生,用完的东西一定要及时收纳,不然就是漆容易粘黏,所以她十分注重秩序与规则。而生活中的她却不得已接受了一些“混乱” :

明明是个I人,却因为想要做好推广而变得更像E人;只想做作品的她,需要一遍一遍地给不同的人解释纸胎漆器是什么;听着陌生人无数次地讨论怀疑着纸胎漆器是否能走商业模式……曾经对刘琴来说,最难的是纸胎漆器的技法,而现在变成了推广与普及。型漆器的艺术家也正在走向大众,属于纸胎漆器的时代一定会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纸胎漆器来自千年之前,但刘琴认为,它的文化和表达可以跨越时空和地域。它并不像一些极具民族特色华美艳丽的中式摆件需要环境的配合,无论是中式的茶室、北欧风格的客厅,纸胎漆器都可以融合、适应得很好。她深入研究了纸胎漆器与装潢的结合,希望未来能让这门技艺走进更多人的家中,将传统非遗技术与当代家居结合,注入历久弥新的能量。

除了实用性上的研究,刘琴还想探索纸胎漆器与当下流行文化的结合。前段时间她去听了融合了中国民乐和电子音乐的演唱会,深受启发。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艺术,都可以做一些截然不同的结合。未来她想做一些机械与手工结合的装置作品,拓宽纸胎漆器的边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如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全职制作纸胎漆器的手艺人不足20人,是非遗界的“大熊猫”。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纸胎漆器,她尝试过与潮玩合作,探究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刘琴还在做策展人,挖掘与不同非遗文化结合的机会。新一年里,她申请了法国驻场艺术项目,想要带着纸胎漆器和其他不同的非遗作品去到国外。“从前做翻译,总是带人来看我们国家的东西,现在想要带着纸胎漆器和更多非遗作品,大家一起走出去。”

原文刊载于《时尚COSMO》4月刊

编辑:玉清

撰文:荷午

摄影:MO@NIRVINA星纳

新媒体编辑:兰昕雨

新媒体排版:Yuri

新媒体设计:许月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