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搜狐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m.sohu.com提供.

2021年第三季度,美国GDP同比增长4.7%,这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不久前,南生曾引用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指出:经过日历和季节调整后,2021年第三季度,美国GDP环比增长了0.05%,折合年利率为2%。如果从我们中国人习惯的同比角度来看,那第三季度的经济实际增长了4.7%。

同时在文章中还给出了今年第三季度的名义GDP为5818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53023亿美元相比,新增了5166亿美元。对此,有网友质疑:58139与53023相比,增速不是4.7%啊。然后就是讽刺南生的数学,没学好。

GDP增长率,是需要剔除物价上涨因素的

58139与53023相比,明明是增长了9.7%,而南生却写成了4.7%,这真的是数学没学好吗?当然不是这样的,这是因为:我们提到的GDP增速,都是实质性的增长,是需要剔除物价变动因素的。

这一点是国际通用的。比如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全社会完成的名义GDP为290963.8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是264976.3亿元——似乎是增长了9.8%,但国际统计局给出的GDP同比增速却是4.9%哦!

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生产或创造出来的商品、服务数量获得了增长;另一部分则是这些商品、服务价格上涨带来的“虚拟提升”,即通胀因素带来的。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果生产出来的商品、服务数量与去年同期一致,但价格却上涨了10%。在这种背景下,就说经济增长了10%,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准确的,更是不负责任的。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减少或是去除物价上涨带来的“增长假象”,经济学家们想到了一个新办法——在计算GDP增速时,都必须“剔除物价上涨因素”,获得实质性的增长数值,反应经济发展的本来面目。

如何剔除物价上涨因素,获得GDP实质增长率呢?

随着自媒体的不断深入,网友们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大多数人都已经认识到“计算GDP增速,是需要剔除物价上涨因素”,那又有多少网友知道:如何剔除GDP的物价上涨因素,获得实质性的增长数值呢?

对此,经济学家们将GDP分成了两个层面,一个是“按照当年、当季价格的GDP,称之为名义GDP”。比如,今年第三季度,美国名义GDP为58189亿美元,就是按照第三季度美国境内的商品、服务价格统计核算的。

这代表了今年第三季度,美国全社会创造出来的所有最终商品、服务的总价值,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提到的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规模有多大,指的就是“名义GDP”,但却不能用来直接计算经济增速。

真正用来计算GDP增速的是“实际GDP”,这是按“基准年价格计算出来的数值”,属于另外一个层面的。当前,美国采用的“基准年为2012年”。用这个统一、不变化的价格来统计各年份、各季度的GDP,不就等于“剔除了物价上涨因素”吗?

按美国商务部公布的信息,用2012年美国境内的商品、服务价格为标准,统计到的2020年第三季度实际GDP为46604亿美元;同样用2012年的物价,统计到的今年第三季度的实际GDP为48774亿美元。

现在我们用48774亿美元与46604亿美元相对比,得到的4.7%就是“2021年第三季度的GDP同比增长率”。而名义GDP(58139亿美元),与实际GDP(46604亿美元)之间的差额,就是物价上涨带来的虚拟提升或者说是“增长假象”。

更精准的说法是:按可比价格计算

仔细看过上文的网友可能又有新的疑惑了,明明是按不同的“价格标准”来统计的——按当年、当季价格统计的是名义GDP,按基准年价格统计的是实际GDP,没感觉出来是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啊。

是的,这种感觉是正确的!剔除物价上涨因素,这种描述是一种比喻,是一种形象的说法,目的是为了让非经济学专业的人士可以“形象地、简明快捷地、通俗易懂的理解”,获得最直观的感受。

更为精准的说法是“按可比价格计算”。在统计实际GDP数值时,都是采用了“同一个基准年的物价”,并且这个物价是相同的,固定不变的,那自然是可以用来直接比较的。因此,现在经济学文章中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与去年同期相比,按可比价格计算”来描述了。

总之,我们提到的各国、地区的经济增速都是实质性的增长率,是按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来进行统计的,可以“摒弃物价变动因素带来的干扰,直接衡量产出水平和波动趋势”——不能直接用名义GDP来简单计算增速哦。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