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3-25 14:47 发布于 北京 来自 iPhone 15 Pro Max 已编辑
刚读完了一部有趣的书《稀有地球》,此书由古生物学家和天文学家合著,告诉了我当下这个世界的存在是多么侥幸,并探讨了我们最终的归宿,合上全书,我感到虚无与释然。

这两天,网飞版《三体》上线后,网上又开始热议这部科幻作品,我想无论剧本和角色怎么改,整个故事的基本框架都是不变的,那就是宇宙中一个高级文明发现了地球,并认为这颗星球的条件很好,想据为己有,于是,之后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就此开始。

外星文明想要攻占地球,这个设定因为太俗套,以至于很少有人会去想,地球在宇宙中的条件到底有多好,看完《稀有地球》后,我才明白,地球的条件好到不可思议,今天我们这个世界的存在,其实是一系列极小概率事件精妙交织的结果。

比如,地球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很微妙,整个银河系像个巨大的圆盘,越靠近中心,恒星分部得越密集,若地球太靠近银河系中心,就很可能会被临近恒星干扰,要不就是被巨大的引力拉扯,要不就是被超新星爆发近距离轰击,总之,那种灭世浩劫的发生概率将大大提升。

那地球离银河中心远着点总可以了吧?也不行,因为如果远了的话,空间中的重元素丰度又不够,难以形成金属地核和复杂生命,地球就算侥幸形成也将是一片荒凉死寂,所以地球相对于银河系中心的位置要十分微妙,得处于一个不近也不远的位置,正如现在这样。

除了在银河系中处于一个恰当的位置之外,地球自己的恒星尺寸也很重要,如果恒星小了,那光和热就不足,地球得靠的足够近才能保证温暖,可一旦近了,地球又容易被恒星潮汐锁定,即始终只有一面朝向恒星,使得星球向阳和背阴的两面出现剧烈温差,这将带来不可理喻的极端气候,文明自然无从谈起。

那恒星大一些呢?也不行,因为恒星大了,其聚变燃烧的速度就会加快很多,寿命将大大缩短,从间接证据来看,地球自原初生命出现到今天,已有约30亿年的历史,如果我们的恒星比太阳再大些,很可能生命还没演化出文明,恒星就寿终了,所以恒星既不能大也不能小,像太阳这样就挺好。

光恒星合适了还不行,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也不能差事儿,比如说木星对于地球文明来说就至关重要,因为其巨大的质量一直在用引力拉拽着太阳系中危险的天体,有些小行星或彗星本来是会撞上地球的,但当它们急赤白脸地冲向地球时,木星就赶紧用引力将其拉住:“彗哥,算了算了…” 若是没有木星这个保镖,灭绝恐龙那种程度的撞击据推测每一万年就得有一次,也就是说从南方古猿到今天,那种结束中生代的大灭绝人类得经历三百多次,在这种情况下聊文明,那不是搞笑吗?

行星层面上有保障之外,卫星也得恰到好处,月亮的尺寸和质量就挺好,其公转稳定着地球的自转轴,让其始终保持一个不大不小的倾角,给地球带来规律的四季,要是没有月球,或者月球形成的时机再早或晚一些,这种稳定的地月系统都将不存在,地轴就可能来回摆动,带来疯狂又混沌的气候。

再有,地球本身的板块运动在宇宙中极罕见,同时对于文明的存续也极重要,这一切得益于地球形成时所吸积的诸多放射性元素,它们在地核内部不断地向外辐射产热,将地幔煮得像沸粥一样形成对流,借着地幔的流动,下层密度大的玄武岩等物质驼着上层密度小的花岗岩等漂来漂去,让板块运动起来,形成大陆、山脉和裂谷,其带来的地理隔离促成了生殖隔离,提升了物种多样性,免于地球生命被灾难全灭,板块运动对于稳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也极重要,使得地球既不会被永久冰封,也不至于热到失控。

总之,地球文明所享有的一切看起来都是如此的理所当然,但如果观察宇宙就会发现,这些“理所当然”其实都是偶然中的偶然,是一系列极小概率事件的串联,在三体人看来,地球的一切简直好到匪夷所思,可谓宇宙中的极品。

然而,即便如此,这种美好也都是暂时的,随着时间推移,太阳将变得越来越亮,地球也会因此被不断地剥离水分,最后文明会崩塌,动植物会消失,乃至所有的生命绝灭,地球将变回它最初死寂荒凉的模样,直到被变成红巨星的太阳吞噬。

地球上一切的宏大、庄严、深刻和持久,对于宇宙而言,皆是瞬间的偶然,我们每个人体内的每个原子都来自宇宙星辰,总有一天,我们的一切也将分解离散,回归星海,每念至此,当我仰望星空时,人类哲学中那三个永恒的问题似乎同时有了答案。

我是谁?
我是星海的一部分。

我来自何处?
我来自归处。

我将归往何方?
归往来的地方。
欢迎新用户
o p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