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周楷雯Kevin

周楷雯Kevin

互联网科技博主
我觉得多邻国没啥好担心的,专注做内容做体验就好,教育需要内容场景,也不太需要担心学语言没有意义,考试的那群人本身就不会用多邻国,用的人都是为了交朋友,这是个爱好,需要对语言背后的隐喻有低延迟的理解力 ​​​​
被 OpenAI 狠狠的上了一课,这种级别的实时反馈太牛了,而且整个思路非常第一性原理,就是完善 AI 的听说看的能力,你不需要手里的软件被 AI 化,而是需要有一个 AI 陪在你身边帮你看一切,这是一种 Power Human 的外挂,你可以看到另外一个细思极恐的角度——并不是软件需要被增强,而是人需要被增强 ​​​​...展开全文c
昨天手贱升级了下依赖,结果有个关于 keychain 的依赖在小版本更新的情况下产生了严重的 Broken,read key 原本在空的情况下返回的是 nil,结果现在变成了 throw,导致iOS 新用户全部因此无法进入 App,坑的我原地打滚。
提交了新版了,申请了加速审核,现在静静地祈祷中🙏 以前加速审核有时候 10 分 ​​​​...展开全文c
微信读书的 AI 问书真的做得太好了,知识库与商业结合的范式级别,当你长按某个词或者某句话去查询的时候,答案不是瞎编的,而是根据微信读书所有电子书整理而来,并且都给出了出处超链接,可以直接跳转到另一本书的引用位置,有一种知识打破了边界,像水一样流淌的畅快感,每一本好书都多了被发现的方 ​​​​...展开全文c
「AI Native 的产品应该把目光放在增量新用户而不是升级旧的用户体验」这是我最近思考的一件事情。
像我这种从古典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一路走过来的用户,去设想如何将产品和 AI 结合的时候,很容易就直接滑入那些经典范式,然后就开始琢磨怎么在上面雕花。
并不是说那样去设想产品不好,恰恰因为那是 ​​​​...展开全文c
这种书很适合买一本实体的,每次坐飞机火车就拿出来看,做人群中最高深的崽 ​​​​
陆铭教授几本书基本就在不停强调一个观点“尊重客观规律” ​​​​
以后别人再问我是不是该做什么,我就这么回复了 ​​​​
之前一直都非常震撼于福建人全球免签,落地生根这件事,但一直也不明白是为啥。看到对闽的解读后,我悟了,这种根植于地域的隐喻算是一种文化的 buff 了 ​​​​
昨天跟一位号称自己是“悲观主义”的朋友聊天,感觉他几乎在任何有挑战性的事情上都急于得出一个“难度很高,最好别干”的结论,于是我跟他掰扯了半天系统性思考与通常判断的区别,比如看到股票涨就想跟着买,看到汇率跌就生气恐慌,这就是通常判断。
但现在我认为思考方式并不真的解决问题,通常来讲 ​​​​...展开全文c
产品的差异就是认知差,虽然能力是一方面,但最终是认知差。 ​​​​
感觉读书也不能追求打开一本后就要读完,如果把读书比作对话,那么两者很可能因为背景知识储备的不同聊到某个程度就有些尬聊了。这时候换几本书看看,很有可能就被一句话像闪电一样击中,又可以兴致勃勃起来。 ​​​​
和人聊天越多,越觉得人脑和 LLM 没有区别,人脑只是一个装了自动 prompt 的 LLM ​​​​
最近朋友读了《费曼经典》后,跟我疯狂安利,连续跟我聊了两天费曼,但他最有创造性的是将费曼解释「火产生的原理」的故事和「微习惯」结合在了一起。
他说「火的产生是最小的两个原子振动开始,因为这两个原子的振动传导,逐渐引起了周围的原子振动,这些振动互相作用,越来越快,最后产生了火焰」而 ​​​​...展开全文c
今天想起来陈皓(左耳朵耗子)爱跟我提起的一句话「做正确的事情,然后等着被开除」
这句话原本是讽刺绩效考核的,但今天我想分享一些新的体会,我自己经常也会明知道有些东西这么做是对的,但是犹犹豫豫拐弯去别的路上了,为什么呢?究其根本,是自己想快,省劲,认为自己能一蹴而就。
然而,想快不是 ​​​​...展开全文c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