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长安十二时辰# 长安的诗酒花茶里,满是烟火气和人情味。
阅读数:13万+

​​#长安十二时辰# 长安的诗酒花茶里,满是烟火气和人情味。

《长安十二时辰》追更到26集,观感极为舒适。豆瓣评分8.6,如果后面继续保持水准在线的话,完全配得上这个分数。

作为一部由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什么样的文艺创作才能让观众喜闻乐见?

处女座剧组的良心服化道无须多言,鹦鹉杯盛满葡萄酒的觥筹交错、何家村出土的“鎏金舞马衔杯银壶”、几乎从古装剧中“隐匿”的叉手礼……关于唐代的称谓、礼仪、建筑、服装、饮食、市井、娱乐、节日等制度和风俗,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都有极高还原度。

于我而言,《长安十二时辰》的精妙除了将原著里面构造的大唐盛景悉数展现在我们眼前外,还体现在它极大程度尊重原著基础下,在大唐民俗风情和人情世故的骨架里,填充了更具血肉的脉络,真实还原出盛世大唐的一日光景。

首先,是烟火气的弥漫。

剧集开篇那段长达2分钟的一镜到底,将盛唐气象缓缓展开。它的海纳百川、包容万象使得它向一匹野兽,将一切都纳入其中。无论是海外善贾、奇珍异宝、传教术士,奴隶显贵都被收进这四平八稳的方块中,成为唐朝气象的组成部分。

上元节当天,长安人民除了忙着捉狼外,丰富的娱乐生活和市井气息也被完整记录在镜头里。他们的诗意与豪爽脉络分明,从不冲突。


从街景中小娃娃玩的投壶游戏,到打马球、蹴鞠等大唐时盛行的体育运动,再到张小敬吃的火晶柿子和水盆羊肉不难看出,生活在长安城的百姓们,可以诗酒花茶,也可以很接地气。这样的呈现甚至渗透到各种细枝末节里。比如剃头师傅递上的小盒子都有讲究,“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修面剪发可以剃,但不能扔。”

对于真实呈现长安一日,曹盾说要真正还原这座城中的十二时辰,就必须要让剧中的长安城逼真且有人情味。“我们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去尊重原著,接近史实,把这些东西细化、具象地呈现出来。只有家园的概念真实了,张小敬说‘我今天就想守一日长安’的豪言壮语才是真实的。”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白居易写下这首《登观音台望城》时,必然不会想到,几千年后,会有人将他笔下的长安真实还原出来,为大家呈现了歌舞升平的盛世长安气象。

 

其次,是人情味的交织。

相较于原著洞察人心的五尊阎罗,剧里的张小敬更有人情味。他会跟你聊贩夫走卒的心头所好,城东城西菜金的高低,甚至会告诉你,这高墙内院隐秘的人情。

 

“人当面说的话,九成没有意思;唯独他说的,鲜活、生动,有人情味。他喜欢长安城里的人,喜欢三坊七巷,真心实意地喜欢。”这是徐宾喜欢张小敬的原因,同样也是我喜欢张小敬的原因。

 

大唐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裹挟着繁华与唏嘘的梦,因为它拥有过令人赞羡的盛景,也经历过让人唏嘘的衰落,在这极盛与极衰的冲突交互下,手持利刃的英雄和浮生度日的百姓成为这座城市里最显眼的存在。

 

崔器亦是其中之一。

 

23集里,龙波敲完鼓后大喊了一声:长安崔器。这是胜利号角的嘹亮吹响,同时也是对对手的尊重和惺才。我在想,崔器的死之所以能让我们落泪,或许是因为他像极了我们身边的一些活生生的人。不那么聪明,有点愣,简单直接,还会受人挑破教唆,但他心中没有所谓登顶庙堂之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诡谲,只有一心守护长安的家国情怀。

除了剧中的重要角色外,《长安十二时辰》在笔触上也给小人物们注入了更多人情味。

“你说这长安城啊,怪不怪。你每天睁开眼,你就想骂它;可真要让你走啊,你还真就舍不得。”一群官员站在靖安司内议论着长安对于自己的意义所在。

这个场景没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和线索,甚至够不上精细的伏笔和构筑,但它却如同深埋在土里的种芽般,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破土而出,成为生活中不起眼又不可失的组成部分。

 

导演曹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这部剧真正的主角不是任何一个人,而是长安这座城市。事实上,真正的历史不会全是英雄义士们身披铠甲、头破血流的暗殇涌动,而是由更多如你如我般的小人物所组成的浩瀚洪流。

 

“李必今日只想保长安。”

“旅贲在,长安在”。

 

 

剧中每个角色都鲜活饱满,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下,被倾注了更多家国情怀与赤子之心,他们从四海八方踏入长安城,孤注一掷地捍卫这座城市最后的防线。

 

整部剧对于人情味和烟火气刻画皆浓墨重彩,让每个小人物都有血有肉、平凡知足,鲜活地存在在长安城里,挑剔又偏心地守护着这座城市。“熙攘繁盛、光耀万年,再也没有比长安城更伟大的城市了。”剧集开篇,李必对张小敬说出的这番话,奠定了整部剧的英雄底色。

 

同时也呐喊出每位剧迷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

推荐阅读

快速开通微博你可以查看更多内容,还可以评论、转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