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创新改革引领四川林草高质量发展

微博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宏葆

      世界进入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驱动全球经济结构作出重大调整。森林和草原既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也是重要的绿色发展资源,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十三五”以来,四川林草部门积极响应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紧紧围绕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林草经济强省总目标,以全面创新改革破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积极探索实践生态保护修复、林草资源管理、绿色开放发展融合共赢的新科技、新体制、新模式,走上了具有林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科技创新赋能生态保护修复

      高质量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黄河之源,属全国第二大林区、第五大牧区。以1998年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为界,四川经历了“木材砍伐”和“造林绿化”两世激情,全省林草资源总量增加与质量较低并存,生态环境总体改善与局部退化并存,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四川林草部门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将科研新成果和新科技大力用于保护发展林草资源,全面提升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坚固,绿色铺就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科学规划引领精准施策。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规划,立足四川做调研,放眼全球找差距,通过深入研究国内国际林草业发展趋势,高标准编制《四川林草2025——四川林草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规划》《关于实施生态“三业”工程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意见》《关于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的意见》等一系列战略性规划方案和实施意见,对高质量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进行全面布局,以切实可行的重大工程和具体行动,引导全省林草系统从过去封闭、粗放、单一的保护与发展割裂的发展方式,向开放、集约、多元的保护与发展共赢的发展方式转变。

      科技创新促进动能变革。机构改革后,新建了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与原来的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组成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引进和造就了一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领军人才,在生态修复、物种保护、资源培育、新品创制、标准示范、质量安全、技术推广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基础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用于改造传统生态修复方式和产业发展模式,形成绿色增长的新动能。四川省林草局总工程师白史且主持的“青藏高原特色牧草种质资源挖掘与育种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研究成果对缓解川西北地区草畜矛盾、实现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双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兴技术促进效率变革。四川林草资源点多面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随着资源的不断增加,保护管理难度也日益增大。省林草局联合华为公司,共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空、地、人”数字林草系统,以打造1个林草大数据中心,1张“数字”大熊猫国家公园名片,生态监测、产权交易2个数字化平台,业务管理、移动办公、政务服务3个数字化服务体系为重点,将5G移动通信、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应用到自然资源监测管理、森林草原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等领域,以快捷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和快速响应的数字服务网络,构建起林草资源监管的“千里眼”“顺风耳”和“加速器”。

      科学方法促进质量变革。经过20多年大规模国土绿化,四川林草资源保护发展由扩容增量转向提质增效新阶段,生态工程建设更加聚焦“4区8带”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区,造林方式由过去大面积的单一树种造林转变为乔灌草混搭、针阔叶混交、生态与经济效益兼顾,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不断丰富,林草资源更加健康稳定。更加注重造管结合,通过科学推进计划烧除、休牧轮牧、草蓄平衡等保护措施,不断建立完善森林草原火灾和病虫害源头防控体系。“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造林502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6.02%提高至40%,森林蓄积量由17.53亿立方米提高至19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84.5%提高至85.8%,森林草原火灾次数较“十二五”降低52%,林草有害生物成灾率0.15‰,控制在国家下达的3‰的目标内。

体制创新赋能林草资源管理

      高水平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

      大熊猫是国之瑰宝、四川名片,是最具全球意义的自然保护象征。我国对大熊猫的成功保护,曾经创造了人类拯救濒危野生动物的奇迹。然而近年来,保护地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多头管理、边界不清、权责不明、标准不一等体制机制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大熊猫保护管理水平的提升。2017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决策部署,川、陕、甘三省正式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四川林草部门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统一、规划、高效的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了一批可复制的成功经验,为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了示范。

      创新管理体制,以“1个主体、3级管理体系”彻底根治“九龙治水”。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试点区面积20177平方公里,有野生大熊猫1227只,涉及各类自然保护地113个。四川将分散在各类管理主体中的保护地,统一到大熊猫国家公园一个管理主体下;以市州为单位建立管理分局,进一步理清原有保护地的编制、人员、资产、负债等情况,制定整合方案;出台《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各管理分局运行机制意见》,设置管护站点、划分管护范围、细化管理职责、落实人员编制,最终形成大熊猫国家公园1个管理主体,四川省管理局、7个市州管理分局,若干管理站点相结合的3级管理体制,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实现统一管理。

      创新管控方式,以“点上聚居、线上旅游、面上保护”新思路引导形成“人退猫进”生态新格局。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确立了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以核心保护区、一般控制区为主的两种管控空间。其中,核心保护区主要包括现有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生态保育区,国家公益林中的大熊猫栖息地,该区域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一般控制区是实施生态修复、建设生态廊道的重点区域,允许适度开展自然教育、生态旅游体验活动。在此基础上,创新提出“点上聚居、线上旅游、面上保护”新思路,将公园管控空间扩大到周边乡镇、社区,积极打造熊猫特色小镇和公园入口社区,引导原住民以此为聚居点,适度发展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实现对公园更大面积的完整保护。

      创新管理机制,以“共建共管共享”新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模式。成立由魏辅文院士领衔的“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专家咨询委员会”,与国内外自然保护领域精英圈层共享更多成功经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园保护发展,由北京山水、桃花源基金会与绵阳分局共建的平武关坝保护小区,吸引1179万网友认管了2.7万余亩森林;联合世界自然基金会出台《大熊猫友好产品体系标准》,引导公园周边社区大力发展大熊猫友好型产业,全球首个“大熊猫友好型认证”产品平武道地药材南五味子,通过了欧盟和美国的有机认证;引入中林集团、中粮海优等知名企业,在绵竹入口社区打造“国家公园创新示范区”和首个“国家公园会客厅”。

      创新成果应用,探索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大熊猫的故乡不仅有大熊猫,以童话世界九寨沟、中华水塔若尔盖、蜀山之王贡嘎山为代表,纵横48万平方公里的秀美山川,以及隐匿其间的珍禽异兽,无一不是四川的宝贵财富。为这些珍贵的自然精华构建起分类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管理体系,是四川林草人的职责。四川林草部门将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成果应用到全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中,全面统筹保护与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厘清边界、精简数量、明晰类型,建立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分类管理系统。当前,四川正在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和巴塘格木、理塘藏坝、红原瓦切3处国家草原自然公园。

      模式创新赋能绿色开放发展

      高标准实施生态“三业”工程

      创新改革的目的是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如何对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将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绿水青山高质量地转化为金山银山,是新时代赋予林草人的新使命。四川林草部门创新提出绿色开放发展的新模式——生态“三业”工程,通过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引导大众生态创业、稳定推进生态就业,吸引社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向林草聚集,全面提升四川林草的创新能力、科技实力、产业核心竞争力,朝着林草经济强省目标加速前进。

      做强“1+10”特色生态产业,培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以全面创新改革驱动新旧产业迭代升级,紧扣做响“天府三九大”新名片,打造四川大熊猫生态旅游旗舰产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做亮竹林风景线,做强竹产业;以核桃、油橄榄、油茶“三棵树”为重点,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产业;突出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发展壮大森林药材、珍稀林木、木材加工产业;开展林地复合经营,发展林下产业;挖掘森林新功能,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实施建花海、办花市、过花节“三花并进”行动,做响花卉产业;拓展应用新领域,发展现代草产业;繁荣生态文化,发展自然教育产业……2020年,全省林草产业产值突破4500亿元,大熊猫生态旅游、竹浆纸、木竹家具产能居全国前茅。

      围绕“三区平台”引导大众生态创业,打造全面创新生态圈。按照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要求,以实施“521”园区战略(由省林草局联合地方政府建设5个国家级、21个市州各建设1个省级现代林草示范园区)为抓手,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科技人才向园区聚集;依托优质景区和保护地入口社区,有序开展滑雪、滑草、攀岩、探险等特许经营活动,适度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等绿色产业,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打造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的全面创新生态圈。眉山市青神竹编产业园区,成为新产业孵化园,传统竹编工艺在这里被延展为平面竹编、立体竹编、瓷胎竹编、竹家具、竹装饰、竹包装、竹文创等门类众多的竹产业体系,年产值达48亿元,带动创业就业人口1.5万人。

      健全扶持机制稳定推进生态就业,加强高质量发展的基层基础力量。充分发挥生态就业门槛低、劳动密集等特点,坚持统筹生态与生计、增绿与增收,按照“让保护者受益、让受益者保护”的思路,从实施生态工程、扩大公益岗位、培育实施主体三个方面着力,鼓励贫困人口、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业主大户、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才深度参与林草事业建设,加强了基层基础力量。“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兑现贫困地区生态补偿资金约150亿元,惠及贫困人口45.8万人,减少贫困人口26.92万人;统筹中央和省级资金16.55亿元,选聘生态护林、护草员81813名;组建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1080个,吸纳社员4.08万人。

      搭建合作平台分享发展机遇,构建高质量开放发展新格局。通过举办国际熊猫节、国际竹博会,搭建全面开放合作平台,开展高层次的国际创新合作;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与重庆市林业部门协同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共同推进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修复、竹林风景线、国家储备林建设;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黄河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重点战略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全面融入全球创新体系、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四川竹笋远销日韩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成都花木搭乘蓉欧班列顺利进入欧洲市场,青神竹编成为爱马仕等国际品牌的合作对象,斑布本色纸在欧美市场引发抢购热潮……全面创新改革,正引领四川林草在高质量发展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