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张文宏440条患者评价才知道:这才是中国医生“最刚”的样子

微博 2020年02月22日

      张文宏,一个真正的男人!

​​

      “不能欺负老实人、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

      凭借这一番话,张文宏医生圈粉无数,也成为疫情发生以来最受大众信任的专家之一。 
      这个语速飞快,敢讲真话,长得像沈腾,有着浓重黑眼圈的的医生,生活工作中该是什么样子呢?
      说实话,从公开的报道中,很难看到。 
      正因为如此,我们从网上查阅了400多个病人对他的评价,从他指导的多篇博士论文的“致谢”中,看到了学生对他的一些深情回忆…… 
      我们试图在这篇文章中为你呈现一个更加立体的张文宏。

张爸,真正的男人

      古龙说过,一个人的名字也许会起错,但外号却是绝不会叫错的。 
      就如张文宏的外号叫“张爸”一样,这个外号似乎概括了他的一些行事风格,如同他的同事所讲:凡事都要照顾到位,就像爸爸一样。 
      以华山医院感染科的公众号“华山感染”为例,这么一个小小的公众号,对于工作千头万绪的科室主任张文宏而言,也是放不下的——细看“华山感染”很多篇文章的下面,其审阅人都署着“张文宏”这个名字。

      “张爸”这种性格,在他还没获得这个外号之前,就已经有所显露。 
      据一位医生回忆,30多年前,他到上海第一医科大学查询研究生考试成绩,突遇冷空气。他就到学生宿舍求助,在楼梯口碰到一位学生,这个学生毫不犹豫地把毛衣借给了他。 
      没错,这个借毛衣的学生就是张文宏。 
      在媒体的报道中,可以看到张文宏的很多“事迹”,这些“事迹”中多多少少都可以看出一些“张爸”特色。 
      比如发现病人家里把姐姐上大学的钱用来给弟弟治病,他便当场捐了5000块; 
      又比如,开车离开医院,看到病人大包小包在门口等车,他会捎上他们一程…… 
      这些事情的真实性,应该不用怀疑,但更令我觉得感动的,是我在网上翻阅到400多个患者对于张医生的评价。

      这些评价的文字,辞藻并不如何华丽,事情出自日常的点滴之中,却自有一种极大的感染力,而这种感染力的来源,就来自于张文宏本人。
      一位患者在评价中就写道:走遍各大三甲,看遍正副教授无数……这才是真正的男人!

      这个“真正的男人”很细心,像“爸爸”关怀孩子一样关爱病人。
      在问诊后,他会让患者加上他的微信,或者把邮箱写给他们,患者有问题,第一时间回复。 
      还有一些其他的患者,在等待张文宏诊治的过程中,看到了张文宏的“医者仁心”。 
      有位患者第一次去找张文宏看病,他看到了令他惊骇的场景:门口等着10多人要求张医生加号,结果张文宏都给他们一一加号。
      据说,张文宏每次上午出诊,下班时间都要拖延到中午一点钟以后。

作为老师的张爸

      我们知道,张文宏除了是华山医院感染科的主任之外,还是复旦大学的一名博士生导师。

      因为关于张文宏本人的资料太过匮乏,我们就想,也许在他指导的博士论文的“致谢”能挖到一些料。 虽然“致谢”一般都是套话,但仍然可以从这些套话中,看到一些“确定的”事情。 其中一位学生在“致谢”中写了这么一个故事:

      ​

是您在课堂上的风趣演讲,让我对感染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我作为临床和科研经验值都完全为零的学生,冒冒失失的跑去门诊跟您毛遂自荐,满心忐忑以为会被拒绝。
      但您对我敞开大门,并亲力亲为的对我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培养。

      ​

      从这故事中,当然可以看出张文宏的有教无类。但是我怀疑,张文宏在听到这个学生的“毛遂自荐”后,更可能会想起30多年前的自己。 
      那时,张文宏在上海第一医科大学读“中西医结合”的硕士。

      有一次,他偶然到华山医院感染科室,见到了当时中国首屈一指的感染学专家翁心华先生,虽然交流时间短暂,但相差了三十多岁的一老一少却非常投缘。 
      由此,张文宏从中西医结合专业,跨越到了感染学科攻读博士。

      很多年后,张文宏又遇到了这一幕,只是他的身份从学生变成了老师。 
      张文宏在做老师的过程中,“张爸”的个性更是显露无疑。 
      有一位学生在做论文的过程中,因为采集的样本不够,张文宏听到这事后,就亲自驾车前往苏州第六医院帮学生收集样本。 
      前文那个毛遂自荐的学生,在“致谢”中提到,大到研究生期间的规划,小到每天的学习,甚至是生活上的小事,事无巨细,张文宏都会操心,都会过问。 
      另一位学生,在论文的“致谢”里也说出了同样的感受。除此之外,这学生还提及两个细节:早上六点半,张文宏就开始跟他沟通论文;凌晨两三点,还在回复他的邮件。

      既做医生,又当老师,还要科研。
      因为太忙,一早一晚,是张文宏最不容易受打扰,是他专心谈学问的时间。
      多年来,一直如此。 从这里,我们似乎也知道了张文宏那浓重黑眼圈的来由。 

张爸,当代医学界的福尔摩斯

      某医疗网站张文宏的页面上,汇集了440个患者对他的评价,好评率是98%。 
      大多数人给他的标签是:热情亲切、十分敬业、妙手回春、经验丰富…… 
      在评论中,“大胆”、“迅速判断”、“果断下药”、“效果显著”这些词反复出现。 
      很多时候患者辗转多家医院,多处诊疗无果,近乎绝望的情况下,找到了张文宏。
      结果,在张文宏的诊治之下,简直令人有“妙手回春”之感。 

      阅读这些患者对张文宏问诊过程,及康复过程的描述,真的有一种观看“庖丁解牛”“福尔摩斯破案”的既视感。 
      在一本名为《肝博士》的医学期刊中,曾报道过一个经典病例:一名来自农村的妇女,反复发热、头痛,视力下降。在其他医院曾以抗菌药物治疗,病情并无好转。 
      病人来到华山医院后,张文宏的团队得知患者平日在养猪场工作,发病前一日被猪圈中的污物泼溅入双眼,推测患者可能是猪疱疹病毒(Suid herpesvirus-1, SuHV-1)感染。 
      基因测序后,果然证实了之前的推测,而在此之前,世界上关于人感染猪疱疹病毒的报道极少,一直没有直接的证据。 
      为了坐实这一推测,张文宏所在的华山感染团队,还派了一只小分队直插患者家的猪圈,获取猪的分泌液和粪便标本予以进一步确认。 
      最后,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这是一次确定的猪疱疹病毒跨物种感染所致。 
      毋庸置疑,张文宏所在的团队能从患者的病情和工作环境,推理出他感染上这个病毒,这需要平时极大的积累。 大家看到张文宏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想来也是归功于这种日常的学习和积累。

      在“华山感染”的这个公号上,还记载了一个类似的病例。 
      患者老杨由于在非洲务工时被昆虫叮咬,反复发热、头疼,辗转多家医院未见好转。
      张文宏所在团队的卢清医生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罕见的感染性疾病,随时有生命危险。 
      也是经过福尔摩斯一般的推理、验证,他们得出患者被“布氏冈比亚锥虫”感染,随后他们从瑞士日内瓦进口到了特效药,在72小时之内,患者就得到了救治。 
      类似的病例,在张文宏的职业生涯中,似乎每年都会出现好多次。
      对于张文宏,以及他们的团队来说,医治好一个病人,他们视为医者本分。 他享受这个过程。

      在丁香园对张文宏的一次访谈中,他曾对一众医生说道:

“希望大家在发热查因的过程中享受作为一名医生的乐趣!人人争取做一个医学界的福尔摩斯大侦探!”

      而对于张文宏医生来说,他无疑在享受当一名医生的乐趣,他无疑也是一个医学界的福尔摩斯大侦探。 
      有很多人给这位大侦探送来了锦旗,除了一幅之外,他都没悬挂。
      挂在他诊室墙上的那幅锦旗,上面是这样写的:
      我只是你们职业生涯中的匆匆过客,而你们却是我的人生转折。

      参考资料:

      [1]新华社《“我们只想救好病人”——走进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
      [2]丁香园网站《张文宏教授:从容应对发热待查 争当医学领域福尔摩斯》
      [3]微信公众号“华山感染”《战狼3:中国感染与疾控团队的72小时救援》
      [4]东来《开启感染与肝病治疗的精准模式: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5]陈嘉臻《结核分枝杆菌特异的RD2_RD11蛋白应用于结核免疫诊断的研究》,95页
      [6]鲍磊《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活动性结核中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52页
      [7]孙峰《利奈唑胺治疗危重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研究》,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