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非常硬核的绘本:《对小学社交霸凌说不》

微博 2023年06月01日

      最好的六一礼物,也许不是玩具,而是走进孩子的内心,让他们有更心安的环境!首印万套三天售罄

      ​​今天想推荐一套非常硬核的绘本:

      主题硬核:对小学社交霸凌说不

      编著团队硬核:作者是名誉全美的作家、反霸凌专家;绘者是国际知名插画师;译者是资深文学翻译

      市场反馈硬核:斩获多项大奖,美亚长期畅销,多名专家联袂推荐,国内首印1万册上架三天后售罄

      对于如此硬核的绘本,将以上三点展开就已经足以构成一篇令人心动的推荐了,但我翻来覆去看完很多遍后,还是决定抛开上述种种,就绘本主题和内容细节说点其他的:

  1.       这套书到底讲了什么?
  2.       为何在外网上部分读者提出了口径一致的不满?为什么这些不满反而凸显出绘本的高明之处?
  3.       明明大人才是阻止儿童社交霸凌行为的关键力量,为什么要出儿童视角的绘本?这套绘本对于儿童的吸引力和意义在哪里?
  4.       抛开主题不谈,这套书作为绘本本身,有何出众之处?
  5.       其他碎碎念:
  •       我为什么接触这套书
  •       关于本套装的编排
  •       书中儿童期的性别对立
  •       绘本中出现的中美文化差异
  •       编辑和译者的一些补充

      1. 这套书到底讲了什么?

      这套书的卖点是“对小学社交霸凌说不”,然而拿到手之后,读者会发现,有别于我们在电视剧或者互联网视频中看到的拳脚相加、恶语相向、脱衣服、抢东西等等,书里的故事却是很多普通常见、甚至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

      这并非挂羊头卖狗肉而是那些长期工作在儿童反霸凌一线的作者们,从工作日常中精心挑选出典型案例,才书写成了这些故事。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

      同学考试分数比你高,他看着你的卷子说,“啊呀,真不敢相信,这些题你都会错。这场考试多简单呀。在这个方面,我比你要聪明五倍。”

      你肯定会觉得心里不舒服。

      我小时候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只是就算再怎么难过,也必须自己默默消化,如果告诉大人,只会得到以下答复:

      “他说的是事实。”

      “那你为什么不以他为榜样,争取赶上他呢?”

      “你不想着好好学习,尽在意别人说了啥,成绩怎么可能好?”

      ……

      这些答复都会让我感觉自己错上加错。

      但这种心里不舒服真是错误的吗?

      仔细想想,这个场景和我们如今常说的职场PUA、恋爱PUA,不是非常类似吗?

分册《别再炫耀了》内页

      炫耀者得意洋洋,被炫耀者空洞茫然

      上述场景来自套装分册《别再炫耀了》。故事围绕着“我”在面对朋友炫耀时的心理活动展开。

      炫耀是儿童的常态。孩子之间彼此说着,“我爸妈带我去了迪斯尼”、“我钢琴过了六级”、“我的智能手表是最新款”,以此打开话题,拉进关系,甚至建立友谊。

      但当一个孩子长期暴露在另一个(些)孩子的炫耀之下,他的内心也在逐步受到冲击。他往往会对喜欢做的事情失去兴趣(反正不可能做得像别人那么好),甚至对自身整体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蠢透了)。

      就像书中向我们描绘的那样。

      而当一个孩子长期以炫耀的方式来获取心理满足感,他很可能已经走在通往霸凌的路上了。

      是的,电视剧中那些以剧烈肢体(言语)冲突呈现的霸凌行为,它们往往开始于小型的、甚至是完全不带恶意的相互摩擦。

      《对小学社交霸凌说不》这套书,就从这些小事情开始,带家长和教育者们看向霸凌行为的深处:5-12岁左右,孩子们对于同伴的需求日益增多,但他们尚未掌握足够的社交技巧,也没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社交习惯。

      孩子们渴望着友谊、渴望着被团体认同,但他们自身的特质却可能在团体中引发摩擦、冲突,甚至让他们陷入社交困境。

      相当一部分孩子间的矛盾,在大人看来根本不算什么事儿,无非就是你说了我这个,我说了你那个,但它们确确实实让孩子们感到困扰:心理上的负担会转化为身体上的疼痛,成人的忽视则困境成为滋养霸凌的温床。

      创作者们将孩子们小小的困扰细细剖开,并没有哪一本涉及肢体冲突,却会让有相似经历的读者感受到疼痛。

套装《对小学社交霸凌说不》一共八本

      套装共八本,除了上述的《别再炫耀了》之外,还分别描绘了六种不同的儿童社交困境。

      - 《这不是真朋友》,“我”困惑于明明觉得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总在我背后搞小动作,对方却说是“我”太敏感。

      - 《我的同学是大嘴巴》:“我”困惑于新来的转校生虽然活泼有趣,但太喜欢嚼舌根,“我”受老师之托照顾她,却不知道要如何和她相处。

      - 《我不喜欢这种玩笑》:“我”自觉受到了同学的排挤,但他说,“你难道开不起玩笑吗?”

      - 《对不起啦》:“我”的朋友一直在故意破坏规则,却总能以一句“对不起啦!”成功脱身。“我”不喜欢他的行为,却害怕失去他的友谊。

      - 《好朋友守则》:“我”为了能和新来的酷女孩做朋友,不仅模仿她的衣着行为,还泄露了我最好的朋友的秘密。“我”为此失去了最好的朋友。

      - 《说个不停的欧文》:欧文总是说个不停,周围的人都被烦得不行,他也因此被人孤立。

      可以看出,孩子们的困扰相类似:为了能够融入团体或者保住友谊,他们不得不做出违心行为,或者接受不公平待遇。

      这就是所谓的同辈压力问题:

      感受到来自身边社会团体的压力,人往往会改变自己的态度、行为或价值观以顺从群体的行为规范。

      而套装中《班里的小团体》一册,则以奇妙又自然的方式,将这个既复杂又十分简单的现象生动地再现在我们面前:

      新来的转校生第一天上学,班里的小团体们纷纷向她发出邀约,她一个个尝试下来,却发现这些团体就像形状游戏,要求你必须完全符合形状才能融入。可是她的形状却并不符合任何团体的要求。

      尽管没有明确说明,但这本却可被视为整套书的总纲,引导所有读者思考:

      我们需要怎么样的朋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我们的朋友。

分册《班里的小团体》封底

      同辈压力并不一定会促使一个孩子去欺负另一个,但它在霸凌行为的扩大化中至关重要。但很可惜,并没有一味能立竿见影解决同辈压力和社交困境的神药,这套书也不是。

      但当读者仔细地去体会主角们面临的困境并看到在后续中,家长和教育者们的恰当介入使得孩子们的心理状态有明显改善时,思考的种子就种下了。

      它能给孩子、家长和教育者们共同带来启发,而有启发就能有改变,有改变才能有将来。

      2. 为何在外网上部分读者提出了口径一致的不满?

      为什么这些不满反而凸显出绘本的高明之处?

      首先看看这些不满在表达什么吧。Goodreads和美亚评论区内有这样一些低星评论:

      “我不能接受这个结尾。坏孩子没有得到惩罚,甚至没有道歉,这太让人愤怒了!”

      “什么?欺负完人之后只是失去了友谊?这不公平!”

      是的,在文学作品,尤其是儿童读物中,我们习惯于看到做错事的人虚心认错,痛改前非,但结局更应该这样书写吗?为什么创作者们不去交代那些欺负人的孩子的下场呢?为什么不给孩子们更加正能量的结局呢?

      让我们以分册《我不喜欢这种玩笑》为例来看一下结局吧。

      这个故事里,“我”一直被同学以开玩笑的方式欺负。于是家长带“我”找到了老师,而老师是这样答复的:

分册《我不喜欢这种玩笑》内页

      老师对于这个问题的答复

      如上图所示,老师的答复分为五步:

  1.       她赞同同学的行为就是一种伤害。
  2.       她表示会教欺负人的同学如何好好待人。
  3.       她明确指出,社交不一定会伤人,完全可以去寻找相处起来更舒服的同伴。
  4.       她告诉孩子如果再被欺负,一定要告诉她。
  5.       她打消了孩子对于“打小报告”的顾虑。

      其中,第三点和第五点,都是和当前这个凌霸行为没有直接关系,但却非常重要的点。

      有些孩子之所以走不出社交困境是他们已经习惯于“友谊就是需要委屈求全”的方式。而在第三点中,当老师,也就是更有权威性的一方,指出“友谊不必伤害”时,孩子们更容易看到另外一种可能性。他们可能开始改变自己的归因方式,以前他们可能会想“我开不起玩笑,我有问题”,后面他们可能会开始想,“他这种玩笑伤到我了,但别人就不会,所以他其实不是我朋友”。

      至于说第五点,校方和学生本来就有着微妙的天然对立,孩子们很容易把告老师当做对自身立场的背叛,而那些本就处于极大同辈压力下的孩子,出于对友谊与团体认同感的渴望,他们反而会选择隐瞒被欺负的事实。

      没错,在《我不喜欢这种玩笑》中,作者并没有交代那个欺负人的孩子的结局。但“我”听从了老师的话,收获了友谊。

      但这个结尾其实是在说,遭遇社交困境的孩子不止需要霸凌行为的停止,他们还需要知道如何才能抚平之前受过的伤害,以及如何避免继续陷入同一个困境。

      分册《我不喜欢这种玩笑》内页

      这样的结局是很有意义的。

      一方面,如果读者是孩子,这明显是一种正面强化的方式,他鼓励受伤的孩子同自己和解,并告诉所有的孩子:

      你没有问题。你可以交到真正的、不伤害你的朋友。

      另一方面,如果读者是成人,我们也要反思,在处理孩子的社交困境时,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主体是谁?

      如果我们只将目光聚焦在“霸凌行为是错误的”、“欺负人的孩子有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上,那些被欺负的孩子很容易就此隐身。家长和教育者们很容易认为(隐性)霸凌行为停止,道歉行为出现后,事情就结束了。

      被欺负者们遭受的痛苦将被视而不见,而他们需要更多帮助。

      这是这套绘本的独到之处,他并没有打着“解决孩子社交问题、帮他们建立良好行为规范”旗号,单纯说教那些有可能会做霸凌行为的孩子。

      其实我们都知道,在真实世界中,孩子们并不会因为成人说一句,“这是不对的,你不能再这样做了”就改过自新。参与霸凌的孩子,或多或少从霸凌中尝到了甜头。

      并且,这套书还在提醒家长和教育者们,除了可能对孩子的社交困境不够重视外,我们也许还在其他方面无意中助长这些行为。

      比如在《别再炫耀了》的前言和后记提到,充满竞争、物质至上的氛围,其实是在鼓励孩子们自吹自擂,让他们将自我价值建立在他人的赞美和认可上。当孩子产生了“我只有获得荣耀才能得到关注与爱”的想法时,他们展示自己能力的行为可能会逐渐带有攻击性。这样的傲慢会使人失去朋友,造成恶性循环。

分册《别再炫耀了》内页

      “我”的叔叔将习惯炫耀的孩子比作河豚

      并且,创作者们以其他的方式提供着正能量,比如分册《我同学是大嘴巴》中的开放式结局,为那些希望能变得更好的孩子们提供了鼓励。

      绘本最后,四处嚼舌根的孩子给被她伤害的孩子写了道歉卡。而“我”也认识到,这对她来说并不容易。“我”并没有立刻原谅她,但也许有一天“我”能再次信任她。

分册《我同学是大嘴巴》内页

      这一段的精妙之处在于,作者并没有直接给犯错的孩子定性并贴上“坏孩子”标签。相反,她抛出“勇敢”这个褒义词作为诱饵,劝阻他们别因为一时犯错而自暴自弃。毕竟,很多做出霸凌行为的儿童,也处于同辈压力之下。

      这是真正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专家有的视角,难怪不少家长在看到这套书之后的第一反应是,“我小时候要有这样的书该多好!”

      3. 明明大人才是阻止儿童社交霸凌行为的关键力量,为什么要出儿童视角的绘本?

      这套绘本对于儿童的吸引力和意义在哪里?

      其实这个问题在第二部分的时候已经多少做了一点回答。但我还是想用一些自身的例子再展开说说。

      这套书的样书,是我在看到译者老师的公众号以后厚着脸皮去出版社讨来的。所以到手前我就已经在一些童书号和育儿号上看过推荐文章了。我注意到大家提及自家的孩子会主动去读这套书。

      我当时内心的想法是:有没有这么夸张?因为你们家里都是爱读书的女孩吧。

      但我随即又意识到,作为男娃家长,并且由于我家孩子有着主流男娃的特征:调皮捣蛋、一刻坐不住,我也受性别刻板印象影响,先入为主地认为,女孩子更容易陷入社交困境,为感情患得患失,而男孩子则不容易想那么多。

      这显然是错误的,并没有任何统计数据支持在这方面的性别差异。

      收到样书后,我感慨编辑老师真是端水大师,八本绘本,四本以男孩为主角,四本以女孩为主角。

      没错,读者需要代入感,而且主角和自己越像越容易代入。但当我把这套书拿去和小区里我儿子的朋友分享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我问他们,想最先听那一本。

      在仔细看过标题和封面之后,这群说着“当然要听男孩的故事”的男孩子们,最终选择了那本《这不是真朋友》——一本以女孩为主角的故事。

分册《这不是真朋友》封面

      对于大班的孩子们来说,绘本中“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破坏友谊的行为,他们应该还没有经历过,而且这本文字量不少,也带有一定说教意味,但孩子们都认认真真听完了。

      然后一个孩子说,“我的朋友都喜欢我。”

      另一个孩子告诉我,自家姐姐有次放学回来哭,说要同某某绝交。

      这句话立刻叫我想起另一句话,“鱼意识不到水的存在因为它在水中。”

      我们往往意识不到社交,是因为我们几乎时刻都在和各种各样的人进行交往互动,而孩子们,处于社会关系的海洋中,也在观察着、思考着、学习着。

      也许,小学阶段女孩之间的弯弯绕绕可能真的比男孩多,但男孩们会注意到女孩之间如何相处;诚然,大孩子之间的互动比小孩子复杂得多,但孩子们会模仿哥哥姐姐。

      并不是只有霸凌者和被霸凌者才需要知道霸凌是怎么回事,有谁受了伤,怎么受伤的,应该如何避免,其他人也都是霸凌行为的相关者,只要(隐性)霸凌行为在他们周围发生。

      这等于包括了我们所有人。

      从儿童视角出发的绘本,不仅可以直接疗愈受伤的孩子,也能够引发其他孩子思考:

      当我目击到这样的现象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我可以做些什么。

      有时候,绘本的启发并不是直接的。

      我和儿子读那本《我不喜欢这种玩笑》到半途,主角开始练习如何反抗恶意玩笑时,他开始不耐烦。“我在幼儿园并没有受欺负,我也不会去欺负别人,我不需要读这个,”他说。

      家长权威遭受挑战,我当即反击,“你昨天在楼下玩时,不是看见可乐追着苗苗跑吗?你觉得可乐是在和苗苗开玩笑吗?”

      “不是,他是故意吓唬苗苗的。”

      “对啊,苗苗很害怕,我看见你在旁边也不太舒服。你觉得苗苗是不是可以用这本书里的游戏做点什么呢?”

      “我不要读了,”儿子识破我的计谋走开了。

分册《我不喜欢这种玩笑》内页

      主角爸爸在带着孩子们以游戏的方式练习如何反抗恶意玩笑

      两天后,我们又在楼下见到可乐追逐苗苗。可乐做鬼脸咆哮,苗苗一面喊一面逃到她保姆的背后,但可乐会挤进去把她再吓出来。

      我想说点什么,但儿子快我一步,他拦住可乐并大声说,“你要是不能好好玩就立刻回家去!”

      这个故事的后续展开十分微妙:

      一方面,可乐(他的家长并不在附近)抬起腿并摆出要踢我儿子头的姿势。

      另一方面,旁边一位刚才一直没吱声的路人老太太突然高声说,“不可以欺负妹妹!不可以踢人!”

      保姆这时也回过神来说,“不能欺负妹妹啊。”

      在三名大人的威压下,可乐缓缓走开了。

      (这里插个话,提醒各位家长,孩子之间有冲突,哪怕对方孩子再怎么无理,家长最好直接抱走自己的孩子,尽量不要和对方孩子发生肢体接触。

      成年人伤害未成年人在当下是性质极其严重的事件,如果对方父母不依不饶,后续可能很麻烦。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给孩子做一些防患于未然的教育是因为成人面对这种情况也无能为力,孩子们需要知道可能会发生什么,必要时得自己保护自己。)

      话说回来,在可乐(6岁)这个情况里,我不认为他有意要去霸凌苗苗。他只是犯了一个传统文化里认为男孩都会犯的错:他喜欢苗苗。

      这也是为什么苗苗的保姆在苗苗向她寻求帮助(躲到她身后)时,依然无所作为。

      但男孩子就应该去欺负喜欢的人吗?

      在分册《对不起啦!》中有这样一个灵魂发问:“男孩得做男孩该做的事才对,不是吗?”

分册《对不起啦!》内页

      “我”为了获得男性团体的认可,放弃了很好的女性朋友

      我给小区的男孩子们读到这里时,几乎所有人都不假思索地立刻点头:“是的。”

      故事完成后,我们再回头翻了翻书中男孩子做的事情:破坏妹妹的照片、偷吃不能吃的饼干、往邻居身上扔水球……

      我又问这些男孩子,“如果一个孩子,做了这些事情,你们觉得他是个怎么样的孩子?”

      “坏孩子!”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那男孩子就应该做坏孩子吗?”

      孩子们思索片刻,七嘴八舌地告诉我,男孩子也可以关心别人,可以做好孩子乖孩子,可以帮妈妈干家务等等等等。

      他们在思考的时候我也在思考,“男孩得做男孩该做的事”,这一句就是同辈压力的体现。

      很多男孩也许并不喜欢自己所做的行为,但他们需要被认可。

      从儿童视角出发的绘本也以这样的方式提醒着家长和教育者们,需要纠正的,不仅仅是单个孩子在单个时间点的行为。当我们换去孩子的视角,我们能看到更多,也许能做的也更多。

      当然,我家不爱看书的男孩并没有因绘本真实细腻、贴近生活而立刻爱上读书。虽然儿子与它的第一次接触,的确是他主动要求的。

      收到样书后我随意堆在书桌上,码字时,儿子跑进来,“妈妈陪我玩。”

      “不行,我在忙,”我果断拒绝,“不过如果你想的话,我可以给你读几本书。”

      “还是不要了吧,”儿子一面说一面磨磨蹭蹭地退出书房。就在这时,他突然指着那本《对不起啦!》的封面问我,“这个孩子在干什么?”

      “标题上的字你不是认识吗?你说他在干什么?”

      “对不起啦!”儿子一字一顿地读完,满脸疑惑地望着我。

      “你觉得他在道歉吗?”

      “我觉得不是。”

      “可他就是在道歉啊。”

      “我要听这个故事,”儿子爬上我的膝盖,翻开了这本书。

分册《对不起啦!》封面

      看,小孩子就是这么简单,一点点好奇心就能勾起他们阅读欲望。

      而精心设计过的绘本,会调动孩子的好奇心、同理心、胜负欲、求知欲等等情绪,将孩子引入绘本的世界。

      4. 抛开主题不谈,这套书作为绘本本身,有何出众之处?

      好绘本,在好主题、好故事和好插画之外,还得有精心设计,既不是带美图的百度百科,也不是对精美画作的文字注释。

      文字与图片相辅相成,做出相异又相关的表达,共同完成整体叙事。

      就以分册《说个不停的欧文》为例,来看看细节吧。

      故事是这样的:说个不停的欧文没听见老师的指导,导致实验课翻车,弄坏了同学的科学项目。话太多惹人烦,欧文逐渐被孤立。一天他因为喉炎失声,被迫只能听别人说话,却也因此开始反思,最终帮助同学搞好了科学项目并获得了最佳团队奖。

分册《说个不停的欧文》封面

      作为一个典型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其结构也非常典型:

      先是树立主人公的形象,突出他的“缺点”。跟着刻画他这个“缺点”如何让他一步步陷入困境。然后制造转机,让他反思过去的行为。最后主人公得到了成长并获得了皆大欢喜的结局。

      这样简单的故事要动人,重点在于人物的塑造:不仅形象要真实自然,其“缺点”也得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读者也要嫌他烦,主角落入困境才会顺理成章,最后的反思和改过也才能更有说服力。

      在这本绘本中,创作者们用对话框来刻画欧文。封面上满满的对话框直观地显示出这个孩子的话很多。翻开内页,环衬以更多的对话框进一步加深读者的印象:

分册《说个不停的欧文》前衬

      仔细看对话框中的文字,欧文说的都是小孩子日常会说的话,话题之间有关联性也有跳跃性,非常符合他这个年纪的儿童形象。

      而当其他角色后续出现后,插画师在对话框上做了颜色的区分处理,一来让阅读体验更顺畅,二来也为主角欧文的塑造增添更多细节。

分册《说个不停的欧文》内页

      图中可以看到,他人的对话框是平实的黑灰,欧文的则通过蓝紫渐变营造出一种宛若肥皂泡泡般的三维实感。泡泡外侧还有用来表达颤动的短曲线,在令人联想到声波的同时,也向读者传递了“根本停不下来”的感觉。

      而当多个这种具有实感的对话泡泡叠在一起,欧文的滔滔不绝便仿佛真有重量一般。他过度表达带来的压迫感跃然纸上,给予读者实质性冲击。

分册《说个不停的欧文》内页

      与此同时,为了让读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话上,作者精简了旁白,将叙事交给插画。

      读者们很轻易就能通过极具镜头感的插画弄明白发生了什么,而页面上仅有的象声词也从侧面烘托出绘本关于“听”的主旨。

分册《说个不停的欧文》内页

      欧文的火山实验过度喷发,弄坏了隔壁组的手工

      创作者们还刻画了一位安静内向的配角来反衬主角。

      这个小姑娘在其余孩子们吃饭聊天的时候专注于书籍和笔记,在其余孩子们都在操场上玩耍的时候,一个人呆在教室里试图修补坏掉的手工项目。

      面对失声的主角递来的道歉信,她的回答也吞吞吐吐。

分册《说个不停的欧文》内页

      一方面,这位配角使得整个故事结构更流畅也更真实了:在欧文无法说话之后,他试图用写纸条的方式来表达,但他写得很慢,只有这个小姑娘有时间让他写完他要说的。

      另一方面,有她参与,后续发展层次更丰富:小组其他成员误会他们捣乱,面对气势汹汹的质问,女孩依旧专注于手头的设计,反而是欧文替她做出了答复,并为她和小组其他成员打开了沟通窗口。

      这也拓展了主题:强势的表达固然会惹人讨厌,但如果一个孩子因为内向害羞或者过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失去表达窗口,那么拥有一个勇于表达的朋友,能帮助这个孩子避免很多误会。

      这个设计很好地照顾到那些话多敏感的孩子们,打消了他们可能会产生的“是不是就不应该说话”这种顾虑(小孩子往往容易想太多、走极端),向他们展示勇于表达带来积极结果的场景,引导大家思考表达的时间、场合和内容。

      而且因为绘本的核心围绕同辈压力,这个“表达避免误会”的场景中只有孩子。

分册《说个不停的欧文》内页

      进一步而言,这个设计也给那些羞于表达,但是又有表达欲望的孩子指出了一条方法:你可以写下来、画出来。

      绘本并没有直接批评欧文话多,而是通过欧文的故事展示创作者们对于“表达”的思考。他们希望孩子们能明白,“表达是一种相互行为,就像接抛球一样”。这个道理如春风化雨般贯穿整本书。

      故事中,欧文失声后站在操场上看着其他孩子做游戏。这些孩子们三五成群各自聊天,每人一个对话框,页面满满当当,却不吵闹。

      中间跳绳的孩子一个数“一、二、三”,另一个接下去数“四、五、六”,而在他们旁边,另外三个孩子在玩接抛球游戏。

      这一幕也给成人带来启发,在幼儿时代,老师会用接抛球游戏让孩子逐步适应集体活动中的“轮流”和“等待”——表达是一样的。教育者们完全可以设计类似环节,让表达欲过强的孩子逐渐习惯倾听。

分册《说个不停的欧文》内页

分册《说个不停的欧文》后衬

      通过对比前后衬页我们可以看到,欧文不再只是自顾自说话,也照顾到了狗狗的玩耍需求,而他们进行的活动,抛飞盘,也正是你来我往的互动呢。

      把道理讲深讲透的同时,创作者们还加入了更多细节丰富绘本的阅读体验。

      欧文的科学课上有两个实验,一个是被他搞砸的火山喷发,另一个是旁边同学被火山摧毁的桥梁建造。这两个实验既是儿童科学实验中的常见项目,又分别代表了喋喋不休的单方面输出和有来有回的沟通。后面修补桥梁项目时,创作者更是向读者展示了许多专业的桥梁结构建筑方案。

分册《说个不同的欧文》内页

      此外,整本书还有许多令孩子们感到亲切、会让他们会心一笑的小地方,比如老师手里拿着给孩子读的书,名叫《绝世好书》(Really Good Book),又比如最后为了测试桥梁的结实程度往上面放了许多超级英雄的玩偶……

      以上这些方方面面,都是创作者们的表态:就算是为了某种教育而出版的绘本,也不是把道理讲出来就算完了的。

      教育绘本首先得是绘本。

      好的绘本通过丰富有趣的阅读体验,引导读者思考,最终将道理传递到孩子们心中。

      5. 其他碎碎念

      我为什么接触这套书

      之前提过这套书是我去编辑那里厚着脸皮讨来的。因为此前我正巧在为儿子的一个行为纠结。

      我儿子上的是小区私立幼儿园,价格接近公立,学生基本都住附近。放学后,很多孩子在小区广场上玩,基本都是4-6岁,大多由老人或保姆带着。

      其中有个孩子叫小胖,我从没见过他父母,而负责看护他的奶奶作为抖音广场舞UP主,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自己的社交活动。

      小胖比其他孩子高半个头,大两圈,从中班开始就凭借身体优势成了小霸王。他想玩谁的玩具就玩谁的玩具,如果对方不肯给他,他会指挥其他小朋友去打玩具主人。

      升入大班后,事情发生了变化。先是个子小一点的孩子们开始发掘出自己的身体优点:更灵活,能钻进更狭窄的空间。然后随着老师对学生纪律要求的提高,缺乏家长引导的小胖屡次被老师点名批评。据我儿子反馈,老师说他调皮捣蛋,把他分在第六组,也就是所谓的“坏孩子组”。

      现在小胖成了孤家寡人。

      而每次单独见到他时,我儿子就会走过去说,“你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不要和你玩。”他会把这句话说得特别大声,就好像在宣布一场胜利。

      让我纠结的点就在于儿子那种隐隐带一点得意的语气。他完全没有必要特意走过去当面向小胖强调这一点。

      我觉得有点不太舒服,也不能理解儿子的行为,但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需要做点什么,以及应该要怎么做。

      因此在看到本书翻译老师的公号推文后,我只是简单扫了一眼,就立刻去找出版社要书。

      虽然这套书里并没有任何一本能直接套上小胖这个情况,但我却从中受到了启发。我认真地告诉儿子,“你特意走过去对小胖说这句话,小胖会觉得心理很不舒服,会受到伤害,但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呢?看见他难过会让你开心吗?”

      儿子想了想说,“好像也没有。”

      “那以后别这么做了。”

      儿子答应了我——他现在只在小胖走近他的时候说,“我不和你玩。”而我也想起绘本中的话克制住自己去调和两位小朋友关系的冲动,因为儿子也曾经被小胖要过玩具,他有权不原谅。

      关于本套装的编排

      收到样书后,除了赞叹这套书做得真好以外,我也有点疑惑,就是这套明显需要家长或者教育者配合、对家长和教育者在儿童心理和儿童社交方面的知识背景有一定要求的书,它居然没有专门的导读手册?相反,对这些知识的普及被放在了每本绘本的前言和后记里,包括给家长的建议、问题与讨论、创作手记等等。

      虽然说,英文原版就是这么编排的,但在我的想象中,仍然是孩子自己翻阅绘本,父母读着导读手册,这样更方便,而且导读手册还可以收起来以免被孩子搞坏搞丢。

      可是在我开始为这套书写读后感之后,尤其是写到第三部分儿童视角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这些和绘本主题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本来应该放在一起。

      虽然它们是写给成人看的,但是和故事印在一起——

      只要识字,任何人都能读,包括孩子。

      天生反社会的孩子到底是少数,大部分问题儿童,还是因为长期缺乏引导。他们可能纠结于自己的内心,无法向身边的成人求助。

      而这时候,识字、能阅读,远方的成人多少就能给他们一些帮助。让他们知道,原来有些事情可以这么处理,原来有些大人是这么对待孩子的,原来有些痛苦不是因为我有毛病。

      同时,对于成人而言,绘本上的前言和后记也似乎还在说,这是绘本,主体是孩子。将知识点整理在一起的导读手册看起来很方便,但它并不是有关儿童社交的系统性知识,并不是读完它,就能指导孩子或者别人如何如何了。

      如果家长有精力和时间,可以去读这方面的专业书籍,如果没有的话,那么前言后记为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状况、和孩子沟通提供了一些想法,甚至是一些话术。

      这也是一个提醒:

      关注点要切实地放在具体的孩子身上。

      书中儿童期的性别对立

      每本分册的主角和困境各不相同,但有些细节相互关联,一部分技巧也可以泛用,比如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孩子面对问题,以及鼓励孩子以远离伤害源的方式走出困境。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绘本也真实地表现出了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之间的性别对立,也隐晦地提到了性别刻板印象。

      套装全八本中,除了《班里的小团体》和《说个不停的欧文》外,其余六册分册,主角的朋友、好朋友,都是同性。甚至在《对不起啦!》中,主角为了不继续做无名小卒,选择了放弃曾经的异性好友。这本书后期还提到“男孩就要做男孩该做的事”。

      而在分册《这不是真朋友》中,主角提到兄弟时用了“既专横又自以为无所不知”的形容,同一本书后期,主角自觉被朋友欺负了告诉保姆,而保姆说,“女孩子们就这样”。

      在分册《班里的小团体》中,一位男孩表示自己也想有个花朵图案的饭盒,而一个女孩指责他想法可笑时说,“你是男孩”。

      创作者们并未就这些细节展开,但注意到它们的家长,或许也可以进行一些自己的思考。

      绘本中出现的中美文化差异

      创作者们都是美国人,因此绘本中孩子的生活也很美式:

  •       他们住别墅,家里有院子,还有树屋和秋千
  •       门口有邮箱,会取信件
  •       孩子们吃午餐时可以在食堂自由选择和谁坐在一起
  •       课间活动和体育课的内容和国内不同
  •       有借宿派对:孩子们在没有自己家长陪伴的情况下于朋友家过夜
  •       孩子们的午餐由家长准备,有各种各样的特色食物
  •       和勤奋的异性做朋友很丢脸

      虽然这些细节和主题无关,但如果能在共读中留意到它们,并展开讨论甚至拓展阅读,对于孩子们理解社会及他人会有更多益处。

      毕竟,所有的社交都建立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

      我们因共同点相互靠近,通过彼此包容、理解来解决因包容产生的摩擦。

      编辑和译者的一些补充

      编辑老师说,讨论版式时曾考虑过做一张海报,比如一张操场上的全景图,展现校园各个角落里的社交生态。但我们发现,除了《班里的小团体》《说个不停的欧文》,其他几本都是“性别对立”的。男孩要跟男孩玩,女孩要跟女孩玩——这是现实中的校园。这是创作者们的四两拨千斤。

      译者老师则指出,这套书真实自然不说教,孩子比较好代入,完全没有打着说教旗号尬编故事。其实她一开始并不太喜欢这套画风,觉得略丑。但在小花生网上看到有书友提出,这套之所以画得不美型,是因为它是反霸凌主题的一部分,如果画得美美美,真实的孩子可能会觉得“我不配”。

      并且,细看下来,图和文字是相配的,尤其是《我同学是大嘴巴》这本,图片上人物的夸张符合书中角色的气质。

      想说的暂时就这么多了,书里还有更多的细节等待大家发现。

      我衷心希望这套书能为更多人所看到,也希望这套书的读者能因我的分享得到更多启发。这是现实中的校园。这是创作者们的四两拨千斤。

      译者老师则指出,这套书真实自然不说教,孩子比较好代入,完全没有打着说教旗号尬编故事。其实她一开始并不太喜欢这套画风,觉得略丑。但在小花生网上看到有书友提出,这套之所以画得不美型,是因为它是反霸凌主题的一部分,如果画得美美美,真实的孩子可能会觉得“我不配”。

      并且,细看下来,图和文字是相配的,尤其是《我同学是大嘴巴》这本,图片上人物的夸张符合书中角色的气质。

      想说的暂时就这么多了,书里还有更多的细节等待大家发现。

      我衷心希望这套书能为更多人所看到,也希望这套书的读者能因我的分享得到更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