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网络舆情分析范例6篇

国外网络舆情分析

国外网络舆情分析范文1

近年来,网络舆情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已被世界各国政府视为传达民意的一种重要方式,进而成为多种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公共管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等。网络舆情的含义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空间以内及特定的时间内,针对公共事物所表达出来的情绪、持有的态度以及行为倾向的集合。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而,一方而,网络舆情具有强烈情感宣泄的色彩,很可能引起重人的公共危机,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另一方而,网络舆情是以网络空间为主要媒介,将最真实的舆情民意具体体现出来的一种形式,为政府组织进行公共决策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一、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分析的概况​

我国是一个具有特殊国情的国家。近儿年来,在我国普遍使用的语言文字网络信息资源迅速增民起来,使得互联网上呈现出一人批以少数民族语言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字网站。据相关调查显示,日前,我多已有人约400个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网站。随着支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移动通讯设备的逐步扩人应用,互联网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地区二人口表达民意、共享文化的重要空间。我国少数民族网络舆情语言不仅敏感度强,具有放人集合的特点,且带有明显的时间性。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进行研究和分析,不仅可以保证少数民族地区二的社会稳定和繁荣,同时是政府组织实现民主决策的基本需求。

二、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分析的特征

(一)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分析具有跨境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总共有56个民族,其中有一半以上的民族语言具有跨境性的特点,不断在各个民族之间广泛传播。在民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这些跨境语言,被境外其他国家的少数民族人口和我国特定地区二的相同民族人口所共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这些跨境语言会影响到少数民族人口的国家认同,因此,为了保护边疆民族地区二文化安全及争夺自,一直被境外相邻国家以及国内政府组织视为重要阵地。另外,边境以外的部分敌对势力为了利用互联网的时间和空间特性,传播影响各民族团结与国家稳定的负而言论,也企图在互联网上建立专门的少数民族网站。因此,在这样的形式之下,相关人员在对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进行分析时,必须自-先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之间相互交流传播而形成的网络信息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境外相邻国家的政府组织所建立起来的特殊语种的网络信息资源。

(二)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分析具有政治性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分析从侧而显示了国家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及语言文字的政治立场。日前,在我国相关法律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国家不仅要尊重少数民族人口发展本土语言的权利,同时还必须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在内蒙占、新疆、等西部偏远地区,除了以国家通用语言为官’方语言以外,具有特定语种的少数民族语言同样也可以视为官’方语言,并且这些地区二的法律文书不管是使用国家的通用文字还是使用特定的少数民族文字的其法律效力都是同等的。因此,换个角度来看,不断分析并研究我国的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不仅是政府组织在进行相关决策时的依据,同时也是获取少数民族群众各方而信息的有途径。就维护社会管理秩序而言,识别不利于国家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负而信息,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引导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分析的主要日的。因此,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分析不仅与社会稳定有着密切联系,同时与国家的政治整合也始终联系在一起。

(三)我国少数民族网络舆情语言所反映出来的特点

1少数民族网络舆情语言的具有较强的敏感度。导致网络舆情敏感度人人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地的地域环境过于复杂。通常情况下,对于负而消息或者负而事件等一切负而的信息,人多数网民会表现得较为敏感。比如“黑奴工”事件,发生此事件后,网民纷纷针对此事件进行传播,引起了世界各地网友的广泛关注,黑工厂法人与包工头成为了此次事件的舆情矛头。此后,党委书记要求对这种丑恶现象予以严厉地打击,无论如何也要将不法分子缉拿归案,进行公开处理。这一言论公开后,成功地将网络舆情的走向引向了积极的方向,广人网友心底的质疑之声一时间因为政府的主动表态而被推向了社会公共层而,使得主流舆情转变为“要求缉拿不法分子、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惩治。”

2少数民族网络舆情语言具有放人的特点。在少数民族文化心理的驱使之下,使得网络舆情普遍存在放人的特点。通常情况下,网民之间会存在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的地方,在网络空间上,他们都有自己的身份表示,在参与某一社会活动的言论时,网友之间可以对相同的主体进行交流议论。与其他地地的网络生态环境相比,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二存在明显的差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族身份一种文化的象征,在网络社区中,各民族之间的集合有着先天的有利条件。网络的虚拟空间虽然可以隐藏人的真实身份,却不能隐藏民族文化心理的身份,因而得到了最人化的放人。

3少数民族网络舆情语言具有较强的时间特性。网络意见的聚合基础是区域聚合,因此,网络舆情分析的基本因素是网络的地域性。比如“7·5”事件,此事件一开始就已经形成了一定范围的网络舆情,之后,网络舆情的局势瞬间发生了很人的逆转,并在世界各国迅速蔓延开来。从此次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网络舆情的地域性特点具较强的时间特性。从时间上来看,随着传播范围的扩人,网络舆情也会转变原来的扩延轨迹。最初的地域性舆情形成的研究判断应该作为网络舆情监测的重点方向。

三、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语言分析技术的展望

(一)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基于情感的自动分析技术。日前,我国基于关键词的网络舆情分析技术对于内容具有一定社会危害但不包括敏感词的网络信息还无法进行处理。因此,要想实现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更深层次的分析,就必须在满足敏感词检索的基础之上,明确信息所包含的观点、态度、立场及意图,认真分析网民所传播的信息情感倾向,从而确保其准确性。然而,要达成这一分析需要具备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必须首先建立起与之相对应语种的词语资料库,然后再对信息情感倾向采用比对的方式进行正确的判断,因此,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分析工作。

(二)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基于本体的语义分析技术。日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分析还不能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智能检索。从语义网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网络信息资源将会实现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分析的深层次需求,用户在进行关键词的检索时,互联网可以根据领域知识本体模型对语义进行标注,在检索过程中将会结合知识本体对语义进行逻辑推理,使检索的查询准确率和查全率人人提升。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网络舆情分析的关键在于各类语种的知识本体词库模型的构建,在构建各类语种的知识本体词库模型时,自一先必须以HowNet这一通用词库作为参考,然后再对各语种叙词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最后才能建立起各语种叙词本体词库模型。因此,是一项非常艰巨而复杂的分析工作。

(三)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基于国家通用语言为中介的分析技术

在信息化的背景之下,根据民族信息学的观点来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网络空间上进行时,为了达到资源共享的日的,就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原则进行,也就是必须在提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版本的同时,还要提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版本。当该信息在网络上显示可以根据用户的个人需求,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版本进行隐藏或者进行双语对照显示,并将其作为语义元数据保存起来。最后,以民族信息学为基本原则,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之后,相关人员在对其进行分析时,可以充分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关于通用语言文字网络舆情的分析技术,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对各种不同语种之间的舆情比较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这种方法时,不仅需要以严格的管理制度为基本保障,同时还需要以高质量的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信息为基础。

四、结语

国外网络舆情分析范文2

关键词: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工作摆位;应用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50-0199-02 DOI:10.16607/ki.1674-6708.2015.21.122

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后,安全生产工作紧密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转轨进入新常态发展。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工作作为有力推进领导妥善进行安全生产决策,加强政府信息公开,高效开展安全生产新闻宣传活动、科学实施网络舆论引导管理的重要举措和必要信息技术支撑,应与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

1正确处理好网络舆情工作摆位问题

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工作从顶层设计层面主动适应安全生产新常态,进行新摆位、新谋划、新思考,努力构建舆情工作新常态。

1.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工作的核心职责和立身之本。舆情工作始终围绕安全生产中心工作,“想高层领导所想、急安全生产所需”,以不断优化安全生产舆情工作、提升安全生产宣教水平与舆情应对处置引导能力为宗旨,进一步明确舆情角色功能定位与服务责任要求,集中精力抓好重点工作,做到服从全局、服务全局,努力形成合力,实现舆情工作与安全生产工作协调统一有序发展。

1.2服务决策、推进发展

服务领导决策、推进稳定发展是网络舆情工作实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有力抓手和关键载体。深化发挥舆情联系群众、汇聚民意、增进互动交往的桥梁作用。突出重点,把握热点,找准难点,深入分析网络舆情走势,主动研究一些政策性、导向性问题,加大舆情分析研判力度,从舆情角度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对策建议,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科学决策机制,提高安全生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增强安全生产工作服务意识、安全监管监察服务能力和效果。

1.3服务基层、深化落实

网络舆情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重点体现在基层、落实在基层。坚持“身子往下探、眼睛往下看”,将重点应放在最具全局性、领导最关心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的监督落实上,放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督查落实上。深度开发应用安全生产舆情信息技术,建设完善安全生产大舆情体系,着力为安全生产领域各层级、各部门、各主体提供更广泛、综合、立体化的舆情服务,有效推动决策顺利实施,使问题及时得到反馈、解决。

2明确舆情监测方向与重点任务

明确今后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工作重点监测方向与任务,确保在重大事件、重要时段、重点工作的各个环节,提供有针对性的、“雪中送炭”式的舆情分析服务。第一,紧密围绕安全生产中心工作大局,进一步强化对安全生产重大工作部署、重要会议、重要政策措施出台、重大活动事件等的舆论反馈。第二,重点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工作精神、指导要求与决策部署,以及、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重点论述。第三,重点关注煤矿、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的新闻报道,特别是相关事故、事件的评论观点,并根据安全生产季节性特点,对相关领域高发、易发事故进行关注与预警。第四,坚持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把过去的事故当成今天的事故,把小事故当成大事故,把隐患当成事故的理念,重点关注国外安全生产行业领域有一定典型性意义和舆论影响的重大及以上事故,国内有典型意义和警示教育作用的舆论影响较大事故、重大涉险事件,媒体曝光的安全生产隐患、事故苗头、未及时发现整改的问题、事故瞒报漏报迟报、职业健康危机等负面信息。第五,重点关注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基层工作与先进人物报道。加大反映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及其成效。第六,重点关注在经济形势多变的当下,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人(如腐败问题)、机(如采购保养失职问题)、环境(如地理环境对安全生产影响)等方面信息。第七,重点关注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政府机构改革,简政放权,提高政府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加大信息公开与财务审计透明力度等方面信息。特别注意及时监测反映涉及到安全监管监察人员、机构、机制等的信息。第八,重点关注围绕安全生产行业发展、安全生产科技提升、安全生产格局定位等衍生出的一系列安全生产周边话题。第九,重点关注国内外其他行业领域、系统部门进行安全规划、安全管理、安全运维、安全评价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理念。第十,重点体现专业媒体、业内专家和一些有思想的理性网民有关安全生产的重要言论与创新观点。加大反映民众在安全文化宣传、知识普及中的困惑、疑问和误解,为安全生产宣传工作提供线索。

3进一步规范建设健全网络舆情工作机制、体系

进一步规范建设健全网络舆情工作机制、体系是将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工作顶层设计理念落地生根的必要阶段和关键步骤。

3.1进一步提升专题舆情监测分析水平

通过合理、有效的组织分工,实施“定岗、定人、定责”的信息监测分析方案,科学落实人机7*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从信息的监测分析、监测时间段分配与衔接、数据统计归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的细化、标准化,以加强对专题舆情的持续跟踪监测与汇总分析,力求最大限度的实现无缝化闭环运作管理,做到无论是在任务交接、人员轮转,还是具体执行监测分析任务等方面都保持高度的前后一致、连贯有序,确保零误差。

3.2探索创新外媒信息监测分析机制

鉴于国家互联网管理的相关规定,安全生产舆情监测分析目前无法涵盖外媒信息。面对在国内外都产生重大舆论影响的安全生产事件,着力于主动探索创新外媒舆情监测分析机制。一是依托安全生产舆情系统平台,监测检索由中文主流媒体综合报道的相关外文消息。二是充分发挥现有舆情分析人员力量,加强外媒信息的监测分析,将英文媒体报道及时翻译汇总制作成舆情报告。三是积极寻求与第三方合作共建。主动联系在外媒监测方面有优势的媒体单位,在明确需求的前提下,利用其丰富的外媒信息数据资源,制作舆情报告。

3.3开展安全生产行业领域网络舆情工作规范研究

为深化发展舆情综合应用服务,在充分借鉴吸收其他行业舆情监测分析业务发展成果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全流程、全系统、全人员管理的高度统一研究安全生产行业领域网络舆情工作行业标准、指导思想、实施规范、要求细则等,为今后整合统筹全国安全生产大舆情建设做好技术与理论储备。

3.4开展安全生产大舆情体系建设

针对目前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工作对上服务能力强,对下服务能力弱;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对于舆情工作的认识水平参差不齐,未能形成“全国一盘棋”的舆情工作格局,应努力围绕安全生产新常态、新要求,加强安全生产大舆情体系建设。继续深化对全国安全生产网络舆情整体性、系统性、联动性与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研究,按照各地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工作开展的情况和具体实际,推行舆情试点,在试点过程中逐步探索成熟高效的合作模式和市场拓展模式。借助主流新媒体与其他舆情技术力量,加大对安全生产系统新闻发言人、安全生产记者和通讯员、网络评论员等的专业培训力度,努力培养一支“日常工作用得上、重大事件顶得上、关键时刻靠得上”的舆情工作力量。

4加大舆情信息资源增值利用力度

充分利用大数据集成分析、云计算与云存储、信息可视化、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手段和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入探索开发安全生产网络舆情信息高效转化及综合利用价值,建立安全生产舆情信息案例库,建设发展安全生产舆情创新应用工作研究机制体系,实现对安全监管监察工作最有效的技术支撑保障。

4.1坚持市场导向,改革创新引领

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性、区域性和经营性壁垒,加快吸收转化其他舆情监测分析服务机构的先进经验、成果、理念,在安全生产行业领域推广运用自主研发的安全生产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服务标准体系,通过试点示范、引入第三方服务等手段,创新合作服务模式,切实激发和提升安全生产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技术服务的核心竞争力与内生动力。

4.2坚持产用互动,协调发展

全面深化网络舆情信息技术在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行业领域的深度应用,促进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管理水平和质量效益的双重提升;增强新媒体舆论环境下安全生产工作应对网络问政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实现网络舆情信息技术应用与安全科学发展的融合互动、协调发展。

4.3坚持多方参与,协力推进

在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工作总体发展思路和规划部署的基础上,加强与国务院信息办、新闻办、其他相关部委、信息管理机构、研究院校单位、行业协会和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等的沟通交流、合作联系,创新舆情工作机制,以己之所需,采众家之长,全面统筹协调、合理发挥利用,着力构建多方参与、紧密配合、协力推进的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创新发展体系。

5结论

安全生产新常态下,网络舆情工作应持之以恒做好技术与信息支撑保障服务,加快自适应调整转变,加大改革创新发展,最大限度确保创新成果及转化应用能及时有效地体现到日常舆情监测分析工作中来。不仅在舆情信息监测方面日臻完善,还能进一步增强舆情监测分析研判能力,加强舆情成果展现可视化、具象化、直观化技术应用,做到安全生产网络舆情信息服务有据可查、有根可溯,有本可依,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网络舆情线上线下应急处置与保障服务协调有序联动。

参考文献

[1]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人民日报出版社.

[2]邵培仁,等.媒介舆论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国外网络舆情分析范文3

【关键字】网络舆情 网络传播 处置策略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应用的不断深入,上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一部分。基于网络的即时性、开放性、共享性和互动等特点,互联网已经成为反映民意舆情的重要阵地。与此同时,网络舆情对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决策的影响力日益增大,有效地监测舆情、分析舆情可以更加有效把握社会的舆论动向,从而正确引导舆论以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网络舆情工作及发展现状

1、网络舆情的概念及特点

网络舆情是公众通过网络表达的、在网上传播的各种态度、观点、意见和情绪的集合。具有以下四个特性:

(1)突发性。舆情突发的背后可能源于过往相关情绪的长期积累,多数舆情从出现到激化至达到高潮的速度往往在社会的意料之外。

(2)交互性。伴随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舆情传播上表现为网民与网民之间的互动、网民与当事方之间的互动、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之间的互动等。这些互动将左右舆情的发展方向。

(3)放大性。网络能迅速积聚有相同情绪或者相同观点的人,进而放大某种声音,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持不同观点的人通常会选择不参与或谨慎的参与,这使得网络舆情越来越偏向某种“网上主流”的观点。

(4)情绪化。网络成为公众发泄自己情绪的集散地,一些网上的发言缺乏理性。

2、网络舆情工作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伴随互联网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跃升,国内研究舆情的学者和提供网络舆情监测的专业机构也逐渐增多。当前,我国关于舆情的专业机构共有14家,包括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中科点击(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网络舆情安全研究中心等。

这些专业机构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舆情监测机构,二是舆情分析机构。目前市场上的舆情监测机构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政府部门自身成立的网络舆情监测机构。第二类是主流媒体设立的网络舆情监测机构。第三类是高校或学术机构成立的网络舆情监测机构。第四类是软件公司和传统的市场调查公司成立的网络舆情监测机构。其工作是通过监测各大门户网站、BBS公众对于热点事件的舆情,其技术核心主要为信息的收集和监控。而舆情分析的核心技术在于舆情分析引擎,设计主要技术包括文本分类、聚类、观点倾向性识别、主题监测与跟踪、自动摘要等计算机信息内容识别技术。政府应加强在舆情分析引擎方面的研究,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信息检索技术、数据挖掘技术这三个方面对引擎进行技术强化,从而更好地进行舆情监测。

二、当前网络舆情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1、观念滞后,缺失网络舆情预警

网络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来说,传播速度更迅速快捷,对于舆情的把握也有更高的要求。一旦网络事件进入公共视野后,根据“首因效应”:第一印象的信息往往被高度注意,不易忘记,首次强烈的信息没有任何参照性,对受众的刺激最大。因此,网络舆情的预警显得尤为重要。树立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理念,掌握话语权,争当事件的第一定义者和解释人。及时把握舆情导向,避免错过传播的黄金期,克服网络事件处理“灭火式”和“解释性”宣传。

2011年2月至3月间,不明消息源称要大量裁军的报道,消息一经传出,各大门户网站不经证实纷纷转载,各个军事论坛对“裁军”问题出现大量讨论帖。直至2011年得5月7日国防部网站上才出现一条简短的消息,称中国军队的数量与规模始终控制在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和国力许可的范围以内,目前中国人民保持230万人的总规模是适当的。网络事件发生之后,网民和社会公众迫切希望我军国防部或者相关部门及时、主动地出面响应,公开事实真相,跟进事件进程,将事件的原委公布。然而,涉军的话题有高度敏感性,没有权威的消息,也没有相关的负责人出面澄清,容易导致网络舆情的错误引导、容易被西方利用,最后形成对我军不利的舆情。我军官方声音的缺失或滞后,给流言和谣言的传播留下足够的空间,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2、重视不足,暂未形成完善机制

近年来的种种网络舆情热点的案例一次次地证明:网络舆情对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决策的巨大影响力。例如,在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中,为了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网民通过网络发酵尽力放大事件的政治意义,境外一些媒体故意炒作。一般问题政治化,国内问题国际化,引发“蝴蝶效应”,使得以往简常的民事纠纷案发酵膨胀为世界瞩目的重大事件。相类似的舆情热点还有“周老虎”事件、“温州高铁”事件、“医跑跑”事件、“郭美美”事件等。

现在的网络舆情工作处于起步阶段,暂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机制来检测、收集、分析和判断舆情,也未形成完善的网络舆情处置对策。组织保障、舆情把握、分析研判、应急处理等等各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温州高铁”事件的新闻发言人的处理不当,形成对政府形象不利的网络舆情。

三、关于网络舆情处置策略的思考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网络舆情亦是如此。根据引发舆情热点问题或事件本身的变化发展,以及网民情绪等因素的影响,网络舆情也存在一个形成、高涨、波动和最终淡化的生命周期。掌握其不同时期的特点,设置相应的预案,进行有效处置。

1、网络舆情的潜伏期――舆情预警,提前预案

网络舆情的潜伏期指从危机事件的征兆出现到危机开始造成可感知的损失这段时间。政府应该制定网络舆情危机的预警方案,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事件和舆情做出相对应的、详尽的处置对策和判断标准,做到有章可循、对症下药。

2、网络舆情的形成期――有效,阐疑释惑

网络舆情的形成期也是舆情的观察期,具体指网络舆情已经初步形成,但是由于事件刚发生不久,舆情处在不稳定期,有一定数量的受众仍保持着不同的态度。根据这一特征,政府应及时权威信息,澄清事实,正确引导舆论。例如2009年,乌鲁木齐“7・5”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3个小时候后,我国媒体就向世界报道了事件真相和伤亡数字。

3、网络舆情的发展期――设置议题,主动出击

设置议题是影响舆论的一个“风向标”。一个好的议题不仅可以引起受众的高度关注,而且可以提高传播效果,高效地引导舆论。

新加坡某著名网站日前发表文章称,中国最新歼20隐型战机自2010年12月22日高调曝光以来,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美国一些军事专家认为,从中国的一贯作风来说,这是个极其新鲜的事情。日本军方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如此高调“宣传”此事,是有意对美军和日本“亮剑”。俄罗斯事务研究者陈振峰少将指出,世界某些国家对中国高调亮相歼20隐形战机是一种军事炫耀行为,但事件还有几个必须注意的事项。他说,以中国的民族性,他们一般习惯是隐藏实力,而较少去搞炫耀吓阻的行为。中国以前在公布新武器照片方面极为保守,所泄露的照片大都为外界抓拍。现在中国开始对新武器进行专业摄影并主动这些照片,他认为,这是显示中国军方在对外透明化的作为,亦可以藉此向外界释出善意。

中国军备一直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如何在曝光先进武器时又避免“中国”,陈振峰少将的议题设置就起到关键作用。设置“反制”议题,有力地回应了境外媒体的疑问,缓释了舆论的震荡波。把媒体“告知”和受众“欲知”相结合,选准议题,抓住热点,破解难点形成对我军形象有利的舆情。

4、网络舆情的结束期――持续跟踪,严防复燃

舆情的结束期指网络事件基本结束,舆情确立的阶段。在此阶段,组织从危机影响中完全解脱出来,但是仍要保持高度警惕,因为危机仍会去而复来。因此,对舆情的跟踪调查、分析、持续引导也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我们受传统生活方式或者传统思维的影响,不能认识到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对网络舆情没有足够的重视,最后可能使部分地区的网络舆情演化成网络。

参考文献

①翟慧慧,《网络走进百姓政治生活,87.9%的网民关注网络舆情危机》[EB/OL].,2009-02-09

②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1-52

③张静,《四川回应旺苍柑橘生蛆:并未销往外地》[EB/OL].news.省略/c/2008-10-21/1342164961

74.shtml,2008-10-21

④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4

国外网络舆情分析范文4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引导的必要性

我国自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一直把发展互联网作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大机遇。为此,我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规划互联网发展,明确互联网阶段性发展重点,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进下,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海量、高速、便捷的信息传递渠道已经把我们每个人深深融入到互联网之中,虚拟社会已经渗透到现实社会的各个角落。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管理者必须学会去重视、善待、规范网络虚拟社会,积极应对网络虚拟社会给社会管理带来的新挑战。

面对网络虚拟社会给社会管理带来的新挑战,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主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会上发表讲话时把虚拟社会的管理纳入社会管理,把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管理统筹起来,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1]这体现出党中央对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高度重视。在虚拟社会管理中,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而大学生是我国网民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是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涉及到大学生的舆情热点事件不断出现,由于处理不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对高校声誉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可以说,相对党政机关和企业,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总体上看还明显不足,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尚有待提高。因此,对虚拟社会管理中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方式进行研究,探讨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的具体策略,尽可能降低网络舆情对高校及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以及大学生和谐、全面、健康发展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临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征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涵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2]大学生网络舆情是指大学生网民和其他网民由于受到那些涉及到大学生的事件的刺激而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针对该事件的态度、看法和观点的集合。这个概念的内涵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主体主要是大学生,但也包括其他网民;二是舆情的载体是互联网;三是舆情的客体是那些涉及到大学生的事件。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

大学生网络舆情除了具有一般网络舆情的匿名性、多元性、聚发性等基本特征外,还具有一些自身独特的显著特征。[3]第一,影响广。由于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因而涉及大学生

的网络舆情一般受关注程度较高,产生的社会影响也较为广泛。例如,2012年4月发生的“山东师范大学学生抢考研自习室引发群殴”网络舆情事件不仅引起社会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广泛讨论,更引发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反思。[4]第二,情绪化。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主体主要是大学生。他们往往思想活跃但又缺乏理性思考,容易情绪波动。这也使得大学生网络舆情往往表现出情绪化的特征。以2012年4月发生的“新乡职业技术学院让女生签订另类承诺书引发争议”网络舆情事件为例,在16日晚上收到班主任发的《××系女生与异性交往自律承诺书》后,即刻便有女生在微博上发表了“我都20了,还早恋,早他妹阿”的情绪化感言。[5]而在该校的百度贴吧中,那些讨论此事的帖子也有很多情绪化的语言。第三,突发性。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诱发因素在时机上往往具有偶然性,加之大学生居住集中,这就使得网络舆情的形成表现出突发性的特征。以2012年4月发生的“广西一高校男女疑在教室偷欢被围观者网上直播”网络舆情事件为例,18日晚9时许,广西南宁一高校3号教学楼6楼一间教室里因有一对男女疑似在“偷欢”而突然成为网络关注的焦点。当时,与该栋教学楼并排的2号教学楼里数百名正在上课的学生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并有不少同学用手机拍下上传至微博进行现场“直播”,进而震动网络。[6]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产生与演化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生成动因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产生,有一定的内外部动因。从社会环境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众多,这是大学生网络舆情产生的客观原因。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群体变得越来越浮躁,传统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日渐式微,丧失了原有的约束力。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道德失范现象如近年来经网络曝光的一连串“校园门”事件即是例证。而在2012年4月发生的“新乡职业技术学院让女生签订另类承诺书引发争议”网络舆情事件中,校方出台文件的主要初衷也是针对在公共场合有些男、女生卿卿我我,搂搂抱抱的不文明行为。[5]

从高校内部来看,高校在教育、管理、服务学生等过程中出现行为不当从而导致各种利益冲突以及校园常规渠道不通畅是大学生转向网络、产生网络舆情的现实原因。例如,在2012年4月发生的“山东师范大学学生抢考研自习室引发群殴”网络舆情事件中,山东师范大学多位受访学生认为,归根结底还是学校公共自习室太少,此外管理跟不上也是引发矛盾的原因。[5]而在2012年4月发生的“新乡职业技术学院让女生签订另类承诺书引发争议”网络舆情事件中,也主要是学校的此项政策威胁到部分学生的利益,而他们又找不到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常规渠道,因而便在网络上聚集起来表达意见,发泄不满情绪,进而汇集成网络舆情。[5]

从大学生自身来看,部分学生自我意识膨胀,缺乏个人修养是网络舆情产生的直接原因。在大学里,有些大学生只关注自己,想要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种自私个性使得他们时而跨越道德的约束。比如,一些大学生情侣在食堂里相互喂饭,在自习室里里卿卿我我,更有甚者在校园内当众热吻。有的男生为了追求心仪的女生,在深夜的楼下放歌,也有女同学每天清早准时敲响男友寝室的房门,或是一不开心就在楼道里大吵大闹。正是由于大学生恋爱中的这些不文明行为,才导致广西一高校男女生疑似在教室“偷欢”被数百学生围观事件的发生以及新乡职业结束学院“另类承诺书”的出台。也正是由于山东师范大学部分学生缺乏自律的不文明占座行为,才引发了群殴事件。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演化机理

世界上的事物都存在一定的生命周期,大学生网络舆情亦不例外。从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产生到消解,其整个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产生阶段。在该阶段,涉及到大学生的事件是大学生网络舆情产生的最基本要素。当网民对涉及到大学生的某一事件产生兴趣时,就会不断地跟贴或者转帖,从而导致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产生。(2)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意见领袖”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发展。网民针对涉及到大学生的事件在互联网上发表意见,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往往凭借自身素质充当起“意见领袖”,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网络舆情的发展。(3)高峰阶段。在这一阶段,传统媒体介入并与网络媒体互动将大学生网络舆情推向高峰。一些传统媒体发现了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的新闻价值,并进行深入调查与报道。而传统媒体的报道结果又会被网络媒体转载,从而形成互动并将大学生网络舆情推向高峰。(4)衰退阶段。在该阶段,网上网下多方消解逐步释放舆情压力使大学生网络舆情逐渐衰减。在舆情事件得到有效处置后,如真相公布或事件得到了妥善处理,网民对事件的关注度就会逐渐降低,最后淡出网民的视界,舆情也随之消解。

四、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

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监控与引导,需要收集舆情信息并进行分析研判,了解舆情的产生及演化机制并进行安全预警与引导。具体来说,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测收集

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测收集是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的首要环节,是做好舆情管理工作的基础。因为只有及时发现那些涉及到大学生的网络热点问题,才能为下一步的应对工作赢得时间。高校应该采取重点监测与广泛监测相结合、人工监测与计算机软件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在互联网的浩瀚信息海洋中实施有效的监测,从中及时发现并收集那些涉及到大学生的网络舆情信息。

一方面,主流论坛、高校BBS、百度贴吧、微博、学生QQ群和QQ空间是大学生网络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需要重点监测的区域。高校需要建立信息监测与收集队伍,密切关注上述重点监测区域。同时,要采用网络搜索引擎技术和网络信息过滤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广泛监测。另一方面,对重点区域网络信息的监测,可以采用人工的方式。但对整个网络信息的广泛监测,则需要计算机监测软件的配合。同时,通过计算机监测软件,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掌握舆情信息的出处、热度、相关度和频次,从而提高信息监测的效率。[7]但是,由于计算机监测软件对热点问题敏感程度的判定力相对比较低,因此也需要人工监测的配合。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

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是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的中心环节。对于搜集到的网络舆情信息,高校要及时地进行分析研判。这项工作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舆情信息的筛选。由于目前我国的网络监管措施不到位,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论坛、高校BBS、百度贴吧、微博等网络载体上言论。这就给那些网络修养缺乏、法律意识淡薄的网民以可趁之机,为了在网络上“哗众取宠”、提高自己帖子的点击量或者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会捏造事实、编造细节,在网络上肆意虚假信息。例如,2012年4月中下旬以来,网络上疯传的“内蒙古多个高校学生离奇失踪”舆情事件,最后被证明纯属谣言。[8]因此,对于在网络上搜集到的涉及到大学生的舆情信息,分析人员要仔细地进行筛选,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二是对筛选出的高质量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即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并做“由形到势”、“由点到面”、“由问题到建议”的深度分析,确定这些舆情信息产生的根源、性质、影响范围,进而全面掌握大学生的关注热点、议论焦点、思想情绪和愿望呼声,并对网络舆情可能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对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人工与软件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信息分析研判的水平。定性分析主要是研究舆情信息的发展态势、意见倾向、利益诉求;定量分析主要是统计舆情信息的点击率、回复率、转载率、引用率以及持不同立场、利益诉求的帖文条数。在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过程中要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就是要通过对新闻量和帖文条数的统计和数据分析,对相关舆论的发展态势、意见倾向、利益诉求等进行量化分析和图表呈现。而采用人工与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就是要以量变与质变关系的哲学规律为指导,以现代统计学为工具,借助计算机软件,对舆情性质和走向进行科学的研判。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安全预警

网络舆情的安全预警是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灭火器”,是避免网络舆情继续放大和扩散乃至引发舆情危机的一座非常重要的屏障。在完善有效的舆情监测收集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高校要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安全预警机制,通过密切关注舆情动向和事态发展,做出相应的处置预案,从而防患于未然。

能够造成网络舆情危机的一般是负面网络舆情,也就是那些危害社会稳定和校园安全、侵害大学生名誉权益和隐私、损害高校声誉和利益的网络舆情。由于很多负面舆情是被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盲目炒起来的,因此,对于负面舆情,高校要在有效监测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及时做出反应,尽快向网民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尽可能在舆情未激化之前化解纠纷和矛盾。高校还可以对校园网用户实行实名注册制,这样可以让那些通过校园网散布或传播谣言者有所顾忌,也方便在必要时进行落地查证。同时,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安全预警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因此,高校要采用先进的技术,以提高网络监测与预警能力,例如,利用网络蜘蛛能够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监测和信息收集,采用关联分析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分析判定事件之间的关联度,通过数据挖掘中的聚类技术能够预测舆情的发展趋势,等等。

(四)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干预

国外网络舆情分析范文5

一、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一)对网络舆情工作认知不足第一,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舆情工作开始被多次纳入国家的重大会议中。早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注重网络舆情引导,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党的十提到“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2014年2月27日召开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中,重点强调了网络舆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效、度,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1]2005年我国设立了专门的舆情部门,后来逐渐扩展为网络舆情管理办公室,网络舆情工作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消解当前发展矛盾和社会压力的重要渠道,是捕捉当前社会中的现实民意和利益需求的主要路径。第二,舆情工作不是“捂盖子”。顾名思义,“捂盖子”是指隐瞒矛盾,想法设法地不让问题暴露,目前“捂盖子”被视为应对舆情的一种“利器”,成为舆情工作中的一大“顽疾”。例如2013年7月20日所发生的“林州摔婴”案,民警摔婴后仅仅被关禁闭15天,公安部门为了不影响整体政绩进行“捂盖子”,直到一个月后才被媒体曝光,由此引发网络舆情失控,导致社会震动和舆论谩骂。“流言始于封锁,谣言止于公开”,在舆情工作中的“捂盖子”严重地损害了公民的知情权,不仅降低了官方的信誉度,更容易引发社会混乱,造成社会恐慌。同时,“捂盖子”也模糊了公共事件中的“问责”制度,尤其是在一些交通事故、矿难事故、官员事件、食品安全事件当中,谁来为突发事件所造成的伤害和后果买单?问责制度将何去何从?所以说,舆情工作不是“捂盖子”,应走出“舆情工作就是捂盖子”的认知误区,将“捂盖子”的恶习渐渐转变为“揭盖子”的思维方式,使我国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逐渐走向正规化、科学化。第三,舆情监测不等于舆情监控。将舆情监测和舆情监控混为一谈,是我们认知网络舆情时经常出现的错误。舆情监控,是指整合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及信息智能处理技术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自动抓取、自动分类聚类、主题检测、专题聚焦,实现用户的网络舆情监测和新闻专题追踪等信息需求,形成简报、报告、图表等分析结果,为客户全面掌握公众思想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而舆情监测是指监视和预测公众的民意,侧重于监视与预测。从二者的目的来看,舆情监控目的是为了监督并控制民意;而舆情监测,则是单纯地监视和预测民意,了解和解读民意,以便为党和政府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辅助,不涉及到控制方面。从程序和条件来看,舆情监测多侧重于技术方面,一般程序是确定危机预警应对方案、进行全程监测、传达和沟通信息。而舆情监控则必须具备严格的条件,它侧重于“控制”,它的实施主体必须是执法部门,程序必须依照法律部门的规定,执行起来难度较大。从网络舆情的本质来看,舆情只能被监测、只能被掌握和预测,要对其进行控制,既是技术难以达到的,也是对民意的一种侵犯,因此,网络舆情监测并不等于网络舆情监控。第四,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的区别。首先,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而社会舆情的载体较为丰富,不仅仅包括传统媒体,还包括人们的街谈巷议、口传心教等。因此,它不能完全反映或者代表社会民意,这是由它的媒介特性所决定的。其次,二者在社情民意的反映范围上不尽相同。网络舆情的主题只是社会群体的一个小部分,它代表以网民为主的某些社会群体或者阶层的意思。最后,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的外在表现形式不同。网络舆情主要以互联网为主,包括微博、博客、网络社区、新闻跟帖、QQ、人人贴吧等与互联网有关的存在形式,而社会舆情的存在形式较为泛化、随意,除了传统媒体外,还包括街谈巷议等等。

(二)网络舆情工作机制、网络立法及人才队伍培养存在的问题1.舆情工作运行机制不能达到“多管齐下”。网络舆情工作运行机制是我们进行互联网舆情管理的重中之重,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网络舆情管理系统中,只有各项具体运行机制科学、有效地运行,处于“多管齐下”的状态中,才能使整个互联网舆情工作顺利进行。第一,网络舆情收集机制不完善。互联网中的信息泛滥与信息爆炸使得网络舆情收集变得尤为复杂。首先,对舆情收集的范围与内容缺乏科学、合理地“把关”。舆情工作中应该重点去收集哪些信息?如何设定收集内容与范围的标准?如何在收集信息时“去伪存真”?这是网络舆情收集机制中所遇到的困惑。其次,网络舆情收集的渠道较为单一,缺乏宽阔的视野。我国当前网络舆情收集在方法上主要集中在最传统、最基础的方法———搜索引擎,对一些资源丰富的渠道并没有充分利用,例如网上问卷调查、博客、微博、网络社区、新闻跟帖、QQ或者MSN以及一些国外网站等,它们可以为舆情收集提供丰富的渠道。第二,网络研判分析机制不完善。网络舆情分析主要是对海量的舆情信息进行筛选、提炼、分析、整合并进行研究而从中得出研究结果的一个过程。由于信息海量,分析时工作量庞大,加之要求具有科学精准的分析方法,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不尽人意。网络舆情分析分散、随意,缺乏科学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是当前网络舆情分析机制中一大难题。在网络舆情的定量分析中,容易出现文本分析、情感分析样本选取的偏差,偏重于主导声音而忽视其他民意,最终导致整合、分析出的网络舆情结果也缺乏真实、客观性;在定性分析当中,容易停留于网络舆情的浅层次方面,单纯地分析网络舆情所产生的表面原因以及所面临的当前问题,缺乏对其深层次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研判探究。第三,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不完善。在当前我国网络舆情工作中,正确、高效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不完善。首先,缺乏危机意识,缺乏引导预备机制,是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中的首要问题。网络舆情多发于突发事件当中,如果我们没有危机意识和舆情引导预备方案,将会使舆情处理变得复杂、无措,产生更大风险。其次,网络舆情引导中应急能力不足,容易错过最佳引导时机。网络舆情与公共突发事件相伴而行,因此对网络舆情的引导直接考验着引导机构的应变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不难发现,很多时候一遇到公共突发事件和灾难事件,政府在面对复杂多变的舆情时,不能在第一时间公开信息,摆出应急方案,以至于失去主动权和权威性的同时,也遭到了民众的质疑、不满。最后,网络舆情工作更注重事后的后续总结工作,总结每一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将会为今后的舆情引导工作逐渐走向成熟、高效起到很大的作用。2.法律规范匮乏,网络立法不完善。法律规范是否完善健全,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建立一个科学、正规的网络舆情管理体系,能否营造出一个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盘点一下目前我国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可知数量较少,且专业性、针对性较弱。主要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等。然而,纵观这些法律条文,发现当前我国并没有一部专门性的、全面的处理网络舆情的法律条文,可以说网络舆情在网络立法上一直处于空白。因此,应提升网络舆情工作中的法律理念,建立专门性的网络舆情法律法规,对网络立法不断完善,使网络舆情工作真正做到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3.忽视舆情工作队伍的建设,缺乏专业的舆情工作人员。网络舆情工作人员是社情民意的“观察员”,也是社情民意的“传声筒”。当前我国的网络舆情工作中恰恰缺乏一支强大、专业的舆情工作队伍,这是政府在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中的一大困境。表现在:一方面,部分党政部门由于理念偏差,对网络舆情工作队伍的重要性认知不足,未能及时有效地创建一支专业的舆情工作队伍。与专业的舆情工作人员相比,党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般为思想政治方面的专业人员,缺乏公关知识和舆情应对意识。另一方面,缺乏专业舆情人员培养体系,忽略对专业舆情人员的培养。

(三)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带来挑战近年来,随着中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3G和4G网络覆盖着越来越多的人群,同时,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快速普及,移动互联网正高速渗透到中国社会人群中。据《2014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达到6.86亿。其中,48%移动互联网用户每天使用移动互联网时长为1~4小时;84%移动互联网用户在晚上使用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社交网络兴起将“大数据”带入新的征程。[2]第一,移动互联网成为网络舆情的新信源。移动互联网在给人们日常生活信息交流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舆情传播提供了快速传播的新途径。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2013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称:以微信、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移动互联网在一些突发事件和公共议题上开始成为新信源,影响舆论。[3]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统计,2014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数2.75亿,较2013年底减少543万;手机微博用户数1.89亿,下降794万,使用率为35.8%。而以微信等为代表的手机即时通信工具的用户数却高达4.59亿,比2013年底增加2842万,使用率高达87%。越来越多的网友从微博客的公众意见平台,转向更为私人化的微信朋友圈、陌陌等APP端,用户呈现显性的分流趋向。[4]个性化、视频化、本地化和社交化四个维度拥抱正在发生的移动媒体革命,微信、新闻客户端等移动端的传播模式兴起,对传统的舆情监测方式带来了新的课题。第二,舆情传播的不确定性,舆情监测陷入盲区。在以往以传统媒体、BBS论坛,我们往往容易锁定舆情源头与传播路径,在事态进一步发展之前第一时间发出预警并进行及时的干预。微信作为一个社交工具,信息传播形式相对隐蔽,互动率相应也较高,因此,通过平台与渠道监控舆情源头的传统监测模式已被颠覆。APP移动端的发展,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介在传播渠道上,多是基于熟人关系的相对私密化的“圈子传播”,这类新媒介场域,一般的监测手段“触手难及”,极容易成为舆情监测的“盲区”。对于舆情引导的工作而言,最大的瓶颈莫过于“不知道舆情源头在哪”、“舆论是什么样子”、“谁是传播的主体”等等。如果没有对这种新媒介确切的监测把握,那么在舆情事件发生的时候,就很难形成有效的危机应对方案,从而错过舆情应对的最佳时机。第三,海量信息,舆情“大数据”分析难度加大。据统计,中国网民每天和转发微博信息达2.5亿条,每天发送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信息超过200亿条,网民每天通过各类网络论坛、网络新闻、博客/个人空间、社交网站、网络视频、微博、即时通信等互联网平台发表言论,海量信息“爆炸式”呈现出来。“信息超载”之下,一方面迫使更多的人群不得不更为主观地从海量的信息中获取信息,另一方面,信息量庞大、类型多元、价值密度低、速度快、时效高的大数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毋庸讳言,舆情工作正面临着大数据的挑战:如何实现跨平台舆情监测,从凌乱纷繁信息中挖掘有效舆情信息,成为许多舆情工作者必须面临的新问题。

(四)舆论场间存在较大差异第一,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首先,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相互对立依存。官方舆论场主要的发声主体是以党媒为主的带有明显官方色彩的传统媒体,民间舆论场主体则以自媒体为中坚力量。社交工具的多样化推动了民间舆论场的快速发展,有了微博、微信、论坛等公众平台的承载,民间舆论场的话语权正在渐渐赶超官方舆论场,甚至某些特殊事件,可以“倒逼”官方舆论场的舆论生态。官方舆论场重视大政方针层面等级的宏观事务,而民间舆论场更多的是关注与民生戚戚相关的问题,双方在关注点上存在差异。其次,两个舆论场舆论的真实性各有差别。对于一起舆情事件的解读和背后真相的挖掘,两个舆论场的真实性各有差别。例如网络反腐类舆情,在初始传播阶段,涉事官方往往会辟谣称之为不实信息,如刘铁男案、王志军案、郭振玺案等。在案件尚未公布之时,网络上就已经开始流传涉案人的相关违法违规信息,或传言已被调查。然而在此时,很多涉事单位对其回应基本都称之为网络谣言,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封堵。但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当初被称之为谣言的信息最后却成为真相。当前,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差异是造成社会撕裂的最主要原因。如何打通两个舆论场,塑造社会共识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第二,境外舆论场与境内舆论场。首先,境外舆论场传播境内舆情带有偏见。由于中西价值观的差异,境外舆论场对于境内舆论场带有攻击性和仇视性,境外舆论场的主要言论主要对境内进行攻击和抹黑,对于国内的政治生态以及民生问题往往带有明显的价值偏见。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境外媒体会大肆对国内进行思想渗透,并积极争夺国际舆论话语权,从而在国际关系斗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次,境外舆论场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由于西方国家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中的优势,在国际舆论中的话语权中,境内舆论场有时不能够占据主导地位。加之境内的民间舆论场的散乱和易于被境外舆论场的控制,使得境内舆论场在国际舞台上有时不能够占据和发挥主流作用,只能被动地对境外舆论场的刁难和质疑进行反驳和辩解,不能够真正做到影响和引导境外舆论场的舆情生态。目前,境外舆论场给境内舆论场带来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国内的官方舆论场。因此,如何在境外舆论场的打压下沟通联合民间舆论场,并且能够真正地压制境外舆论场,在国际上发出符合自身国家利益的声音是我们的舆情工作中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

(五)各区域网络舆情工作差距明显第一,我国东部地区舆情机制建设较为健全,舆情应对及时。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到2013年底,中国共有八个省市(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浙江、天津、辽宁、江苏)的互联网普及率超过了50%。同时,东部地区一些地方政府凭借出色的执政经验率先在网络上展开网络舆情工作,通过与网民的互动成功打通两个舆论场,为地方政府塑造了良好形象。如江苏省镇江市,他们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举办“网上居委会”活动,实施“网络幸福工程”,构筑镇江市网络幸福体系。通过一系列与民沟通互动的行动来不断丰富网络问政的内涵,极大地提升了镇江市政府的执政水平。第二,中西部地区舆情机制和应对相对滞后。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到2013年底,西部地区(新疆、宁夏、陕西、甘肃、青海、重庆、四川、、广西、贵州、云南)互联网普及率为40.36%,低于全国45.8%的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共有网民1.4015亿,占全国网民基数的22.7%,其中网民有超千万人数的省份有四川、广西、云南、重庆、贵州、新疆六个省份,其余皆为百万人数,青海、宁夏、更是在300万以下。可以看出,整体上西部地区网络发展仍然十分落后,远落后于中东部地区。网络发展缓慢,网民较少,使得西部地区所出现的网络舆情也相对较少。在政府方面,一些地方官员不懂网络,不触碰网络,缺乏网络舆情素养,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处于无序状态。第三,县级舆情多发、频发,舆情工作相对省市级较为落后。相对于我国各省、市党政机关在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中较为成熟的经验而言,各县级党政机关的网络舆情工作则较为落后。表现为很多县级政府只是把网络舆情工作粗略划分在宣传部、公安局名下,未建立专门的舆情队伍,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较为混乱。县级政府在财力、人力等软硬件资源上有所不及,相应舆情队伍建设较为滞后,使得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比较混乱,很多舆情事件牵涉多个行政部门,而进行处置应对的往往只有宣传部门,既在做宣传口又在当灭火口。第四,村级舆情管理工作基本处于空白。随着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常出现一些土地纠纷问题,当村民从村委会那里得不到公正裁决或合理诉求时,便向镇、县级政府部门上访。“上访不如上网”,这是最近几年开始流行的说法,在农民网络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下,很多纠纷涉事人直接在网络上发帖进行维权。例如在天涯社区的百姓声音版块,沉积着大量来自农村村民的维权网贴,网贴充斥着各种身份证信息、血手印、横幅和维权“诉状”。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这类维权贴文鲜有人关注。在官方层面,村镇级行政单位对此类舆情多持漠视态度,所以这些来自基层的舆情信息在网上基本处于“放养”的状态。村镇级行政单位对于网络舆情基本处于空白阶段,然而在管理空白的背后,却有十分活跃的农村舆情。

(六)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网络舆情工作存在的难题在我国广大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互联网普及率低,网络舆情工作相对滞后,一方面是整体网络环境与全国发展水平存在脱节;另一方面是国家维护民族地区稳定的战略需要赋予地区网络舆情舆情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和紧迫性。第一,民族区域舆情工作的特殊性。鲜明的地域性、多民族宗教和多元文化是民族地区显著特征,所以民族地区网络舆情的源头除了有公共安全、自然灾害、民生等事件以外,还包含着民族、宗教因素,与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习惯紧密联系,很多还与国际问题相交叉。网络舆情如处理不恰当、不及时就容易引起网络舆情危机,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典型的例子就是“7•5”事件,该事件就是由一则网络谣言导致汉族和维族员工斗殴,进而被境外组织利用煽动民族仇恨情绪,并最终演变成烧等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从舆情产生到传播、发酵、扩散,在仅仅不到20天的时间里,就由一则小小网络谣言演变成全国的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网络在这其中影响不可谓不大。2013年乌鲁木齐“23中学生带花帽被罚”事件,一度引起新疆境内民间舆情场的轩然大波,连续几天舆情发酵,境外网站连续发表反动言论攻击,企图挑拨事端。幸运的是,这起舆情事件控制及时,并未引起更大的波动。事实已经证明,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的网络舆情,发酵时间短、诱发的概率大、事态管控难度高、民族关系破坏深、政府负面影响大的特点日益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第二,民族区域舆情传播的多元性。首先,在传播主体上,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众多,宗教各异,文化丰富,55个少数民族的受众都可以是网络舆情的传播者和参与者,其传播主体和参与主体较为丰富。其次,在传播方式上,可以是电话、音视频的电视传播,还可以是论坛、QQ、微博、微信的网络传播,甚至还有境外组织参与的跨国传播,传播方式、载体较为多元化。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正在成为境内外“”宣扬异端思想、传播材料的新平台,在境外网站上的音视频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新疆网络传播宗教极端思想活动猖獗。同时,“”还借助网络散布谣言,煽动民族仇恨,攻击中国政府。如2010年网上不断有人传播“艾滋病扎针”、“新疆羊肉有病”等谣言信息,其目的是制造社会恐慌,挑拨民族关系,煽动民族仇恨。第三,民族区域舆情监控的复杂性。首先,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多样性导致舆情监控的难度加大。据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2011年统计,目前使用少数民族文字建站的网站共有400多个,主要为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朝鲜、彝、壮、傣文等十多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其中维吾尔语言网站和藏文网站占绝大多数。[5]然而针对这些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网络舆情,我们却没有一套成熟的监测工具。目前,针对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的监测则相对滞后,很多舆情机构对少数民族语言舆情的监测依旧是以人工检索为主,暂时还不能做到大数据搜索、智能分析以及及时监测等服务。因研究水平总体落后,使得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舆情管理部门还尚未有成熟的监测系统及对含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网络舆情进行及时监测和研判。于是,每当发生重大突发敏感事件后,不得不关闭网站来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第四,境外网站舆情也面临着监控与管理的难题。与境内少数民族网站蓬勃发展相对应的是,境外少数民族语言网站也在不断增多。如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流亡政府”、等境外组织纷纷在境外开设网站,或利用西方的网络应用如推特、facebook、youtube等,传播异端教义及思想,积极在各个网络角落进行极端思想渗透,推行“从思想上打入新疆、”计划。针对这些境外网络舆情,我国舆情管理部门通常能做的只有及时监测和研判,但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虽然我们建立有国家网络防火墙,但境内外用户经常利用技术漏洞互相进出,传播敏感舆情。

(七)突发公共事件中舆情工作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激化和信息泛滥复杂的社会转型期,频发的公共突发事件逐渐进入常态化,由公共突发事件所引发的网络舆情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盘点2014年所发生的各种公共突发事件,包括“马航MH370失联”、“马航MH17坠毁”、“台湾飞机失事”等事故灾难,“昆明火车站案”、“乌鲁木齐案”、“云南腾冲除夕血案”、“甘肃恶意杀人案”等暴力恐怖事件,“台风、泥石流、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福喜食品安全事件”、“黑龙江宁安食物中毒事件”等公共卫生事件。这些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网络成为了第一时间的反应物,快速化、情绪化、非理性化、群体极化、隐匿化的网络舆情也随之产生,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强大的网络舆情成为舆情工作中的一大难题。突发公共事件中舆情工作所遇到各种复杂交错的问题,使网络舆情工作陷入了困境。

(八)网络水军、非法网络公关扰乱网络舆论场。网络水军制造虚假舆论,搅乱舆论场。各种非法网络公关破坏社会良序,出于赚取非法利益的目的,各种“网络推手”、“网络打手”、“网络删帖”非法网络公关业务开始大量出现,严重干扰正常网络秩序的运行。2013年8月,秦火火在微博上故意编造政府花2亿元天价赔偿外籍旅客、雷锋生活奢侈、红十字会强迫捐款、张海迪拥有日本国籍等谣言达3000余条,非法攫取上百万经济利益。很多网友发出感叹“政府必须要对非法网络公关公司及个人给予有力打击,还网络一片晴朗天空!”

二、做好网络舆情工作的路径探析

(一)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工作制度1.网络空间管理需逐步走向法治化治理。2014年4月13日,公安部门等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打击网上色情信息“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8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规范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有关部门将继续加大网络治理的力度,这要求加快相关立法工作,特别是在依法治理网络空间、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等法律法规上迈出新的步伐。2.健全各地政府舆情工作机制。首先,必须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将舆情信息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舆情工作要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能,纳入工作日程,不断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当前,国内一些政府机关相继成立了“网络舆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以及相应的舆情工作部门,加强了组织领导,划分了职责,配备了专职人员,这对推进舆情工作的常态化具有现实意义。其次,理顺关系,整合政府内部舆情工作资源。进一步整合优化舆情信息收集与反馈网络,打造政府舆情工作联动机制。一方面,要加快打通省-市-县-乡镇上下级舆情工作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舆情信息反馈的纵向互通,另一方面,着力衔接起本级政府各个系统、各个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实现舆情信息的横向互通,使舆情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各个环节,构建起覆盖全面、无死角的舆情工作整体局面,形成舆情监测与应对的工作合力。再次,建立健全舆情工作机制、舆情预警机制。建立完善科学合理、运转灵活的舆情监测与反馈机制,一方面,针对可能发生的网络舆情,按照涉及范围、性质、传播广度、影响程度等参考指标,提早制定完善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切实掌握网络舆情应对的主动权。另一方面,要形成对互联网的全天候动态监测机制,做到时时有人监测、有人回应的常态。最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的舆情工作队伍。一方面,多渠道引进舆情专业人员,优化现有工作人员结构;另一方面要对现有人员加强网络舆情收集、分析、研判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不断提升舆情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

(二)整合信息传播与舆情应对平台1.进一步强化舆情内参\专报途径。当前,一些单位从事舆情工作的人员不深入网络舆论场,对舆情信息简单地“复制”,有的坐在办公室想当然地“编”信息,有的在那里“等”信息,有的从别人那里或从网上“抄”信息,这样的信息粗放汇总当然没有什么质量。因此要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工作评比奖励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提高舆情内参的质量与分量。同时,要围绕互联网舆论场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和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定期与不定期形成一批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建议的专题舆情分析报告,不断提高对网络舆情的深度把握能力。2.加快布局微博、微信公共平台。如何在新的互联网发展环境下,更加有效发挥政务微博\微信的作用与特点,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将成为未来政务部门抢占新媒体平台的关键。为了将这个良好的政务信息公开平台持续有效地运行下去,实现政府追求的“亲民化、便民化、高效化”目标,政府必须对政务微博\微信有一个理性的发展定位及长远的顶层设计,政务微博状态无序,运营不良、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亟需解决。

(三)加强网络“意见领袖”的沟通与管理1.加强对微博意见领袖的身份管理。目前微博意见领袖的身份认证存在一定的乱象,一是网络名称匿名性,二是一些意见领袖没有使用实名制,这样的意见领袖多达49位,许多网民并不知道其真实身份,如因涉嫌聚众而被抓的“网络名人”薛蛮子,在“落马”前,许多网民不知其背景与“做什么的”。因此,从强化意见领袖的责任意识考虑,在身份认证时一定要严格核实名人的“身份”。建议将粉丝数或单条微博平均转评数超过一定数量的网络个体账号,采取“特殊”政策,账号必须前台执行实名制。2.加强对话,构建“网上统一战线”。打造“为我所用”的“意见领袖”队伍,学会与不同主张和背景的人求同存异,进行沟通对话,增加对话,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化敌为友,为我所用,必要的给予奖励和培养。3.强化底线意识,依法治理。依法加强对微博意见领袖违法、违规、违底线言论的管理。此外,应加大力度打击谋利型网络意见领袖。网络水军、网络公关和网络打手等,是网络上的灰色地带。如今,一些“网络水军”已渗透到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从论坛、博客到QQ群、邮件组再到微博,无处不在。对于由网络水军包装出来的网络红人,如果话题仅限于娱乐、生活,如“天仙妹妹”,可以淡化处理,但有必要对其进行正面引导,弘扬真善美的精神,鞭挞假恶丑的现象。有些网络“意见领袖”还刻意制造涉官、涉富、涉权等事件,以谋求政治或经济利益。秦火火案件就是典型。因此,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掌控以网络推手、网络打手等为代表的网络水军群体发展态势及其行为方式。4.打造“质量型”体制内意见领袖。少数意见领袖影响多数网民,这是网络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引导与建设一支传扬主流价值观的微博意见领袖,是互联网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的制高点。下一步工作,既要进一步鼓励广大党政干部在网络上积极发声,更要从“规模”建设向“质量”构造转型,积极打造体制内意见领袖矩阵,充当政府和广大网民之间“舆情调节阀”的角色。

国外网络舆情分析范文6

这些网络舆情监测机构,利用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动态监测网民对此事的帖子、评论转发等情况,从而绘制出一份每日该事件网民关注度的折线图。

折线图形象地反映出网民对官方回应的态度,亦为机构应对危机处理提供决策指引。当山西省疾控中心回应称此事并无不妥后,网络舆情达到高点,直至山西省纪委表态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热点才被另一个新的话题替代。

通过对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信息进行监测、分析,从而把握网络民意的走向,这项工作正在成长为一个庞大的产业。这有点类似于民意调查,只不过调查对象是躲在电脑背后的网民,官方称之为“网络舆情监测”。

这个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愈来愈“猛烈”的网络民意。近年来,因为微博的崛起,网络舆情更加汹涌澎湃。民众通过互联网信息,发表意见,参与对公共事件的讨论,并逐渐形成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现象。

而在2012年初,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已率先了2011年度网络舆情报告,未来一两个月问,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亦将类似报告。显然,这种现象既对官员获知民意的渠道进行了重塑,改变了官民之间的互动,同时也催生壮大了一个专门从事网络舆情监测的产业。自2011年至今,从事这一行业的各类机构开始显性化,进入公众视线。

网络舆情新变化

对于网络舆情的新情况,几乎所有的舆情监测机构都注意到了微博的崛起。

微博――这种WEB2.0时代的产物,多中心、扁平化的信息传播方式,正在逐渐改变过去的传播规律。网络舆情的主导权,正在由过去以传统媒体或门户网站控制,转变为千万个公民意见的聚合来影响。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截至2011年底的数据,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13亿,其中48.7%的网民在使用微博,而2010年同期使用微博的人数仅有6311万。

微博用户的迅猛增长开始改变网络舆情生态。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等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归纳了2011年网络舆情出现的四点新变化:

第一,微博的大规模使用降低了网民发表意见的门槛,让各个阶层人士都可以利用微博,信息和发表观点。因此,参与网络表达的人群在迅速扩大,网络舆情的力度空前增强。

第二,移动互联网得到迅速发展,并与微博相结合。截至2011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占整体网民比例为69.3%。在这一年,由学者于建嵘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得到公安部打拐办的积极回应和各级公安部门的支持,在微博上引起警民合作的热潮。

同时,2011年的多起发生后,第一时间消息的不再是传统媒体的记者,而是网民,他们综合运用图片、视频、文字,通过微博等方式丰富多彩的内容。

第三,参与对公共事件发表意见的人士增多,过去很少发言的人群,也开始发言。

正源于此,言论的空间被迅速放大,并且呈现多元化特征。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沈阳还注意到,微博不仅仅吸纳了国内人士,来自海外的中文用户也开始积极使用微博,并且使更多事件具有了国际比较的视野。

第四,源于网络动员的“线下”行动逐渐增多,包括一些的联络,同时各种公益活动也通过微博获得更广阔的舞台,如随手送书下乡活动、免费午餐活动,等等,均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对于网络动员,部分人认为这会激化社会矛盾;还有人则认为,网络动员不过是社会矛盾整合的一个表达渠道,其实减少了社会摩擦。

这种网络舆情新形势被祝华新称为“大众麦克风”时代――人人手中均握有“麦克风”。

微博崛起之后,部分传统媒体开始有意识地追随网络舆情热点进行新闻操作。据北京艾利艾网络口碑咨询有限公司(下称艾利艾)的中国网络舆情2011年上半年分析报告,同期以微博为源头的15个热点事件中,《人民日报》即对其中7起予以了回应。

因为诸多负面网络舆情针对各级政府部门或官员,政府部门亦开始积极应对,政务微博成为2011年的一大亮点。据2011年新浪政务微博分析报告统计,截至2011年10月31日,经过认证的党政机关和公务人员2011年网络热点事件――微博达到18132个,其中公安系统占据43%,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因为拥有超过194万个粉丝,成为最活跃的政务微博。

不过,面对汹涌而来的网络舆情,政府的应对仍显不足。2011年,“7・23'’动车事故和“郭美美事件”在两家微博服务商――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上的主帖和转发之和各自达数百万条,给铁道部和中国红十字会带来巨大压力。

网民的批评不仅仅会使政府部门或企业的声誉受到损失,而且很可能带来直接的“线下”抵制或抗议行动。对于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网络舆情,潜在的可能被批评者――政府、央企或其他公司,需要第一时间了解舆情,把握其走向,以免情势进一步恶化。

由监测发展到分析、研判,并提出应对策略,网络舆情监测行业应运而生。

对接资本市场

2011年,网络舆情监测行业中的佼佼者开始登陆资本市场,小公司则遍布全国各地。目前,针对这个行业的规模,尚缺乏具体、权威的统计,通过一些公开数据可以窥知一二。

2011年中,以网络舆情监测服务为主要业务之一的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拓尔思)进入资本市场,登陆上交所创业板。拓尔思近年积极进入这个行业,提出要“像预报天气一样预报网络舆情”。

据其内刊《拓尔思》介绍,该公司互联网舆情管理系统“广泛应用在政府、公检法、电力、石化、军工、通信、媒体、医药等各个行业”,并为某电网公司打造了“国内最大的企业级舆情项目”――覆盖31个省市3000多用户,采集超过3000个站点,每年可以监测1亿条数据,3TB的数据量。

随后,另外一家以舆情监测为主业之一的公司也顺利通过发审会审核,即将登陆资本市场。于2009年2月注册成立的北京人民在线网络有限公司,隶属于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人民网)。人民网IPO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公司2011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已超过1300万元。

与人民网类似,新华网于2011年下半年推出“舆情在线”,并成立了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中心。 一些学术机构或独立创办、或与其他机构合作,也纷纷成立舆情研究机构,如艾利艾同时也是中国传媒大学的科研机构,其官方网站介绍为14个部委和地方政府部门、部级电视台和

通讯社、十余个电信、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央企与知名上市公司提供服务。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和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合作成立舆情部门,客户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河北省委宣传部等。

其他一些更小的公司遍布国内各地。中国政府采购网的检索结果表明,来自江苏、甘肃、福建、广西、宁夏、天津、四川、浙江、河北等地的各级政府部门,为采购类似系统,耗费十几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以今年1月13日的一则公告为例,江苏省监狱局花费22万余元采购了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的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

2011年,伴随着网络舆情高涨,这些从事网络舆情监测的机构开始进入资本市场,获得更快发展,但是这个新生的行业仍需要规范。

经营生存法则

这些以舆情监测、分析和应对为业的商业服务机构,各有其经营法则。

它们中一部分以技术服务为主,主要依靠销售相关监测软件或搭建监测系统获得收入;另一部分则以分析、研究和提供应对策略为主要特色,技术服务不是其强项。还有一类为公关公司,监测并不是它们的主要业务,应对已经出现的负面舆情,并帮忙化解为其主要业务。

但不少舆情服务机构是上述三者的“结合体”,既包括技术服务、分析和研究,而且还提供应对策略。

许多机构身兼不同的身份。如艾利艾作为一家公司,既自主研发舆情监测软件,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子课题的研究工作,是中国传媒大学的科研机构。它们一方面承担公益性研究任务,另一方面则以商业机构面目出现,提供收费服务。

不少机构还会举办各类官员或企业人员培训班,推广其服务项目,比如书籍和刊物的出版、计算机软件的销售、为客户提供危机公关对策等。

由于政府部门是主要的客户来源之一,为赢得订单,不少机构会强调其政府背景。作为中央级媒体下属机构推出的舆情监测产品,人民网主办的《网络舆情》杂志定位为“帮领导干部读网”,新华网“舆情在线”栏目的定位则是成为领导干部和企业主的“秘书+顾问”,帮他们监测研判网络舆情,提出应对之策。检察日报社下属的正义网舆情监测系统,“专为政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而量身定制”。

在政府危机公关方面,一位不愿具名的舆情监测机构的负责人介绍,在一起越狱事件中,当地监狱管理部门起初在媒体批评声中非常被动。在向他们请教之后,得到的建议是:让“中央主流媒体”记者去现场,还要特别向记者强调监狱经费不足的困难。据此操作之后,“网络舆情热度马上下降了”。

政府客户之外,针对企业客户,各机构亦提供行业细分产品,如房地产行业、食品行业网络舆情报告,并在此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服务。

相对而言,这个行业中的佼佼者往往能取得许多大客户的订单,如各大央企、中央部委、省级政府部门等等。还有一部分企业,则以本地业务为主。

全国各地以公安系统与宣传系统为主的各级党政机关,已经或正在建立网络舆情监钡4系统。如云南省公安厅有关人士称,他们内部的网络监测系统安排了六七十人,自2008年起即已启动,尽管如此,仍要外包一部分业务给专业机构。

由于上述系统的建设,需配备专门的设备和人员,而大量设备的采购催生出监测软件市场的兴起。此外,面对舆情还需要分析、研判和应对,中央媒体、传播学专家则有了发挥作用的平台,他们活跃在官员培训讲堂,顺带推销自己的产品。

不少大型网络舆情监测服务机构认识到,这一行业不等同于公关行业。一些从业者认为,公关行业重在协调关系与解决问题,而网络舆情监测更多为日常服务,提供预警及危机应对意见。在他们看来,网络舆情宜疏不宜堵,因此更多主张通过信息公开来积极回应网民的关注。

不过,不少公关企业也加入到网络舆情监测服务的行列中来,这些公关公司的主要服务项目是帮助客户删除网络负面舆论,并根据不同的客户及信息删除的难度,收取费用。这又形成了网络舆情监测服务业的灰色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