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机构领会监管思路 公募基金战术性减仓!

东方财富网 2007年10月07日 16:56:26

      9月份以来,大蓝筹集中回归、基金发行暂缓、基金QDII工作加速推进、规范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等一系列调控举措先后推出。
      对此,部分机构人士表示,会考虑进行少量减仓,并对持仓结构进行调整。“从3600点涨到5400点,市场一直没有真正调整过,加上近期管理层的一系列调控措施,我们感觉市场有调整的需要。”
      机构领会监管思路
      “之前的经济数据已经使市场质疑连续紧缩政策有效性。所以,除了常规性宏观紧缩政策的持续使用外,管理层将重点转用市场化手段以‘截流、分流、吸纳’流动性,力度也在加强加重。”联合证券研究员杨伟聪分析认为。
      “我们可能选择卖了少量股票,但仓位变化不会太大。另外会调整仓位结构,比如买入表现稳定的金融股或前期涨幅不大的消费类品种等等。”天治品质优选基金经理谢京也向记者透露。
      “管理层的思路是不想让市场涨得太快,机构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这种情况下,机构操作会比较谨慎,可能会对前期涨幅过大的品种及整合存在不确定因素的品种进行减持。比如央企整合、资产注入、钢铁、有色等板块。这些动作使市场上涨的速度得以减缓,也符合管理层的调控需求。”杨伟聪分析说。
      “不过,尽管市场短期面临考验,但我们感觉问题应该不大。”谢京的话代表多数机构的想法。
      目前市场的位置是多空力量平衡的结果:一方面是管理层高压和高估值的压力,另一方面是流动性过剩的推动。
      “近期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管理层调控的态度。不过,在人民币升值和负利率背景下,储蓄资金加速进入股市和开放式基金的趋势没有扭转的现象,流动性过剩并未出现拐点。因此,我们认为,两种平衡的力量短期内难以被打破,所以,市场将维持高位震荡态势,深幅下跌可能性较小。”杨伟聪分析认为,管理层的心态是不想让市场涨得太快,而不是把市场打压下来。
      指数投资意义弱化
      “所以,如果现在进行少许减仓应该属于是战术性,而非战略性操作。我们认为,在流动性过剩和国内经济、上市公司盈率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市场不可能就此止步。即使市场已经出泡沫也不会马上回落。不过,投资者要有耐心。”上述基金投资总监表示。
      在采访中,许多基金等机构人士纷纷表示,指数对投资的意义已经被弱化,未来指数将会越来越平稳,而个股或板块将依然活跃。正如谢京所言:“现在投资关键是看个股,指数涨跌已经基本上没什么感觉。”
      “随着建设银行(601939)、中国神华(1088.HK)和中国石油(0857.HK)的上市,中国股市的指数权重结构再次将发生重大变化。个股涨跌与指数的相关性将明显越来越弱。”上述基金经理也认为。


      感悟:1.  短暂的调整不会影响牛市大格局


      2.回避涨幅过大已经透支业绩的股票


      3.适当控制仓位,对于低价及低市盈率尤其是机构重仓的好股票低位加仓


      4.一定要把握好热点,十一后的主线肯定是以红筹为主线,金融/煤炭/有色/能源/整体上市/资产注入等题材为辅的行情


      5.对于短线的朋友来说,严格空仓把握时机,把握好买卖点,空仓是一个短线高手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6.目前行情来说买入调整到位的强势股才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最有效的手段,不能盲目追高,空仓等待是关键


      学习技巧


      修炼心态


      锻炼意志


      创造幸福


      完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