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角早报 ...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hsjzb.qlwb.com.cn提供.
《齐鲁晚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齐鲁晚报的报、网、端、微等载体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本单位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齐鲁晚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齐鲁晚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山东集成重大战略优势,塑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特色优势 向绿向新,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突出系统观念
集成落实重大战略

  6月21日,黄河机器人创新院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揭牌。创新院聚焦解决机器人领域共性关键技术和智能制造、大康养两大产业领域,建设AI+机器人产业生态。“平台致力于把国内乃至国外相关创新资源、产业资源导入进来,在起步区形成新的战略性产业集群。”黄河机器人创新院院长曲道奎说。
  黄河山东段628公里,沿岸坐落着25个县(市、区)和2个功能区,济南起步区正是其中之一。枕着母亲河,济南起步区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体,高端服务业为支撑的“3+1”现代产业体系。“抓发展的同时,我们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全域规划‘一河七廊、四泽十苑’生态格局。黄河生态风貌带起步区段获评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管委会副主任徐春义介绍。如今,黄河北岸,绿色智慧新城已然初具形态。
  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全局性统领性任务。山东突出系统观念,集成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海洋强省等重大战略,塑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特色优势。
  纵深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山东出台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规划,制定实施黄河滩区迁建后续支持政策,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落地,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更加彰显。
  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山东肩负着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大使命。去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5万亿元、稳居全国首位,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万多家、是全国唯一过万家省份。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山东坚持陆海统筹,奋力向海图强,2023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7万亿元、占全国的17.2%;加快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9.7亿吨、保持全国第一。
强化科创引领
激活高质量发展引擎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今年,山东共有35个科技成果获奖,获奖数量创近五年之最。
  领奖台上,山东的企业迎来高光时刻:山东企业牵头或参与完成的科技成果达27项,占山东获奖总数的77.1%,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山东把创新摆在先行区建设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获批建设1家国家实验室、2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现有住鲁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164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2万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先行区建设动力更加强劲。
  从创新生态看,山东抢抓国家科技奖励改革试点机遇,出台《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不断强化科技奖励激励引导作用,科技改革激励引导作用成效明显。
  从创新主体看,近年来山东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力军作用,支持企业牵头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企业牵头承担省级重大科技项目比例达90%以上。
  从成果转化看,山东聚焦“十强”产业发展,每年布局实施10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加速培育11条标志性产业链创新成果。打通“产学研用”全链条,催生出一大批高成长性企业。
  省科技厅厅长孙海生介绍,下一步将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不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将重点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力争到今年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5万家。同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高标准建设“山东科技大市场”,常态化发布山东好成果,全年遴选60项左右取得重大突破的标志性创新成果。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拓展发展潜力空间

  6月7日上午,一列满载53车货物的山东中欧班列从济南董家货运中心发出。山东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万列!
  一趟趟班列驶出国门,不仅将“山东好品”源源不断运往全球,更铺就了齐鲁大地与世界联通的物流通道。“以中亚五国班列为例,去年全年开行992列,通过班列运输的货物货值约占山东与中亚五国进出口总值的40%。”山东高速集团党委副书记李广进说。
  山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以改革破堵点、强动力,坚持以开放汇资源、激活力,不断拓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潜力空间。
  深化改革,主动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山东创新构建公平市场竞争、惠企政策落实等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十大机制,出台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27项措施。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山东连续4年入选全国营商环境最好省份。
  扩大开放,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山东做强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儒商大会等活动品牌。经过多年培育打造,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儒商大会、港澳山东周等开放交流平台能级不断提升,成为对外讲好山东故事、开展招商引资永不落幕的“舞台”。
  当前,山东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持续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外贸外资主要指标稳中有进,制度型开放取得新进展。今年前5个月,山东实现进出口额1.32万亿元,同比增长6.6%;全省实际使用外资63.3亿美元,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大众日报记者 陈晓婉
走在前 挑大梁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国家级智能工厂数量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均居全国首位,“十四五”前三年全省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9.8%,黄三角中度盐碱地小麦亩产破千斤,光伏发电装机稳居全国首位……向绿向新谋发展,这是齐鲁大地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山东的重大使命。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山东,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山东把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作为各项工作的总抓手,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强势开局。“十四五”以来,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上两个万亿大台阶,三年年均增长6%,去年达到9.2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三,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注重真抓实学 推动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一段时间以来,全省各地各单位精心组织、多措并举,围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不断丰富学习形式,强化警示教育,精准培训助学,确保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学完《条例》,我感觉党规党纪对党员的约束越来越严,让我们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青年党员王文超在《条例》读书分享会时说。
  枣庄市市中区积极创新学习形式,依托“灯塔书屋”举办《条例》读书分享会系列活动25次,开展青年讲党课、谈感悟活动,对标身边榜样,争做模范党员。同时,把《条例》的解读培训融入党校开展的金融赋能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机关党组织建设、党务工作者培训等不同主题班次中,切实把学习的过程转变成进一步加强纪律教育的过程。
  肥城市以党支部为单位,采取“制订一份学习计划、进行一次专题学习、开展一次纪律党课、组织一次研讨交流”等措施,抓实各基层党组织党纪学习教育。市纪委监委组建宣讲团,深入镇街和部门单位开展“点课式 巡讲式”廉政宣讲,帮助党员干部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把遵章守纪刻印在心、外化于行。
  党纪学习教育中,各地各级党组织结合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受教育受警醒,使铁的纪律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这次近距离感受冰冷的高墙、坚硬的铁窗、忏悔的泪水,让我更加明白违纪违法的沉重代价,我作为基层干部,要以此为鉴,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济南市历下区姚家街道姚家社区党委书记蒋峰参观完监狱有感而发。
  济南市历下区深挖警示教育资源,精选34套典型案例视频光盘作为“教科书”,编印近年来查办的十余起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作为“清醒剂”,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党纪教育展、警示教育基地、省市监狱等。
  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说服力才能更强。近日,沂源县组织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县直部门单位党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等,旁听了公开审理的原沂源县城市资产经营开发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董某某贪污受贿以及该公司原技术总负责人张某某贪污一案。两个半小时的庭审,直观展现了被告人是如何逐步蜕变、打破“底线”、走上不归路的。旁听庭审的党员干部纷纷表示深受触动、深受教育。
  沂源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员教育中心主任李兴华表示,常态化开展旁听案件庭审活动,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对照剖析、从严检身正己。
  各地各单位坚持从实际出发,两手抓两促进,切实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山东土地乡村振兴集团有限公司坚持把党纪学习教育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结合起来,与做好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以问题导向改进工作质量,以务实导向助力效益提升,引导党员干部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齐鲁师范学院把纪律学习作为必修课、常修课,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提高,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实绩。

  大众日报记者 魏然
东营市2个项目点确定为山东省“暖心家园”项目点   本报7月7日讯(记者 巩奕含 通讯员 邢璟祎) 近日,山东省计生协公布山东省计生协2024年“暖心家园”项目点名单,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府前社区、河口区六合街道崇文社区成功获批山东省计生协2024年“暖心家园”项目点。
  东营市计生协按照东营市委、市政府《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做细扶助关怀工作,深入实施好“暖心家园”民生实事项目,在全市建设12家标准“暖心家园”,依托“暖心家园”阵地,开展集体陪伴、健康关爱、心理疏导、入户陪伴、快乐成长、向阳花开、金秋助学等7项特色服务活动。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暖心家园”项目列入区级民生实事,为辖区内的167户计生特殊家庭提供集体陪伴、健康关爱、心理疏导、“向阳花开”、金秋助学等关怀关爱活动,招引专业第三方服务机构,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亲情陪伴、生活照料、入院陪诊、用药指导等入户服务。项目点建成以来,共开展集体庆生、知识讲座、健康义诊、春游踏青等活动20余次,提供入户服务660余人次。
  河口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计生特殊家庭帮扶工作,卫健局、民政局、财政局、医保局等9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工作的实施意见。今年河口区委、区政府建设“暖心家园”项目点并将“暖心家园”项目列入2024年民生实事。“暖心家园”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建有老校长工作室、共享云检查室、非遗工作室、爱心缝补、家庭教育工作室、国学馆、书法室、0—3岁早教室、健身室、卫生服务室、爱心发廊、志愿者之家、“暖心家园”活动室等功能室。常规开展多种形式的关爱关怀服务活动,帮助计生特殊家庭解决生活困难,化解身心伤痛,打造暖心温馨的“暖心家园”。
  下一步,市计生协将以省级“暖心家园”项目点为抓手,做好“暖心家园”民生实事项目,围绕集体陪伴、入户陪伴、心理疏导、健康关爱、“向阳花开”、快乐成长、金秋助学等7项特色服务活动,帮助计生特殊家庭走出家门、走进家园、融入社会,让“暖心家园”成为计生特殊家庭成员温暖有爱的家,用心用情用爱书写暖心的“民生答卷”。
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题宣讲走进技工院校 接地气政策宣讲,有温度工伤服务   本报7月7日讯(记者 崔立慧 马瑞琳) 近日,一场气氛热烈、干货满满的社保政策主题宣讲在东营市技师学院大礼堂开展。本次活动以“为青春护航”为主题,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东营市人社局”)、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人事部携手东营市技师学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保政策综合性宣讲活动。
  宣讲活动中,东营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员通过生动的案例,向在场师生解读了实习学生等特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最新政策,详细讲解了工伤保险的参保范围、缴费标准、待遇支付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们对工伤保险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工作人员还对就业后社会保险参保及权益维护、工伤保险待遇与工伤预防等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阐述,帮助师生们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防范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为了让宣讲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工作人员特别设置了互动环节。通过有奖竞答的形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社保政策,现场气氛热烈。
  此次宣讲活动是全市“工伤预防走进各行各业”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工伤保险条例》颁布实施20周年纪念宣传活动的一部分,通过向实习学生普及《工伤保险条例》等社保政策,增强了学生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东营市人社局将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同步铺开社保主题宣讲活动,持续创新社保政策宣传形式,重点对超龄人员、实习学生等特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政策进行分类摸底、送政策上门,提升全社会对工伤保险政策的知晓度,从源头上增强全民参保意识、工伤预防意识,切实维护参保权益,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2024年度东营市第三批劳动能力鉴定完成   本报7月7日讯(记者 崔立慧 马瑞琳 通讯员 徐喆) 近日,2024年度东营市第三批劳动能力鉴定完成,市人社局组织鉴定专家对390名鉴定申请人进行了现场鉴定,为2名危重症职工进行了远程网络鉴定。此次鉴定,东营市人社局以优化工伤职工服务新生态为目标,科学整合部门资源,高效凝聚工作合力,在鉴定现场推行“现场鉴定+政策宣传+待遇申领+帮助就业”联办服务。
  聚焦职工需求,全方位提升人社服务群众体验感,针对工伤职工伤情,提供多种鉴定服务。夯实现场集中鉴定专业化路径。抽选14个医学专业科室23名高水平鉴定专家,组成3个专家组,为到现场的工伤职工提供全面、专业、精准、公正的鉴定服务,切实保障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开辟上门鉴定人性化服务路径。为伤病情危重、无法自主行动的工伤职工专门开辟绿色通道,组织专家上门开展鉴定,提供最贴心的人性化服务。打通网络鉴定信息化路径。对于伤情相对简单、医学检验检查完善但人在外地的工伤职工,提供网络鉴定服务,切实为工伤职工节约了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坚持预防与保障并重并举,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市人社局将工伤预防课堂从专业培训机构搬到劳动能力鉴定现场,在现场等候室滚动播放工伤知识宣传片,在工伤职工及陪同人员等候鉴定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对他们进行工伤预防知识和工伤保险政策的精准宣传。同时,向被鉴定人员发放工伤保险政策宣传册,让工伤职工全面了解工伤预防知识以及鉴定伤残等级后可获得的工伤待遇。一位工伤职工在听了预防课堂以后表示:“原来工伤保险对职工有这么多保障,自己以前都不是很了解,对工伤预防知识也都不太清楚,要不然肯定不会这么容易发生工伤了!”
  加强业务联动,以高效衔接带动社会保险服务质效提升。鉴定现场设置了政策咨询台和帮办服务台,由社保经办工作人员为工伤职工现场答疑解惑,指导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工伤职工办理工伤待遇申领业务。符合条件的工伤职工参加完鉴定即可在家中等待相关待遇发放,实现工伤职工办理待遇申领业务“零跑腿”。
  紧盯工伤职工再就业需求,切实解决工伤职工的“后顾之忧”。东营市社保中心、就业中心有关科室积极与全市多个用工企业对接,将汇总掌握的75个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制成展板,在鉴定现场为工伤职工全面展示,为工伤职工提供“一手”就业信息。对于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有再就业意愿的工伤职工,提供个性化跟进式服务,精准推介就业岗位。针对工伤职工自身情况的不同,合理进行岗位匹配,指导其填写《工伤职工再就业需求登记表》,求职信息推送至就业中心有关业务科室和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在工伤职工和企业间搭建起可靠、便捷的沟通桥梁,帮助工伤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
红帆+蓝链点燃沿海发展“一体双翼”新引擎   项目建设快马加鞭,产业升级蓄势待发,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端的东营市广利临港产业园和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如今已成为引领东营市海洋经济、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龙头阵地之一。广利渔港是东营市产量较高、产业链条较完善、登记船舶数较多的渔港。上世纪80年代,原籍济宁微山等地的部分渔民整族迁入,在这里形成了三村合一的渔民社区。90%以上的居民从事家庭化的传统渔业生产,并与海产运输、销售等与周边产业相连结,呈现出典型的中国北方沿海社会特征。
  经济业态新、发展处在快车道,社区特色典型、鲜明,如何用有限警力推进沿海社会治理,护航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东营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广利海岸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多年实践给出了一份“海岸答卷”。
  
本报记者 杨珣 通讯员 陈镜旭 周永武
“红帆”串起乡风民意
“蓝链”助推企业发展
  化明宝是广利港社区党支部委员,上世纪90年代从部队退伍后,带着全家人迁到广利渔港,成为了一名渔民。二十多年与风浪搏击,如今他的渔船已经交给儿子经营。退休后,他穿上广利海岸派出所定做的红马甲,成为了广利渔港“红帆巡逻队”的队长。
  “红帆”是广利海岸派出所和广利港渔民社区联合推出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品牌。自2019年推出至今,“红帆”由最初的联合党支部名称,逐步拓展为“红帆巡逻队”“红帆渔船”“宗亲关系调解法”“十船联防”四大渔民社区治理方法。
  “红帆巡逻队”由7名老党员组成,他们既是支部里政治过硬、党性坚强的老同志,又是海上生产经验丰富的“老水手”。凭借对沿海环境的高度熟知和密集的人脉关系,他们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具体而微的治安动态。经由“红帆巡逻队”发现、核实,或提供信息辅助而顺利处置的案事件已近百起。
  派出所与街道办、渔船民协会三方合作,与有意向的渔船船主达成协议,由街道办出资,有偿使用渔船进行近海巡逻。三方依托“红帆渔船”建设“红帆会议室”,作为社区党支部的外延阵地。自2022年建成以来,这个“渔船上的会议室”已经组织支部会议、学习,以及党小组活动等35场次,收集有效治安动态50余条。“红帆渔船”和“红帆会议室”拓展了公安海岸部门海上执勤视角,为警民沟通提供了平台,生活在船上的渔民,能够更方便地参与组织生活和社区议题的讨论决策,将党、政、警、民等各方力量凝聚起来。
  2005年起,广利海岸派出所民警便通过实地走访了解,手绘宗亲关系网络图。如今,这份宗亲关系图已经成为广利海岸派出所调解纠纷的基础数据。民警将“宗亲家长”纳入纠纷调解力量,20余年间,矛盾纠纷化解率由最初的不足30%大幅提升至100%,基本实现了“矛盾不出港”。
  派出所听取渔船民协会的建议,依照作业区域和船长的宗亲关系,将广利港籍的渔船划分成十船一组的小队,“十船联防”,船队内部自发进行生产协作、停产联防,既避免了泊位争抢等内部矛盾,也能够有效消除连环失窃等治安隐患。2019年8月,“利奇马”台风登陆山东,一艘本地渔船在防波堤附近搁浅。船员通过联系所在“十船联防队”内部成员,及时定位到附近的生产船只,在风暴潮来临前将渔船拖回码头,避免了一起事故的发生。
  除此之外,派出所依托12395海上救助平台,将海洋渔业部门的渔船动态监控系统、海事部门的船舶动态管理系统接入联防联控中心,建立起沿海应急救援联络机制。2010年以来,在各涉海部门协力下,广利海岸派出所先后参与救助渔民130人、渔船30艘。民警还结合无人机航拍等方式,加强对重点锚泊区域的空中巡防,为应急救援提供更多保障和助力。
  以支部联建为钥,广利海岸派出所努力促成广利港社区内各职能部门和行业力量的有机整合。与海洋渔业、海关、海事、海警等涉海部门开展协作,累计开展联合海上巡航86次。融合渔船民协会、海上民兵连、网格员、法律顾问等12支社会力量,规范联席会议、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实现涉海纠纷、案件融合处理、一体打击,稳步建设共治、智治、善治的海防工作共同体。近五年,广利港社区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12.5%,连续发现并参与侦破“10·31”“4·19”两起海上走私案件;行政案件发案率下降20.5%。
  2022年底起,多项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渔光互补等海洋清洁能源项目开工建设。去年1—3月,广利海岸派出所民警注意到,广利临港产业园内纠纷类警情突然上升,近50%是同一类型的工人的劳资纠纷。
  海洋能源项目通常工程量大,涉及技术门类多,转包、分包流程长,用工情况比较复杂,容易引发劳资纠纷。工人们对劳动监察投诉途径知晓率不高,企业内部矛盾解决方式比较单一,多数意见没有通过正确渠道表达,形成了大量的非警务警情。为此,广利海岸派出所主动对接驻地经济发展需求,与两个园区管委会开展“蓝链”警企党组织联建共建活动,“项目警长”担任驻企联络员,党建引领“公安蓝”链接“海洋蓝”“科技蓝”,全力护航驻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针对高发劳资纠纷形态,民警开展送法进项目、进车间、进工地、进企业“法律四进”活动12场次,普及劳资问题合法维权方式。积极构建企业警务助理和园区平安组织,从项目开工起建立联络机制,及时掌握“挑事”“碰瓷”等非法行为苗头,一经发现立即依法处置,保障企业运转秩序。产业园成立以来,广利海岸派出所累计侦办涉企案件78起,为企业挽回损失600余万元,全力守护广利港区的优质营商环境。
  广利海岸派出所“项目警长”积极当好“联络员”,提请驻地党委、政府牵头,会同劳动监察、园区管委等部门,协助纠纷较为突出的企业与分包方进行沟通,加大对劳资纠纷的解决力度。去年以来,该派出所已经协助企业制定支付计划16份,累计为50名工人解决了劳资诉求。
  结合调处经验,广利海岸派出所探索涉企警情联处、重大项目护航、招才引智帮办、保安参录绿通、法律顾问进驻等多项工作法,满足了辖区广利临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共40余家企业、30余个重点项目和近万名员工的“就近办”需求。结合“阳光服务专线”,累计为企业员工办理各类证件7800余份。为紧急事项开通特事特办通道,2023年2月,派出所靠前协助首次申办易制毒手续的金益化工核验硬件设施、筹备申办材料,审批耗时比以往首次办理的平均申请进度快了50%,全力助推项目落地起步,真正做到问题不出企、管理不添乱、遇事有人办。
  今年以来,该派出所推进危化企业、重点单位、“九小场所”、码头停泊点的检查常态化,参与举办各类安全培训18场次,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拉网式检查100余次,登记备案、跟踪管理11种危险物品、58名管理人员,指导帮助企业、经营场所整改各类安全隐患289处,辖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红帆”+“蓝链”,东营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广利海岸派出所靠实践解码新时代“枫桥经验”,逐步总结出党建引领、依海管海、协同共治的社会治理新路径。如今,沿海经济像等待蝶变的一体双翼,曾经的盐碱荒滩,正朝向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图景蓄势待飞。
东营市志愿服务联合会: “益”路赋能,提升志愿者应急能力   本报7月7日讯(记者 商尧) 为进一步加强东营市志愿者整体素质和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7月6日,在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下,由东营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的“东营市‘益’路赋能志愿服务大课堂(第一期)”活动,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办事处六楼会议室成功举办,特邀请北京惠众服务防灾减灾中心负责人梁美华和山东信威职业技能鉴定有限公司高级讲师崔洪超,为东营市同心“援”应急救援志愿服务联盟队伍和志愿者们带来了富有针对性的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
  本次大课堂以应急志愿案例教学和防汛演练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加深志愿者对志愿服务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紧急情况的理解,同时结合防汛演练实操,提升志愿者在防汛应急救援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梁美华在讲座中详细介绍了应急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志愿者在其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在不同应急场景下的应对策略。她通过多个真实案例,向志愿者们展示了在紧急情况下,如何保持冷静、迅速反应,并与相关部门有效协作,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
  崔洪超则针对防汛应急救援进行了深入讲解。他结合自己丰富的救援经验,向志愿者们传授了防汛知识、应急避险技能和救援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在防汛演练实操环节中,志愿者们积极参与,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学习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进行自救和互救,以及如何使用救援设备进行人员疏散和物资转运。
  会后,东营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与各志愿者团队负责人展开座谈,对团队在志愿活动中的需求进行了深入地了解和讨论,同时也邀请了应急救援培训中心讲师解军现场为大家答疑解惑。座谈会上,各志愿者团队负责人积极发言,分享了各自在志愿服务中遇到的挑战和困惑。其中,有的团队提出了在志愿服务中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团队协作的问题;有的则关心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和资源支持。对于这些问题,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也一一记录下来,并表示将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志愿者们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支持和帮助。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全市同心“援”应急救援志愿服务联盟队伍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志愿者们纷纷表示,通过参加这次大课堂,不仅学到了实用的应急知识和技能,还增强了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将在今后的志愿服务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为东营市的应急救援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东营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崔高峰表示,联合会将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志愿服务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同时,也将积极搭建志愿者之间的交流平台,鼓励大家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推动东营市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下一步,东营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深入发展,为志愿者们提供更广阔、更专业的成长平台,为推动东营市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赛马机制”选拔人才助企业成长   走进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生产忙碌,工人们干劲十足;实验室内,科技人员和产品专家正在专注地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
  从技术工人到管理干部,无一不是有激情、有冲劲,记者不禁好奇:胜机公司是如何激活人才成长的“一池春水”?
  “竞聘”是员工们广泛讨论的热门词汇,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晋升方式。“对科技人员,评聘10名产品专家享受年薪待遇,凭实力得实惠;对管理干部实施‘赛马’机制竞聘上岗;对销售人员按业绩论英雄。”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喜庆告诉记者,加强民主管理激活了干事创业的激情。
  “90后”胜机员工郎昭森就是通过公司的公开竞聘,成功竞聘为抽油机厂副厂长,在竞聘成功时,他只是一名参加工作不到9年的员工。
  “这在很多人眼里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郎昭森说。放在过去,无论是年轻的职工还是年长的职工,都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干多干少一个样,不干也没什么关系,反正钱也不会少。
  在胜机公司,没有被遗忘的人才,想干成事,就有更大的舞台。创新用人模式,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实现全员竞聘上岗,在公司网站公示每一项分数,把权力赋予职工,形成靠制度选干部、凭能力争岗位的选人用人“赛马”机制,公司内部管理干部三年一换届,员工们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把优秀人才选出来,做到用人单位满意,竞聘者满意,职工群众信服,这才算是一次成功的竞聘,整个竞聘过程公平公正、高度透明,一把标尺量到底。
  企业用人导向从“相马”向“赛马”转变,员工晋升心态从“熬资历”向“亮成绩”转变,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员工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企业每一个“细胞”的活力都尽情涌流。
  “通过竞聘上岗,我们就是要把那些想做事、会做事、能做事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要让大家有激情、有冲劲,共同服务于公司的发展。”张喜庆说。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近年来,东营区总工会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吸引、动员广大职工参与企事业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引导企事业单位丰富民主管理工作内容、拓宽工作渠道,持续推进全区企业民主管理规范化和法治化建设。
  
  本报记者 孙乐佳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 先“汛”而行扎实开展防汛工作   面对近期连续强降雨天气,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以“迅”应“汛”,时刻保持应急状态,扎实做好防汛值班值守、隐患排查等工作,坚决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报记者 刘海文
  
  
提前部署
打好监测预警主动战

  连日来,东城街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防汛工作,坚持把防汛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城市防汛领导小组的总协调作用,提前安排部署,建立健全指挥体系,及时调整防汛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各部门、社区责任人,并对辖区内居民按照社区网格划分落实包靠责任制。进一步修订完善街道、社区、小区物业三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压实防汛责任。
聚焦速度
打好防汛抢险攻坚战

  东城街道召开应急响应队伍成立大会,组建以退役军人、基干民兵为主力的150人应急救援队伍,各社区成立防汛应急队伍,并于汛期随时待命。日前,东城街道组织开展防汛演练,在金水北区模拟演练楼道漫灌风险处置场景,采用“模拟场景+实战演练”的方式,10支队伍、150余人参与演练,模拟人员转移与安置、风险排查与处置等汛期处置场景,有效促进消防救援、社区志愿者、医疗卫生等各类救援力量的整合与协同配合。
强化力量
打好协同联动整体战

  近期,东城街道各社区迅速深入一线开展汛期安全检查,面对井盖破损、雨水箅子堵塞、缺少防汛沙袋等多种问题,社区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提前进行处置和采取预防措施。针对基础设施类问题,及时修复清理疏通等;针对低洼积水类问题,使用砂石土铺垫,布置防汛沙袋,预备汛期水泵抽水和人工清扫、引流等措施;针对物资缺失类问题,随时盘点,及时补充,确保能够安全备汛。
  下一步,东城街道将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预报预警,充分把责任落实到环环相扣的防汛链条中,积极开展全方位的防汛工作,全力以赴筑牢防汛“安全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