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仕途人生

新学网

      孟浩然的仕途人生

      为了散散心,解解闷,孟浩然有了第一次吴越之游。山水诗人,饱览吴越风光,正如本色演员进入了擅长的角色,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他后来又有过两游重游。三游吴越的经历,带给他的是一百七十余首山水诗,比他为谋仕途三赴长安六下洛阳写的诗叠加起来还要多。可见,他对山水有灵性,对官场少悟性。只要他找准角色,是可以超常发挥的。

      他经江夏顺长江抵维扬(扬州与南京之间),结识了他的崇拜者李白。两个布衣诗人一见如故,携手同行,至溧阳分手。

      接着,孟浩然经海路至永嘉,与乐城尉张子容相遇。

      两个昔日隐居鹿门的伙伴重新见了面。只不过,一个早已成了一方水土的父母官,一个却依然是布衣之身。

      张子容自然是听说过玄宗召见的消息。肯定要为孟浩然分析分析形势,传授传授经验。他大概会劝孟浩然不要灰心,科举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既然已经努力了那么多年,就不应该白白放弃。玄宗不是埋怨“卿不求仕”吗,那就中他个进士,玄宗不就“而朕未弃卿”了嘛。

      本来对仕途已有点心灰意冷的孟浩然,竟然又被点燃了求仕的热情。

      于是,开元十六年,孟浩然又有了二赴长安之行。

      在长安期间,他除了参加当年岁末的进士试外,还不断向朝廷献赋。谁料,这次扬短避长的应试,仍以失败告终。

      其实,当他这个不适合走仕途的诗人愣要往官场上混时,就注定了会屡屡败北。此行最大的收获,是他“间游秘书省”,结识了王维、王昌龄等“京城派”诗人。当他沮丧地重新由秦入蜀,出三峡,返襄阳之时,王维的赠诗《送孟六归襄阳》成了他的精神慰籍。

      当官毕竟是他儿时的梦想。他两度碰壁,仍抱幻想。

      开元二十年初春,四十四岁的孟浩然或许正为自己年过不惑,仍是一介布衣而伤感,忽然获知玄宗已于去年冬季率文武百官“幸”洛阳。他大概会想,玄宗出宫游玩,最易触动诗情画意。要是自己能寻机出现在玄宗面前,再献上能让玄宗欣赏的诗,也许还能挽回“不才明主弃”的影响。这次自己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他遂立即从襄阳启程,赶赴洛阳。

      可皇帝是想见就能见到的吗?他恐怕根本连玄宗的边都没靠上。

      金秋十月,玄宗经北都太原还长安。孟浩然不死心,随后也由洛阳追到了长安。然而,这次殚思极虑的求仕活动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苦闷失望之余,又遇萧萧冬雨。他恍如一场大梦初醒,赋诗《秦中苦雨思归》,毅然决定“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从此割断用世念头,结束了奔波半生的仕进之梦,再没有踏进京洛半步。

      冒着冬雨返回洛阳,沿途他最常忆的是吴越风光,干脆直接就从洛阳“山水寻吴越”,要再次“扁舟泛湖海”。

      他经开封沿运河南下,在会稽会识了诗人崔国辅。那时崔国辅已辅任山阴县尉,真诚地邀请孟浩然待来年春天花红柳绿时,再在山阴相会。孟浩然被说得心动了,满口答应。

      孟浩然带着二游吴越的快感回到襄阳。

      李白因要干谒襄州刺史韩朝宗也来到了襄阳。

      孟浩然少不了置酒款待。

      韩朝宗对李白的干谒无动于衷,却打算向朝廷举荐孟浩然。此前,他举荐的几个人才,都在朝廷得到了重用。这也是李白千里迢迢慕名投奔的主要原因。

      正当孟浩然与李白畅饮之时,韩朝宗约请孟浩然与他一道上路。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 弄得“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对仕途心灰意冷的孟浩然已经不把举荐当回事了。

      第二年初春,孟浩然信守诺言,三游吴越。

      他绕道江夏,与分别不久的李白碰巧在黄鹤楼相遇。李白的激情一飞扬,就写下了那首千古传诵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然而,崔国辅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当孟浩然兴致勃勃赶到山阴时,崔国辅已因“应县令举”北上长安了。孟浩然扑了个空……

      仕途,就这样又变相地“涮”了孟浩然一次。

      为仕途苦苦奔波,无端地耗费了他的不少精力,严重地损害了他的身体健康。回到襄阳之后,当他的心理渐渐恢复了平静之时,身上郁积多年的虚火终于爆发了,形成了难以治愈的痈疽。

      不过,解开了仕途的魔咒的孟浩然,心灵获得了最大的休闲。他的那首普及率极高、连三岁娃娃都能朗朗上口的《春晓》,就是他返璞归真的代表作——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天人容易犯困,倘若赶上周末休息,也可以睡得“不觉晓”。但能关心一夜风雨打落了多少花朵的人,一定是个心灵特别纯净的闲人,且揣着一颗宛如纤尘未染的童心。

      可惜,当孟浩然刚刚找回了他的天性不久,刚刚理顺了天籁之音的心弦不久,就在招待遇赦北还的王昌龄时,因吃了“大发”的鳝鱼,引得痈疽病的复发。他终于安详而永久地“春眠不觉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