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郭淮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展开1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郭淮(?~255年2月23日),字伯济,太原阳曲(今山西省太原市)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雁门郡太守郭缊之子。
出身太原郭氏东汉末年举孝廉出身,任平原郡丞、五官中郎将门下贼曹、丞相兵曹议令史、征西将军(夏侯渊)司马。定军山战败时,收集残兵,联合杜袭共推张郃为主将,迅速稳定局势。曹魏建立,拜雍州刺史、射阳亭侯,迁镇西将军(曹真长史,阻止诸葛亮北伐,料敌精准,屡立战功。正始元年(240年),击退蜀国姜维。后累迁征西将军,都督雍州凉州诸军事。嘉平二年(250年),迁官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封阳曲侯。
正元二年正月癸未日(255年2月23日[15]),去世,追赠大将军,谥号为贞。
全    名
郭淮
伯济
所处时代
汉末三国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
逝世日期
255年2月23日
主要成就
降夷拓边,破羌御蜀,封阳曲侯
家    世
太原郭氏
典    故
郭淮遣妻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早年经历

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族曾祖父郭遵,东汉兖州刺史,曾任守光禄大夫,奉命巡行天下。祖父郭全,东汉大司农。父亲郭缊,东汉末雁门郡太守建安年间,郭淮因出身门阀士族之故,被推举为孝廉,始任平原府丞。曹丕五官中郎将时候,召郭淮为门下贼曹。郭淮后转任丞相兵曹议令史。此后,郭淮长期在军中任职。[1]

汉中拒刘

三国志11郭淮
建安二十年(215年)七月,郭淮随曹操征讨汉中。曹操回军后,留征西将军夏侯渊守汉中,以拒刘备,并留郭淮为夏侯渊的司马。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统军攻汉中。次年正月,刘备率主力渡过沔水,顺山势隐蔽疾行,迂回到阳平关侧后之定军山(今陕西勉县南),依据险要地势,待机歼敌。夏侯渊为摆脱被动,率兵争夺定军山。刘备部将黄忠居高临下,发动猛冲,斩夏侯渊及益州刺史赵颙。曹军大败,退守阳平关东。
当初,夏侯渊与刘备作战时,郭淮有病,未能随其出战。等到夏侯渊死后,魏军新失主帅,怕为蜀军所乘,三军皆失色。司马郭淮和督军杜袭收敛散卒,号令诸军:“张将军是国家的名将,深为刘备所忌惮;如今军情紧迫,只有在张将军的指挥下,才能转危为安。”于是推举张郃继夏侯渊为魏军主帅。张郃出任,诸将皆受张郃指挥,军心乃定。[2][31-32]
第二天,刘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认为寡不敌众,想依水为阵以拒蜀军。郭淮说:“这是向敌人示弱,不能击败敌人,这不是上策。不如撤离岸边,在远处设阵,诱使敌人前来,等他们渡到河中央再发起进攻,一定可以打败刘备。”遂在汉水以北列阵,打算等到蜀军涉水半渡时进行反击。刘备疑心重重,隔水相持而不渡。郭淮遂坚守,示无还心。不久,曹操让张郃假节,以郭淮为张郃司马。[2]

屡建战功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魏王位,赐郭淮关内侯,转为镇西长史。又行征羌护军,护左将军张郃、冠军将军杨秋讨山贼郑甘、卢水叛胡等,皆平之。至此关中平定,百姓得以安居乐业。[3]十月,曹丕称帝,史称魏文帝。郭淮进京祝贺,因路上得病,所以去迟了。曹丕大宴群臣,责备郭淮说:“从前大禹涂山召会诸侯,防风氏来晚了,结果被杀。而今普天同庆,你却来迟,为什么?”郭淮回答:“臣听说五帝先用德来开导臣民。后时期朝政衰败,才开始用刑。而今我生逢唐虞盛世,因此知道自己不会遭受防风氏那样的杀戮。”曹丕听后大悦,擢郭淮为雍州刺史,封射阳亭侯。
后来,郭淮平定安定等地羌大帅辟蹄的反叛,威镇边疆。每当羌、胡有人来降,郭淮总是命人询问他们亲属情况,比如男女多少、年岁长幼等。等到自己见到他们,已略知他们的心意,关怀备至,因此被胡人称作神明。[4]

御蜀屏障

二年(228年),蜀丞相诸葛亮首次攻魏,出兵祁山。当时郭淮带着天水太守马遵等人到洛门巡视,郭淮得知诸葛亮到祁山后,立即回到上邽。[56]诸葛亮派马谡街亭高翔驻军柳城。张郃率军攻打街亭,而郭淮则率军佯攻柳城,牵制蜀军。随后,又在枹罕击败羌人唐泛,凭借战功加封建威将军[5]
太和三年(229年),诸葛亮第三次攻魏。遣陈式进攻祁山以南前已归蜀、街亭战后又被魏军收复的武都(今甘肃成县西)、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二郡。郭淮率兵救援,在建威(今甘肃成县西)遭诸葛亮主力的阻击,被迫退走。蜀军于是趁机攻占武都、阴平二郡。[33]
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曹叡决定兴师伐蜀,兵分三路会攻汉中,几路魏军因山洪暴发、道路阻绝而撤军。同年,郭淮与后将军费曜在阳溪被蜀将魏延吴懿击败。[34-35]
太和五年(231年)二月,诸葛亮第四次攻魏,包围祁山。郭淮奉命与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等随大将军司马懿防御蜀军。[36]司马懿留费曜、戴凌率四千人守备上邽(今甘肃天水),自率主力西救祁山。诸葛亮亦分兵一部继攻祁山,自率主力迎击司马懿。郭淮与费曜等率军袭击蜀军,但被诸葛亮击破,蜀军乘势抢先收割熟麦,获得军粮。[37]当时陇右缺粮,有人建议从关中运粮,但路途遥远。郭淮用计招抚羌人,恩威并施,于是解军粮之急。不久,郭淮转任扬武将军[7]
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诸葛亮率军十万出斜谷第五次攻魏。四月,诸葛亮军至,进驻渭水之南。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筑垒阻击。司马懿分析形势后,对诸将说:“诸葛亮如果从武功出兵,依山而往东,确实可怕;如果向西前往五丈原,将领们就没事了。”诸葛亮果然转进五丈原,诸将皆喜,唯郭淮深以为忧,他说:“诸葛亮肯定争夺北原,应当先去占据它。”诸将多不以为然。郭淮说:“若诸葛亮跨过渭水登上北原,就可连兵北山,断绝陇道,扫荡人民和胡人,此乃国家安危之大患。”司马懿意识到北原的重要性,命郭淮等率兵移屯北原。堑垒尚未成,蜀军果至,攻而未克,两军遂成对峙状态。几天后,诸葛亮率军西行,诸将皆认为诸葛亮欲攻西围,唯郭淮认为诸葛亮欲攻西围是假,攻阳遂是真。司马懿令郭淮与将军胡遵加强阳遂守备,当晚,蜀军果然进攻阳遂,因魏军早有防备,击退蜀军。八月,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军中,部将杨仪姜维率蜀军撤回汉中。[6-8][38]
景初二年(238年)九月,蜀汉阴平太守廖化攻守善羌侯宕蕈营。郭淮遣广魏太守王赟、南安太守游奕率兵讨伐蜀军,并向朝廷上表:“王赟、游奕等依山势东西两侧分兵夹击,围攻敌军,破敌正在旦夕。”曹叡看后,说:“兵势恶离。”立即下诏给郭淮,让他告诫游奕,凡是在非险要之地驻扎的部队都转移到安全地带。诏书还没到,游奕已被廖化击败,王赟中流矢而死。[39]

屡破羌胡

京剧脸谱:郭淮[8]
元年(240年),蜀将姜维出兵陇西,郭淮进军,追至强中。姜维撤退后,郭淮继续讨伐羌族迷当等部,安抚氐族人,迁移三千多户百姓到关中地区。转任左将军。凉州休屠胡人梁元碧等率二千多家归附雍州,郭淮奏请让这些人居住在安定郡高平县,为保障他们的安全,设置西州都尉。不久,郭淮出任前将军,仍领雍州刺史。[9]
正始五年(244年),曹爽夏侯玄率军伐蜀,郭淮率军为前锋。后来,魏军被蜀将王平等人击败。郭淮因见战势不利,提前撤军而走,避免了重大损失。回军后,朝廷仍命郭淮假节[10]
正始八年(247年),陇西、南安、金城、西平诸羌俄何烧戈伐同蛾遮塞等部联合起来反叛,包围城镇,南招蜀兵为援,凉州名胡治无戴也举兵反叛。讨蜀护军夏侯霸率诸军屯兵于为翅。郭淮刚到狄道,很多人认为应当首先讨平枹罕,这样对内就可以平定凶恶的羌人,对外就可以挫败西蜀的计谋。郭淮估计姜维一定会进攻夏侯霸,遂进入沨中,转兵向南,接迎夏侯霸。姜维果然进攻为翅,郭淮军队正好抵达,姜维逃去。进而郭淮讨伐诸叛羌,杀死俄何烧戈,投降的人有几万。[11]
正始九年(248年)秋,蛾遮塞等屯兵河关、白土故城,依据河险抵抗。郭淮假装从上流出兵,却秘密派兵从下流渡河,占据白土城,发动进攻,大破敌兵。治无戴包围武威,家属留在西海。郭淮率军逼近西海,想偷袭军队家属,正好治无戴又率兵折回,两军在龙夷之北相遇大战,治无戴战败后逃走。姜维出兵石营,向疆川,西迎治无戴,留下阴平太守廖化在成重山修筑城堡,收取诸羌散兵做为人质。郭淮想兵分两路,诸将都认为姜维向西连接强大的胡兵,廖化则守据天险,如果兵分两路,定会削弱兵力,前进无法牵制姜维,后退又攻不下廖化所守之城,不如集中兵力一起向西开进,趁胡、蜀两兵未能接上联系之前,各个击破,这是上策。郭淮说:“今派兵攻打廖化,可以出其不意,姜维肯定要有所顾忌。等姜维赶回来,廖化已被击败,而且可以使姜维疲于奔命。姜维的军队不向西接应胡人,胡人自然会撤离,这才是一举两全的上策。”于是派夏侯霸等在沓中等地追剿姜维,自己则率大军强攻廖化,姜维果然率师来营救廖化,正如郭淮所预料的那样。郭淮于是因功被封为都乡侯。[12]
嘉平元年(249年),征西将军夏侯玄受徵入朝,郭淮升为征西将军,都督雍州凉州诸军事。夏侯霸与郭淮不和,又因夏侯玄被徵而心怀不安,于是投奔了蜀汉。[13][40]
同年,姜维率众依麹山筑二城,使牙门将句安李歆等镇守,又聚羌胡质任等寇逼诸郡,进攻雍州。郭淮与雍州刺史陈泰商议退敌之策,陈泰说:“麹城虽然坚固,但是距离蜀中道路艰险遥远,当须运粮。羌夷害怕姜维的劳役,一定不肯依附。今围而取之,可不血刃而拔其城;虽其有救,山道阻险,非行兵之地也。”郭淮听从陈泰的计策,使陈泰率领讨蜀护军徐质、南安太守邓艾等进兵围城,断其运道及城外流水。句安等挑战,陈泰不理会,蜀军将士困窘,分粮聚雪以稽日月。姜维果来营救,出自牛头山,与陈泰相对。陈泰说:“兵法贵在不战而屈人。如今断绝牛头,姜维没有归还的道路,那么我军就能生擒他了。”于是下令诸军各坚垒勿与战,派遣使者把形势告诉给郭淮,称自己打算南渡白水,循水而东,请郭淮攻取牛头,截其还路,然后两军一同攻取姜维。郭淮听从其策,率诸军进逼洮水。姜维感到惧怕,率军退走,句安等孤立无援,只得投降。[13][41]
姜维撤退后,郭淮引兵西击羌人各部,邓艾说:“敌兵撤离不久,可能很快就会反扑过来,我军应当分兵行动,以防不测。”郭淮就留邓艾屯白水北岸。三天后,姜维再次进攻,派廖化在白水南岸扎营,和邓艾迢遥相对,又亲率一军袭击洮城。邓艾抢先一步占据洮城,魏军得以不败。[42]

备受皇恩

嘉平二年(250年),魏帝曹芳下诏褒奖:“以前在汉川战役中,全军差点覆没。郭淮临危不惧,军功记在史册。在关右三十多年,对外征讨敌寇,对内安抚臣民。往年以来,摧折廖化,生擒句安,功绩卓著,朕特别嘉赏他,现在任命郭淮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持节、都督一如既往。”封郭淮为阳曲侯,食邑共二千七百八十户。朝廷又分出三百户,封其一子为亭侯。[14]
嘉平五年(253年),姜维率领数万人出石营,围攻南安、狄道。司马师虞松之计,令郭淮与雍州刺史陈泰率关中之众解围,陈泰行军至洛门,姜维闻郭淮进兵,而军粮已将耗尽,于是退屯陇西界。[43-45]
《晋书·天文志》及《宋书·天文志》记载,正元元年(254年),姜维攻打陇西,车骑将军郭淮讨伐蜀军,击破姜维。[46-47]《开元占经》还记载,郭淮上言:“姜维等攻陇西,斩首万余人。”[48]但《三国志》仅记载姜维斩首破敌,拔三县民撤退,并未提到他和郭淮交战。[49]
正元二年正月癸未日(255年2月23日),郭淮去世。[15]追赠大将军,谥号“贞”侯,儿子郭统袭爵。[16]这一年,文钦举兵反抗司马师,战败后投降东吴;文钦降吴后,不知郭淮已经去世,还写了封信劝郭淮起兵。[50]
郭统官至荆州刺史,他死后,他的儿子郭正袭爵。咸熙年间,朝廷设五等爵制,因郭淮功著于前朝,改封郭正为汾阳县子。[15-16]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曹芳:“昔汉川之役几至倾覆。淮临危济难,功书王府。在关右三十馀年,外征寇虏,内绥民夷。比岁以来,摧破廖化,禽虏句安,功绩显著,朕甚嘉之。”[17]
陈寿:“郭淮方策精详,垂问秦、雍。”[17]
拓跋宏:“先贤后哲,顿在一门。”[18]
郭祚:“昔臣先人以通儒英博,唯事魏文。”[18]
洪迈:“张辽孙权于合肥,郭淮拒蜀军于阳平,徐晃关羽于樊,皆以少制众,分方面忧。”[28]

逸闻趣事

播报
编辑
主词条:“郭淮遣妻
嘉平三年(251年)太尉王凌谋反失败后,被司马懿下令夷族。郭淮之妻王氏因是王凌之妹亦被牵连。郭淮原本已经默默接受这样的安排,但是王氏离开雍州前,五个孩子哀痛至极,苦苦哀求郭淮救母一命,叩头至血流满面。郭淮不忍,于是上表说:“五子哀母,不惜其身;若无其母,是无五子;无五子,亦无淮也。今辄追还,若于法未通,当受罪于主者,觐展在近。”遂请求司马懿法外开恩。司马懿考虑许久之后,同意了特赦。[19]

亲属成员

播报
编辑
郭淮出身汉魏著名门阀士族太原郭氏太原郭氏为太原郡五大姓之一。郭遵,太原晋阳人,东汉兖州刺史,光禄大夫。郭遵族子郭全。[19-21][22][23-25][26]
祖父:郭全,东汉大司农
父亲:郭缊,东汉末雁门郡太守。
妻子:王氏,出身太原王氏。曹魏太尉王凌之妹。
弟弟:郭配,字仲南。曹魏城阳郡太守;郭亮;郭镇,字季南。曹魏谒者仆射,昌平侯。
长子:郭统,曹魏荆州刺史、阳曲侯。
侄子:郭展,字泰舒,郭配之子,西晋太仆卿;郭豫,字泰宁,郭配之子,曹魏相国参军,女儿嫁西晋大臣、琅琊王衍郭奕,字泰业,郭镇之子,西晋尚书、平陵县男;郭彰,字叔武。西晋尚书、冠军县侯。
侄女:郭槐郭配之女,嫁西晋权臣贾充,生女贾南风晋惠帝皇后)、贾午,累封宜城君,谥号“宣”;郭氏,郭配之女,嫁西晋司空、地图学家裴秀郭氏,郭镇之女,郭奕寡姊;[27]郭氏,郭镇之女,嫁西晋光禄大夫刘蕃,生刘舆、刘琨。刘琨,字越石,西晋司空,为晋朝名臣。
孙子:郭正,郭统之子。曹魏咸熙年间,设五等爵,因郭淮功著前朝,改封汾阳子。
五世孙辈:郭逸,郭亮五世孙。北魏并州别驾,拜徐州刺史,假榆次侯。去世,赠光禄大夫。女适崔浩崔恬[30]
六世孙辈:郭洪之,郭亮六世孙,郭逸之子。[30]
七世孙辈:郭祚,字季佑,郭亮七世孙,郭洪之之子。北魏尚书左仆射、东光县伯。[18]
八世孙辈:郭崇,郭淮八代孙。西魏侍中,临淄公。
九世孙辈:郭衍,郭淮九代孙,郭崇之子。隋左武卫大将军、银青光禄大夫、武山郡公。

史料记载

播报
编辑
《三国志·卷二十六·魏书二十六·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17]

艺术形象

播报
编辑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在第七十回时,郭淮初次登场。他劝说曹洪不要将败于张飞的张郃处死,使其攻打葭萌关;夏侯渊战死于定军山后,又推举张郃为主将,收拾残局。[51]在第九十三回时,郭淮被曹真推举为副将,此后屡次与汉军交战。[52]牛头山之战时,郭淮用陈泰之计,击败姜维,收降句安。[53-54]后来姜维将司马昭围困于铁笼山上,并约羌王派兵相助。郭淮先击败羌王,继而和司马昭里应外合,大胜姜维。郭淮追杀有弓却无箭的姜维,以弓箭射向姜维,却被姜维躲过接住箭,继而用自己的弓将郭淮射落马下。魏兵急救郭淮回寨,拔出箭头,但郭淮还是因血流不止而死。[55]

影视形象

右图为199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制作出品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郭淮扮演者形象图片。
郭淮人物形象历任饰演者
年份
影视类型
剧名
饰演者
1994年
电视剧
三国演义
常玉平(《南征北战》)
孙启成(《三分归一》)
2010年
电视剧
三国
张歌饰
2017年
电视剧
军师联盟
2022年
电视剧
《风起陇西》
郭京飞[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