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by.sina.com.cn提供.

这一波“支原体感染”有点凶 小儿喘憋别大意

创意制图/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进入秋冬季节,虽然去年肆虐的甲流、乙流“行迹”罕见,但各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依然高发,尤其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明显增多。最近一段时间,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就接诊了多例因喘憋而情况危急的小宝宝,其中由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明显增多。

  专家提醒,2岁以下婴幼儿为高发人群,6个月以下儿童需格外注意。此外,支原体感染除了会引发肺炎,也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高发

  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其他依次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医疗院长黄建萍教授介绍,毛细支气管炎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小儿,多数是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病毒后,细小的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坏死,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引起下气道黏膜充血肿胀,腺体增生,分泌物增多。由于婴幼儿的气道非常窄,肿胀加上分泌物增多,极易被堵塞,导致无法呼吸,临床表现是气促、呼吸困难、喘憋等。

  “今年进入秋冬季以来,接诊的呼吸道疾病患儿中支原体感染也明显增多。”北京东区儿童医院病房主任王硕介绍,支原体感染也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不少患儿两三天病史就出现高烧不退、肺部症状严重的情况,需要及时抗感染治疗甚至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及早应对避免发展成肺炎

  婴幼儿呼吸道屏障功能差、免疫能力发育不全,尤其到了秋冬季节气候变化,集体生活和空气污染等都是引发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因素。

  因此,专家建议婴幼儿尽量不要去人流密集场所,外出戴上口罩,可以减少接触病菌的机会。如果家中有人生病时,婴幼儿应注意与感染人群相对隔离开,避免交叉感染。

  秋冬季空气干燥,对呼吸系统尤为不利,而空气中湿度不够,可以使用加湿器,对呼吸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注意定时清洁加湿器,避免滋生细菌造成反复交叉感染。

  此外,秋冬气温变化大,注意保暖,室温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如开窗通风,尽量把婴幼儿移至另外一个房间,待通风完毕室温恢复,再为其他房间通风。 

  黄建萍提醒家长,当孩子出现持续或反复高烧、精神状态不好、嗜睡或烦躁不安,食欲差,咳嗽痰多等情况时,家长一定要重视,及时就医。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创意制图 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编辑 岳清秀 校对 李立军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

                    资讯排行榜

                      新浪育儿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广告服务|About Sina
                      联系我们|招聘信息|通行证注册
                      产品答疑|网站律师|SINA English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