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 患有心血管疾病要做好五大防护

快速问医生 2023年07月18日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危害身体健康的疾病,患有这种疾病之后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患病之后不及时采取诊疗措施,也会诱导许多危害和并发症的发生。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会出现胸痛、头痛、呕吐、半边肢体偏瘫、肢体麻木等现象。

      ​心血管疾病的病因比较复杂,这种疾病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心血管疾病是以患病率高,致残率高以及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

      患有心血管疾病之后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在接受药物治疗后可以缓解症状和改善愈后。经药物治疗后无效的患者要采取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治疗可以促进局部肿胀的消除,并且也可以改善缺血部位的供血。患有此病的患者除了及时接受相关的诊疗措施以外,还应当进行良好的护理措施,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做好以下的5大防护。

      1、要进行适量运动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当适量运动,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在患病之后避免做剧烈的运动,因为做剧烈的运动会加重身体的不适。

      2、要控制危险因素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要将血压、血糖和血脂控制在理想水平。

      3、要戒烟戒酒

      在治疗疾病期间也应当戒烟戒酒,烟酒对身体造成的损害很大,及时的戒烟和戒酒才能够促进病情的好转。

      4、避免熬夜

      在平常的生活中要避免熬夜,因为熬夜对身体造成的损害很大。熬夜不仅会引起血压升高,还会破坏血管的弹性,会对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

      5、要保持愉悦的心情

      患有心血管疾病之后不要整天愁眉苦脸,在患病之后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和愉悦的心态,这样才有助于病情的好转。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一定要做好以上的五大防护措施,这样才能够促进病情的好转。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在平常的生活中应当密切观察身体的变化,如有异常现象要及时的前往医院就诊。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要做好饮食的调整和生活的调整,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有利于健康。

      审编医生

      李卫萍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主治疾病: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疾病治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