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

鼓楼区近现代人物专...

      [公元1852年-1924年,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

      鼓楼区景点鼓楼区特产鼓楼区地名网[手机版]

      林纾(1852.9.27—1924.10.9)

      原名群玉,幼名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笔名冷红生。自号践卓翁。福建闽县(今福州)人,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

      林纾少孤,喜欢读书,由于家贫,只能搜罗旧书苦读,曾经得到《史记》、《汉书》残本,潜心研读,遂成为古文名家。林纾自称“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 曾经遍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三、四万卷藏书。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1897年任“苍霞精舍”中学堂汉文总教习,主授《毛诗》和《史记》。后曾任杭州东城讲舍讲席。1901年在北京任金台书院讲席,兼任五城学堂国文总教席,结识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作古文为吴所推崇,声名益著。1906年任京师大学堂-教员。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晚年专以译书卖文卖画为生。1924年病逝于北京。

      林纾的古文推崇韩、柳,主张“意境、识度、气势、神韵”, 认为“文必己出”,“取义于经,取材于史”。 他推重桐城派,又能看到其弊端。

      林纾是我国近代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第一人,他不通外文,因此翻译都是与人合作完成。1897年,林纾与王寿昌合译《巴黎茶花女遗事》,是他翻译的第一部小说。其后他与多人合作,翻译美国英国法国、俄国、希腊德国日本、比利时、瑞士、挪威、西班牙等国文学作品,终其一生,译书多至二百零六种,一千二百余万言。其中以翻译英国文学作品最多。单行本主要由商务印书馆刊行,未出单行本的多在《小说月报》、《小说世界》上刊载。著名的有《鲁滨孙飘流记》、《伊索寓言》、《新天方夜谈》、《黑奴吁天录》、《双雄义死录》、《魔侠传》等,林译小说风行一时,在我国翻译史占有重要地位。

      林纾早年积极主张新政,宣扬爱国精神。辛亥革命后,林纾思想趋于守旧,新文化运动期间,林纾曾发表《妖梦》、《荆生》两篇小说,对-、胡适等进行攻击。又在《公言报》上发表致蔡元培书,指责北大的进步措施。

      林纾能诗善画,生平著述很多,散文有《畏庐文集》、《畏庐续集》、《畏庐三集》;诗歌有《闽中新乐府》、《畏庐诗存》;传奇则有《蜀鹃啼》、《合浦珠》、《天妃庙》;笔记则有《技击余闻》、《畏庐琐记》、《畏庐漫录》等;小说有《金陵秋》、《官场新现形记》、《冤海灵光》、《劫外昙花》、《剑胆录》、《京华碧血录》等。


林纾相关

      林纾故居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林纾墓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


  相关院校:

      北京大学


  同年(公元1852年)出生的名人:

      刘步蟾(18521895)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周锡恩(18521900)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

      张瑞荣(18521930)浙江省衢州开化

      邓升平(18521922)广西自治区桂林市全州

      陈玉澍(18521906)江苏省盐城建湖

      + 更多公元185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24年)去世的名人:

      黄乃裳(18491924)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

      屈植卿(18851924)陕西省延安洛川县

      范卓甫(18651924)陕西省咸阳三原

      朱佛光(18531924)陕西省咸阳三原

      刘希平(18731924)安徽省六安金安区

      胡元龙(18351924)安徽省黄山市祁门

      + 更多公元192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