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完善科创金融服务

中国经济网——国家... 2024年06月13日 06:51

      为完善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环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近期出台的《关于金融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扩大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力争2024年辖内科技型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专家表示,金融业应加大对科创企业支持力度,满足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

      金融机构不仅能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还能为科创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专家表示,商业性金融可实现灵活的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多样化的融资产品、较高效率的审批流程,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具有优势。可专门针对科技领域设计金融产品,如科技创业贷款、知识产权融资和研发专项基金等。

      “要突出重点,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着重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科创企业的全方位金融支持,提高对具有核心技术、成长性强的科技型企业的服务力度。”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在政策的指引下,浙江省银行业加大了对科技型企业贷款工作力度。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上虞农商银行今年加大对科创企业的金融支持,通过搭建政务互动、金融服务、信息共享等多功能沟通渠道,构建分层管理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全方位整合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要素资源信息。今年以来已支持科技型企业634家,贷款余额71.01亿元。

      “我们努力让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成为科技企业获取贷款的‘硬通货’,使企业贷款更便利。”工商银行温州分行乐清支行党总支书记饶大驾表示,该行积极拓宽抵押品范畴,创新专利权、商标权质押融资方式,为其打造专属创新融资方案。目前,该行科创有贷户贷款金额在其贷款总额中占比约为65%。

      服务科创企业还应破除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壁垒。专家建议,银行要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赋能作用。要深度应用金融科技,弥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信用数据较少等不足,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信息收集、风险识别、监测力度,提高金融产品与企业匹配的精准度和风险防控的有效性。

      此外,需要发挥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作用支持科创企业。“加大力度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开源’。”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说,要优先支持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专精特新”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推动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北交所、科创板、新三板等上市。

      “债券融资方面,应加强债券市场化机制改革,创新债券融资工具,丰富多样化的债券融资产品,加快资产证券化发展,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债券融资。”田轩表示,未来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采取增信措施,支持科创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获得更多中长期融资。(经济日报记者 彭 江)



      基金看市


      热点聚焦


      金融人物库


      上市观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