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皖全国人大代表刘茜:不断激发群众生态保护主动性 | 检察日报特别策划

安徽省院 2023年10月25日

2023年10月23日《检察日报》7版


      原标题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陈浅综合养殖总场场长刘茜——

      不断激发群众生态保护主动性

      本报记者 王福兵 整理

▲刘茜代表(中)向农户传授生态农业技术。


      作为一名扎根乡村的人大代表,我熟知周围生态环境发生的点滴变化。当前,乡村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已呈现全面向好态势,广大村民已经形成人人参与、共同保护的自觉。我认为,这多是被动参与,主动保护的意识和热情需要被进一步激发,才能形成自主运转的正向循环。

      自1989年起,我开始发展乡村养殖业,用3年时间探索出一套“酒糟喂猪,猪粪喂鱼,塘内养鱼,埂上养猪”的综合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并成立养殖合作社,带领广大乡邻一起干。当时还谈不上有环保的理念,只是想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在一亩地上尽可能地多养鸡、多种树,再加上“变废为宝”,一年下来能多点收益。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我开始认识到这种模式本质上还是资源投入型,粗放式管理也难免带来污染问题,产业有待升级。

      乘着技术升级迭代和生态理念普及的东风,我带着自己的农场进入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品牌的新阶段,围绕生态养殖,推出富硒土鸡、富硒黑猪、富硒鱼、富硒茶、富硒酵母、富硒菊花、富硒腐乳等一系列富硒产品,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产品价值。以养鸡为例,我们现在按照每亩不超过35只的标准进行生态养殖,并分区轮流放养,让鸡自由刨食,吃草籽、蚂蚁、昆虫,投入饲料少了,也有利于土壤的修复和草的自然生长。肉质更优,每只鸡的售价也高了,亩产的收益反而比原来更高。

      自2016年起,我开始与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合作,将富硒种养技术无偿传授给其他农户,带动本地及外地农户富硒种植4200亩,富硒养殖10万羽(尾),帮助146名贫困户和残疾人就业脱贫,增加农民收入550万元。我们的实践证明,生态农业是能提高产业收益的,也是可复制、可推广的。

      作为连任四届的安徽省人大代表、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多年来,我始终与检察机关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我多次受邀参与检察开放日、案件庭审观摩、办案监督等活动,在今年5月还受最高检邀请,前往云南参与“完善公益诉讼制度,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主题视察活动。在云南期间,检察机关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特别是通过公益诉讼,调动行政机关、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洱海保护的实践,令我深受启发。

      检察公益诉讼的“支点撬动”作用让我意识到,生态农业不仅能促进一地一域经济发展,更可以与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国家战略相呼应。在检察机关的启发下,我推广生态农业的思路也发生了转变。我要做的不仅仅是宣传推广生态养殖技术,更要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发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生态农业建设中来。

      推广普及生态农业,提升产业价值,首先需要政府部门继续大力宣传生态环保理念,推广普及生态农业技术。其次,要在产业布局上多作谋划,鼓励企业投资生态农业,解决村民缺乏资金等起步难问题,推动生态农业迅速铺开,带来产业规模效益。最后,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也要落实普法责任制,继续强化法治宣传,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

      多管齐下,既有推动也有拉动,既有理念提升,也有实际收益,当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变为现实案例,村民们就会自觉地想要参与到生态产业、生态保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