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society.yunnan.cn提供.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一台农机盘活云南食用玫瑰花产业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0日 23:02:00  来源:云南网

  每年4月、5月是云南食用玫瑰花的采摘季。为了抢到“头水花”,省内外食用玫瑰花加工企业扎堆来到安宁市八街街道。“‘五一’假期前,我们就完成了嘉华等企业的合作订单。除了今年花期提前外,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起到关键作用。”云南海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良说。

  大量工人扎堆手工分拣食用玫瑰花的场景在如今的八街已经不复存在。记者在各加工企业生产车间看到,新鲜采摘的玫瑰花进入投料口后,后续的风选、色选等流程只需要一名工人在旁观察机器运作情况即可。

  采访中,八街的食用玫瑰花企业负责人、花农以及各地采购商对这台机器赞许不已。都表示,这已经成为云南食用玫瑰花产业飞速发展的助推器。

  海拔在1900米至2400米之间的安宁市八街镇,年平均气温14.8℃,十分适宜种植无公害食用玫瑰花。从20世纪50年代初,当地人开始零星种植食用玫瑰鲜花,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八街食用玫瑰的种植面积超6000亩。但由于当时玫瑰花加工企业还处于小散弱状态,加工成本高,加工效率低,加工品质得不到保障,导致食用玫瑰花的产业发展缓慢、生产企业和农户经营利润低。

  近年来,食用玫瑰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产品也由原来的单一食用向药用、美容、日化等领域延伸。各类产品迅速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也让食用玫瑰花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风口期。

  如何抢抓机遇?以前的人工分拣不仅成本很高,鲜花损耗率也居高不下。提质增效成为摆在产业发展面前急需完成的工作。2014年起,云南农垦集团所属云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杨云福团队开始研制食用玫瑰花瓣分选设备。

  2015年采摘季第一代样机落户八街街道相连村,效果显著,得到迅速推广应用。在此基础上,又经过近五年的潜心研发,该设备发展为集智能识别、精准分拣于一体的食用玫瑰花瓣全程加工自动分选机。2020年自动分选生产线在八街街道相连村全面运行。

  “这条全自动加工生产线是运用图像识别、机器学习、自动化控制、数字化车间管理等前沿技术,实现对玫瑰花瓣色泽、形状、新鲜度等多维度的精准判断与分类。从采摘后的花瓣进入生产线开始,经过色选、分级、拌馅等一系列工序,最终输出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高品质玫瑰产品。对这台机器的升级并没有停留在2020年。现在根据生产企业、收购企业的需求,在每个环节上都还在改进。”云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云福介绍。

  自动分选生产线实施应用后,八街街道形成了食用玫瑰的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管理,高效的自动化生产使生产企业年均产值增长25%,净利润提升近30%,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缩短产品上市周期,提升市场竞争力生产线。产出的高品质、多样化的玫瑰产品也深受市场欢迎,让生产企业快速成功地打入高端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在实现了产品价值的最大化的同时,也成为激活地方经济的新引擎。

  “运行了云南农垦集团研发的自动分选生产线后,我们生产企业的产能提升约2.5倍,且产品质量更稳定、等级划分更精细。同时,由于大幅度减少人工参与,人工成本降低了近80%,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这不仅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能为食用玫瑰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强大驱动力。”徐良介绍。

  在农机创新的引领下,产业的繁荣也促进农户种植玫瑰花的积极性,增加玫瑰花的种植面积,扩大种植规模,解决当地土地闲置,大量劳动力外输的问题,惠及了当地广大农户,成为科技兴农、产业富民的生动写照。

  李云珍是当地八街镇相连村的一名玫瑰种植户,几年前自家种植6亩多,亩产大约600公斤,自动生产线“驻村”后,产能的提升、市场的需求扩大,对原料品质的高要求倒逼着她学习提升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现在她种植的玫瑰花平均亩产值较以往提升了约20%,而且劳动强度也明显下降,农闲时间增多,生活品质显著改善。

  花农们对今年食用玫瑰采摘季的收成很满意。“现在我们的玫瑰不愁卖了,价格也比以前高,年收入较之前增长了约30%,日子越过越有盼头。”花农李云珍开心地说。

  目前,这台食用玫瑰花瓣全程加工自动分选机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该设备在云南、山东、贵州、甘肃等地均有落地,得到广泛认可和好评。”杨云福说。

  2021年11月全国农机装备补短板推进会议召开以来,云南多部门联动,聚焦轻简型、智能化农机装备和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化产业发展急需装备的研发攻关、生产制造、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努力补短板、强弱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近年来,根据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和农业产业机械化需求,我省梳理了短板机具清单,形成了涵盖丘陵山区水稻、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油菜、甘蔗等粮油作物,蔬菜、花卉、茶叶、水果、中药材、咖啡、核桃等特色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养殖等产业,以及山地动力平台、机播、移栽、收获、初加工等多环节短板机具目录。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机企业开展研发能力建设和短板机具研发攻关,攻克了烟草打塘移栽浇水施肥复合机、烟叶智能分级、智能定级,茶叶智能化拼配匀堆除杂生产线,澳洲坚果筛分清洗一体机,咖啡初加工生产线,鲜花智能分级机、智能打包机等一批云南特色优势产业急需机械装备难题,改进了果蔬干燥机、犁、玉米收获机等一批适用机械。全省咖啡、鲜切花等特色产业实现了从无机可用到流水线智能化生产的跨越。

  云南网记者 王淑娟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刘曦靓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