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白帝城

重庆市奉节县的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10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同义词白帝(白帝城)一般指白帝城(重庆市奉节县的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白帝村1号社,地处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白帝山上,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西临奉节县城,北倚鸡公山,地处长江三峡(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西端入口[1]
白帝城拥有多座城门,发现的有东门、小北门、大北门、皇殿台瓮城门(桑閤门)、小西门、西门等。东、西城门靠近长江。白帝城筑造是在历代筑城基础上增补及修建而成,白帝城存在城套城、城压城的现象,南宋宋元战争山城则是城连城、城中城、城外城的防御体系,具有强烈的军事堡垒特征[1]
2006年5月25日,白帝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2022年1月,白帝城被列入重庆首批历史名园名单。[8]
中文名
白帝城
外文名
Baidicheng
地理位置
重庆市奉节县夔门街道办事处瞿塘峡社区白帝城景区
开放时间
入园时间08:30,停止入园时间17:30[7]
所处时代
西汉末年至清
保护级别
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    号
Ⅲ-395
官方电话
023-85991002[6]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白帝城
西渗戒欠己定汉末淋习年公孙述据蜀,在山上筑城,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便借此自号白帝,并名此城为白帝城。公孙述死后,当地人在山上建庙立公孙述像,称白帝庙。
唐代以前,白帝庙处增建了祭祀刘备的店辨柜先主庙和祭祀诸葛亮的诸葛祠。
明正德八年(1513年),四川巡抚林浚毁公孙述像,另祭祀江神、土地神和马援像,改称“三功祠”。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四川安抚司副使张俭又毁“三功祠”,改塑刘备、诸葛亮像,更名“义正祠”,后又添供关羽、张飞像[3]
清同治十年(1871年),奉节知设采轿县吕辉重修白帝庙[4]热芝设。
2015年,重庆考古队阀验对小北门遗址、大北门遗址进行了清理和发掘。
2017年,重庆考古队发掘清理关山口一字誉乃耻骗墙[1]

建筑特点

播报
编辑

结构

  • 综述
城墙局部剖面图
白帝城城墙围合长度近7000米,南宋城墙约3900米,为夯土甃石结构。主要的修筑和使用年代是在南宋淳祐至元初至元年间。白帝城遗址的一字城墙有两道。一道从较场坝通往谭家沟至长江边;另一道从子阳城皇殿台瓮城东南角顺山脊经关山口往下至关庙沱(瞿塘关)江边。两道城垣共同构成白帝城西面的沿江防御。
关山口一字城墙上为夯土甃石结构,清理长度约117米,最宽处约7.1米,墙体呈西高东低状,也体现出了对西部防御的考虑。
白帝城拥有多座城门,发现的有东门、小北门、大北门、皇殿台瓮城门(桑閤门)、小西门、西门等。东、西城门靠近长江。小北门遗址城墙内有3座建筑基址,与城墙、小北门属于一个整体。建筑基址有外墙基、内墙基、门道、排水沟等,建筑基址南侧有一水池遗迹,出土有南宋嘉定五年的残碑。大北门遗址清理出了残存的门道和道路遗迹,门道宽2.6米、残高1.5米左右,用石块砌筑,白灰抹缝,表面残留有白灰面。道路面是用不规则形的石板和鹅卵石铺设,两侧边用较规整的石块铺设。在城内发现了内城、城门、马面、马道、高台基建筑群等[1]
  • 白帝庙
白帝庙内有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等明清建筑。明良殿为嘉靖十二年(1533年)建,系庙内主要建筑,内有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塑像。武侯祠内供诸葛亮祖孙三代像。祠前有观星亭。明良殿和武侯祠左右两侧藏有各代名碑[3]
白帝城遗址历年发掘布方图

特点

白帝城虎踞夔门西口,利用夔门险要的山形水势营造城池,依山傍水,凭高控深,是峡江城市类型的典型城址。白帝城筑造是在历代筑城基础上增补及修建而成,白帝城存在城套城、城压城的现象,南宋宋元战争山城则是城连城、城中城、城外城的防御体系,具有强烈的军事堡垒特征[1]

文物遗存

播报
编辑
“桑閤门宅谨施”瓦(南宋)
白帝城白帝庙内还有文物陈列室、诗史堂,陈列着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出土文物和古今名家的书画。白帝庙内有东周时期巴蜀柳叶铜剑、汉晋时期的悬棺遗物和隋唐以来73块书画碑刻、陶器和青铜摇钱树等,及历代文物1000余件,书画100余幅。
白帝城东、西有两处碑林,在东碑林,有《凤凰碑》和《竹叶碑》。在一些殿堂内有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的鎏金塑像[3]
白帝城内的出土物以南宋兵器为主,主要为各类铁箭镞、铁矛、铁镦、铁雷、铜弩机、礌石等[1]

研究价值

播报
编辑
南宋白帝城城垣布局图
白帝城因其天生易守难攻,成为古代历朝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楚夺此地而得以西进,西汉公孙述据此地而割据一方,蜀汉刘备退守白帝城托孤而汉室得存,南宋筑山城而抗御蒙元,故白帝城有镇守三峡、拱卫巴楚之称。历朝在白帝城先后建立过扞关、江关、白帝城、夔州都督府、夔州路、瞿塘关、瞿塘卫等军事堡垒性质的重镇,尤其是宋元战争时期,白帝城为南宋“四舆”、川东“八柱”之一,与重庆城、合川钓鱼城、渝北多功城、南川龙崖城、泸州神臂城等,共同构建了南宋政权西线山城防御体系,明清时期,白帝城仍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军事堡垒沿用[1]

所获荣誉

播报
编辑
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5]
2022年1月,白帝城被列入重庆首批历史名园名单。[8]

保护措施

播报
编辑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白帝城遗址先后开展了10余次考古工作。
1998年至今,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围绕白帝城开展了多年的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先后发现了六朝时期城址遗迹、唐代夔州城、南宋宋元战争山城城墙、小北门遗址、大北门遗址、子阳城遗址等,厘清了白帝城的历史发展演变进程、山城防御遗址的范围及格局等[1]
2006年5月25日,白帝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历史文化

播报
编辑
地名由来
白帝城原名子阳城,为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述所建,并在此屯兵积粮。公孙述有帝王之心,便令其亲信先造舆论,于建武元年(25年)正式称帝,自号“白帝”,并改子阳城为“白帝城”,改城池所在的这座山为“白帝山”[3]
白帝城托孤
章武二年(222年)8月,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于东吴,兵退夔门之外。从此刘备一病不起,于白帝城附近的永安城(重庆奉节县的夔州城)永安宫托孤于诸葛亮[3]
文学作品
白帝城有“诗城”的荣誉,历代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登临白帝城留下诗篇。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白帝城西有孤石,冬出水二十余丈,夏即没,秋时方出。谚云:滟滪大如象,瞿唐不可上,滟滪大如马,瞿唐不可下。盖舟人以此为水候也[1]。”
陈子昂
《白帝城怀古》
李白
《早发白帝城》
杜甫
《夔州歌十绝句》《上白帝城》《登高》
刘禹锡
《竹枝词九首(其一)》
陆游
《夜登白帝城楼怀少陵先生》

旅游信息

播报
编辑
地址
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白帝村1号社。
白帝城风景区
交通
在重庆龙头寺汽车站坐大巴五个半小时到奉节县城,景区位于城东10千米左右。
白帝城交通: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乘坐高速水翼船7小时抵达奉节新县城,转乘公共汽车前往白帝城(30分钟,5元/人)。
重庆龙头寺车站—奉节,车程约5.5小时,奉节到白帝城可乘出租车往返。
开放时间
入园时间 08:30
停止入园时间 17:30
停止售票时间 17:00
闭园时间 19:00
门票
旺季(03.01-10.31):挂牌价100元
淡季(11.01-02.29):挂牌价60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