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头条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cj.sina.com.cn提供.

总经理换人,基金经理频繁离职,业绩长期跑输同业,商小虎如何拯救?

2024年4月23日,融通基金发布《关于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公告》,原公司总经理张帆因个人家庭原因离任,由副总经理商小虎同期代理总经理职务。

融通基金作为老牌央企系基金,近一年可谓是风波不断。

从2022年12月开始,融通基金的基金经理接连离职,在全行业中离任人数榜上有名。不仅如此,旗下的基金产品更被爆出有“互相抄袭”的嫌疑。

新的“掌门人”能否带领融通基金走出困境,ceo换帅是否预示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发生变化,能否解决基金经理持续流失的现状,又能否给股东、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

千亿基金公司换帅!

2017年6月起至2024年4月22日,张帆担任融通基金总经理将近7年。

张帆有多年证券从业经历,历任新时代证券经纪业务管理总部董事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职务。张帆在任期间,融通基金也完成了由新时代证券到诚通集团的股权变更。

2021年12月,融通基金控股股东原新时代证券股权变更尘埃落定,中国诚通集团最终以131.35亿元的价格受让了原新时代证券98.24%的股权。

2022年3月,证监会核准中国诚通集团成为新时代证券主要股东、融通基金实际控制人。原新时代证券更名为诚通证券,正式成为央企子公司,融通基金则成为央企系基金公司。

融通基金2001年5月22日成立于深圳,是国内第二批、全国第十三家成立的基金公司。

2017年6月,张帆刚刚接任总经理时,融通基金旗下权益基金规模不足300亿元,资产规模651.46亿元。

随后,张帆重新梳理了公司投资管理团队,从内外部选拔人才到权益投资总监、研究总监等重要岗位,并组建了专户投资部和组合投资部。

在官宣张帆离职前,截至2024年3月31日,融通基金资产规模已升至1451亿元,基金数量达到145只。

接棒张帆的商小虎,是融通基金的一名“二进宫”老将。

2015年1月,商小虎加入融通基金,担任投资总监,期间管理了5只基金,均录得正回报,4只同类排名前50%。

不过,2017年下半年,商小虎便陆续卸任在管产品,同年12月在管基金清零,随后离开融通基金。

2019年9月,商小虎加入上海禧弘私募,担任公司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管理禧弘价值成长1号,直到2023年3月。

在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诚通集团后,商小虎于2023年4月回归融通基金,出任公司副总经理,分管投研工作。

有消息称,此次融通基金由投研专业出身的副总经理代为履行总经理职责,或是基于加强公司投研核心能力建设的考虑。

基金公司核心高管变动会影响公司人员的稳定性、投资建设方向以及渠道建设等。

新掌门的接棒是否预示着公司决策的改变,是否会决定融通基金未来发展方向,能否取得更好的回报,是市场最关注的事情。

基金经理频繁离职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止至2024年5月30日,今年共有1807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宣告卸任,一些被卸任产品的基金经理接下来的动作就是离职。从Wind数据看,5月30日前本年内有121位基金经理离开原基金公司。

2023年整年离任基金经理数量榜单中,融通基金以8位经理离任并列榜单第二,与其并列的是博时基金,同样2023年有8位经理离任。排名第一的是嘉实基金,11位经理离任。

另外两家都是行业内的大公司,相对于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融通基金的基金经理离任数量之多令业内咂舌。

实际上,融通基金有9名基金经理离任均发生在2022年12月15日之后,且均是离职,不再担任公司其他职务。

具体来看,彭炜是融通基金本轮基金经理离任潮的第一人。

2012年4月加入融通基金,历任建筑建材行业研究员、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钢铁煤炭行业研究员、周期行业研究组组长,2017年12月5日起开始管理基金产品,是融通基金自己培养的基金经理。

直到2022年12月16日,彭炜卸任了融通旗下的6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一职。

2023年2月18日,林清源离职。

2023年3月15日,于2009年2月就入职融通基金的“老将”蒋秀蕾也提出离职。

蒋秀蕾在融通基金任职年限高达10.53年,基金经理任职年限也高达9.15年,是妥妥的培养起来的“老将”。

随后,2023年4月26日到2024年10月16日期间,成涛、赵小强、刘明、许富强、张一格、张婷也陆续离职。

据天天基金数据显示,融通基金目前有33名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平均年限为4.8年。2023年除离职的8名基金经理外,2023年融通基金还新聘12名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变动率为48.00%,团队稳定性为0.44。

基金经理离任,对投资者来说影响极大。

基金经理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他们的离职和变更可能会对公司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基金经理离职,也可能会引发市场恐慌和投资者的大规模赎回。

对于融通基金,基金经理频繁离职是否有难言之隐也未曾可知。

业绩常年跑输同业

基金产品被曝“互相抄袭”?

实际上,融通基金的管理业绩也常年跑输同业。

截止至2024年3月31日,据天天基金网数据,融通基金旗下17只股票型基金,合计规模为80.53亿元,近一年平均回报率为-12.00%,跑输同期同类基金-9.87%的平均业绩。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2024.3.31

时间再拉长观察,近五年融通基金旗下股票型基金平均回报率为19.56%,依然跑输同期同类基金35.44%的平均业绩。

混合型基金或更能说明基金经理的机动管理水平。截止至2024年3月31日,融通基金旗下共有71只混合型基金,管理规模达到244.09亿元,近一年、近三年平均回报率分别为-8.88%、-21.81%,而同期同类基金平均业绩分别为-7.9%、-19.19%。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2024.3.31

也许是高管变动及管理业绩的持续低迷,融通基金的管理规模近年出现了下滑。

天天基金的数据显示,2020年三季度末,融通基金旗下全部基金规模合计为1601.76亿元,时至2022年三季度末,该基金公司管理规模为1127.46亿元,与2020年三季度末相比锐减三成。

截止至2024年一季度末,规模有所回升至1451.41亿元,与巅峰期相差不足200亿元。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2024.3.31

不仅如此,更有发现一些基金经理业绩并不理想,竟是因为互相抄袭。

先看老将邹曦的任职履历。

邹曦2001年2月加入融通基金,历任市场拓展部总监助理、机构理财部总监助理、行业分析师、宏观策略分析师、基金管理部总监、研究部总监、公司权益投资负责人。

邹曦累计任职16年,共管理13只基金,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42.7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为128.36%.其中有4个产品任职回报为正向。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2024.5.30

目前邹曦在任管理10只基金,这10只基金的近三月业绩回报均已回归正向,最高的达到13.20%。

其中近六月8只基金回报收益为正,近一年仅有1只基金回报收益为正,其中亏损最大的是融通领先成长混合(LOF)C/A,收益率为-13.19%、-12.78%。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2024.5.30

笔者通过天天基金网的数据观察到,邹曦旗下的基金产品走势极其相似,部分基金出现同涨同跌的情况。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2024.5.30

邹曦的基金虽然叫着不同的名字,但买入的股票却几乎一致。

其中,融通行业景气混合、融通通乾研究精选混合、融通产业趋势股票和融通中国风1号灵活配置混合这四个基金今年的1季报显示前十大股票持仓完全一致,甚至持股比例也几乎接近。

这四只基金前十大共同持有杭叉集团、安徽合力、华发股份、招商蛇口、滨江集团、潍柴动力、中联重科、恒立液压、中国重汽、徐工机械。排名先后相同,甚至持仓比例都极为相似!

这就解释了这四只基金净值同涨同跌的原因。

注:融通行业景气混合, 2024.3.31

注:融通通乾研究精选混合, 2024.3.31

注:融通产业趋势股票, 2024.3.31

注:融通中国风1号灵活配置混合, 2024.3.31

市场波动可以会放大对出持股同质化的影响,反过来,同质化的持仓也会影响市场波动。甚至小幅波动的情况下,一旦出现挤兑现象,就会导致股票大幅下跌以及基金净值集体缩水。

持仓雷同,会导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发生,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如何更好维护投资人的收益,是邹曦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于融通基金,如何在股权转换中稳定军心,如何面对高管换任和基金经理的集中离职,新帅上任对于发展中的融通来说,是机遇还是挑战?如何稳定规模增长,并扭亏为盈,是摆在管理层面前的新难题!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作为投资参考指导,读者需要对自己的投资负责!)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