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问医生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data.120ask.com提供.

当前位置:有问必答网信息库> 找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核医学科> 科室介绍

科室列表

儿科

儿科

妇产科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中医科

肿瘤科

肿瘤科

康复医学科

康复医学科

麻醉医学科

麻醉医学科

介入医学科

介入医学科

营养科

营养科

医技科

医技科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
核医学科介绍:

核医学(过去也称为同位素)是采用极其微量的放射性核素以及相关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学学科。经过近几十年的科技发展,核医学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现代医疗高新技术发展的标志性分支学科。核医学本身也正逐步建立和发展出许多亚学科(也叫分支专业),其中主要包括:核医学影像检查将微量放射性药物注射到人体内,然后采用ECT(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显像仪)对人体进行局部、动态、全身或断层扫描成像。这种检查可以及时发现人体内多种组织的功能性和代谢性的变化,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疗效分析。核医学成像检查所采用的放射性药物有二大类:一类是采用单光子放射性核素(例如锝-99、碘-131、铊-201等)所标记的药物进行显像,显像的仪器为SPECT(单光子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显像仪);另一类是采用正电子放射性核素(例如氟-18、碳-11、氮-13等)所标记的药物进行显像,显像的仪器为PET(正电子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显像仪)。PET有二种:一种是高档的设备,灵敏度高、图像分辨率好而且速度快,但检查费昂贵;另一种是低档实用型(且附带解剖定位的X-CT)多功能SPECT/CT,只能进行氟-18标记葡萄糖(18FDG)显像,但速度慢。核医学成像检查所用的放射性药物一般在10-6~10-12mol(相当于微克~皮克级水平),化学用量仅仅是放射科常规造影剂的千分之一到十万之一,因此不会有任何的毒副作用;放射性核素对人体产生的辐射量一般仅仅相当于一次X线胸片的辐射量,对病人本人和周围人群都不会产生辐射危害。放射性核素治疗技术采用一些特制的大剂量放射性核素(放射性药物),这些药物能大量特异性地聚集到病灶,起到靶向治疗的作用。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项目包括针对甲状腺癌、恶性肿瘤骨转移、不能手术的内分泌肿瘤和各种不能手术完全切除的实体肿瘤等进行放射性核素治疗,疗效显著。核医学标记免疫分析(体外检测项目)过去仅仅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免疫测量(简称放免),现在该类技术已经发展到采用多种免疫标记测量、自动化和快速检测,而且检测项目种类多。目前我们开展的临床常用检测项目有六十多种,临床应用极为广泛。

[点击展开全部]

*科室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信息纠错

核医学科门诊时间表:

门诊类型:普通门诊专家门诊特需门诊夜间门诊

医生擅长疾病
高云朝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核医学科
擅长:1、甲状腺癌术后放射性碘131治疗与随访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放射性同位素(碘131)治疗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3、桥本甲...
孙贞魁主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核医学科
擅长:PET-CT的诊断
王阳主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核医学科
擅长:核素治疗甲亢和甲状腺肿瘤、转移性骨肿瘤及解读核医学科相关影像片
盛矢薇主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核医学科
擅长:甲状腺癌、甲亢等甲状腺疾病
1234下一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