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问医生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data.120ask.com提供.

当前位置:有问必答网信息库> 找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肾内科> 科室介绍

科室列表

儿科

儿科

传染病科

传染病科

妇产科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中医科

骨科

骨科

康复医学科

康复医学科

麻醉医学科

麻醉医学科

介入医学科

介入医学科

营养科

营养科

五官科

五官科

医技科

医技科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
肾内科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是我国血液净化技术的主要创建单位之一,教育部重点学科以及我国肾脏疾病医疗、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由肾内科病房、血液净化中心、肾内科门诊和肾病实验室四部分组成。在国内率先开展血液透析、同种异体肾移植等多项技术。在血液净化、急性肾损伤等危重病治疗的临床和研究方面实力雄厚,处于各自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并有一定影响。

科室具有光辉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于1973年创建包括当时大内科下属的肾脏病组和血液透析室,同年成功试制了台标准平板型人工肾机,成立血液透析室。1982年独立为肾内科,成为我国重要的肾脏内科和血液净化的临床和科研基地,总体医疗和科研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科室的大事记如下:

1973年参与我国台平板型血液透析机的研制,并开展了我国例血液透析治疗。

1975年开展我国例尸体肾脏移植获得成功。

先后·国内或上海率先开展了一系列诊断和治疗新技术。上海早开展腹膜透析(1966年);国内早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1973年)、血液灌流(1979年)、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治疗危重急性肾衰竭(1985年)、改良的CRRT技术(日间CRRT,1994年;高容量血液滤过疗法,1999年;延长的每日血液滤过疗法,2000年)、枸橼酸抗凝血液透析(1995年)、二重血浆滤过(1999年)、MARS人工肝治疗(2001年)、蛋白A免疫吸附疗法(2003年)、ECMO联合CRRT的组合式血液净化疗法(2008年)等。上述技术目前多数已在全国得到普及,在肾脏疾病和一些特殊非肾脏病的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979年开展肾脏穿刺活组织检查工作

1983内早报道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提出诊治要点

2002年被教委评为级重点学科

2011年评为科技部心血管和肾脏疾病重大创制新药评价平台

2012年被列为卫生部重点临床专科

科室主任丁小强,现在编医生人数24人,其中正职称2人,副职称7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4人,实验室技术员4人,血透室工程师1人。目前担任血液透析学会常务理事1人,中华肾脏病学会常委1人,中华肾脏病学会青年委员1人;中华肾脏病学会血液净化学组副组长1人,组员3人;中国女医师协会肾脏病和血液净化委员会委员1人;上海肾脏病学会候任主任委员1人,委员2人,青年委员1人;上海肾脏病学会血液净化学组组长1人,肾脏病理学组组员1人。

作为我国重要的肾脏病医疗中心,承担大量疑难危重病人的收治和会诊工作。肾内科门诊全年接诊患者超过14万人次,门诊接诊患者近5万人次。病房床位59张,科室每年收治病人超过2550例次。周一至周六全天开设专科门诊,并开设主治医生随访门诊,以及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尿路感染、门诊腹透、尿毒症、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肾病、肾穿刺随访、狼疮性肾炎、水肿、肾病营养等专病门诊。每周25个半天门诊和1个半天干部保健门诊。

血液净化中心拥有1800m2透析治疗室,96台先进的血液净化治疗仪,是我国目前规模大、开展技术全面的血液净化中心之一。开展单纯超滤、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分子吸附循环治疗等,不仅用于治疗严重的肾脏病,还经常用于抢救中毒、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重症肝炎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目前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0余人,每年血透近6万例次,血液透析滤过近1万例次,连续性血液净化近1000例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达到先进水平。同时,每年接受大量来自上海市和全国其他省市的疑难、危重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短时透析治疗。腹膜透析专业组为我国首批卫生部腹膜透析示范培训中心,拥有腹透病房和设施完备的腹透门诊诊室,目前有维持性腹透患者500余例,开展各种腹透治疗技术。

肾内科培养了我国批肾脏病学临床型博士研究生,迄今共培养研究生博士53名,硕士生89名,博士后3名。接受大量上海市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医师进修,迄今共培养肾脏病专业进修医师100余人。参编重要教材《内科学》(7/8年制规划教材,2002、2006、2010)、参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1982,负责“血液透析”章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临床用药须知,、二版)“利尿剂”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药物”。担任《实用内科学》副主编(廖履坦为11-13版副主编,丁小强任14版副主编)。

自1985年起主持全国性血液净化、肾脏病诊治等学术会议、继续教育课程22次,参会人员6000余人次。主持和上海市重大、重点项目14项,主持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16项,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肾脏病学领域杂志,为我国肾脏疾病防治水平的普及与提高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多次主持或参与重大医疗和保健工作。起草或参与我国多个指南和规范的制订。包括卫生部委托制订“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范”副主编、“血液透析标准操作规范”起草人、“急性肾损伤临床路径”起草人、“维持性血液透析临床路径”起草人。中华医学会委托编写“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常务编委和终定稿人之一。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制订“糖皮质激素在肾脏病领域应用的共识“(2008,2010版)起草人。上海市卫生局和医学会委托制订“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规范“主编。同时,多次为和上海市卫生管理部门的重要决策提供专业咨询。在和上海市重要医疗与学术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点击展开全部]

*科室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信息纠错

肾内科门诊时间表:

门诊类型:普通门诊专家门诊特需门诊夜间门诊

医生擅长疾病
林静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肾病内科
擅长:暂无
方艺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肾病内科
擅长:急性肾损伤的防治,慢性肾脏疾病的早期防治和筛检,慢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诊断和治疗,孤立肾,高尿酸血症
林攀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肾病内科
擅长:擅长肾穿刺,慢性肾脏病,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尿路感染的诊治。
俞小芳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肾病内科
擅长:血尿、蛋白尿、肾功能减退、尿毒症腹膜透析治疗、尿路感染、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