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yuàn]
汉语文字
收藏
0
0
院(拼音:yuàn)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2]。此字始见于战国秦简,古字形从阜(阝)、完声。“院”基本义指院墙、围墙。后转指有围墙的院子、房屋。此外,“院”在旧时也指官署。现代有些组织、政府机构和公共场所也叫“院”。
中文名
拼    音
yuàn
部    首
阝(左)
五    笔
BPFQ[1]
仓    颉
NLJMU[1]
郑    码
YWBR[1]
笔    顺
横撇弯钩、竖、点、点、横钩、横、横、撇、竖弯钩
字    级
一级(编号:1734)[2]
平水韵
去声·十七霰[3]
总笔画
9(部首2,部首外7)
四角号码
7321₂
UniCode
U+9662[1]
笔顺编号
524451135
注音字母
ㄩㄢˋ
字形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字

文字源流

播报
编辑
字形演变流程图(文中出现序号参照此图所示文字)
芝企喇习影姜殃“院”由“阜”和“断厚完”组成寻杠。“”的古说询文字形,有人认为它表示逐层上升的山崖,也有人认为它是石阶之形,总之都跟山势、地形的高低升降有关。“阜”在楷书中当左偏旁使用时写作“阝”。这个偏旁的字在意思上多与土山、丘陵、地势的高低升降有关,比如降、陟、陵等,但也有的字跟建筑物有关,比如除、阶以及院。“完榜遥巴”在字中起表示读音的作用。
“院”较早的意义是指“围墙”。《广雅·释宫》:“院,垣也。”“垣”就是墙。《说文解字》阜部热葛己、宀部下均收了“院”字,宀部的“院”注为“寏(huán)之或体”,且云:“寏,周垣也。”“周垣”就是围墙的意思。《说文解字》另释“院”为“坚”,表示“坚固”的意思,聊备一说。
由“围墙”的意思,“院”进一步指围墙内房屋四周的空地,也就是庭院、院子。宋代《增修互注礼部韵略》:“有垣墙者曰院。”“院”的这个意思超越了它最初的含义,而更为人所熟知,唐代以后,多见于诗词歌赋中。如李白《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忘忧或假草,满院罗丛萱。”又如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词:“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页全说梧桐深院锁清秋。”
后来,“院”又用作官署的名称,比如,唐以后有“翰林院”,清末有“大理院”。在当代,“院”还作为某些公共场所的名称,如医院、戏院、画院等。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院”由指围墙,到指院落,再到指某些场所这样一条发展脉络。[13]

详细释义

播报
编辑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名词
围墙
wall
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法律答问》:“巷相直为院,宇相直者不为院。”
院子,房屋周围用墙或栅栏围起来的空地
yard;
courtyard
唐·广宣《九月十五日夜宿郑尚书絪车东亭望月寄杜给事》诗:“清光满院恩情见,寒色临门笑语谐。”
前蜀·韦庄《谒金门·空相忆》词:“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长脖子男人推开的小门没有关住,从那门洞里能望到院里。”
院落;庭院;四合院;深宅大院
某些机关和公共场所的名称
《新唐书·百官志三》:“﹝御史台﹞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隶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隶焉;三曰察院,监察御史隶焉。”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七:“唐有三院御史,侍御史谓之台院,殿中侍御史谓之殿院,监察御史谓之察院。”
《儒林外史》第十回:“向在京师,蒙各部院大人及四衙门的老先生请个不歇。”
法院;医院;博物院;国务院;科学院;电影院
特指学院
高等院校
特指医院
出院;住院;转院
僧、道者居住的地方
唐·李隆基《为赵法师别造精院过院赋诗序》:“入清虚院,则法师所居之地也。”
唐·韩愈《同窦牟韦寻刘师尊不遇》诗:“院闭青霞入,松高老鹤寻。”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念本寺里别无宝贝,敝院又没粮草。将军手下许多兵,怎地停泊?”
园林
garden
唐·钱起《夏日陪史郎中宴杜郎中果园》诗:“竹阴疏柰院,山翠傍芜城。”院,一本作“苑”。
姓氏用字,参看主词条“院姓
(参考资料:《现代汉语词典》[4]《汉语大字典》[5]

古籍训释

播报
编辑

说文解字

【卷十四】【𨸏部】王眷切(yuàn)
院,堅也。从𨸏完聲。
【注释】徐铉等注:宀部已有,此重出。
【卷七】【宀部】胡官切(huán)
寏,周垣也。从宀奐聲。
院,寏或从𨸏。[6]

说文解字注

【卷十四】【𨸏部】
“(院)堅也。从𨸏完聲”注:王眷切。十四部。按,宀部爲寏之或體。[7]
【卷七】【宀部】
“(寏)周垣也”注:寏之言完也。《西京賦》曰:“鐐亙綿聯,四百餘里。”薛注曰“苑之周圍也。”善曰:“《西都賦》之繚以周牆也。”
“从宀,奐聲”注:胡官切,十四部。
“院,寏或从𨸏,完聲”注:完亦義也。《廣雅·釋室》云:“院,垣也。”《左傳》:“繕完茸牆,以待賓客。”李涪云:“完當爲宇。”按,“繕完茸”三字成文,猶下文云“觀臺榭”亦三字成文也,安得以今人儷辭之法繩之,必欲謂爲誤字。則完當是“院”字,蓋惟子産盡壞館垣,故措辭就垣言,上文高其閈閣,亦爲門不容車掩飾,古人字無泛設也。又按,鉉本云:“寏或从𨸏。”鍇多“完聲”二字,皆非善本。蓋此篆當从宀,阮聲,與𨸏部从𨸏,完聲之字别,篆體及説解轉寫誤耳。[8]

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字部】院;部外笔画:7
《唐韻》王眷切。《集韻》《韻會》于眷切,並音瑗。《説文》:堅也。《玉篇》:周垣也。亦作寏。《增韻》:有垣牆者曰院。《唐書·宣宗紀》:作五王院,以處皇子之幼者。
又官廨曰院。《唐書·明皇紀》:置麗正書院,聚文學之士。又《令狐綯傳》:綯爲翰林學士,夜對禁中燭盡,以金蓮花炬送歸院。又《南部新書》:自唐初來,歷五院惟二人,李商隱,張延賞。註:五院,謂監察殿中侍御史中丞大夫也。
又儒者所居曰書院。《方隅勝略》:白鹿書院,在廬山。鵝湖書院,在鉛山縣。
又浮屠所居曰僧院。《傳燈錄》:本行和尚云:若有人道得著,老僧分半院與汝同住。
又道流所居曰道院。白樂天《尋郭道士》詩:看院止留雙白鶴。
又《廣韻》《集韻》並胡官切,音桓。
又《集韻》委遠切,音婉。義並同。[9]

字形书法

播报
编辑

字形对比

字形对比(楷体)

书写提示

院字书写笔画
【规范提示】“阝”2画,㇌(横撇弯钩)一笔写成。
【写法】“阝”窄“完”宽,顶部“阝”低,底部左右旁齐平。“阝”,㇌(横撇弯钩)的钩尖收于横中线。“完”,“宀”的首笔点从竖中线上端右侧起笔,第二笔点写在竖中线左侧;“元”,短横起笔于横中线;撤从竖中线撇向“阝”下侧。[11]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播报
编辑

韵书集成

韵书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平声
二十六桓
合口呼
全浊
胡官切
ɣuɑn
去声
三十三线
合口呼
次浊
王眷切
ɣjuæ̆n
集韵
平声
二十六桓
合口呼
全浊
胡官切
ɣuɑn
上声
二十阮
合口呼
全清
委远切
ʔiuɐn
去声
三十三线
云/匣
合口呼
全浊
于眷切
ɣiuæn
礼部韵略
去声
线
于眷切
增韵
去声
线
于眷切
中原音韵
去声
先天
撮口呼
全清
iuɛn
中州音韵
去声
先天
余眷切
洪武正韵
愿(願)
去声
十一霰
次浊
虞怨切
oyen
分韵撮要
阳去
第十三鸳婉怨乙
(参考资料:汉典[10]

上中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ɡ
i̯wan
先秦
王力系统
ɣ
ǐwan
先秦
董同龢系统
ɣ
juan
先秦
周法高系统
先秦
李方桂系统
gw
janh
jian
jian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j
i̯wɛn
隋唐
拟音/王力系统
ɣ
ǐwɛn
隋唐
拟音/董同龢系统
ɣ
juæ̆n
隋唐
拟音/周法高系统
j
iuan
隋唐
拟音/李方桂系统
j
wän
隋唐
拟音/陈新雄系统
j
ǐuɛn
(参考资料:汉典[10]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方言类别
方言点
声母及韵母
调值
调类
备注
官话(北京官话)
北京
yan
51
去声
官话(冀鲁官话)
济南
yæ̃
21
去声
官话(中原官话)
西安
yæ̃
55
去声
官话(西南官话)
武汉
yɛn
35
去声
官话(西南官话)
成都
yɛn
13
去声
未注明异读原因
uan
13
去声
官话(江淮官话)
合肥
yĩ
53
去声
官话(江淮官话)
扬州
yẽ
55
去声
晋语
太原
ye
45
去声
吴语
苏州
jiø
31
阳去
吴语
温州
jy
22
阳去
湘语
长沙
yẽ
45
阴去
文读
yẽ
21
阳去
白读
湘语
双峰
uĩ
33
阳去
赣语
南昌
yɔn
21
阳去
客家话
梅县
ian
52
去声
粤语
广州
jyn
22
阳去
粤语
阳江
jin
54
阳去
闽语(闽南片)
厦门
iɛn
33
阳去
文读
33
阳去
白读
闽语(闽南片)
潮州
11
阳去
闽语(闽东片)
福州
ieŋ
242
阳去
闽语(闽北片)
建瓯
ŋyɪŋ
44
阳去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12]、汉典[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