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ah.anhuinews.com提供.

安徽新闻 > 安徽各地

  • 2024-06-16 07:48
  • 来源: 安徽时评
  • 作者:

  今年端午节假期首日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蚌埠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场选在固镇县垓下遗址景区,舞龙舞狮、布老虎、剪纸、糖画、戏曲联唱等4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轮番展演,体验感和热闹劲丝毫不输于激情四射的赛龙舟!

  固镇县垓下遗址景区

  固镇,这座自带“硬气”的皖北重“镇”究竟有什么“底气”?

  其实,只要一天时间,我们就可以了解固镇。

  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辰。如果把数千载历史浓缩成一昼夜,那么固镇的子时要穿越到5000多年前沱河之畔……

  一

  “安徽最古老的城”,人们这样称呼被列入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垓下大汶口文化城址。

  一座深埋地下、距今5000年前后的古城发掘,不仅将固镇人对历史回望的目光拉长,更填补了淮河流域无史前城址的空白。

  从地图上看,垓下大汶口城址东临五河,北靠灵璧,东北与泗县接壤,是四个县交汇地区,有“鸡鸣听三县”之称。

  固镇县博物馆

  淮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古代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汇地带。考古人员在城垣及城内六个发掘点发现了夹砂陶、泥质灰陶和泥质黑陶等陶器残片,还有少数黄陶、白陶,可辨器形有罐、鬶、盆、壶、杯、器盖以及鼎足等,形态具有皖北地区大汶口文化晚期较为典型的特征。

  “固镇十二时辰”的子时,历史刚刚发端,一切清新自然。

  二

  公元前203年12月——公元前202年1月,楚汉两军在垓下进行的一场决战,在“固镇十二时辰”里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刻是“固镇十二时辰”的辰时。相传,辰时是神话中群龙行云布雨的时刻,这份吉祥的寓意落在了汉高祖刘邦的身上。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西楚霸王项羽曾在这片土地吟唱。垓下之战发生在固镇境内,刘邦大败项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留下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典故。

  垓下遗址景区霸王别姬雕像

  固镇地区目前发现的关于垓下之战的遗迹众多,存世的“霸王城”就有湖沟霸王城、小王庄霸王城、垓下霸王城三处。遗址及周边出土的箭、矛等遗物对进一步了解垓下之战具有重要价值。

  让历史看得见,让遗迹重新“活过来”。

  2021年,固镇垓下遗址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同年7月,山东大学垓下遗址考古实践基地成立,山东大学考古系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固镇县政府三方联合对遗址进行发掘。

  固镇县规划编制了《垓下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垓下遗址核心区环境整治方案》,积极开展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类景区创建工作,为遗址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去年,垓下遗址研学营地试运营,书法馆、拓印馆、霸王别姬馆、非遗传习讲堂等投入使用。垓下遗址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景区,被列入“安徽非遗主题旅游十大精品线路”。

  三

  明清时期,“固镇十二时辰”来到酉时。

  “从前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奔波于京京古道、从固镇穿境而过的车马,想来并不慢。

  交通便捷是固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的重要原因。京京古道兴建于战国时期,北起北京,南至南京,定名于明代,是明清时期安徽境内最重要的官路。京京古道固镇段可达南北两京和九个布政司,又被称作“九省通衢”。

  驿马,是陆路驿站的重要交通工具,而马匹多少是衡量一个驿站大小的主要指标。清朝嘉庆年间,寿州州驿只有4匹马,而此时固镇驿就已有65匹马,是安徽省境内最大的驿站之一。

  这条大通道,不仅见证过商贾往来的繁华,更沉淀着固镇的千古心事。

  在和美乡村建设中融入京京古道元素

  明清时期五百多年间,朝廷官员、外国使臣、名人雅士从京京古道固镇段经过。“蕃僧频入贡,使节每充庭”,明正统初年任南京礼部侍郎的陈琏,在诗作《固镇驿》中描述当时外国使节和僧人频繁进入固镇驿的情形。

  “又十里固镇驿,曾令具膳。”“渡浍水,有浮桥,其南北两木枋,一曰‘谷阳古渡’,一曰‘浍水浮梁’。”“戌刻抵固镇驿住。”林则徐在日记中清晰记载着他与固镇京京古道的渊源。他至少3次到过固镇,其中一次是去广州禁烟时经过此地,固镇见证了他禁烟御辱、整治时弊的决心与勇气。

  近年来,固镇县深挖明清时期的古驿道历史文化,已陆续将京京古道固镇段上的2个镇区和11个村居打造成各具特色的和美乡村。《固镇县全域旅游规划(2021-2030)》已将京京古道固镇段文化廊道列为重点旅游项目。

  未来,这条千年古道将承载新使命新期盼,在固镇迎来新生。

  四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固镇十二时辰”进入戌时。

  1911年9月津浦铁路全线南北分段通车,津浦铁路固镇站成为连通皖北交通的主要中转站。

  从古驿到铁道,地处南北要冲的固镇战略位置更加凸显。

  1912年1月27日,北伐联军与原江南提督张勋带领的清军在固镇新马桥以北展开大战。北伐军大败清军,一举收复固镇。

  “闻我军昨夜得胜,追敌数十里,足见士卒用命,深堪嘉许。”次日,孙中山收到捷报后,立即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发去贺电。

  “固镇首捷”使得全国各地对北伐的支持力度空前高涨,15天后清宣统皇帝退位。

  一条铁路见证百年历史。2021年,固镇在老火车站旧址上建成津浦铁路固镇站遗址公园并向社会开放。

  津浦铁路固镇站遗址公园

  经历了岁月的洗礼,站在时间的长轴上,固镇重新出发。

  眼下的固镇,长三角一体化、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甬蚌合作等多重战略机遇加持,产业基础稳固、要素支撑完备、文化底蕴深厚等多种优势凸显。

  作为皖北重“镇”、蚌埠北“轴”,固镇发展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以更加豪迈的气概奏响改革发展的最强音,千年古城的“十二时辰”将被推向高潮。

  撰稿:尤靖文 凌义乐

  供图:固镇县委宣传部

编辑: 毛书兵
推荐阅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