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收藏
0
0

美国无线电公司

美国的一家电子产品制造企业
美国无线电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简称RCA公司)于1919年由美国联邦政府创建,1985年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并购,1988年转至汤姆逊麾下。历史上曾生产电视机、显像管、录放影机、音响及通讯产品,雇用员工约五万五千人,分布全球45个国家,产品广销一百多个国家。
公司名称
美国无线电公司
外文名
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
成立时间
1919年
总部地点
美国
经营范围
电子产品
员工数
约五万五千人

发展历史

播报
编辑
美国无线电公司
美国无线电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简称RCA)于1919年由GE、AT&T和西屋电气联合姜市墓榜创建,1985年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并芝祖胶购,1988年转至汤姆逊麾下。
历史上曾生产电视机显像管录放影机音响及通讯产品,雇用员工约五万五千人,分布全球45个国家,产品广销一百多个国家。
美国联邦政府的支持注定了RCA在技术上的遥遥领先。广播风靡时期凭着顶尖的技术成为全球无线电的泰斗;在全球沉醉于无线电的魅力时,率先发明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带领全球进入影像时代 —— 1950年3月29日,美国无线电公司成功地展示出一只全电子彩色电视显像管。该公司主席戴维-萨尔诺夫宣布“我们已踏上电视新纪元的门槛 —— 彩色电视时代”。
1954年
贝尔实验室和享牛RCA公司几位杰出的科学探奔恋家发明了太阳能电池[1]
1957年
成功的制造了军用库存存管理计算机(电子管式)BIZMAC/1,纳入陆军兵器工厂。不久,纽约生命保险公司也订购了BIZMAC/1机。后来,BIZMAC/1的改进型BIZMAC/2,又被纳入旅客生命保险公司。
1958年12月
发表全晶体管式计算机RCA/501,并进入商用计算机市场。
1960年
发表RCA/301(中型)和RCA/601(大型)计算机。以后,在1?年间,它与日立制作所,法国的布尔机器公司、西德的西门子公司、英国的国际计算机及制表机公司签订了技术援助协议,输迎壳牛出技术情报。
1963年
发表时处理计算机RCA/3301
1964年12月
发表完全采用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榜糠SPECTA/70系列机。
196蒸连9年
决心要用计算机市场上占据第二位。1月份从IBM公司聘请了丹纳肯,大力加强原有的推销队伍
1970年
发表RCA 系列机(RCA/2、3、6和7)
197棕陵体1年12月
突然宣布从通用计算机事业上撤退,把顾主基地卖给了龙尼瓦克公司。具有第一流技术的美国无线电公司后来所发表的RAC计算机,在某些方面不但超过了IBM和其他的竞争公司,而且还对本公司的机器赋予了一些新的概念。例如,RCA/501型,并不是只设计一个机型,而是由月租金为10000美元至30000美元的三个机型组成的系列产品。
根据60年代初期的产品计划,至RCA/500系列中,又加上了大型机RCA/601和小型机RCA/301。并还计划在1963年发表采用集成电路的第三代计算机RCA/ULTRA系列。这个计划被称为“闪电计划”,由美国无线电公司的几家研究所进行研究。与此同时,还对其他许多项目进行了研究。如:存储器、系统体系结构、线路、输入/输出设备等。假若美国无线电公司能下决心按照下原有计划发表新产品,并加强推销力量,也许不会导致1971年的爱。

现代发展

播报
编辑
今天,美国无线电公司实际上展出两只彩色显像管。一只使用单枝电子枪,而另一只使用三枝电子枪,以产生彩色图像。这两只显像管的规格与现行的黑白电视机的相同。
美国无线电公司正在同使用机械扫描盘产生彩色图像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进行竞争。美国无线电公司的显像管的优点在于它与现有的黑白电视传播设备一致,因而观众可使用他们家中的电视机。而哥伦比亚公司的电视系统则不然。
它生产的大尺寸映像管产品销售全世界排名第一,电视机、录放影机音响销量均居全美第一。
它于1959年在台湾建厂,在台湾期间,曾多次获外销绩优厂家第一名,被台湾当局先为模范工厂。现RCA全面进入中国存储市场,凭其高新技术产品必将给中国的存储市场带来强撼冲击。

教训

播报
编辑
液晶显示器出现的契机
在美国的电器商店,液晶等平板显示器几乎完全取代了传统显像管和计算机显示器。但谁也不会想到,当年发明液晶显示这一重大创新成果的人,竟然是一个年仅28岁的叫海尔梅尔的年轻人。
1962年,海尔梅尔在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学位时,在美国无线电公司(RCA)戴维·萨诺夫研究中心干一份兼职工作。在研究中心,海尔梅尔钻研固态微波器件,这种器件是手提电话和雷达芯片的祖先。一次,在去研发中心的班车上,海尔梅尔的朋友一直与他谈论关于有机半导体新型器件的研究工作,这让海尔梅尔很羡慕,因此产生了想换个研究课题的想法。碰巧,他的顶头上司也说:“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其实很少有时间能从事完全不同的工作,并获得创新性成果。”于是,海尔梅尔下决心开始研究有机半导体,并为此一下子写出过6篇有机半导体论文。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1964年,他在实现液晶显示的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年他只有28岁。

阻力

然而,为了防止被竞争对手抢先,美国无线电公司立即将他的研究列为秘密计划。 1968年,海尔梅尔就意识到,液晶显示将是未来电视机的主流,但作为彩色电视机显像管先驱的美国无线电公司,却固守自己的阵地沾沾自喜,对未来市场缺乏远见,不肯加大对液晶显示器研发的投资力度,从而失去了一次利用重大创新去占领新市场的绝好机会。
与此相反,日本的电视机和计算机制造商则从中看到了机会。他们集中大量人力和财力研发这种新技术,才导致了今天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牢牢控制着390亿美元液晶显示器市场的局面。

转机

由于自己的研究成果一直得不到公司领导的重视,1970年,海尔梅尔离开了美国无线电公司。然而这一年的11月,他却在日本获得了“液晶显示(LCD)京都创新奖”,这一奖项相当于日本的诺贝尔奖,奖金为42.5万美元。1975年至 1977年,海尔梅尔在“美国防部远景研究计划局”从事研究工作,他在最秘密地区———靠近内华达格鲁木湖的51号机场进行着更为机密的研究,该研究最终使F-117隐形轰炸机得以问世。
后来,海尔梅尔又来到德仪公司,并于1983年出任该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当时,日本竞争公司向美国市场销售低价芯片,德仪公司依据海尔梅尔提出的战略,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但是海尔梅尔不甘心为别人打工,1991年他又加盟 BellCore公司,成为公司首席行政官。他在该公司一直工作到1997年退休。
现年69岁的海尔梅尔,对未来的美国科学发展极为乐观,但也有一些担心。他说:“与以前相比,目前在研究工作中存在着更多的欺骗,尤其在纳米电子学方面特别显著。用欺骗的方法可以获得资助,但仅仅向计划注入大量资金并不能获胜,获胜必须要靠有创意的理念。

技术突破

播报
编辑
1.在1959年末,规划了电子数据收集系统。
2.在西部联合电报电话公司共同开发了以美国无线电公司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数字通信交换系统,并在美国空军用的作战后勤网络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合同额总共为3100万美元。联结300个局和5个转移中心,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项目。
3.在1964年4月,IBM公司刚刚发表采用混合集成电路的IBM/360系列机,美国无线电公司就在同年12月份发表了更先进的完全采用半导体集成电路的SPECTA/70系列机,这也是具有完整系列机概念的产品。尤其是SPECTA70/45型机,它的价格/性能皆优于IBM360/40型机,这一点就连IBM公司也不得不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