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拨云堂

老拨云堂

老拨云堂品牌专区
品牌介绍:   
   老拨云堂是一个有281年历史的老字号制药企业,于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由通海人沈育柏创建,据史料载,为“首开云南制药之先河”。其所生产的拨云锭是专门用于眼科治疗的中成药,因在眼科方面独树一帜,与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堂。

      历史上老拨云堂的发展浮浮沉沉,几经坎坷。直至1984年,第十世传人沈永刚献方创办现代化制药厂,才改变前铺后厂的作坊式经营。2002年云南烟草兴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资重组老拨云堂,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出现。

  “拨云见青天,名传数百年”这是人们对“锭子眼药”下的一句评语。

  在老几辈的云南人中,拨云锭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茶马古道上尘土飞扬的那些年,行走江湖之人都会带上几锭,因为除了治病之外,它还可以以物换物,当成硬通货来用。俗称“手拿拨云锭,走遍天下不受穷”即是此意。

  老拨云堂诞生至今已281年,如何治病救人得以传入宫廷、如何北上昆明开店五成路,又是如何借茶马古道远销东南亚,使得云贵总督唐继尧也对“老拨云堂”大加赞赏……如此这般辉煌自有其时,但是一直掌管其秘方的通海沈家却从未因此而富甲一方。在0时期,大字报贴满街头、抄家、批斗如潮的那些年,沈家的阶级成分也只是“小商人”。

  沈永刚说,家族数辈传承,行医卖药只求裹腹而已,少不了有赠药散财之举。这些皆缘自沈家祖训——半行阴功半养生。

  祖训是创始人沈育柏传下来的,《通海县志》上称其“天性轩朗”,在参透“可以利人济物者,莫如医术。”后遍走他乡“广求良方”。

  相传,此举至诚惊天,终遇神丐(实为大理鸡足山高僧),赐给神药“拨云锭”并秘授神方、神技及研药用的神钵。而后,经沈育柏精心研制,“拨云锭”乃成。

  这是在滇南广泛流传的关于拨云锭的神话,虽然神话故事在“五四”运动之后就已经被摒弃,但由此不难推断出拨云锭历史之悠久。中国人传统上“善有善报”的朴素思想也就此体现。

  沈家有赠药之传统:每年秋冬季节,或上山采集、或向百姓收购,草药总是不能少。那些飘香的草药晒干之后就一直堆放直至次年夏天,免费赠予腹泻之人,遇到贫困人家甚至还会附赠其他药物。这些回忆不仅属于沈永刚,也印刻在了通海的山间、小巷……

  颇有几许“集百草,要让这世界都香”的大宅门味道。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世道太平的日子里,送些草药自不足为奇,亦无太多可宣扬之处。

  但是,在世道艰难的日子,沈家也没有忘记遵循祖训,积阴德,1960年代中期,拨云锭已经停产,在国家加强管制的条件下,私人是不允许做药的,沈家依然没有放弃秘方,遇严重眼疾者,沈家仍会悄悄做出拨云锭并免费赠送。

  即使是1980年代,老拨云堂重建,拨云锭大批量生产的时候,沈永刚也未曾狮子大开口,而只是将价格定在了1角钱一锭。

  “半行阴功半养生”出现在封建社会,迷信是一方面,“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的传统观念影响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沈家难能可贵在世代传承此遗训,佛言,有因必有果,拨云锭或许真是沈育柏种下的善果,又或许不是,重要的是它还在,还能为更多的人“拨云见日”。在市场经济下,“半行阴功半养生”已不能再作免费赠药之解,老拨云堂的网站上对于拨云祖训如是说:在唯物主义时代,“行阴功”意在为民做实事、做好事,以良药造福众生;“养生”乃立品行,建立健康的企业经营观和个人价值观,这是医道、人道和个体生命所仰望的终极目标,也是中华五千年古老文明的一个高度浓缩,儒道佛合一。

  虽然沈家已经渐渐淡出老拨云堂的舞台,惟愿祖训仍在。

  
品牌专区http://mp.ppsj.com.cn/laoboyuntang.html
相关类别云南老字号 云南著名商标 医药 中成药 中华老字号 药店
发源地云南 > 昆明
关注度:2738
更 新:2021-5-29

相关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