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紫阳

北京市当代人物专题

      [公元1927年-2001年,相声表演艺术家]

      东城区房山区大兴区西城区通州区丰台区昌平平谷区朝阳区怀柔顺义区海淀区门头沟区密云延庆区北京市景点北京市特产北京市地名网[手机版]

      杨紫阳(1927.2—2001.4),相声表演艺术家,原名杨子扬,北京市人,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三弟子,曾任四川省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收徒:仇小豹、朱军王迅。2013年4月由掌门大弟子仇小豹代收生前学生丁宝祥、唐杰为徒。

      1927年生于北京,1946年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直属政工队,曾荣立三等功。后随军南下,曾任西南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演员,多才多艺,擅长曲艺、话剧、戏曲等表演艺术形式,1955年转业到铁路二局文工团任演员。

      1956年前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说唱团学习相声艺术,1957年拜侯宝林为师。随团学习期间,深受侯宝林、郭启儒、刘宝瑞等前辈的教益,始用艺名“紫阳”,并与马季(原名:马树槐)搭档,互为捧逗。

      后返回成都,在铁路二局文工团先后与杜三宝、侯一臣、周游、隋涤新等合作演出,从事相声创作、表演和辅导工作,直至离休。

      1964年,杨紫阳在成都“五月茶社”(成都市群众艺术馆)举办相声培训班。“文革”结束后,先后于1977年、1979年在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和成都市群众艺术馆举办相声艺术培训班,并请来王永梭、牛德增等艺术家授课,培养了专业、业余相声演员数十人。1978年,杨紫阳组织建立了相声团,与丁宝祥、邓滔、陆佳华等十多个北方相声演员,恢复了相声专场演出。1981年11月,帮助重庆市曲艺团举办首届相声大会。

      在四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杨紫阳长期扎根于铁路修建第一线,为铁路工人带去了欢乐,足迹遍布云、贵、川、渝、湘,自称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沟演员”,为相声艺术在西南地区的普及和发展献出了毕生精力。1978年,曾被评为铁二局科技和教育先进个人。

      杨紫阳对“侯(宝林)派”相声艺术有深刻的理解,提出:“说学逗唱是既独立又协调、既静止又运动的,不可分割,浑然一体。说中有学,学中有唱,逗是说学逗唱的核心,是紧紧围绕主题而运动的,是揭示与深化主题的一种手段”的观点,强调“表演要突出一个‘真’字,用真心说话,用真情表演”,并把此长期运用于演出与教学当中。

      常演节目

      常演节目有:《铡美案》、《扒马褂》、《离婚前奏曲》、《夜行记》、《醉酒》等数十个作品,创作作品有:相声《“万祸公司”》(与侯宝林合作)、相声《音乐与健康》、《结婚前后》(与马季合作)、相声《晚婚好》(与杨烈合作)、双簧《大刀进行曲》等。

      1973年收仇小豹(仇钧)为徒,1997年收武警四川省总队文工团青年演员朱军王迅为徒。


      人物关系:

      老师:

      侯宝林(19171993)

      同学:

      马季(19342006)

      师侄:

      冯巩

      韩兰成

      尹卓林

      李国修(19552013)

      姜昆

      赵炎

      学生:

      王迅

      朱军著名主持人

      徒孙:

      周炜

      仇小豹相声、喜剧演员


  同年(公元1927年)出生的名人:

      郑兴(19272010)黑龙江齐齐哈尔克山

      张文杰(19272014)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

      张长蔚(19272014)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

      毛传德(19271949)湖北省恩施州利川

      刘文兴(19271948)湖北省恩施州利川

      + 更多公元192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01年)去世的名人:

      乐以成(19042001)妇产科专家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黎智(19222001)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

      朱荫桐(19042001)安徽省阜阳太和

      马品芳(19192001)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

      赵沨(19162001)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

      郭守昌(19162001)黑龙江黑河逊克

      + 更多公元200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