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隐孢子虫病 > 隐孢子虫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隐孢子虫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隐孢子虫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更新时间:2013-03-24

(一)治疗

1、支持治疗 按肠道传染病隔离,症状严重者应住院治疗,轻症采取口服补液即可。病人因严重腹泻可引起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必须注意纠正。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加强支持治疗。发作期间避免食用含脂肪及乳糖较多的食物,有助于缓解症状。对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亦应予以对症治疗。

2、病原治疗 至今尚无疗效确切的抗隐孢子虫的药物,认为有一定疗效的药物为螺旋霉素、克林霉素、阿奇霉素、大蒜素等。有人使用螺旋霉素治疗重症患者,可缓解病情,减轻腹泻,但不能避免复发。成人用量2—4g/d儿童每日50—100mg/kg,7—10d为一疗程。大蒜素儿童20mg/次,每日3次,成人40mg/次,每日4次,疗程7—10d。

3、免疫治疗,在有免疫功能损害的隐孢子虫病人,尽可能重建其免疫功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有人曾使用高效价免疫牛的初乳,治疗艾滋病并发隐孢子虫的病人,症状有所缓解,但疗效尚未肯定。预后 隐孢子病的预后和病人的免疫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免疫功能正常者,病程有自限性,预后好。免疫功能有缺陷者,病情较重,病程迁延,很难彻底清除虫体。在艾滋病人中,隐孢子虫病常是难以控制的,并最终可导致病人死亡。

(二)预后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

审编医生
陈仁贵透析科 副主任医师 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主治疾病:原发性及继发性肾脏病(如IgA肾病、膜性肾病、狼疮...详情>

隐孢子虫病相关问答

隐孢子虫病是什么? 隐孢子虫病是由微小隐孢子虫引起的疾病,是一种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人畜共患性原虫病。主要症状是腹泻、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易发生脱水、维生素缺乏、循环系统障碍等,重症者可危及生命。可并发酸中毒、低钾血症等。
隐孢子虫病症状有哪些 指导意见:大便呈糊状,或为带粘液的水样便,偶有少量脓血,可有恶臭,病人常伴有发热、间隙性或持续性上腹部痉挛性疼痛、恶心、呕吐、全身不适、乏、食欲下降等症状。体温常在39℃以下。婴幼儿感染的严重病例,因腹泻严重,可导致水和...
隐孢子虫病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隐孢子虫病主要是由于孢子虫感染所导致的。隐孢子虫病是由一种叫微小隐孢子虫所引起的传染病。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腹痛,水泻,呕吐发热等症状。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的应用螺旋霉素,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等药物来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