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宝中铁路

中国宝鸡至中卫铁路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宝中铁路(Baoji-Zhongwei Railway),南起陕西宝鸡,北至宁夏中卫,宁夏段途经回族聚居地西海固地区(西吉县固原海原县),为客货兼运型铁路。
中文名
宝中铁路
外文名
Baoji-Zhongwei Railway
开通日期
1996年7月16日[3]
线路长度
498.19 km
设计速度
120 km/h
起止站点
宝鸡站中卫站

建设历程

播报
编辑
1990年,按照国民旬请家统一安排,宝中铁路正式芝企狼悼开工建设。
1996年7月16日,国家“八五”重点工程——宝中线顺乎才钻利通过验收,正式运营。[3]
2022年12月5日,宝中铁路辣道背凤翔站计算机联锁设备换装施工圆满完成。[4]
2023年,故懂愚计划新开工宝中铁路中卫至平凉段复线改造工程,这意味着宝中铁路中卫至平凉段复线改造工程寻杠即将进入工程实施阶段。[5]
2024年4月套拘戒11日,中国铁建第一勘察设计院与陇县人民政府前期项目对接座谈会召开。对宝中铁路复线提前开展技术研究,推动项目早日落院艰地实施;[6]

线路站点

播报
编辑

沿线车站

线路走向

宝中铁路示意图
宝中铁路是中国西北的一条铁路线:东南边的起点是陕西省的宝鸡,经过甘肃平凉市,最后后西北边的终点是宁夏中卫市的镇罗堡。宝中铁路连接陕西省宝鸡市和宁夏中卫市,宁夏段途经回族聚居地西海固地区。重要车站有宝鸡、千阳、陇县、华亭、平凉、固原、同心、柳家庄等车站。该铁路宝(鸡)中(卫)铁路是穿越中国大西北腹地的重要铁路干线。南起陇海铁路的虢镇东站,穿越陕、甘、宁三省区的14个县市,北与包兰铁路中卫地区的迎水桥车站接轨,全长498.19千米。 它的建成对缓解中国西北地区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加强西北与东部的经济联系,推动陕甘宁沿线经济的发展,促进陇海—兰新经济带的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成果

播报
编辑

铁路绿化

2005夏以来,一条全长330公里,宽30米的抗御风沙的绿色长廊,出现于宝中铁路宁夏、甘肃段,银川铁路分局固原工务段因此获得“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荣誉。全长498公里的宝(鸡)——中(卫)铁路大部分地段处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土质稀松,遇风飞扬,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给行车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担负着宝中铁路66%线路养护维修任务的银川铁路分局固原工务段,自1995年以来,对线路两旁进行绿化,投入近百万元,栽植各种乔灌木40余万株。他们还在沿路基坡面撒播沙打旺黄花苜蓿等防风固沙草种,面积达3.37万平方米。对腾格里沙漠边缘沙害严重的中卫—中宁南近20公里区段,栽植防沙林木近40万株,阻止了流沙。沿线45个养路工区27个庭院,全部栽植了国槐榆叶梅、月季、红瑞木等几十种花,成为沿线一道美丽的风景。

铁路安全

增强治安
宝中铁路
由于沿线农民生活贫困,加上文化素质较低,法制观念及安全意识淡薄,拆盗、置障等治安“五类”案件及交通事故频繁发生,铁路行车安全难有保障。为谋求宝中铁路宁夏段的长治久安,兰州铁路公安局银川铁路公安处竭尽全力,严厉打防,持续不断地大规模开展治安整治行动。但由于打击有余,预防不足,往往是“摁下葫芦浮起瓢”,结果使这段铁路线上的治安长期深陷“反复抓、抓反复”的窘境,警务区干警寝食难安。在提升公安干警内在素质的基础上,银川铁路公安处不断地组织声势浩大的送法下乡活动,广大干警“下田头、上炕头”。逐村、逐户送铁路法律和安全常识,两年来累计发放各类宣传教育资料32万份,受教育群众达100多万人次,有效地增加了沿线群众的守法护路意识。
事故报道
秋收时节,农民因忙于收获来往穿越铁路道口而忽视了安全,致使路外伤亡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2006年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仅13天时间内,宝中铁路银川铁路分局管内330公里线路上就发生路外伤亡事故7起,死4人,伤3人,撞毁汽车1辆,农用拖拉机1辆,撞死牛1头。其中在8月19日一天时间内发生3起伤亡事故,一农民牵牛穿越一无人看守道口时,人、牛均被当场撞死;一辆乘坐4人赶往农田的拖拉机无视道口管理警示牌而抢越道口时,正好一货物列车通过,司机便将拖拉机停于铁路道心,与其他4人一起跳车逃生,致使2人受伤,拖拉机被撞毁,影响行车10分钟;一辆秋收运输汽车抢越一无人看守道口时,与一通过的货物列车相撞,死1人,伤1人,汽车被报废。
面对频繁而悲惨的一起起伤亡事故,铁路部门每年都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在沿线开展《铁路法》及铁路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在每个道口设有警示牌,重点道口还派人看守。行人只要严格遵守铁路安全规定,这样的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部分人总是熟视无睹,不遵守安全管理规定,不听劝阻,侥幸抢越或穿行铁路,最终酿成悲剧。
安全建设
宝中铁路
昔日以治安问题严重而“闻名”的宝中铁路宁夏段,2007年上半年,治安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86%,特别是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治安“五类”案件同比下降88%,全路段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途经陕、甘、宁边区的宝中铁路,自通车以来,便成了兰州铁路局管内治安最为繁杂的区段。
2007年以来,在“平安宁夏”建设中,有关部门组建成立了铁路线路及周边治安整治领导小组,路地警方、社会各界和铁路沿线群众共同开展了打造“宝中平安铁道线”、“绿皮”旅客列车和地面专项治理等行动。铁路警方则以此为契机,将93%以上的警力压向铁路沿线,摆在一线所、队、警务区和驻站点,在铁路沿线两侧5华里以内挨门逐户签订《双保协议书》一万六千份,受教育群众达十五万人次。

建设规划

播报
编辑
宁夏铁路规划
宝中铁路增建二线项目途经宝鸡、平凉、固原、吴忠和中卫市,纵贯陕、甘、宁三省区14个县市,增建二线全长431.09公里,设计为双线电气化铁路,宁夏段速度目标值为200公里/小时。新建增二线平凉至固原段按客货双线160公里/小时设计,与固原段时速保持一致,并在平凉与固原段开行动车组。[1]计划2017年10月将先期实施平凉至中卫段的改扩建,预计2021年完工,届时从中卫到平凉只需2个半小小时,随着西平铁路复线后,中卫到西安5个小时。[2]
既有宝中线利用率已达98.7%,通过能力已处于超饱和状态,难以满足日常运输的需求,更难以适应春运、暑运、“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客流增加等运输市场波动。这种状况已成为区域铁路网中的“瓶颈”。增建二线后,现有线路通过提速改造,宝中铁路可形成双线快速、大能力通道,从而彻底解决通道运输能力紧张、运输质量低下的局面。

价值意义

播报
编辑
宝中铁路
在这条铁路未通的情况下,宁夏南部山区的居民想走出大山都有点难。而北部居民想到宝鸡,需要绕路——先走包兰铁路到兰州,再坐火车到宝鸡。1995年6月,这条铁路贯通,使南部交通改善,北部不再绕路。 《宝中铁路》这本书本书主要记述了宝中铁路在加强建设管理、提高建设水平的艰苦历程和取得巨大成就的经验。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是未来的一种借鉴。当历史进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萧关古道再次焕发了青春。国家将耗资数十亿元开通宝(鸡)中(卫)铁路,在昔日的萧关古道上再展宏图。这是国家“八五”期间在西北地区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横跨陕、甘、宁三省区。这是有历史意义的战略决策,对固原乃至西北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宝中铁路的开通,将成为欧亚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将继续承担和完成“丝绸之路”的未尽事业,是历史地继往开来。所以,无论经济技术如何发展,固原的地理优势将仍然存在,并对固原乃至西北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作用。这是因为:
第一,宝中铁路的开通,本身就预示着经济的振兴和文化的繁荣。历史,早已证实了这一点,留给我们的启示也不少。尽管看来固原资源贫乏、经济文化落后,但交通环境和条件的改善,必然影响固原城市经济的发展,固原中心的地理位置和影响范围将发生改变和扩大,继续产生其辐射四方的作用。开放是现代城市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历史上看,西北城镇的发展同经济、文化、交通的开放,是息息相关的。该项目的建设,将与西平线共同构成陇海线的辅助通道,成为联通平凉与固原、银川的快捷客运通道,有助于促进沿线地区间客货交流,扩大标准动车组路网覆盖面,对促进平凉和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加强沿线区域与关中、华东、中南等地间的客货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1]
第二,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向西开发的势头已经形成,这个过程必然对固原的经济和文化发生重大影响。就西北地区看,固原地处西安、兰州、银川、延安的十字路口;就国际国内的趋势看,固原均处在这个欧亚大陆桥的经济带上,这种地理位置必然能直接渗入西北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中心运转过程中刺激和开发的成份,并能动地接受其影响。
宝中铁路
第三,固原历史悠久,文化特征多融,境内有许多古迹和文化遗址。诸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须弥山石窟,闻名遐迩的六盘山,有江南秀色的自然景观老龙潭等。宝中线的开通,将有利于这些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开发,以此推动固原的旅游业。
纵观固原数千年之变化,可谓兴衰交替,风雨苍桑。宝中铁路的开通,是数千年来历史性根本转折,这种发展的趋势,将使固原的自然地理位置愈演愈优;再加之人文地理的培养,并使之成龙配套,以此可想见未来经济文化发达之势。一个全新的、未来的开发史在呼唤着萧关古道上的这座历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