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网球赛事
收藏
0
0
同义词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一般指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Wimbledon Championships,或简称“温网”)是一项历史最悠久、最具声望的世界性网球公开赛事,由全英俱乐部和英国草地网球协会于1877年创办,是网球四大满贯之一。温网举办地是英国伦敦西南部的一个小镇温布尔顿。温网是四大满贯税后奖金最少的比赛。
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通常举办于6月或7月,是每年度网球大满贯的第3项赛事,排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法国网球公开赛之后,美国网球公开赛之前,也是四大满贯中唯一的草地比赛。整个赛事通常历时两周,但会因雨延时。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和男女混合双打比赛在不同场地同时进行。温布尔登还举办有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的青年比赛。此外,温布尔登还为退役球员举办特别邀请赛
2023年3月,温网解除对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的禁赛令。[30]
中文名
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外文名
Wimbledon Championships
别    名
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38]
赛事类别
网球四大满贯赛事
举办地
英国伦敦温布尔顿
比赛时间
每年六月或七月
比赛场地
室(内)外草地
决赛球场
全英俱乐部中心球场
冠军奖杯
男:挑战者杯 女:玫瑰露水盘
首届比赛
1877年
总奖金
£44,700,000.00英镑(2023年)[21]
官    网
http://www.wimbledon.com
创办者
全英草地俱乐部、英国草地网球协会

赛事历史

播报
编辑
全英俱乐部是一个私人俱乐部,成立于1868年,最初是作为全英门球俱乐部,最初的场地位于Worple路附近。1875年,由Major Walter Clopton Wingfield设计的一个一年一次的游戏——草地网球,被允许加入俱乐部活动。在1877年春天,该俱乐部改名称为:全英故盼茅草地网球棕凝旬棕捉颂和门球俱乐部,并举行了第一个草地网球锦标赛——温网。是四大赛事中最古老的一个。
温网于1877年首次于全英草地网球和门球俱乐部管理之下在温布尔顿Worple路附近的一块场地举行。当时仅有男子单打比赛,当时由Spencer G辨坑ore赢得冠军。到了1页碑884年,全英俱乐部增加了女子单打和男子双打比赛。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在1913年加入。锦标赛在1922年搬到了如今的Church路的场地。如同其他3项“大满贯”赛事,温布尔登在1968年网球公开时代到来之前,只对顶级的业余选手开放。英国人对锦标赛甚为骄傲,但它也是其民族苦闷和幽默的来源:英国男性自1936年的佛瑞德·佩里之后再未获得过单打冠军,直到2013年7月7日,安迪·穆雷代表英国人再次夺得温网男单冠军;英国女子单打冠军则是在1977年的弗吉尼亚·韦德
2020年4月1日,全英草地网球俱乐部董事会和温布尔登公开赛组委会宣布,由于新冠疫情持续蔓延所辩禁匪产生的公共卫生和安全问题,2020年温网比赛正式取消,第134届温网于2021年6月28日至7月11日举行。[1-2]
2022年4月20日,全英草地网球俱乐部发布声明:将禁止俄罗斯、白俄罗斯球员参加2022年温网。[18][20]
2020年7月,温网免费发放1000万英镑奖金, 取消独特的种子雅愉剃排名。[3]
2022年5月21日凌晨,ATP通过官方网站发表声明:确认取消2022年温网的排名积分[19]巩嫌霉霉;WTA也跟进宣布不承认2022年温网积分。ITF宣布2022年温网青少年以及轮椅组的赛事的积分同样取消。[19]
2022年7月10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2022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女子双打决赛中,捷克组合克雷吉茨科娃/西尼亚科娃以2比0战胜张帅(中国)/梅尔滕斯(比利时)组合,获得冠军。[27]
当地时间2023年3月31日,全英草地网球俱乐部宣布取消对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实施的禁赛令。这意味着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网球运动员将能够在2023年夏天参加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30]
2023年7月,在刚刚结束的温网女单决赛中,捷克选手万卓索娃直落两盘击败赛会6号种子贾巴尔,收获个人首座大满贯女单冠军。[40]

赛事命名

播报
编辑
温布尔登的草场球场
温网的“传统”,它有一个和其他三大满贯完全不同的特制,那就是它没有用国家来命名,甚至连伦敦都没沾上边。一个以小城市来冠名的比赛,何以在百年网坛上屹立不倒
当然,传统往往是一种标志。这也是温网能火爆的最大原因。当我们回看以往的温网赛事时,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古典的东西是那么的唯美,总是以如此深刻的姿态印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难以忘记。
“传统的,才是世界的。”这是对温网最经典的概括[17]

球场介绍

播报
编辑

一号中心球场

叫做“中心球场”(Centre Court),是举行决赛的地方。中心球场可容纳观众15800人,1号球场则可容纳观众11400人,2号球场能容纳观众4000人,3号球场可以容纳2000人。
温网场地
由于比赛时间适逢伦敦雨季,球场配有可折叠的屋顶,已于2009年完工。一号球场在1997年经过一次大型重建,由比邻中心球场的原址搬到了一个新的可容纳更多观众的专用场地。原来的一号球场据说拥有独特的氛围,是许多选手的心爱之地,所以有很多人对其移址感到悲伤。一号球场通常举办一些非常重要的比赛,如单打的四分之一决赛,它还拥有一座外置的巨大屏幕,用来让聚集在场外穆雷(曾经叫亨曼)山上观战的球迷欣赏比赛。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球迷在这块山坡上为冲击冠军的本土球员加油助威,但是遗憾的是,1936年之来,英国的男子球员很久没有举起过冠军奖杯。直到2013年的温网,英国选手穆雷直落三盘击败了小德终于圆了英国人再次称雄的梦。

二号

拥有“冠军坟墓”“种子坟场”的称号,因为在此地进行比赛的种子选手通常被排名较低的对手所淘汰。曾经的受害者包括了安德烈·阿加西(Andre Agassi)、罗杰·费德勒(Roger Federer)和皮特·桑普拉斯(Pete Sampras),在2005年的第一轮还差点将蒂姆·亨曼(Tim Henman)拉下水,2013年温网第二轮,俄罗斯美女、3号种子莎拉波娃(Maria Sharapova)也在二号球场爆冷不敌世界排名131位的葡萄牙姑娘米歇尔·德布里托。2011年新的可以容纳2000人的3号球场建在了这座老2号球场之上。

赛事奖杯

播报
编辑
男子单打冠军将获得一座18英寸高的镀金奖杯——“挑战者杯”。
女子单打的奖品一个为直径约19英寸的银盘,通常被称作“Rosewater Dish”或“Venus Rosewater Dish”,中文通译“玫瑰露水盘”。还有其他一些活动奖品。

赛事传统

播报
编辑
绿色和紫色是温网的传统代表色,而参赛的选手须穿着“白色”的球衣,是四大满贯赛中唯一有规定球员衣着颜色的。此外,女选手在整个赛事中,其姓之前被冠以“小姐”或“夫人”(如主裁判宣报比分时),而男选手则直呼其姓。
比赛于每年6月最后一周至7月第一个星期举行,历时两星期。从传统上讲,赛事中的周日无比赛。第一周内举行早期赛事,而第二周则举行“16强”、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和决赛。
温网和法网的男子冠军奖金比女子较多;而在美网澳网中,男女奖金则是相同的。但从2007年开始,男女单打实行同工同酬,当年女单冠军大威廉姆斯与男单冠军费德勒获得了相同数量的奖金。
对于比赛观众,草莓配奶油是他们在观看比赛期间的传统零食。此外,对于观众着装规定虽然已经有所减少,但是比赛时男性观众依然不能穿着短裤,女性则不能戴帽子,因为这样可能阻碍后排观众的视线。
英国郁郁葱葱的草地是近代网球的发源地,136岁的温布尔顿公开赛在四大满贯中历史最悠久。温网的历史让她特别有厚重感,不过其他网球赛事比,温网的特色非常明显,这在很多人看来甚至是非常怪。

赛事特色

播报
编辑

种子排位

和其他三项大满贯不一样,温网可以不完全按照世界排名来定种子排位,因为这项赛事是由一个私人俱乐部在经营。从2001年开始,温网的种子排位就由一个委员会决定。他们将参考这些球员过去几年的草地表现,再根据其世界排名的高低排出种子位置。
这个特殊的计算方式是:以温网开始前一周的世界排名积分作为基础,另外再加上过去12个月的所有草地赛事的积分、以及再此前的12个月中最好的草地赛事的积分的75%。考虑到每个赛季的草地赛事数量有限,因此这个方式也能照顾那些擅长在草地作战的球员。另外这个温网种子排位计算公式,同时也提高了女王杯、纽波特、海尔托亨博思等草地赛事的重要性。因为在这些赛事每一场胜利,都可能帮助球员在全英俱乐部获得更好的种子排位。[4]
也正是由于这个特殊性,2010年温网开赛前当时世界排名跌至第二位的费德勒仍然可以力压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纳达尔成为头号种子。小威在2011年世界排名一度跌至第26位,但仍以7号种子的身份征战温网。

正如费德勒所说的“下雨已成为温网的一部分”,雨中的温网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在温网121年的历史上,曾经有30个比赛日因为下雨一场也打不成。1922年,温网开始在教堂路的女王俱乐部举行,此后有16届比赛在两周内未能完赛,只好拖延到第3周。
如果在温布尔登公开赛中下几场雨,没人会觉得新鲜,但要是哪届温布尔登没下雨,人们倒要感到奇怪了,因为6月原本就是伦敦的雨季。

裸奔

温网赛场上,一代代伟大的裸奔者一次次向全世界展示了英国佬的“特色幽默”。1996年温网男单决赛,正当荷兰人克拉吉塞克和美国人华盛顿为冠军进行激战时,一位美女球迷裸露全身跑入赛场,两名选手立刻停下比赛,这是温网“入侵史”上首位裸奔者。
2000年7月,在库尔尼科娃参加的女单比赛中,裸奔界传奇人物马克·罗伯斯冲进球场,先做了一个前滚翻跃过球网,当他爬起来时,坐在场边的库娃则尴尬地用毛巾捂住双眼。06年,莎拉波娃在与对手德门蒂耶娃进行四分之一赛时,被一位跃入中央球场的裸奔者吓了一大跳。当这位男子裸着身体侧手翻出莎拉波娃面前时,莎娃避开了自己的目光。
英国人喜欢裸奔,他们全然不注意别人的眼色,不过有意思的是,恰恰是被视为最保守的英国人偏偏对于裸奔这件事推崇备至。英国博彩公司还为裸奔的出现开出赔率。在08年斯诺克世锦赛上就出现裸奔,温网能否裸奔成为关注焦点。

另类动物观众

多年来,温布尔登中央球场吸引了松鼠、鸽子和老鼠等一群群动物的光临,这些“不速之客”们不受欢迎的入侵曾使很多紧张的比赛被迫中断。
动物入侵的问题在1999年达到极致。在两名德国选手鲍里斯·贝克尔尼古拉斯·基弗的比赛中,鸽子两次从正面看台的顶棚俯冲下来"轰炸"球场。
1949年,中央球场的球童们不得不将一只松鼠逐出赛场,而选手们只好坐等"警报解除"。1982年, 帕姆·史莱弗曾有过一次在比赛中与一大群蜜蜂斗争的经历。其中一只蜜蜂在她的对手凯西·里纳尔蒂的胳膊上蜇了一下,史莱弗十分有风度的走了过去为凯西拔掉了刺。1989年,约翰·麦肯罗和史蒂芬·埃德博格正全神贯注的打半决赛时,被两只突然入侵的麻雀打断。

“几乎全白”的网球服

温网一直保留着一个传统的规定:一律要求球员穿着白色网球服以表示对英国王室的尊重。
温网组委会要求选手必须身穿“几乎全白”的传统运动服,这曾经让很多前卫青年非常反感。前金满贯得主阿加西就曾抵制过这一规定,但当他捧起温网冠军时,他仍然乖乖地穿上了白色运动服。

零广告

和法网美网铺天盖地的广告不同,除了几大主要赞助商外,温网的主赛场永远都是一尘不染的,撇开它屋檐底下那些日渐先进的科技产品不谈,从外观来看,这里几乎和一百多年前的温布尔登一模一样。
在英国人看来,打真正的网球就是真正的纯白,不需要参杂任何的装饰,不需要加入商业的推动,不需要广告牌。

奖金积分

播报
编辑

奖金

2023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的总奖金为4470万英镑,这比2022年增长了11.2%,比疫情之前的2019年增加了17.1%。其中男女单打冠军奖金分别达到235万英镑。[21]
下表列出了2023年该赛事的奖金明细。(单位为英镑
比赛奖金(2023年)
轮次
单打
双打
冠军
£2,350,000
£600,000
亚军
£1,175,000
£300,000
半决赛(4强)
£600,000
£150,000
1/4决赛(8强)
£340,000
£75,000
第四轮(16强)
£207,000
——
第三轮(32强)
£131,000
£36,250
第二轮(64强)
£85,000
£22,000
第一轮(128强)
£55,000
£13,750
资格赛第三轮
£36,000
——
资格赛第二轮
£21,750
——
资格赛第一轮
£12,750
——
参考资料:[5][21-22]

积分

轮次
男子单打
男子双打
女子单打
女子双打
冠军
2000
亚军
1200
1300
半决赛
720
780
1/4决赛
360
430
第四轮
180
——
240
——
第三轮
90
180
130
240
第二轮
45
90
70
130
第一轮
10
0
10
10
参考资料:[5][22]

历届回顾

播报
编辑
历届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回顾
1968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69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70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71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72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73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74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75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76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77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78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79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80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81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82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83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84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85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86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87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88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89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90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91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92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93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94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95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96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97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98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999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2000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2001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2002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2003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2004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2005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2006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2007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2008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2009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2012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2013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2015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2016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2017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2018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2019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2020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历届冠军

播报
编辑

男单冠军

在赛会历史上与费德勒八度封王桑普拉斯和德约科维奇七次夺冠紧随其后。男单的冠军奖杯为挑战者杯,这个奖杯从1887年开始沿用,杯上刻着“全英草地俱乐部单打冠军”。[6]
男子单打冠军(1968-2023)
年份
冠军
夺冠次数
亚军
决赛比分
2023
1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塞尔维亚)
1–6, 7–6(8–6), 6–1, 3–6, 6–4
2022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塞尔维亚)
7
尼克·克耶高斯(澳大利亚)
4–6, 6–3, 6–4, 7–6(7–3)
2021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塞尔维亚)
6
马泰奥·贝雷蒂尼(意大利)
6–7(4–7), 6–4, 6–4, 6–3
2020
2020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取消
2019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塞尔维亚)
5
罗杰·费德勒(瑞士)
7–6(7–5),1–6, 7–6(7–4), 4–6,13–12(7–3)
2018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塞尔维亚)
4
凯文·安德森(南非)
6–2, 6–2, 7–6(7–3)
2017
罗杰·费德勒(瑞士)
8
马林·西里奇(克罗地亚)
6–3, 6–1, 6–4
2016
安迪·穆雷(英国)
2
米洛斯·拉奥尼奇(加拿大)
6–4, 7–6(7–3), 7–6(7–2)
2015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塞尔维亚)
3
罗杰·费德勒(瑞士)
7–6(7–1), 6–7(10–12), 6–4, 6–3
2014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塞尔维亚)
2
罗杰·费德勒(瑞士)
6–7(7–9), 6–4, 7–6(7–4), 5–7, 6–4
2013
安迪·穆雷(英国)
1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塞尔维亚)
6–4, 7–5, 6–4
2012
罗杰·费德勒(瑞士)
7
安迪·穆雷(英国)
4–6, 7–5, 6–3, 6–4
2011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塞尔维亚)
1
拉菲尔·纳达尔(西班牙)
6–4, 6–1, 1–6, 6–3
2010
拉菲尔·纳达尔(西班牙)
2
托马斯·伯蒂奇(捷克)
6–3, 7–5, 6–4
2009
罗杰·费德勒(瑞士)
6
安迪·罗迪克(美国)
5–7, 7–6(8–6), 7–6(7–5), 3–6, 16–14
2008
拉菲尔·纳达尔(西班牙)
1
罗杰·费德勒(瑞士)
6–4, 6–4, 6–7(5–7), 6–7(8–10), 9–7
2007
罗杰·费德勒(瑞士)
5
拉菲尔·纳达尔(西班牙)
7–6(9–7), 4–6, 7–6(7–3), 2–6, 6–2
2006
罗杰·费德勒(瑞士)
4
拉菲尔·纳达尔(西班牙)
6–0, 7–6(7–5), 6–7(2–7), 6–3
2005
罗杰·费德勒(瑞士)
3
安迪·罗迪克(美国)
6–2, 7–6(7–2), 6–4
2004
罗杰·费德勒(瑞士)
2
安迪·罗迪克(美国)
4–6, 7–5, 7–6(7–3), 6–4
2003
罗杰·费德勒(瑞士)
1
马克·菲利普西斯(澳大利亚)
7–6(7–5), 6–2, 7–6(7–3)
2002
莱顿·休伊特(澳大利亚)
1
大卫·纳尔班迪安(阿根廷)
6–1, 6–3, 6–2
2001
戈兰·伊万尼塞维奇(克罗地亚)
1
帕特里克·拉夫特(澳大利亚)
6–3, 3–6, 6–3, 2–6, 9–7
2000
皮特·桑普拉斯(美国)
7
帕特里克·拉夫特(澳大利亚)
6–7(10–12), 7–6(7–5), 6–4, 6–2
1999
皮特·桑普拉斯(美国)
6
安德烈·阿加西(美国)
6–3, 6–4, 7–5
1998
皮特·桑普拉斯(美国)
5
戈兰·伊万尼塞维奇(克罗地亚)
6–7(2–7), 7–6(11–9), 6–4, 3–6, 6–2
1997
皮特·桑普拉斯(美国)
4
6–4, 6–2, 6–4
1996
1
马利维·华盛顿(美国)
6–3, 6–4, 6–3
1995
皮特·桑普拉斯(美国)
3
鲍里斯·贝克尔(德国)
6–7(5–7), 6–2, 6–4, 6–2
1994
皮特·桑普拉斯(美国)
2
戈兰·伊万尼塞维奇(克罗地亚)
7–6(7–2), 7–6(7–5), 6–0
1993
皮特·桑普拉斯(美国)
1
吉姆·考瑞尔(美国)
7–6(7–3), 7–6(8–6), 3–6, 6–3
1992
安德烈·阿加西(美国)
1
戈兰·伊万尼塞维奇(克罗地亚)
6–7(8–10), 6–4, 6–4, 1–6, 6–4
1991
迈克尔·施蒂希(德国)
1
鲍里斯·贝克尔(德国)
6–4, 7–6(7–4), 6–4
1990
斯蒂芬·埃德伯格(瑞典)
2
鲍里斯·贝克尔(德国)
6–2, 6–2, 3–6, 3–6, 6–4
1989
鲍里斯·贝克尔(德国)
3
斯蒂芬·埃德伯格(瑞典)
6–0, 7–6(7–1), 6–4
1988
1
鲍里斯·贝克尔(德国)
4–6, 7–6(7–2), 6–4, 6–2
1987
帕特·卡什(澳大利亚)
1
伊万·伦德尔(捷克斯洛伐克)
7–6(7–5), 6–2, 7–5
1986
鲍里斯·贝克尔(德国)
2
伊万·伦德尔(捷克斯洛伐克)
6–4, 6–3, 7–5
1985
鲍里斯·贝克尔(德国)
1
凯文·库伦(美国)
6–3, 6–7(4–7), 7–6(7–3), 6–4
1984
约翰·麦肯罗(美国)
3
吉米·康纳斯(美国)
6–1, 6–1, 6–2
1983
约翰·麦肯罗(美国)
2
克里斯·里维斯(新西兰)
6–2, 6–2, 6–2
1982
吉米·康纳斯(美国)
2
约翰·麦肯罗(美国)
3–6, 6–3, 6–7(2–7), 7–6(7–5), 6–4
1981
约翰·麦肯罗(美国)
1
比约恩·博格(瑞典)
4–6, 7–6(7–1), 7–6(7–4), 6–4
1980
比约恩·博格(瑞典)
5
约翰·麦肯罗(美国)
1–6, 7–5, 6–3, 6–7(16–18), 8–6
1979
比约恩·博格(瑞典)
4
罗斯科·坦纳(美国)
6–7(4–7), 6–1, 3–6, 6–3, 6–4
1978
比约恩·博格(瑞典)
3
吉米·康纳斯(美国)
6–2, 6–2, 6–3
1977
比约恩·博格(瑞典)
2
吉米·康纳斯(美国)
3–6, 6–2, 6–1, 5–7, 6–4
1976
比约恩·博格(瑞典)
1
伊利耶·纳斯塔塞(罗马尼亚)
6–4, 6–2, 9–7
1975
阿瑟·阿什(美国)
1
吉米·康纳斯(美国)
6–1, 6–1, 5–7, 6–4
1974
吉米·康纳斯(美国)
1
肯·罗斯威尔(澳大利亚)
6–1, 6–1, 6–4
1973
扬·科德斯(捷克斯洛伐克)
1
亚历克斯·梅特列韦利(苏联)
6–1, 9–8(7–5), 6–3
1972
斯坦·史密斯(美国)
1
伊利耶·纳斯塔塞(罗马尼亚)
4–6, 6–3, 6–3, 4–6, 7–5
1971
约翰·纽康姆(澳大利亚)
2
斯坦·史密斯(美国)
6–3, 5–7, 2–6, 6–4, 6–4
1970
约翰·纽康姆(澳大利亚)
1
肯·罗斯威尔(澳大利亚)
5–7, 6–3, 6–2, 3–6, 6–1
1969
罗德·拉沃尔(澳大利亚)
2
约翰·纽康姆(澳大利亚)
6–4, 5–7, 6–4, 6–4
1968
罗德·拉沃尔(澳大利亚)
1
托尼·罗切(澳大利亚)
6–3, 6–4, 6–2
参考资料:[13][26][31][33][38][43]
男子单打冠军(1968年以前)
年份
冠军
夺冠次数
1967
约翰·纽康比(澳大利亚)
1
1966
曼努埃尔·桑塔纳(西班牙)
1
1965
罗伊·艾默生(澳大利亚)
2
1964
罗伊·艾默生(澳大利亚)
1
1963
查克·麦金利(美国)
1
1962
罗德·拉沃尔(澳大利亚)
2
1961
罗德·拉沃尔(澳大利亚)
1
1960
尼尔·弗拉舍(澳大利亚)
1
1959
亚历克斯·奥尔梅多(美国)
1
1958
阿什利·库珀(澳大利亚)
1
1957
卢·霍德(澳大利亚)
2
1956
卢·霍德(澳大利亚)
1
1955
托尼·特拉伯特(美国)
1
1954
亚罗斯拉夫·德罗布尼(埃及)
1
1953
维克·Seixas(美国)
1
1952
弗兰科·塞奇曼(澳大利亚)
1
1951
迪克·萨维特(美国)
1
1950
移动·帕蒂(美国)
1
1949
泰德·施罗德(美国)
1
1948
鲍勃·法肯堡(美国)
1
1947
杰克·克拉默(美国)
1
1946
伊冯·佩特拉(法国)
1
1945
未举行
1944
1943
1942
1941
1940
1939
鲍比·里格斯(美国)
1
1938
唐·布吉(美国)
2
1937
唐·布吉(美国)
1
1936
弗雷德·佩里(英国)
3
1935
弗雷德·佩里(英国)
2
1934
弗雷德·佩里(英国)
1
1933
杰克·克劳福德(澳大利亚)
1
1932
埃尔斯沃斯·藤(美国)
1
1931
西德尼·伍德(美国)
1
1930
比尔·蒂尔登(美国)
3
1929
亨利·科奇特(法国)
2
1928
勒内·拉科斯特(法国)
2
1927
亨利·科奇特(法国)
1
1926
吉恩·伯勒特拉(法国)
2
1925
勒内·拉科斯特(法国)
1
1924
吉恩·伯勒特拉(法国)
1
1923
比尔·约翰斯顿(美国)
1
1922
杰拉尔德·帕特森(澳大利亚)
2
1921
比尔·蒂尔登(美国)
2
1920
比尔·蒂尔登(美国)
1
1919
杰拉尔德·帕特森(澳大利亚)
1
1918
未举行
1917
1916
1915
1914
诺曼·布鲁克斯(澳大利亚)
2
1913
安东尼·威灵(澳大利亚)
4
1912
安东尼·威灵(澳大利亚)
3
1911
安东尼·威灵(澳大利亚)
2
1910
安东尼·威灵(澳大利亚)
1
1909
亚瑟·戈尔(英国)
3
1908
亚瑟·戈尔(英国)
2
1907
诺曼·布鲁克斯(澳大利亚)
1
1906
劳伦斯·多尔蒂(英国)
5
1905
劳伦斯·多尔蒂(英国)
4
1904
劳伦斯·多尔蒂(英国)
3
1903
劳伦斯·多尔蒂(英国)
2
1902
劳伦斯·多尔蒂(英国)
1
1901
亚瑟·戈尔(英国)
1
1900
雷金纳德·多尔蒂(英国)
4
1899
雷金纳德·多尔蒂(英国)
3
1898
雷金纳德·多尔蒂(英国)
2
1897
雷金纳德·多尔蒂(英国)
1
1896
哈罗德·马洪(英国)
1
1895
威尔弗雷德·巴德利(英国)
3
1894
约书亚·派姆(英国)
2
1893
约书亚·派姆(英国)
1
1892
威尔弗雷德·巴德利(英国)
2
1891
威尔弗雷德·巴德利(英国)
1
1890
威洛比·汉密尔顿(英国)
1
1889
威廉·伦肖(英国)
7
1888
欧内斯特·仁(英国)
1
1887
赫伯特·福德(英国)
1
1886
威廉·伦肖(英国)
6
1885
威廉·伦肖(英国)
5
1884
威廉·伦肖(英国)
4
1883
威廉·伦肖(英国)
3
1882
威廉·伦肖(英国)
2
1881
威廉·伦肖(英国)
1
1880
约翰·哈特利(英国)
2
1879
约翰·哈特利(英国)
1
1878
弗兰克·哈多(英国)
1
1877
史宾塞·高尔(英国)
1
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业余时代】
参考资料:[33]

女单冠军

女金刚纳芙拉蒂诺娃九度封后,格拉芙也曾七次笑傲群芳,威廉姆斯姐妹共获得12次冠军,可谓是现今温网的统治者。[7]
女子单打冠军(1968-2023)
年份
冠军
夺冠次数
亚军
决赛比分
2023
1
翁斯·贾贝乌尔(突尼斯)
6–4, 6–4
2022
伊莲娜·莱巴基娜(哈萨克斯坦)
1
翁斯·贾贝乌尔(突尼斯)
3–6, 6–2, 6–2
2021
阿什莉·巴蒂(澳大利亚)
1
6–3, 6–7(4–7), 6–3
2020
2020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取消
2019
西蒙娜·哈勒普(罗马尼亚)
1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
6–2, 6–2
2018
1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
6–3, 6–3
2017
1
维纳斯·威廉姆斯(美国)
7–5, 6–0
2016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
7
安杰利克·科贝尔(德国)
7–5, 6–3
2015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
6
加尔比妮·穆古拉扎(西班牙)
6–4, 6–4
2014
佩特拉·科维托娃(捷克)
2
尤金妮·布沙尔(加拿大)
6–3, 6–0
2013
马里昂·巴托丽(法国)
1
萨比妮·利斯基(德国)
6–1, 6–4
2012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
5
6–1, 5–7, 6–2
2011
1
玛利亚·莎拉波娃(俄罗斯)
6–3, 6–4
2010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
4
6–3, 6–2
2009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
3
维纳斯·威廉姆斯(美国)
7–6(7–3), 6–2
2008
维纳斯·威廉姆斯(美国)
5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
7–5, 6–4
2007
维纳斯·威廉姆斯(美国)
4
马里昂·巴托丽(法国)
6–4, 6–1
2006
1
贾斯汀·海宁(比利时)
2–6, 6–3, 6–4
2005
维纳斯·威廉姆斯(美国)
3
林德茜·达文波特(美国)
4–6, 7–6(7–4), 9–7
2004
玛利亚·莎拉波娃(俄罗斯)
1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
6–1, 6–4
2003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
2
维纳斯·威廉姆斯(美国)
4–6, 6–4, 6–2
2002
1
维纳斯·威廉姆斯(美国)
7–6(7–4), 6–3
2001
维纳斯·威廉姆斯(美国)
2
贾斯汀·海宁(比利时)
6–1, 3–6, 6–0
2000
1
林德茜·达文波特(美国)
6–3, 7–6(7–3)
1999
1
施特菲·格拉芙(德国)
6–4, 7–5
1998
雅娜·诺沃特娜(捷克)
1
纳塔莉·托齐亚(法国)
6–4, 7–6(7–2)
1997
玛蒂娜·辛吉斯(瑞士)
1
雅娜·诺沃特娜(捷克)
2–6, 6–3, 6–3
1996
施特菲·格拉芙(德国)
7
阿兰特查·桑切斯·维卡里奥(西班牙)
6–3, 7–5
1995
施特菲·格拉芙(德国)
6
阿兰特查·桑切斯·维卡里奥(西班牙)
4–6, 6–1, 7–5
1994
康奇塔·马丁内斯(西班牙)
1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美国)
6–4, 3–6, 6–3
1993
施特菲·格拉芙(德国)
5
雅娜·诺沃特娜(捷克)
7–6(8–6), 1–6, 6–4
1992
施特菲·格拉芙(德国)
4
莫妮卡·塞莱斯(南斯拉夫)
6–2, 6–1
1991
施特菲·格拉芙(德国)
3
6–4, 3–6, 8–6
1990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美国)
9
吉娜·加里森(美国)
6–4, 6–1
1989
施特菲·格拉芙(德国)
2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美国)
6–2, 6–7(1–7), 6–1
1988
施特菲·格拉芙(德国)
1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美国)
5–7, 6–2, 6–1
1987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美国)
8
施特菲·格拉芙(德国)
7–5, 6–3
1986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美国)
7
哈娜·曼德利科娃(捷克斯洛伐克)
7–6(7–1), 6–3
1985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美国)
6
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4–6, 6–3, 6–2
1984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美国)
5
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7–6(7–5), 6–2
1983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美国)
4
安德里亚·耶格(美国)
6–0, 6–3
1982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美国)
3
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6–1, 3–6, 6–2
1981
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3
哈娜·曼德利科娃(捷克斯洛伐克)
6–2, 6–2
1980
伊凡妮·古拉贡(澳大利亚)
2
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6–1, 7–6(7–4)
1979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美国)
2
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6–4, 6–4
1978
1
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2–6, 6–4, 7–5
1977
弗吉尼亚·韦德(英国)
1
贝蒂卢·斯托弗(荷兰)
4–6, 6–3, 6–1
1976
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2
伊凡妮·古拉贡(澳大利亚)
6–3, 4–6, 8–6
1975
比利·简·金(美国)
4
伊凡妮·古拉贡(澳大利亚)
6–0, 6–1
1974
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1
奥尔加·莫洛佐娃(苏联)
6–0, 6–4
1973
比利·简·金(美国)
3
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6–0, 7–5
1972
比利·简·金(美国)
2
伊凡妮·古拉贡(澳大利亚)
6–3, 6–3
1971
伊凡妮·古拉贡(澳大利亚)
1
玛格丽特·考特(澳大利亚)
6–4, 6–1
1970
玛格丽特·考特(澳大利亚)
1
比利·简·金(美国)
14–12, 11–9
1969
安·琼斯(英国)
1
比利·简·金(美国)
3–6, 6–3, 6–2
1968
比利·简·金(美国)
1
朱迪·特格特·达尔顿(澳大利亚)
9–7, 7–5
参考资料:[12][24][28-29][32][34][42]
女子单打冠军(1968年以前)
年份
冠军
夺冠次数
1967
比利·简·金(美国)
2
1966
比利·简·金(美国)
1
1965
玛格丽特·考特(澳大利亚)
2
1964
玛丽亚·布埃诺(巴西)
3
1963
玛格丽特·考特(澳大利亚)
1
1962
凯伦·汉斯·苏斯曼(美国)
1
1961
安吉拉·莫蒂默(英国)
1
1960
玛丽亚·布埃诺(巴西)
2
1959
玛丽亚·布埃诺(巴西)
1
1958
阿尔萨·吉布森(美国)
2
1957
阿尔萨·吉布森(美国)
1
1956
雪莉·弗里·欧文(美国)
1
1955
路易斯·布拉夫(美国)
4
1954
莫林·康诺利(美国)
3
1953
莫林·康诺利(美国)
2
1952
莫林·康诺利(美国)
1
1951
多丽丝·哈特(美国)
1
1950
路易斯·布拉夫(美国)
3
1949
路易斯·布拉夫(美国)
2
1948
路易斯·布拉夫(美国)
1
1947
玛格丽特·奥斯本杜邦(美国)
1
1946
保利娜·贝茨(美国)
1
1945
未举行
1944
1943
1942
1941
1940
1939
艾丽丝·玛布尔(美国)
1
1938
海伦·威尔斯·穆迪(美国)
8
1937
多萝西·圆(英国)
2
1936
海伦·雅各布斯(美国)
1
1935
海伦·威尔斯·穆迪(美国)
7
1934
多萝西·圆(英国)
1
1933
海伦·威尔斯·穆迪(美国)
6
1932
海伦·威尔斯·穆迪(美国)
5
1931
克伊·奥斯森(德国)
1
1930
海伦·威尔斯·穆迪(美国)
4
1929
海伦·威尔斯·穆迪(美国)
3
1928
海伦·威尔斯·穆迪(美国)
2
1927
海伦·威尔斯·穆迪(美国)
1
1926
凯思琳·麦凯恩·戈弗里(英国)
2
1925
苏珊妮·朗格伦(法国)
6
1924
凯思琳·麦凯恩·戈弗里(英国)
1
1923
苏珊妮·朗格伦(法国)
5
1922
苏珊妮·朗格伦(法国)
4
1921
苏珊妮·朗格伦(法国)
3
1920
苏珊妮·朗格伦(法国)
2
1919
苏珊妮·朗格伦(法国)
1
1918
未举行
1917
1916
1915
1914
多萝西娅·道格拉斯·兰伯特·钱伯斯(英国)
7
1913
多萝西娅·道格拉斯·兰伯特·钱伯斯(英国)
6
1912
埃塞尔·汤姆森·拉科姆(英国)
1
1911
多萝西娅·道格拉斯·兰伯特·钱伯斯(英国)
5
1910
多萝西娅·道格拉斯·兰伯特·钱伯斯(英国)
4
1909
多拉·布斯比(英国)
1
1908
夏洛特·库珀·斯特里(英国)
5
1907
梅·萨顿(美国)
2
1906
多萝西娅·道格拉斯·兰伯特·钱伯斯(英国)
3
1905
梅·萨顿(美国)
1
1904
多萝西娅·道格拉斯·兰伯特·钱伯斯(英国)
2
1903
多萝西娅·道格拉斯·兰伯特·钱伯斯(英国)
1
1902
穆里尔·萝比(英国)
1
1901
夏洛特·库珀·斯特里(英国)
4
1900
布兰奇·彬格莱(英国)
6
1899
布兰奇·彬格莱(英国)
5
1898
夏洛特·库珀·斯特里(英国)
3
1897
布兰奇·彬格莱(英国)
4
1896
夏洛特·库珀·斯特里(英国)
2
1895
夏洛特·库珀·斯特里(英国)
1
1894
布兰奇·彬格莱(英国)
3
1893
洛蒂·多德(英国)
5
1892
洛蒂·多德(英国)
4
1891
洛蒂·多德(英国)
3
1890
莱娜·大米(英国)
1
1889
布兰奇·彬格莱(英国)
2
1888
洛蒂·多德(英国)
2
1887
洛蒂·多德(英国)
1
1886
布兰奇·彬格莱(英国)
1
1885
莫德·沃森(英国)
2
1884
莫德·沃森(英国)
1
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业余时代】
参考资料:[34]

双打冠军

双打冠军(1968-2023)
年份
男双冠军
女双冠军
混双冠军(男子在前)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20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取消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维尼·布莱克/卡拉·布莱克
2003年
帕伊斯/纳芙拉蒂诺娃
2002年
布帕蒂/林克霍芙采娃
2001年
弗雷德尔/汉图楚娃
2000年
金波利/约翰松
1999年
达文波特/莫拉莉
帕斯/罗曼德
1998年
辛吉斯/诺沃特娜
米里亚/塞.威廉姆斯
1997年
费尔南德兹/兹维列娃
苏克/苏克娃
1996年
苏克娃/辛吉斯
苏克/苏克娃
1995年
斯范尼克/桑切斯
斯塔克/纳芙娜蒂诺娃
1994年
费尔南德兹/兹维列娃
托德·伍德布里奇/苏克娃
1993年
费尔南德兹/兹维列娃
马克·伍德福德/纳芙娜蒂诺娃
1992年
米艾尔/斯特奇
费尔南德兹/兹维列娃
苏克/尼尔兰德
1991年
弗勒兹格兰德/乔里德
斯范尼克/兹维列娃
弗塔奇格兰德/斯米尔
1990年
里奇/波夫
诺沃特娜/苏克娃
里奇/格里森
1989年
弗勒兹格兰德/乔里德
格拉夫/斯巴塔尼
波弗/诺沃特娜
1988年
弗朗奇/斯格斯
考德·凯斯尔/苏克娃
斯特维特/格里森
1987年
弗朗奇/斯格斯
纳芙娜蒂诺娃/雪弗
贝特斯/杜尔
1986年
奈斯特姆/维德尔
纳芙娜蒂诺娃/雪弗
弗朗奇/乔丹
1985年
古斯塔德/特瑞斯
乔丹/斯米尔
米奈姆/纳芙娜蒂诺娃
1984年
费勒穆林/米艾
纳芙娜蒂诺娃/雪弗
罗德/特贝尔
1983年
费勒穆林/米艾
纳芙娜蒂诺娃/雪弗
罗德/特贝尔
1982年
玛迈拉/米内尔
纳芙娜蒂诺娃/雪弗
克伦/史密斯
1981年
费勒穆林/米艾
纳芙娜蒂诺娃/雪弗
米克米兰/斯多芬
1980年
玛迈拉/米内尔
乔丹/史密斯
杰.奥斯汀/塔.奥斯汀
1979年
费勒穆林/米艾
金/纳芙娜蒂诺娃
哈维特/斯蒂文森
1978年
哈维特/米尼兰
瑞德/特贝尔
米克米兰/斯多芬
1977年
凯斯/玛斯特
凯勒/鲁希
哈维特/斯蒂文森
1976年
高雷特斯/罗曼而斯
埃弗特/纳芙娜蒂诺娃
罗奇/杜尔
1975年
高雷特斯/美亚
克莫拉/苏娃姆斯特
罗尔森/考特
1974年
纽克博/里奇
高兰格/米奇尔
戴维森/金
1973年
克那斯/奈斯特
卡斯特斯/金
戴维森/金
1972年
史密斯/范
金/斯多弗
奈特斯/卡斯尔斯
1971年
艾莫森/勒弗
卡斯特斯/金
戴维森/金
1970年
纽克博/里奇
卡斯特斯/金
奈特斯/卡斯尔斯
1969年
纽克博/里奇
肯特/特格特
斯托尔/琼斯
1968年
纽克博/里奇
卡斯特斯/金
费尔奇/考特
参考资料:[8-10][14-16][23][25][27][35-37][39][41][44]

夺冠排名

播报
编辑
下表列出了公开赛时代(Open Era)以来的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男子和女子单打夺冠次数排名。

男子单打

夺冠次数排名(男子单打)
姓名
次数
年份
8
2003、2004、2005、2006、2007、2009、2012、2017
7
1993、1994、1995、1997、1998、1999、2000
2011、2014、2015、2018、2019、2021、2022
5
1976、1977、1978、1979、1980
3
1981、1983、1984
1985、1986、1989
2
2008、2010
2013、2016
1988、1990
1974、1982
1968、1969
1970、1971
1
2023
2002
2001
1996
1991
1987
1975
1973
1972
参考资料:[13][26][31][43]

女子单打

夺冠次数排名(女子单打)
姓名
次数
年份
9
1978、1979、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90
7
1988、1989、1991、1992、1993、1995、1996
2002、2003、2009、2010、2012、2015、2016
5
2000、2001、2005、2007、2008
4
1968、1972、1973、1975
3
1974、1976、1981
2
2011、2014
1971、1980
1
2023
2022
2021
2019
2018
2017
2013
2006
2004
1999
1998
1997
1994
1977
安·琼斯
1969
1970
参考资料:[24][32]

温网之最

播报
编辑
历史耗时最长的网球比赛
历史上耗时最长的男单赛事,在2010年温网的18号球场,首轮美国人伊斯内尔对阵法国人马胡的比赛中产生,历经三天鏖战,耗时11小时5分钟,23号种子伊斯内尔最终在自己的第5个赛点上赢下比赛,最终比分为6-4,3-6,6-7(7),7-6(3),70-68,这场比赛成为温网历史之最的同时,也成为网球历史上耗时最长的比赛。
温网历史夺冠纪录(公开赛时代)
项目
球员
数量
年份
总冠军数量最多的男子球员
托德·伍德布里奇(澳大利亚)
10次
1993–2004
(9双打,1混双)
总冠军数量最多的女子球员
比利·简·金(美国)
20次
1961–1979
(6单打,10双打,4混双)
1976–2003
(9单打,7双打,4混双)
单打冠军数量最多的男子球员
罗杰·费德勒(瑞士)
8次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9, 2012, 2017
单打冠军数量最多的女子球员
9次
1978, 1979,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90
蝉联冠军数量最多的男子球员
比约恩·博格(瑞典)
5次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罗杰·费德勒(瑞士)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蝉联冠军数量最多的女子球员
6次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双打冠军数量最多的男子球员
托德·伍德布里奇(澳大利亚)
9次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2000(与马克·伍德福德),2002, 2003, 2004(与乔纳斯·比约克曼
双打冠军数量最多的女子球员
7次
1976(与克里斯·埃弗特),1979(与比利·简·金),1981, 1982, 1983, 1984, 1986(与帕姆·施里弗)

中国战绩

播报
编辑
2006年 我国选手郑洁晏紫夺得女双冠军。
2006年 我国选手李娜闯进温网女单八强。
2008年 我国选手郑洁闯进温网女单四强。
2010年 我国选手李娜再次闯进温网女单八强。
2013年 我国选手李娜第三次闯进温网女单八强。
2013年 我国选手彭帅和谢淑薇夺得温网女双冠军。
2019年 我国选手谢淑薇搭档芭芭拉·斯特里科娃夺得温网女双冠军。[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