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问医生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tag.120ask.com提供.
当前位置>有问必答>疾病频道>面部偏侧萎缩
面部偏侧萎缩

面部偏侧萎缩(facial hemiatrophy)亦称Romberg病及进行性面部半侧萎缩症。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皮下组织及面肌发育障碍的进行性萎缩病。 ...... [全文阅读]

去医院必看

  • 挂什么科:神经内科
  • 哪些症状:神经痛、血运障碍、肌肉萎缩
  • 好发人群:所有群体
  • 需做检查:神经内科常规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 引发疾病: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 治疗方法:病因治疗、对症治疗

就医小贴士

  • 常用药物:暂无针对性药品
  •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 是否传染:
  • 患病比例:0.003%
  • 治愈率:60%
  • 治疗周期:1-2个月

饮食宜忌

1、宜吃滋阴润肺的食物; 2、宜吃生津养肺的食物; 3、宜吃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易消…[点击查看详情]

1.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2.忌食过于咸、腻的食物;…[点击查看详情]

疾病概况
面部偏侧萎缩是怎么引起的?

      病因尚不明了。可能与三叉神经、颈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而导致血管运动,营养功能障碍,或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抑或与颅脑、颈部外伤、感染或胎儿期损伤有一定关系。...[详情]

面部偏侧萎缩的症状有哪些?

颜面一侧颊、额、下颌开始出现不规则的色素增多或色素减退斑,或偶尔见局部毛发变白,肌痉挛或神经痛,以后出现萎缩,进行性发展。局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舌甚至骨骼相继发生萎缩,皮肤出现色素沉着、毳毛或皮脂腺、汗液减少或消失。严重者颜面偏斜呈...[详情]

面部偏侧萎缩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表皮萎缩变薄。真皮结缔组织嗜碱变性,胶原纤维同一化,弹力纤维减少,汗腺、皮脂腺、毛囊、均有萎缩,血管减少,皮下脂肪消失等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血、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无特异性。1.X线片示病变...[详情]

面部偏侧萎缩如何鉴别诊断?

仅在初期需与下列疾病鉴别:1.先天型脂肪营养不良(congenitallipodystrophy)又称Lawrence- Seip综合征本病主要表现躯体、四肢或面部散在分布脂肪萎缩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起病于婴儿期,常并发外阴部肥大、多...[详情]

面部偏侧萎缩会引发什么疾病?

仅部分患者同时伴有癫痫发作或偏头痛,但约半数患者的脑电图记录有阵发性活动。有癫痫、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眼部炎症者应给予相应治疗,严重者可行整形美容手术。当脑电图有阵发性高波幅电位活动时,不论其临床发作表现形式如何,都要考虑有癫痫的可能性...[详情]

面部偏侧萎缩如何预防?

尚无有效预防措施,主要是预防可能的原发病诱因。...[详情]

面部偏侧萎缩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至今无有效治疗方法,本病通常呈自限性,治疗尚限于对症处理。有人用樟柳碱(氢溴酸樟柳碱)5ml与生理盐水10ml混合作面部穴位注射对轻症可获一定疗效。还可采取针灸、理疗推拿等。除去可疑发病因素,对症治疗...[详情]

面部偏侧萎缩的饮食

面部偏侧萎缩的饮食保健首先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饮食应以清淡为宜。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的食物。如番茄、苹果、豆制品、鱼等。同时可以配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外敷患处,也可以配合针灸、理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对于改善...[详情]

医患问答
  • Q:面部偏侧萎缩有什么发病原因呢

    “你好,病因不明。可能与三叉神经、颈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而导致血管运动,营养功能障碍,或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抑或与颅脑、颈部外伤、感染或胎儿期损伤有一定关系。”[详细内容]

    赵啸强
  • Q:面部偏侧萎缩的发病原因

    “你好,病因不明。可能与三叉神经、颈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而导致血管运动,营养功能障碍,或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抑或与颅脑、颈部外伤、感染或胎儿期损伤有一定关系。”[详细内容]

    张平华
  • Q:6岁女孩右侧面部肌肉萎缩,诊断
    王松奎

    “像这种情况下,应该在孩子做一个系统的检查,它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这种塌陷,引起的这个肌肉萎缩,这种情况下就是积极的给孩子治疗,毕竟孩子还想把积极的治疗。避免情况的一个持续发展。”[详细内容]

查看更多相关问题

推荐医院更多>>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医院电话:0416-4197026 (总服务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医院电话:021-23271699 (总院总机),021-58702006 (浦东分院),021-63400490 (大沽路门诊)021-56691101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医院电话:0577-55578037 (新院门诊部),0577-55579999 (新院总机),0577-55578100 (新院后勤办),0577-55579100

面部偏侧萎缩成功案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