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问医生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tag.120ask.com提供.
当前位置>有问必答>疾病频道>特发性胃肠道嗜酸性细胞浸润综合征
特发性胃肠道嗜酸性细胞浸润综合征

特发性胃肠道嗜酸性细胞浸润综合征是在进食某些食物后出现胃肠道症状、体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以及其他实验室异常改变的一类综合征,是一种原发于胃肠道的嗜酸性粒细胞良性浸润性疾病。糖皮质激素对本病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 [全文阅读]

去医院必看

  • 挂什么科:消化内科
  • 哪些症状:腹痛、恶心与呕吐、腹泻、上消化道出血、吸收不良综合征、缺铁性贫血、体重减轻、结肠梗阻、消化性溃疡、肠套叠
  • 好发人群:所有群体
  • 需做检查:血常规、便常规、血沉方程K值、血清免疫球蛋白G亚类、上消化道X线钡餐、电子胃镜
  • 引发疾病:上消化道出血、腹泻、幽门梗阻、肠梗阻
  • 治疗方法:对症治疗

就医小贴士

  • 常用药物:暂无针对性药品
  •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 是否传染:
  • 患病比例:0.002%
  • 治愈率:75%
  • 治疗周期:3个月

饮食宜忌

1.宜吃氨基酸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不饱和性的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亚油酸含量高…[点击查看详情]

1.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忌吃含有酒精的食物; 3.忌吃粗糙的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点击查看详情]

疾病概况
特发性胃肠道嗜酸性细胞浸润综合征是怎么引起的?

病因迄今未明。由于病变组织中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广泛浸润,多数患者周围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约50%的患者有个人或家庭变态反应史,故本病可能系对内、外源性过敏原发生全身或局部性变态反应而致。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增高,亦说明有免疫...[详情]

特发性胃肠道嗜酸性细胞浸润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本病常以腹痛、恶心、呕吐起病,症状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异。多呈慢性经过,往往有周期性发作和自发性缓解的特点。1.Ⅰ型广泛性嗜酸性细胞浸润性胃肠炎(简称嗜酸性胃肠炎)。其中包括多肠性、单肠性以及局限性。多见于30~50岁,80%有...[详情]

特发性胃肠道嗜酸性细胞浸润综合征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实验室检查多数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以粘膜病变为主及以肌层病变为主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平均为(1~2)×109/L,以浆膜层病变为主时,平均为8×109/L。常伴有缺铁性贫血,大便潜血多阳性,可见大量Charcot-...[详情]

特发性胃肠道嗜酸性细胞浸润综合征如何鉴别诊断?

     1.继发性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引起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很多,如过敏、寄生虫感染、化学药物因素、何杰金氏病、包囊虫病囊破裂等,但各有其特殊表现,参考一定实验室检查常可资确诊。...[详情]

特发性胃肠道嗜酸性细胞浸润综合征会引发什么疾病?

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腹泻,幽门梗阻,肠梗阻等疾病。...[详情]

特发性胃肠道嗜酸性细胞浸润综合征如何预防?

       注意避免摄入易过敏的食物或药物。本病的关键是去除过敏原,抑制变态反应。积极寻找并排除致敏的食物,应立即停止食入导致胃肠过敏的食物或药物。没有食物和药物过敏史者,可采取...[详情]

特发性胃肠道嗜酸性细胞浸润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去除过敏原,抑制变态反应。一、积极寻找并排除致敏的食物应立即停止食入导致胃肠过敏的食物或药物。没有食物和药物过敏史者,可采取序贯法逐个排除可能引起致敏的食物,诸如牛奶、蛋类、海虾、肉类以及敏感的药物。对以粘膜病变...[详情]

特发性胃肠道嗜酸性细胞浸润综合征的饮食

     忌辛辣食物,最好不要吃牛奶鱼虾海鲜产品,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尤其是夏季,生吃瓜果要洗净,不要吃变质食品。因为被污染变质的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细菌毒素,对胃黏膜有直接破坏作用。放在冰箱内...[详情]

医患问答
  • Q:特发性胃肠道嗜酸性细胞浸润综合

    “特发性胃肠道嗜酸性细胞侵润综合症,这种情况来说,你这种情况要详细咨询一下给您做检查的医生,这样才能知道你所描述的这种情况具体是怎么回事,根据您身体的具体情况和检查的情况做一下对比,医生才会告诉你,你这种情况具体是怎么回事”[详细内容]

    武兴东
查看更多相关问题

推荐医院更多>>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医院电话:0416-4197026 (总服务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医院电话:021-23271699 (总院总机),021-58702006 (浦东分院),021-63400490 (大沽路门诊)021-56691101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医院电话:0577-55578037 (新院门诊部),0577-55579999 (新院总机),0577-55578100 (新院后勤办),0577-5557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