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要等,靠抢!多家银行中长期大额存单“断货”
九派新闻05-21 14:39 投诉
阅读数:22万+

​​5年期大额存单(20万元以上)基本停售,3年期大额存单额度紧张。降息预期下,多家银行中长期大额存单时常“断货”,想买要靠运气、拼手速。

5月15日,家住吴家山的张女士有一笔50万元的大额存单到期了,想到银行续存,结果被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只有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期的大额存单,3年和5年期的大额存单没有了。

 

昨日,记者以储户身份探访了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湖北银行、汉口银行、武汉农村商业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网点。发现仅武汉农村商业银行五年期大额存单在售,其他银行5年期大额存单基本停售。

 

对于3年期大额存单,多家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回答如出一辙:大额存单由总行不定期发售,全国性抢单,一两天就抢没了,所以大部分时间处于售罄状态,建议经常到银行APP去刷通知碰运气。

 

记者发现,经过此前多次利率调降后的大额存单产品,收益率优势也已不再。目前,多家银行的1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普遍降至2%以下,与同期限定期存款利率相差无几,甚至已经持平。

 

以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为代表的大型国有银行,1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均为1.8%,仅比同期定期存款利率高0.1%,而2年期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分别为1.9%和2.35%,与同期限的定存利率完全相同。

 

相比之下,股份制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会略高一些,其中招行、中信、兴业、光大的1年期和2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均为2%和2.15%,比同期限定存利率高出0.35%-0.55%不等,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银行几乎都没有3年期以上大额存单。

 

探访中,记者发现,大额存单利率最高的还是地方商业银行。以1年期大额存单为例,汉口银行利率为2.2%,湖北银行为2.25%,武汉农村商业银行达到了2.3%,略高于同期限定存,但2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就与同期限定期存款相差无几了。

 

大额存单难抢,银保产品、特色存款补位

 

存款利率一再下调,中长期大额存单淡出市场,仍挡不住居民的储蓄热情。

 

央行发布2024年一季度金融统计和社会融资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1.2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8.56万亿元。

 

“股市不敢进,黄金现在也是高位回调,感觉买什么都不安全,钱还是存在银行放心点。”受访时,市民程女士坦言,她家现在大约80%的家庭流动资产都是银行存款,只有少部分是之前购买的基金,还被套着。

 

另一位受访者张先生则表示,一直都买中长期大额存单,稳健收益率高。今年有两笔陆续到期,一看收益率比上次降了一个多点,几次都没抢到,想打听有哪些可以替代的产品。

 

面对中长期大额存单“断货”的现状,不少银行理财经理都力荐银保产品、特色存款、理财产品代替。

 

邮储银行一家网点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大额存单跟定期存款相比利息只高了0.1%,“相当于一万元一年只多10元钱利息,有等抢大额存单的时间,不如就选择定期存款,那点多的利息都不够弥补时间成本。”

 

汉口银行一理财经理建议转买特色存款产品,其中针对该行养老金代发客户专属的存款产品,3年期的利率是2.75%,跟大额存单差不多。

 

多家银行网点工作人员介绍,去年以来银保产品卖得很火,如果想稳健又想保证相对高些的收益,银保产品是不错的选择,大多银保产品交5年或者6年,从第一年开始,按3%记复利。放的时间越长,收益越高。

 

但不少银行客户经理也提醒,银保产品适合有资金长期闲置又想搏取稳定收益人群,可作为子女教育金和自己的养老金进行储备,可以“锁定收益”,但一旦在缴费期内提前支取会有本金损失。

 

 

揽储三大利器加速“隐退”

 

过去,大额存单以相较于同期限定期存款利率更高、转让灵活的特点,被银行视为揽储利器之一。事实上,不止大额存单,近一个月以来,银行加速下架高息揽储工具,手工补息、通知存款也先后被限制。

 

光大银行、广发银行、渤海银行等多家银行近期密集发布公告称,将停止自动滚存通知存款,到期后未结利息的资金将按照活期挂牌利率计结。此前已有多家国有大行及股份行开始陆续调整通知存款产品,包括下架产品或下调产品利率加点上限。

 

多位业内人士介绍,手工补息、通知存款、长期大额存单三大传统揽储利器遭银行集体调整,背后都指向同一个原因,主要还是为了降低息差。截至2023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平均水平走低至1.69%,创下新低。银行为缓解压力,对于高成本存款不得不进行审慎调控。

 

武汉市社科院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陈进认为,中长期大额存单“断货”,是银行应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作出的正常市场反应。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金融机构可贷资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揽储就成了银行的主要任务之一。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平台,M2突破300万亿人民币,存款过多、贷款不足成为影响银行收益的重要因素。存款过多使得揽储不再必要,银行自然不愿意多发大额存单。

 

“银行减少中长期大额存单的供给,最主要还是基于对未来利率下行的预期。”陈进说,在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大环境下,特别是叠加房地产市场困境,国内居民和企业投资消费谨慎,贷款意愿不足,不排除央行进一步降低存贷款利率的可能。在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银行大量发行中长期大额存单意味着锁定中长期负债,背负较高利息支出成本,甚至还可能出现中长期大额存单利率倒挂的风险,不利于银行建立稳健的盈利架构。

 

 

 

九派新闻刘光菊 李彦​​​​

推荐阅读

快速开通微博你可以查看更多内容,还可以评论、转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