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查字典诗词网 2016年12月15日 22:47:01

      【关键词】

      诗词名句,抒情,赞美,喜爱,植物花卉,牡丹

      【名句】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出处】

      唐•刘禹锡《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注】

      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是最美的花,当它开花的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

      国色:倾国之色。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色卓绝,艳丽高贵。

      “花开”句:说明唐代观赏牡丹风气极盛。京城:一般认为是指长安,但刘锬编的《咏花古诗欣赏》、鲍思陶等编的《中国名胜诗联精鉴》以及谢明等编的《历代咏物诗选读》认为此诗中的京城是指洛阳。

      【说明】

      《赏牡丹》这首诗写唐人赏牡丹的盛况。此诗描绘了唐朝惯有的观赏牡丹的习俗,以芍药“妖无格”的和芙蕖“净少情”衬托牡丹之高标格和富于情韵之美,其中也蕴含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人格精神。全诗用对比和抑彼扬此的艺术手法,肯定了牡丹“真国色”的花界地位,真实地写出了当年牡丹花盛开能引起京城轰动的巨大效应。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牡丹的诗,但是作者并没有从正面来描写牡丹的姿色,而是通过芍药、荷花的对比,来衬托出牡丹的美。前两句采用抑彼扬此之法,先评芍药和芙蕖,芍药与芙蕖本是为人所喜爱的花卉,但是美中总有不足,通过芍药和芙蕖的“妖无格”、“净少情”,来突出牡丹的妖、格、净、情四美并具。

      “唯有牡丹真国色”,“唯有”二字,突出强调了只有牡丹才堪称得上是真正的国色,表现出作者对牡丹深深的喜爱之情。牡丹是中国特产的名花,春末开花,花大而美。唐高宗、武后时始从汾晋(今山西汾河流域)移植到京城,玄宗时犹视为珍品。南宋郑樵《通志•卷七十五》说“牡丹晚出,唐始有闻”。牡丹移植栽培的时间虽然不是很早,但喜欢牡丹的人却特别多,尤其到了唐代,牡丹大受文人百姓的欢迎,周敦颐《爱莲说》也称“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几乎成了人见人爱的花中之王。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群花品种,以牡丹第一,芍药第二,故世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对于“百般颜色百般香”的牡丹,作者只字不提牡丹的色和香,仅仅用了一句“花开时节动京城”,写人们倾城而出观赏牡丹的热闹景象,以此赞颂牡丹的倾国之色。由于牡丹具有无与伦比的姿色和美貌,花开时节人们竞相观赏,一时之间竟然轰动了京城,生动地写出了人们对牡丹的极其喜爱之情。“动”字用得极妙,形象地描绘出了当时人们为了观赏牡丹而万人空巷、人山人海的生动场面,十分逼真。更多有关牡丹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查字典诗词网”

      短短四句,写了三种名花,其中又包含了丰富的审美思想,花木草卉,本来并没有格调的高下和感情的多寡,但诗人通过拟人和烘托的手法,巧妙地把自然美变成了艺术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返回查字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