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24-06-14 12:24发布于 上海 来自 微博网页版已编辑
《中国的巡回赛级别教练为何如此稀缺》
文/张奔斗

法网结束好几天了,今天终于有时间花了大半天把这篇文章好好地写出来。从写作者的角度来说,写了20多年网球,还能碰到自己之前没怎么写过的选题,是挺兴奋的;不知道会写多长,但肯定会很长,也提前谢谢那些愿意认真看完并参与讨论的球迷。

法网赛时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人目前在国际网坛的各个细分领域都有杰出代表,从赛场上拼搏的中国球员,到裁判席、穿线室、赛事运营、新闻中心到赞助商等等,都有中国人活跃的身影;唯独在教练席,中国面孔真是少之又少。

张帅的多年恩师刘硕算一个,能帮助太太郑洁突破极限还能在与袁悦的短暂合作中引领对方取得突破的张宇算一个,张之臻双教练之一的卢彦勋算一个。另外,吴迪和公茂鑫在和中国球员的合作中都体现出自己执教方面的天赋,但毕竟不是长年在巡回赛圈子里工作的教练员。

巡回赛级别的中国教练,为何如此稀缺?

教练团队绝非摆设,他们对于球员巨大的塑造和帮助,这个红土赛季就有新鲜的实例。正因为没有教练辅佐,袁悦说这个红土赛季不仅毫无进步,更是毫无变化,“第一场球打成啥样,最后一场还是啥样;没人告诉我哪里不对,更没人告诉我不对的地方该如何改进。”而郑钦文和体能教练分手的原因,也是因为对方在力量提升方面不够擅长,导致自己“发球还没有19、20岁时那么有力。”

但是,从袁悦1个月试训了5位教练这件事上,我们也都能感受到,找到一位合适的教练是多么难上加难。袁悦能主动融入国外教练圈子找寻解决途径当然令人欣赏,但试想,如果中国也有多位巡回赛级别的教练可供选择,那可以省下多少时间精力和沟通成本。

什么样的教练才有能力在男女巡回赛这个层面生存呢?张宇(@张宇Tennis-coach)列出了一些条件:“首先最好能有球员的经历,成绩好坏另说,但最好打过足够的年数。另外,智商这事儿大家问题都不大,但教练员的情商就特别重要。要有观察能力,能发现和分析出球员的弱点和不足;还要了解他们的性格和习惯,懂得如何与球员沟通。因为教练员不仅要能思考出如何解决问题,还要制定出方案,还必须能说服球员愿意去尝试——而且这种尝试还必须快速见效,因为职业球员不会给你太长时间。”

要说两个人不会无缘无故地走到一起呢。在和郑洁与张宇多年的工作和交往中,我确实体会到,如果说郑洁打球时是一个带脑子的球员,张宇也很有点儿“小诸葛”的意思。所以,平时和他采个访啊聊个天啊,都是很有意思的,因为他说起话来有完整的分析和逻辑推导过程,还能配合很多新鲜的实例,料很足且生动。

说到中国为何缺乏巡回赛级别的优秀教练,张宇和刘硕不约而同点出同一个重要原因:不是中国教练不优秀或难成材,大环境是不可忽视的要因。

刘硕(@智者山丘)就表示:“我不是在抱怨大环境什么,我只是在指出一个事实。我们体制的框架本身就是不支持教练员在外面带球员的,如果是带国外球员那就更扯了。毕竟绝大多数教练员都隶属于地方队,怎么会地方队给教练发工资,却长期允许他们带别的球员呢?如果一个地方队里出现了一位优秀教练,队里只会让他专心为自己队培养更多队员,这种想法和做法也很正常。”

这不由令人想到,吴迪(@吴迪糨糊男)在和张之臻以及郑钦文的合作中,都迅速体现出了执教方面的才华。如果说帮助同属上海网球队的张之臻名正言顺,但如果和郑钦文想达成较为长期合作,那就不只是双方你情我愿这么简单的了,吴迪毕竟还有上海网球队总教练的本职工作。另外,去年中国赛季时公茂鑫(@来宝来宝来宝)在和王曦雨的合作中也是很快擦出火花,后者在广州赢得职业生涯首冠,但如果长期合作的话确实也面临现实困难。

有些球迷可能想得比较简单,巡回赛的工作多么激动人心,那就离开地方队专心跟巡回赛好了呀!但别忘了,职业教练可是工作保障系数最低的工种之一,合作得好好的突然被分手,这种事情也屡见不鲜。

职业教练确实属于准入门槛比较高的行业,但要命的是,这同时又是一份需要“混”职业圈子才有机会混出头的行业。刘硕就说:“职业教练这份工作,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练得出来,球员每一次输球都是球员和教练共同成长的机会,甚至需要一代人或几代人的共同打磨。”

张宇说话更为直接,“我们办了太多教练员学习班了,学10天给发个证书,但10天只能学习一些基础的方式方法,要想成为职业教练,干货还是是靠长期的实践。咱们球员还能请外教,但教练该请谁提高水平呢?请外教讲课也只能纸上谈兵,这事儿必须长期实操,才能内化为自己真正的能力。”

张宇还用不同项目之间的比较来打比方:“毕竟不是跳水或体操,有规定动作;球类项目就是随时变化也要随时应变,毕竟场地对面是个大活人;球员要独自上场,教练也必须亲自下场,才能逐渐成长锤炼为优秀教练。”也正因为网球这种相互克制、抑制、限制的项目特点,所以张宇也从来就是鼓励队员尝试新东西,“哪怕你就是用不同的方式输了球,都能算进步。”

郑洁身高1米60出头,在张宇的帮助下充分开掘出了自身潜力,取得了很高的职业成就;而在刘硕的多年辅佐下,张帅从早年一些球迷口中的“月亮帅”,变成了一个打法截然不同的选手,职业生涯前后两段的成就对比明显,这些都说明,两位确实是非常优秀的教练。但他们也都面对同样的问题:巡回赛教练真的是一份高投入高损耗的职业。

张宇说,郑洁前几天还和他说呢,当教练真是烧脑费脑,必须天天琢磨。“确实,我带队员的时候,都是夜里11点以后,才能安安静静踏踏实实看看对手录像,制定战术,日复一日,确实很辛苦。”

刘硕的微博签名多年来都是“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努力生存奋力向前的理念,已经融入他的血液。说起当年在北京奋斗的经历,“我只是小地方昆明来的一个小教练而已,住在城郊300元一个月的房子里,外面下大雨,屋里漏小雨。每天公交车和地铁换乘在北京各大网球馆到处跑,梦想什么时候能拥有一部自己的小汽车。既然没有选择,那么成为职业教练,也就成了我唯一的选择。”

长年旅行加上极度的专注和投入,很显然,这也是一份非常需要家庭支持的职业。

刘硕感叹自己非常幸运,“我爸妈年纪也都大了,需要我照顾,儿子都已经比我高了。我很幸运,爱人支持工作,父母也喜欢我这份事业,儿子宽慰我说没问题。”之前张帅受伤长期休赛时,刘硕也休息了4个月,难得有机会体验到了长时间普通人生活的美好,再回到工作岗位上也更有动力。“球员没法停,一停的话排名就被洗下去了,还好我还有这个机会稍微停一停。”他笑着说。

也正因为有家庭有孩子,“让我一年40周跟着球员,我确实做不到”,张宇感叹道。他提出一个观点,“我这种情况,就非常适合双教练制,或是我带一个靠谱的助教;能跟球员时我跟着,没法跟的时候,还有另一个教练或是助教能接着带。”

对于这个观点,刘硕也非常赞同。如今国际网坛,国际球员采用双教练制也越来越盛行了;除了球员可以得到套路更加丰富的指点与训练手段之外,教练也可以兼顾家庭。

就比如,张之臻同样采用了双教练制,外教和卢彦勋根据赛季的不同时段与场地类型,各有分工。说到卢彦勋的作用时,除了日常的教练工作之外,“他毕竟经历过很多比较高的场面和层面,这些经验对于帮助我就非常宝贵。”另外,即便在不跟着张之臻时,卢彦勋有时候也会给张之臻写来长长的比赛要点等等,让球迷开玩笑说“尽显东亚社畜本色”,其实也说明了教练员的职业精神以及对张之臻的用心。

职业教练的门槛很高,但大多数人却又摸不到门。看上去,中国缺乏巡回赛级别优秀教练的事实,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张宇出主意说:“现在中国的巡回赛球员这么多,如果能在团队内安排一两位国内教练,当个陪练,哪怕就是跟班打个杂,也能学到很多很多东西。当年小威的陪练巴金,后来不也进化成为巡回赛教练了吗?”

既然巡回赛教练的资源如此稀缺,对于张宇和刘硕来说,其实也面临一个传承的问题。很多小球员的家长都为张宇一身本事却没有球员长期带尽情发挥才能而感到可惜,他也在思考如何施展更大的能量,而不只是每年中国赛季才有机会帮一下中国球员。

刘硕同样表态:“宇哥是执教经验非常丰富的优秀教练,包括姜山,当年都和高水平外教一起工作过,他们都是中国网球的巨大财富。对我来说,任何时候有小球员需要我,我都很愿意分享;包括年初我也短暂帮过朱琳,我也很投入很享受。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球员,如何从ITF尽快顺滑过渡到职业圈,打进前200能够去打大满贯资格赛,我很愿意分享交流我多年来在这个圈子里学到的经验。”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