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国语

[guó yǔ]
左丘明创作的国别体著作
展开15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国语》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国别体著作。他的编纂方法是以国分类,以语为主,故名“国语”。至唐,始有人疑问,或谓之西汉刘向校书所辑,或谓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陆续编成,近代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是战国或汉后的学者托名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将存疑考证。
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西征犬戎(约公元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公元前453年)。《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从史学角度讲,史料价值极高;从文学角度讲,它的文笔比较朴素、简括,许多优秀篇章在记载人物对话上饶有风趣,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5]
作品名称
国语
外文名
Discourses of the States
作品别名
春秋外传左氏外传

内容简介

播报
编辑
《国语》在记述历史的手法上,以时间为横线,以并列的国家为纵线,开创了中国用国别体市霸牛谜催订采巴循记述历史的先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采用国别体编写的史书。全书共21卷,分别为:《周语》3卷、《鲁语》2卷、《齐语》1卷、《晋语》9卷、《郑语炒壳束》1卷、《楚语》2卷、《吴语》1拳叠卷、《越语》2卷[13],共计7万余字,所记历史自周穆王伐大戎开始,直到韩、赵、魏三家灭智伯踏想结束。书中主要记载了西周末年及春秋时期西周与各国的史实,特别是对春秋时期的各国史实记载比较详细垫乌恋拔。 《国语》一方面记载了当时各国的政治、军事及外交活动;另一方面记载了当时各愉体宙国贵族的一些言论。[7]

创作争议

播报
编辑

历史背景

历史发展到西周以后,由于牧野之战、国人暴动等历史事件的影响,人们对于天神的崇拜已经开始动摇,一股怀疑和否定天神的思想逐渐兴起,人的自我意识也开始觉醒。特别是春秋时代,中国生产力发展进入突变阶段。随着青铜器在生产中普遍使用和铁制农具开始出现,人们开垦的荒地增多,牛耕也逐渐推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手工业获得了长足进步,商业和城市开始繁荣,各地土特产相互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制度开始由奴隶制经济向封建制经济过渡,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变革,引发了政治结构的急剧变革和动荡。周王室日渐衰微,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威信下降,地位动摇。同时,“诸侯亢强”,以霸主为代表的新生力量开始崛起。他们广占私田,扩充军备,不断进行争霸战争,“春秋无义战”[4]就是这种社会状况的鲜明写照,从而形成了“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5]2079 的社会政治现象。战争频仍、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直接推动了对商周以来社会意识形态特别是天道观的重大变革和转型。这一变革和转型的首要标志就是“天道”渐变为“人道”,从“重神”渐变为“重民”。正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旧的思想观念不再适应上层建筑的需要,《国语》民本思想应运而生。[10]

作者争议

《国语》的作者,自古存在争议,迄今尚未有定论。最早提出《国语》作者为左丘明的是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他在《报任安书》中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后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也记载:“《国语》二十一篇,左丘明著。”按照他们的说法,左丘明为孔子春秋》作传后,不幸失明,但他:“雅思未尽……稽其逸文,纂其别说……”根据作传所剩下的材料,又编辑了一本书,即《国语》。班固、李昂等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都怀疑这类说法。晋代思想家傅玄最先提出反对意见,他在《左传·哀十三年:正义》引中言:“《国语》非左丘明所作。凡有共说一事而二文不同,必《国语》虚而《左传》实,其言相反,不可强合也。”宋人刘世安、吕大光、朱熹,直至清人尤侗、皮锡瑞等也都对左丘明著《国语》存有疑问。
宋代以来,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国语》为西汉刘歆的伪作
到了现代,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他们认为:《国语》并非出自一人、一时、一地。它主要来源于春秋时期各国史官的记述,后来经过熟悉历史掌故的人加工润色,大约在战国初年或稍后编纂成。

篇目争议

《国语》,《汉书·艺文志》记为二十一篇,《隋书·经籍志》记为二十一卷,流传至今。又,《隋书·经籍志》云:“《春秋外传国语》二十卷,贾逵注;又二十一卷,虞翻注;又二十二卷,韦昭注;又二十卷,晋五经博士孔晁注;又二十一卷,唐固注。”《宋史·艺文志》云:“左丘明《春秋外传国语》二十一卷,韦昭注。”《崇文总目》云:“《春秋外传国语》二十一卷,原释左丘明撰,吴侍中领左国史亭陵侯韦昭解。”按:此处所列,盖所见文本不同,而分卷不尽一致。诸家注本今多亡佚,惟韦昭注流传至今。[9]

作品目录

播报
编辑

共21卷

·周语3卷
·鲁语2卷
·齐语1卷
·晋语9卷
·郑语1卷
·楚语2卷
·吴语1卷
·越语2卷

详细目录

一、周语
卷一 周语上
周语01 祭公谏穆王征犬戎
周语02 密康公母论小丑备物终必亡
周语03 邵公谏厉王弭谤
周语04 芮良夫论荣夷公专利
周语05 邵公以其子代宣王死
周语06 虢文公谏宣王不籍千亩
周语07 仲山父谏宣王立戏
周语08 穆仲论鲁侯孝
周语09 仲山父谏宣王料民
周语10 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论周将亡
周语11 郑厉公与虢叔杀子颓纳惠王
周语12 内史过论神
周语13 内史过论晋惠公必无后
周语14 内史兴论晋文公必霸
卷二 周语中
周语15 富辰谏襄王以狄伐郑及以狄女为后
周语16 襄王拒晋文公请隧
周语17 阳人不服晋侯
周语18 襄王拒杀卫成公
周语19 王孙满观秦师
周语20 定王论不用全烝之故
卷三 周语下
周语21 单襄公论陈必亡
周语22 刘康公论鲁大夫俭与侈
周语23 王孙说请勿赐叔孙侨如
周语24 单襄公论郤至佻天之功
周语25 单襄公论晋将有乱
周语26 单襄公论晋周将得晋国
周语27 太子晋谏灵王壅谷水
周语28 晋羊舌肸聘周论单靖公敬俭让咨
周语29 单穆公谏景王铸大钱
周语30 单穆公谏景王铸大钟
周语31 景王问钟律于伶州鸠
周语32 宾孟见雄鸡自断其尾
周语33 刘文公与苌弘欲城周
二、鲁语
卷四 鲁语上
鲁语01 曹刿问战
鲁语02 曹刿谏庄公如齐观社
鲁语03 匠师庆谏庄公丹楹刻桷
鲁语04 夏父展谏宗妇觌哀姜用币
鲁语05 臧文仲如齐告籴
鲁语06 展禽使乙喜以膏沫犒师
鲁语07 臧文仲说僖公请免卫成公
鲁语08 臧文仲请赏重馆人
鲁语09 展禽论祭爰居非政之宜
鲁语10 文公欲弛孟文子与郈敬子之宅
鲁语11 夏父弗忌改昭穆之常
鲁语12 里革更书逐莒太子仆
鲁语13 里革断宣公罟而弃之
鲁语14 子叔声伯辞邑
鲁语15 里革论君之过
鲁语16 季文子论妾马
卷五 鲁语下
鲁语17 叔孙穆子聘于晋
鲁语18 叔孙穆子谏季武子为三军
鲁语19 诸侯伐秦鲁人以莒人先济
鲁语20 襄公如楚
鲁语21 季冶致禄
鲁语22 叔孙穆子知楚公子围有篡国之心
鲁语23 叔孙穆子不以货私免
鲁语24 子服惠伯从季平子如晋
鲁语25 季桓子穿井获羊
鲁语26 公父文伯之母对季康子问
鲁语27 公父文伯饮南宫敬叔酒
鲁语28 公父文伯之母论内朝与外朝
鲁语29 公父文伯之母论劳逸
鲁语30 公父文伯之母别于男女之礼
鲁语31 公父文伯之母欲室文伯
鲁语32 公父文伯卒其母戒其妾
鲁语33 孔丘谓公父文伯之母知礼
鲁语34 孔丘论大骨
鲁语35 孔丘论楛矢
鲁语36 闵马父笑子服景伯
鲁语37 孔丘非难季康子以田赋
三、齐语
卷六 齐语
齐语01 管仲对桓公以霸术
齐语02 管仲佐桓公为政
齐语03 桓公为政既成
齐语04 管仲教桓公亲邻国
齐语05 管仲教桓公足甲兵
齐语06 桓公帅诸侯而朝天子
齐语07 葵丘之会天子致胙于桓公
齐语08 桓公霸诸侯
四、晋语
卷七 晋语一
晋语01 武公伐翼止栾共子无死
晋语02 史苏论献公伐骊戎胜而不吉
晋语03 史苏论骊姬必乱晋
晋语04 献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晋语05 献公伐翟柤
晋语06 优施教骊姬远太子
晋语07 献公作二军以伐霍
晋语08 优施教骊姬谮申生
晋语09 申生伐东山
卷八 晋语二
晋语10 骊姬谮杀太子申生
晋语11 公子重耳夷吾出奔
晋语12 虢将亡舟之侨以其族适晋
晋语13 宫之奇知虞将亡
晋语14 献公问卜偃攻虢何月
晋语15 宰周公论齐侯好示
晋语16 宰周公论晋侯将死
晋语17 里克杀奚齐而秦立惠公
晋语18 冀芮答秦穆公问
卷九 晋语三
晋语19 惠公入而背外内之赂
晋语20 惠公改葬共世子
晋语21 惠公悔杀里克
晋语22 惠公杀丕郑
晋语23 秦荐晋饥晋不予秦籴
晋语24 秦侵晋止惠公于秦
晋语25 吕甥逆惠公于秦
晋语26 惠公斩庆郑
卷十 晋语四
晋语27 重耳自狄适齐
晋语28 齐姜劝重耳勿怀安
晋语29 齐姜与子犯谋遣重耳
晋语30 卫文公不礼重耳
晋语31 曹共公不礼重耳而观其骿肋
晋语32 宋襄公赠重耳以马二十乘
晋语33 郑文公不礼重耳
晋语34 楚成王以周礼享重耳
晋语35 重耳婚媾怀嬴
晋语36 秦伯享重耳以国君之礼
晋语37 重耳亲筮得晋国
晋语38 秦伯纳重耳于晋
晋语39 寺人勃鞮求见文公
晋语40 文公遽见竖头须
晋语41 文公修内政纳襄王
晋语42 文公出阳人
晋语43 文公伐原
晋语44 文公救宋败楚于城濮
晋语45 郑叔詹据鼎耳而疾号
晋语46 箕郑对文公问
晋语47 文公任贤与赵衰举贤
晋语48 文公学读书于臼季
晋语49 郭偃论治国之难易
晋语50 胥臣论教诲之力
晋语51 文公称霸
卷十一 晋语五
晋语52 臼季举冀缺
晋语53 宁嬴氏论貌与言
晋语54 赵宣子论比与党
晋语55 赵宣子请师伐宋
晋语56 灵公使麑杀赵宣子
晋语57 范武子退朝告老
晋语58 范武子杖文子
晋语59 郤献子分谤
晋语60 张侯御郤献子
晋语61 帅胜而范文子后入
晋语62 郤献子等各推功于上
晋语63 苗贲皇谓郤献子不知礼
晋语64 车者论梁山崩
晋语65 伯宗妻谓民不戴其上难必及
卷十二 晋语六
晋语66 赵文子冠
晋语67 范文子不欲伐郑
晋语68 晋败楚师于鄢陵
晋语69 郤至勇而知礼
晋语70 范文子论内睦而后图外
晋语71 范文子论外患与内忧
晋语72 范文子论胜楚必有内忧
晋语73 范文子论德为福之基
晋语74 范文子论私难必作
晋语75 栾书发郤至之罪
晋语76 长鱼矫胁栾中行
晋语77 韩献子不从栾中行召
卷十三 晋语七
晋语78 栾武子立悼公
晋语79 悼公即位
晋语80 悼公始合诸侯
晋语81 祁奚荐子午以自代
晋语82 魏绛谏悼公伐诸戎
晋语83 悼公使韩穆子掌公族大夫
晋语84 悼公使魏绛佐新军
晋语85 悼公赐魏绛女乐歌钟
晋语86 司马侯荐叔向
卷十四 晋语八
晋语87 阳平教平公灭栾氏
晋语88 辛俞从栾氏出奔
晋语89 叔向母谓羊舌氏必灭
晋语90 叔孙穆子论死而不朽
晋语91 范宣子与和大夫争田
晋语92 訾祏死范宣子勉范献子
晋语93 师旷论乐
晋语94 叔向谏杀竖襄
晋语95 叔向论比而不别
晋语96 叔向与子朱不心竞而力争
晋语97 叔向论忠信而本固
晋语98 叔向论务德无争先
晋语99 赵文子请免叔孙穆子
晋语100 赵文子为室张老谓应从礼
晋语101 赵文子称贤随武子
晋语102 秦后子谓赵孟将死
晋语103 医和视平公疾
晋语104 叔向均秦楚二公子之禄
晋语105 郑子产来聘
晋语106 叔向论忧德不忧贫
卷十五 晋语九
晋语107 叔向论三奸同罪
晋语108 中行穆子帅师伐狄围鼓
晋语109 范献子戒人不可以不学
晋语110 董叔欲为系援
晋语111 赵简子欲有斗臣
晋语112 阎没、叔宽谏魏献子无受贿
晋语113 董安于辞赵简子赏
晋语114 赵简子以晋阳为保鄣
晋语115 邮无正谏赵简子无杀尹铎
晋语116 铁之战赵简子等三人夸功
晋语117 卫庄公祷
晋语118 史黯谏赵简子田于蝼
晋语119 少室周知贤而让
晋语120 史黯论良臣
晋语121 赵简子问贤于壮驰兹
晋语122 窦犨谓君子哀无人
晋语123 赵襄子使新稚穆子伐狄
晋语124 智果论智瑶必灭宗
晋语125 士茁谓土木胜惧其不安人
晋语126 智伯国谏智襄子
晋语127 晋阳之围
五、郑语
卷十六 郑语
郑语01 史伯为桓公论兴衰
郑语02 平王之末秦晋齐楚代兴
六、楚语
卷十七 楚语上
楚语01 申叔时论傅太子之道
楚语02 子囊议恭王之谥
楚语03 屈建祭父不荐芰
楚语04 蔡声子论楚材晋用
楚语05 伍举论台美而楚殆
楚语06 范无宇论国为大城未有利者
楚语07 左史倚相儆申公子亹
楚语08 白公子张讽灵王宜纳谏
楚语09 左史倚相儆司马子期唯道是从
楚语10 观射父论绝地天通
卷十八 楚语下
楚语11 观射父论祀牲
楚语12 子常问蓄货聚马鬬且论其必亡
楚语14 郧公辛与弟怀或礼于君或礼于父
楚语16 王孙圉论国之宝
楚语17 鲁阳文子辞惠王所与梁
楚语18 叶公子高论白公胜必乱楚国
七、吴语
卷十九 吴语
吴语01 越王勾践命诸稽郢行成于吴
吴语02 吴王夫差与越荒成不盟
吴语03 夫差伐齐不听申胥之谏
吴语04 夫差胜于艾陵使奚斯释言于齐
吴语05 申胥自杀
吴语06 吴晋争长未成勾践袭吴
吴语07 吴欲与晋战得为盟主
吴语08 夫差退于黄池使王孙苟告于周
吴语09 勾践灭吴夫差自杀
八、越语
卷二十 越语上
越语01 勾践灭吴
卷二十一 越语下
越语02 范蠡进谏勾践持盈定倾节事
越语03 范蠡劝勾践无蚤图吴
越语04 范蠡谓人事至而天应未至
越语05 范蠡谓先为之征其事不成
越语06 范蠡谓人事与天地相参乃可以成功
越语07 越兴师伐吴而弗与战
越语08 范蠡谏勾践勿许吴成卒灭吴
越语09 范蠡乘轻舟以浮于五湖
国语解叙 [1]

社会影响

播报
编辑
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
国语的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重视民意,重视人才,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
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

思想倾向

播报
编辑

民本思想

《国语》的思想内容与《尚书》、《春秋》相比,已有了不少新特点。其中“重民”、“尚礼”、“崇德”即主要表现。其思想观念固然驳杂而不纯,仍基本体现出儒家的思想倾向。但其中也杂有不少因受巫史遗风影响关于天命神鬼、祸福预言的记述。柳宗元即曾由此作《非国语》,以非难其“不概于圣”(《非国语序》)。从文学角度看,它在一定程度上全面形象地反映了春秋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矛盾和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现了当时政治变化的轮廓,描绘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具体行文上它也与《尚书》多载训诫之文和《春秋》多寓褒贬之言不同,而专记教诲之语即多举各国贵旅及知名人士大夫的言论,谏议人物的高下,分析史实的得失而显得很有说服力。如《召公谏厉王止谤》,写厉王酷虐无道,不听召公之劝,致使民怨鼎沸,激起公愤,终被人民放逐。文章重点记述了召公的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从正反两个方面、两种结果,说明不可“防民之口”的道理,比喻生动,论证有力,表现了一种进步的民本思想。全文亦简括有法,比喻贴切自然而颇有说服力。清人林云铭即评此文日:“召公谏,语语格言”,而全文更“回把防JiI之意,融成一片,警健绝伦”(《古文析义》)。[9]
《国语》的思想比较驳杂。它重在记实,所以表现出来的思想也随所记之人、所记之言不同而各异,如《鲁语》记孔子语则含有儒家思想;《齐语》记述管仲语则谈霸术;《越语》写范蠡尚阴柔、持盈定倾、功成身退,带有道家色彩。

义利观

《国语》中各个层面的义利观在不同场景和人物上表现得复杂而矛盾,礼制在某些方面逐渐被瓦解破坏,在某些方面又被坚定地信奉着,这都基于当事人的利益出发,基于当时的现实而发生。周初通过尊崇“敬天保民”思想,一方面诠释周代商的合理性,一方面维护政权和社会稳定。一个朝代开国之君往往精明能干,但几代之后,由于顶层设计缺乏对天子、国君的约束,国君肆意妄为,骄奢淫逸,违背道义礼制的现象也有发生,但这些国君终会遭受灾祸,体现了《国语》作者对此种义利观的批判;同时“敬天保民”的义利观开始在诸侯国中出现,周朝实行宗法分封制,“宗族和姻戚的情谊经过的世代愈多,便愈疏淡 ,君臣上下的名分最初靠权力造成,名分背后的权力一消失, 名分便成了纸老虎。”随着血缘世代的延长以及周王室王权的衰落,维护统治秩序的是这些“尊王攘夷”的诸侯霸国,并且这些诸侯国家存在利益竞争关系,保障这些霸国的利益的是该国的人口、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因此“敬天保民”的义利观被这些国家继承发扬,并作为保障本国利益的保证,使民众和国家保持一定的和谐。诸侯大国由于自身实力的壮大,其国君对愈发衰落的周王室愈发不屑一顾,但是为了保持自身霸主地位以及谋求更大的利益,其国君仍要尊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由此表现出诸侯国君对周天子表面尊敬、暗自蔑视的义利观,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制的有效执行转移到诸侯国家中,这对于周天子来说当然是一种僭越,“这种借宗法制保存下来的专制权力,初步形成了君主专制体制的成熟政治形态,而为秦汉以下的历代王朝所奉行”。[12]

美学观念

《国语》虽为史书,但重在立论,不少论述关涉美学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几个关于“美”的概念:其一是“文”,文有多义,其中之一就是“美”。其二是“章”,章有诸多含义,几乎概括了美的基本性质与特征。其三是“和”,音乐特别看重和,其实不独音乐重视和,各种美的事物均重视和,和是美的本质。和是诸多因素的化合,和的实现是新事物的创造。其四是“美”,《国语》对“美”下了一个定义,从这个定义可以得出“美”的基本性质:无害,有利,合德,成礼,可观。其五是“貌”,《国语》认为“貌”是重要的,但“言”比貌更重要,言是心之声,心决定言,因此,最重要的是心。《国语》的“美”论几乎集先秦儒家“美”论之大成。[11]

艺术特色

播报
编辑
从史学和文学成就看,《国语》不如《左传》。但《国语》也有较为明显的艺术特色,这就是:一、长于记言,二、有虚构故事情节。虽然在语言上较为质朴,但从文学的发展角度来看,应该说比《左传》前进了一步。例如,《晋语》所记骊姬深夜向晋献公哭诉进谗的事,早在秦汉之际就被人怀疑。《孔丛子·答问》记陈涉读《国语》至此处,向博士问道:“人之夫妇,夜处幽室之中,莫能知其私焉,虽黔首犹然,况国君乎?余以是知其不信,乃好事者为之词。”虽然博士曲为《国语》回护,硬说宫廷之中有女性的内史旁听记录,这是不能说服人的。
《国语》的文章浑厚淳朴而不失深奥,语言自然少润饰而又简炼明快,有些对话写得生动幽默,滑稽有趣,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如《叔向谏杀竖襄》(《晋语》),写晋平公一次射鹅不死,让竖襄搏之,又不得,便欲将竖襄关起来甚至要杀死。叔向闻之,对平公说:“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为晋。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端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君其必欲杀之,勿令远闻!”一段妙语,正话反说,饶有风趣,把唐叔一箭射死兕牛而以才艺受封爵与平公射小端不死还要杀竖襄这样两个人、两件事放在一起,加以鲜明对照,尖锐犀利,咄咄逼人。难怪平公一昕,作“忸怩颜”,乃趣(促)赦之”。类似的例子还有《王孙圉论楚宝》(《楚语》下)、《晋重耳自翟适齐》(《晋语》四)、《勾践栖于会稽》(《越语》上)等篇章,都写得相当精采。书中虽杂有天命神鬼之类的迷信成分,但较《左传》却能更真实而具体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凶狠残暴、穷奢极欲,从而也进一步揭示了当时广大劳动人民处境的悲惨和生活的痛苦,为后代提供了一幅幅鲜明的历史画面而具有着不朽的认识、参考价值。后人评《国语》认为其“妙里玮辞,骤读之而心惊,潜远之而味永,”看来并非过誉之词,但《国语》毕竟是有八国史事汇编而成,文章风格并不统一。《周语》、《鲁语》颇重文辞,较为典雅,风格近于《左传》;《晋语》多记谋略、事胜于辞而不乏幽默风趣之笔;《楚语》讲究修饰,文章亦较有气势;《吴语》、 《越语》文笔则又另具一格,精彩动人,诚如崔述所言:“《国语》周、鲁多平衍,晋、楚多尖颖,吴越多恣放,即《国语》亦非一人之所为也”(《洙泗考信录》)。近人钱基博亦为此而言:“《国语》以国为分,盖本《诗》之十五《国风》;然《国风》为有韵之诗,而《国语》则无韵之文也。大抵周鲁多掌故,齐多制,晋越多谋;文之佳者,深闳杰异;不同《左传》之从容委曲,而《越语》尤奇峻。然亦有委靡繁絮,不能振起者;不如《左传》之婉而成章,熔铸如出一手;其辞多枝叶,啊、盖由当时列国之史,材由厚薄,学有浅深,故不能醇一耳”(《中国文学史》)。[9]

后世影响

播报
编辑
《国语》是先秦时期的历史文献汇编,是根据春秋各国史料汇编而成的,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8]
就文学价值说,《国语》虽不及《左传》,但比《尚书》《春秋》等历史散文还有所发展和提高,具体表现为:作者比较善于选择历史人物的一些精彩言论,来反映和说明某些社会问题。如《周语》“召公谏弭谤”一节,通过召公之口,阐明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著名论题。
《国语》在叙事方面,亦时有缜密﹑生动之笔。如《晋语》记优施唆使骊姬谗害申生,《吴语》和《越语》记载吴越两国斗争始末,多为《左传》所不载,文章波澜起伏,为历代传诵之名篇。又《晋语》记董叔将娶于范氏,似绝妙的讽刺小品。所载朝聘﹑飨宴﹑辩诘﹑应对之辞。有些部分写得较精练﹑真切。 由于原始史料的来源不同,《国语》本身的文风不很统一,诚如崔述所说:“周鲁平衍,晋楚多尖颖,吴越多恣放。”(《洙泗考信录。余录》)
《国语》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有目共睹。唐刘知几列《国语》体例为六家之一。[3]《国语》开创了以国分类的国别史体例,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陈寿的《三国志》、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吴任臣的《十国春秋》,常璩的《华阳国志》[4],都是《国语》体例的发展。另外,其缜密、生动、精炼、真切的笔法,对后世进行文学创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作品评价

播报
编辑
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班固说:“孑L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而左丘明论辑其本事以为之传,又纂异同为《国语》。”[6]
王充《论衡》说:“国语,左氏之外传也。左氏外经,词语尚略,故复选录《国语》之词以实之。”但后人对上述说法已有异议。《国语》记事与《左传》虽同止于智伯之亡,但所起则远自周穆王时代,且其中不少内容与《左传》相抵牾或重复,而与《春秋》无关,所以看来是各自为书,非出自左氏一人一说,其外传之说也不恰当。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即曾称:“自班固志《艺文》,有《国语》二十一篇,左丘明所著,至今与《春秋传》并行,号为《外传》。今考二书,虽相出入,而事辞或多异同,文体亦不类,意必非出一人之手也。”[9]
唐代柳宗元曾写《非〈国语〉》一文,他说:“尝读《国语》,病其文胜而言庞,好诡以反伦。”并说《国语》“务富文采,不顾事实,而益之以诬怪,张之以阔诞”。

历代版本

播报
编辑

注释本

《国语》成书以来,东汉郑众贾逵,魏晋王肃唐固虞翻韦昭、孔晁等为之作注。唐宋以来,各家之注多 亡佚,惟韦昭《国语解》存于世。北宋时,宋庠(字公序) 曾整理《国语》及韦解,并作《国语补音》三卷。然其间亦有宋庠不知者:如后汉杨终撰有《改定春秋外传章句》 ,三国孙炎撰有《国语》注,北魏刘芳撰有《国语音》一卷。公序云: “先儒未有为《国语》音者,盖外、内传文多相涉, 字音亦通故也。然近世传《旧音》一篇,不箸撰人姓名,寻 其说,乃唐人也。 ”恐失检于《魏书·刘芳传》 。除此以外, 我们不排除东汉、三国、魏晋之间佚名旧注大量存在而后世 散佚不传这种情况。
韦昭《国语解》是现存于世的《国语》最早注本,他在 《国语解叙》中对其之前的注家及其作注的缘由、依据也有 清楚的说明: “遭秦之乱,幽而复光。贾生史迁颇综述焉。 及刘光禄于汉成世始更考校,是正疑谬。至于章帝,郑大司农为之训注,解疑释滞,昭析可观,至于细碎,有所阙略。 侍中贾君敷而衍之,其所发明,大义略举,为已憭矣 ,然于文间时有遗忘。建安黄武之间,故侍御史会稽虞君,尚书仆射丹阳唐君,皆英才硕儒、洽闻之士也,采摭所见,因贾为主而损益之。观其辞义,信多善者,然所理释,犹有异 同。昭以末学,浅暗寡闻,阶数君之成就,思事义之是非, 愚心颇有所觉。今诸家并行,是非相贸,虽聪明疏达识机之 士知所去就,然浅闻初学犹或未能祛过。切不自料,复为之 解。因贾君之精实,采虞、唐之信善,亦以所觉增润补缀, 参之以五经,检之以《内传》 ,以《世本》考其流,以《尔雅》 齐其训,去非要,存事实,凡所发正三百七事。又诸家纷错, 载述为烦,是以时有所见,庶几颇近事情,裁有补益。 ” 他的大体情况上文已述。
公序以下直至清初,研究《国语》者寥寥无几。有清一代,朴学大兴,其间不乏校注《国语》者。主要有: 汪远孙《国语校注本三种》 ( 《国语三君注辑存》 、 《国语发正》 、 《国语明道本考异》 ) ,陈瑑《国语翼解》 ,董增龄国语正义》等。
汪远孙《国语校注本三种》 对《国语》文本作了系统翔实 的研究。 其作 《国语校注本三种》 的缘起、 体例、 依据在 《三 种》各自序言都有明确交代。兹录于下,以资参证。
《国语三君注辑存》序: “三君者,后汉侍中贾君逵、吴侍御史虞 君翻、吴尚书仆射唐君固也。韦宏嗣采摭三君,并参己意, 成《国语解》二十一卷。汉章帝时,郑大司农众作章句,其 书最为近古,久亡其篇数。魏中领军王肃、晋五经博士孔晁 亦为章句训注,后先于韦而解不载。今远孙不揣谫陋,搜罗 旧闻,其三君说有见于解中有不见于解中悉录之,王、孔诸 家亦载焉。于以识韦氏作解之去就、而众说之足资取益也。 “ 《国语》 称三君者,仍宏嗣之本书也。 ”
《国语发正》序: 向称《外传》 ,与《内传》相为表里,综述义文,说家辈出。 自汉迄晋,散佚无存。今所完存者,唯韦氏注而已。注中都 采古训,又参幷己意。实事求是,卓尔钜观。然学道无穷而 偏漏难掩,此中得失,间有瑜瑕,可资考订。去就需才,远 孙妄不自揣,研虑多年,搜辑旧闻,博取通语,苟可明者, 皆收录焉。 抑有疑者, 必备参焉。 解讹者驳之, 义缺者补之, 辞意有未昭晰者复详说之。 爰列三例, 依传作卷, 为 《发正》 : 二十一卷, 所以发其疑而正其似也。 ”
《国语明道本考异》 “旧题天圣明道本《国语》 ,天圣宋仁宗年号;明道,乃 仁宗改元。卷末署云‘天圣七年七月二十日开印,明道二年 四月初五日得真本’ 。是明道二年以天圣印本重刊也。近代 盛行宋公序《补音》 ,明人许宗鲁金李皆从公序本重刊。 两本各有优劣,而后是非异同判焉。今刻以明道本出大字, 公序本辅行小字于下,它书所引之异文及诸家所辨之异字, 亦皆慎择而采取之。 读 《国语》 者庶乎知其异而是非可识也。 ”
《国语校注本三种》 ( 《国语三君注辑存》 、 《国语发正》 、 《国语明道本考异》 ) ,有清道光丙午闰五月汪氏振绮堂刊本。其 中《国语发正》被王先谦收入《清经解续编》 , 《国语明道本 考异》收入《四部备要》 ,列于黄丕烈《重刊明道二年〈国 语〉 》 、 《校刊明道本韦氏解〈国语〉札记》之后。
陈瑑《国语翼解》 ,主要是搜集相关文献对韦昭《国语 解》作疏证补充工作。顾其名即知其作是书之旨,翼者,辅 也,佐也,助也。 《广雅书局丛书》 、 《丛书集成初编》均有 收入。
董增龄《国语正义》 ,其序云: “宋公序补音本及天圣本 两家并行,近曲阜孔氏所刻用补音本。今兼收二家之长,而 用补音本者十之七八。……云为之注者,有汉郑众贾逵、 魏王肃、吴虞翻唐固、韦昭,晋孔晁七家,今唯韦解尚 存。……今铨释韦解之外,仍援许郑诸君旧诂备载其后,以 俟辩章。譬导水而穷其源,非落叶而离其根也。韦解体崇简 洁,多阙而不释。 《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应劭如淳、 晋灼、苏林颜师古等家《汉书注》 、章怀太子后汉书》 注,凡与马班正文采取《国语》者,各有发挥。或与韦解两 歧,或与韦解符合。同者可助其左证,异者宜博其旨归。并 采兼收,以汇古义。錞鼓不同音,而皆悦耳;荼火不同色, 而皆美观也。国邑水道,以《汉·地理志》 、 《后汉·续郡国志》为主,而参以《水经注》 、 《元和郡县志》 、杜氏《通典》 , 诸家并列。我朝所定府厅州县之名庶览者了然。至宫室器皿 衣裳之制度, 则孔贾诸疏具存, 止撷简要, 不事详叙。 ”
正义者,注之疏也。殆因“疏不破注”之例, 《国语正义》 虽篇幅不小,但发明无多。吴曾祺在其《国语韦解补正》叙 中就说: “然董氏之书,多征引旧典,而于文义之不可通者, 反忽而不及。似博而实略,似精而实疏。 ”这个评判应该 说是相当公允的。董增龄《国语正义》有清光绪庚辰章氏式 训堂刊本巴蜀书社1985 年据此本影印出版了影印本
此外,清人对 《国语》 还作了大量辑佚工作王仁俊经籍佚文》辑有《国语佚文》一卷;王谟汉魏遗书钞》 、劳格《月河精舍丛钞》 、黄奭《汉学堂丛书》 、 《黄氏逸书考》 、 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 、蒋曰豫《蒋侑石遗书》 、王仁俊 《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 ,对已亡佚的东汉郑众贾逵,魏晋王肃唐固虞翻、 孔晁等 《国语》 注作了辑佚工作。 这些辑佚工作,作用不言自明。
清末校诂《国语》者有吴曾祺,撰有《国语韦解补正》 一书。他在《国语韦解补正》叙中说: “ 《国语》一书,时有 笺疏,惜其寥寥无几。独高邮王氏,所得为多。乃择其说之 合者,悉纂而辑之。其有不足,辄以己意谬为附益。岁月既 久,楮墨遂滋。因汇为一编,名之曰《国语韦解补正》 。补 者,补其所未备;正者,正其所未安。备且安,是书之本末 具矣。 ”其书亦间有创获,于读《国语》者,不无裨益。 清宣统元年,商务印书馆初版其书。民国年间,商务印书馆 有数次印行。
其后沈镕有《国语详注》 ,惟存《国语》正文,摘列重 要词句略加诠释,其性质为重注而非补注。因其发明无多, 后人称引亦少。其书民国五年文明书局铅印本,民国二十 四年文明书局曾再次印行。
另有金其源《读书管见·国语》 (商务印书馆,1957 年版) ,时有所得。
台湾学者张以仁国语斠证》一书,摘录有异文、疑义之相关语句,以天圣明道本、公序本、公序《 〈国语〉补音》 、 董增龄《国语正义》本等本相互雠校,旁参黄丕烈札记》 、 汪远孙考异》等诸家成说,广采古注、类书及相关书中材 料,以理其讹脱,正其谬误。其于《国语》 ,厥功甚伟。此 书由台湾商务印书馆于 1969 年印行。
在《国语》校注本中,徐元诰国语集解》 ,行世最晚, 在韦解之下而能网罗之前王引之汪中刘台拱、黄丕烈、 汪远孙、陈瑑、董增龄、吴曾祺、沈镕各家之说,并于诸说 纷存、文有疑义处以“元诰按”明其取舍,于读《国语》者 甚为便利,可称当前《国语》校注本之最佳。但王树民先 生在《国语集解》点校前言里有中肯地评价: “ 《国语集解》 之编撰方式虽善,但其编撰工作则甚为粗疏,成为其书之最 大缺陷。 ” 其书 1930 年曾由中华书局印行。2002 年,中华书局又出版了经王树民、沈长云二先生点校的《国语集解》 。 每卷之后,都附有点校者所作校记,在最大程度上弥补了徐元诰《国语集解》编撰工作粗疏而导致的讹误。2006年修订本附上了人名索引。[2]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国语》 ,以《四部备要》收录的士礼居翻刻明道本《国语》为底本,参校《四部丛刊影印明代翻刻公序本,并吸收了一些前人的校勘成 果,略加按语,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出版,后又修订重版多次。此为目前最易得之本,且阅读甚为便利。

选译本

叶麟《白话译解国语》(属于选译),大连大达书社1935年
秦同培注释、宋晶如增订《广注语译国语精华》(属于选译),世界书局,初版不可考,新一版出版于1943年
傅庚生《国语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该书的影响比较大,在后来的《国语》译注中经常可以看到《国语选》的影子。
高振铎、刘乾先《国语选译》,巴蜀书社1990年[2]

全译本

《国语》的权威点校本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出版、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点校本,后来的《国语》译注本都以其为底本、参酌他本而成。[2]
薛安勤王连生《国语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汪济民等《国语译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
董立章《国语译注辨析》,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邬国义、胡果文等《国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李维琦《白话国语》,岳麓书社1994年
黄永堂国语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该书发行量较大,影响较广。
秦峰《译注国语》,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
赵望秦张艳云等《白话国语》,三秦出版社1998年
鲍思陶点校《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
曹建国等《国语简注通说》,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2]

通行本

《国语》的版本系统非常简单清晰,即明道本与公序本 两个系统。
黄丕烈在《校刊明道本国语札记》叙中说: “ 《国语》 , 自宋公序取官私十五六本校定为《补音》 ,世盛行之,后来 重刻,无不用以为祖。 ”经宋庠整理之本,此后成为主 要传世之本:公序本。其后明嘉靖戊子金李刊泽远堂本(或 称金李本)即翻刻自公序本,世称善本,而明道本又罕为世人所见 ,故此金李本就成了明清以来绝大多数本子的实际祖本。
黄丕烈《校刊明道本国语札记》叙云: “如此明道二年本 者,乃不绝如线而已。 ” (国学基本丛书选印《国语》 , 页二四一,上海书店 1987 年版)又《重刊明道二年〈国 语〉序》二钱大昕序云: “荛圃得是书而宝之,又欲公 其宝于斯世。 ” (国学基本丛书选印《国语》钱大昕序, 上海书店1987 年影印出版。 )可见明道本之罕见。 《国语》 (含《补音》 )版本现存情况,可详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史部上册) , 第 207~212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版。“
《国语》之存于今者,以宋明道二年椠本为最古。 ”汪远孙《国语明道本考异序》 云: “旧题天圣明道本 《国语》 , 天圣,宋仁宗年号;明道,乃仁宗改元。卷末署云‘天圣七 年七月二十日开印,明道二年四月初五日得真本’ 。是明道 二年以天圣印本重刊也。 ” 黄丕烈《校刊明道本国语札记》 叙又云: “有未经其(指宋庠)手,如此明道二年本者,乃 不绝如线而已。……丕烈深惧此本之遂亡,用所收影钞者, 开雕以饷世。其中字体,前后有歧,不改画一,阙文坏字, 亦均仍旧。无所添足,以惩妄也。 ”自此,明道本才得 以广为流传。
自清中期以后, 明道本与公序本同为 《国语》 通行之本。 《四部丛刊》本《国语》是据嘉靖戊子金李泽远堂本影印, 而《四部备要》本《国语》则据黄丕烈《重刊明道二年〈国 语〉 》排印,其后附有黄丕烈《校刊明道本韦氏解〈国语〉 札记》 、汪远孙《国语明道本考异》 。 《四部丛刊》本、 《四部备要》本为易得且又可靠的两个版本。《国语》之 本,非此即彼,或以其一为底本、其一作参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