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滕国

周朝诸侯国
展开3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滕国(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96年),中国周朝分封的诸侯小国,如今在山东省滕州市境内;微山县东北部,滕州市西部,邹城市南部,山亭区西部。国君为姬姓侯爵。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之后分封自己的十四弟姬绣于滕,是为滕叔绣。
公元前414年滕国被越王朱勾所灭,不久复国。战国时期宋康王称王,滕国于公元前296年为宋国所灭。共传23世。古滕城是滕国的城池,距离滕州市区7公里。有一种观点是,滕始封可能在卫地,后改封山东。
中文名
滕国
简    称
所属洲
亚洲
首    都
都城(古)
主要城市
都城
政治体制
君主制
国家领袖
滕叔绣
人口数量
二十万人左右
主要民族
华夏族
兴亡时间
前1046-前296年
爵    位
侯爵
位    置
滕州西部,微山县东北部,邹城南部,山亭区西部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滕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愚询凝国,在山东省滕州市西部,微山县妹体举照芝己击东北部,邹城南部。国君为姬姓,公元前1046年立国,公元前414年被越王朱勾所灭。始封祖是文王之子错叔绣(封侯爵)。今滕州西南14里处有古滕城遗址。该国与鲁国关系密切,并依附于宋、晋国,参加大国的会盟和战争。公元前415年为越国所灭,不久复国。后灭于宋国。共兆料甩传23世。滕国君主为姬姓狱艰厦。
周武王在灭商之后,而封其宗亲及功臣为诸侯。其中叔绣(即周文王姬昌第十四子)被封于滕,是为滕叔绣。古滕城是滕国的首都,距离滕州市善国街道西7公里。周公东征后封其弟错叔绣于滕,今山东滕州市西南7公里有古滕城即其国都。春秋初期,滕、鲁关系密切。《春秋》鲁隐公七年(前716年)已有记载。前712年,滕侯、薛侯朝见鲁公,争行礼之先后位置,滕侯以姬姓得为先。战国时,孟子曾到滕全浆国拜见滕文公。战国初期,滕国即被宋康王所习钻套钻循灭。

相关情况

播报
编辑
滕国文物
周公东征后封其弟错叔绣于滕,为滕侯。 滕国与鲁国关系密切,并依附于宋、晋国,参加大国的会盟和战争。
春秋初期,滕、鲁关系密切。《春秋鲁隐公七年(前716年)已有记载。前712年,滕侯、薛侯朝见鲁公,争行礼之先后位置,滕侯以姬姓得为先。
战国时,孟子曾到滕国拜见滕文公。战国初期,滕国被宋康王所灭。

迁移分布

播报
编辑
滕国灭亡后,其贵族后裔纷纷外逃,为了不忘国耻,永怀故土,遂以国为姓,改姓为滕氏,从此四处迁移,散居各方。在滕氏家族中,有的人后来为了避免仇人加害,改为复姓滕叔氏,也有的改为滕氏。滕叔氏后来仍旧省文简化为单姓滕氏。子孙纷纷离开得姓的原居地(济宁市微山县东北部,滕州市西部,邹城市南部,枣庄市山亭区西部。),而散居于山东、河南等地。
东汉时,滕姓在北海郡繁衍昌盛,族大人众,名人辈出。这段时期滕姓登于史册的有三人,分别为:滕延、滕咨和滕抚,都是北海郡人,可见在东汉时滕姓在北海郡已成为望族。汉末动乱时,当地的滕胄滕耽等避乱渡江,归属孙吴;值得一提的是滕胄与孙权结为亲家,壮大了北海郡滕姓之盛名。
吴末时期,北海人滕牧之女嫁与孙皓而贵为皇后,滕牧后来却因失宠而被遣居苍梧,即今广西梧州;吴灭亡后,孙皓与滕皇后迁于洛阳。 两晋时期,繁衍于南阳郡、开封县之滕族昌盛浩大,名家辈出,成为该地之名门望族。
两晋南北朝隋朝,北方持续的动荡不安,加剧了滕姓南移,加上之前汉末已南迁的氏族,现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西、湖南等地均有了滕姓人家。
唐代及其以后,浙江金华的滕家一支独秀,出了不少杰出人物,有白居易作诗为证:“身着锦衣儿戏绣,东阳门外数滕家”。另据《安远滕氏族谱》、《石城县志》所载,“唐有滕文纪,家居江西抚州临川县滕家州,生子有三,其三子学珠自临川徙居福建汀州宁化招得里南桥岭,至宋时,传八世,榜二居邵武,榜遂迁延平,榜仪移广东”。
靖康之耻后,北方滕姓有迁居浙江临安的,其中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滕康因仕宦居湖南永州,其孙滕宬徙居吴县,即今江苏苏州。宋末元初的动乱,再加元末的动乱,使滕姓分布于南方各省份,今四川、云南均有滕姓人落籍。
明初,山西滕姓作为“洪洞大槐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江苏等地。明中叶时,滕学珠之裔有迁居江西石城丰山、高田等地。明末张献忠屠川后,有湖南、湖北之滕姓徙至四川。
清康、乾年间以后,有冀鲁豫地之滕姓闯关东进入东三省,亦有沿海之滕姓迁居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 如今,滕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西、黑龙江、辽宁、湖南多此姓,上述四省之滕姓约占全国汉族滕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

历代君主

播报
编辑
滕国历代君主
-
国君称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滕错叔
姬绣
周武王、周成王时期
周文王第十四子,周武王
2
-
姬嗀(hù)
-
-
中间八世失考
11
姬可
-
-
12
滕侯𩵦(滕侯苏)
姬苏
西周晚期
滕仲
中间一世失考
14
滕侯
姬慈
?-前716年
-
15
滕侯
姬安
前715年-?
前任滕侯之子
中间一世失考
17
姬婴齐
前651年-前641年
滕错叔十六世孙
18
姬郑
前640年-?
-
19
姬元(姬寿)
?-前600年
20
滕文公(滕前文公)
姬宏
前599年-前575年
21
姬原(姬泉)
前574年-前539年
滕文公(滕前文公)子
22
姬宁
前538年-前513年
23
姬结
前512年-前491年
24
姬虞毋
前490年-前484年
25
姬麇
前483年-?
中间三世不明
29
姬仕
?-前327年
滕考公后裔
30
滕文公(滕后文公,一说即滕元公)
姬弘
前326年-?
以下年代及世系均不明
-
姬虎
-
-
-
滕侯耆
姬耆
-
-
-
滕侯昊
姬昊
-
-
-
滕侯逄
姬逄
?-前296年
前296年宋灭滕

滕国古城

播报
编辑
文公古台为古滕八景之一。历史上曾先后建有文公楼、文公祠、文昌阁、真武庙等。1991年重修,现滕国古城面积500,000平方米,其中文公台面积2700平方米,建筑保存基本完好。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滕州市十佳名胜古迹。位于山东省滕州市西南约7公里处的姜屯镇东滕城村,是古滕国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外游客观赏游览的好地方。滕州3路公交车可直达景区。
古城墙东、西、南遗迹尚存。子城内东北隅建有文公台亦名灵台。原系滕王宫寝所在。几千年来,台上先后建有文公祠、滕王阁、真武庙、文昌阁等。昔日灵台、灵沼、古刹、古槐,依殿宇滕阁之势,梵诵笙管之音,晨钟暮鼓,绿天如暮,殿壁森森,颇具规模。现今修复的文公台坐北朝南,东西长60米,南北长45米,台高7米,正中为滕文公楼,两侧为厢廊,台门两侧有序连接东西厢廊,左厢廊东为走廊。台东为碑林。
厢廊墙壁石刻记载滕国十大名人,依次为:叔绣、滕悼公滕文公、然友、毕战、司马懋、陈相、薛烛、徐行、李洞并附生平简介。台前有一片开阔地为古时阅兵马的广场。石阶脚下两侧各一古槐,突兀参天,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据记载为唐代僧人所植,当地人称为神树。向南大路两侧各建一灵沼,一池绿波,粉前映日,碧盘滚珠,鱼跃水面。相传滕文公效法周文王而经营之,取与民同乐之意。文公台东南约500米处建有上宫馆,传为滕文公继位后请孟子于上宫讲学,大兴强国富民方略。如今上宫馆遗迹依稀可见。
城西北200米处为庄里西村的鬼城,现存有突出的高台,传为滕国贵族的墓葬。近些年来出土的滕侯鼎、滕皇编钟等大量宝贵文物,是人们研究滕国文化的真实依据。
滕国故城
昔日滕国绝长补短方五十里,相传三十一世,历时达七百余年之久。在八百诸侯并立、七雄称霸之时被誉为“善国”、“卓然于泗上十二诸侯之上”创造了富民强国,自强自立的光辉范例。
主要的景观有:文公楼、善国碑林、周灵沼、唐古槐、壮观石、古砖刻楹联、吕祖阁、上公馆雍城遗址等。最具代表性的景观有文公楼、唐古槐、善国碑林。
文公楼:建于文公台之上,座北朝南。一楼正厅内塑有滕文公、孟子等滕国历史人物彩塑蜡像,塑像生动再现了《孟子*滕文公章句》中所载的滕文公问政于孟子,群臣聆听史官笔录的生动场景。二楼“滕国史迹展”以珍贵的文物、图片、史料和书画展现滕国三千年的灿烂历史。
唐古槐:文公台前,两株古槐东西对峙,突兀参天,高约10米,周粗约3米。冬日虬龙当空舞,春来新绿遮碧天,苍劲古朴,古韵盎然。此槐为唐贞观年间僧人所植,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被当地人称为“神树”。
善国碑林:位于文公台上,文公楼东侧。汇集了从汉至今数十块碑碣,其中有汉画像石、唐造像碑、宋太祖圣谕碑和苏东坡的《西园诗碑》等。既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又具书画鉴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