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名校应不应该对社会开放

中公网 2024年05月17日 09:44:09

      【热点背景】 

      近日,北大副教授在社交平台上以“北大的门卫制度,该改改了”为题发文,呼吁北大拆除闸机,对社会开放。在文章中,副教授讲述了自己当天在进校门时跨越闸机、被保安追逐,并利用长跑特长甩掉保安的小故事,引起关注和热议。“大学校园该不该开放”再度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

      【模拟试题】 

      随着北大副教授“跨栏”进出校门一事在社交媒体流传,大学校园该不该开放的话题再次引发社会热议。根据该副教授介绍,因没有授权学校使用其人脸信息,而查验工作证又比较繁琐,他使用“跨栏”的方式进出学校,并指出“这种严防死守的模式不适用于大学”。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中公解析】

      一、表明观点。副教授“跨栏”入校的方式是否合适,值得商榷,但由此反映的大学校门应当如何管理、该不该向社会开放、开放到何种程度等议题,的确有着不容忽视的公共讨论价值。对此,我认为大学本身不应该和社会脱节,开放是势在必行的。

      二、阐明开放的必要性。从社会责任和自身性质而言,开放是大学的应有之义。1.从道理上讲,以公共财政作为支撑的公立大学,它们将自己封闭于公共空间之外,合理性未免不足。2.从政策上看,教育部曾发布通知,鼓励高等学校、高科技企业、制造企业等向社会开放参观,主动服务全民学习。3.从情理上说,学校作为一种社会资源,理当反哺社会,校园的物理空间,当然也有向社会开放的必要。4.从校园发展上看,在校园和社会之间划定太过严格的界限,不利于促进人员交流、实现资源的充分流动,会使得大学的办学观念、理念难以跟上社会发展节奏,难以融入现代市场经济体系。

      三、分析开放带来的问题。在具体操作层面,大学开放难免会引发现实顾虑。1.校园环境秩序方面。对清华北大等名校而言,前来参观打卡的人流量过大,可能会影响到师生正常的教学秩序,部分入校游客素质参差不齐,个别游客可能会损坏校内设施、绿植,甚至发生随地大小便、脚踩校门的情况。3.隐患纠纷方面。社会人员进入校园,会对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产生威胁,易存在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

      四、就如何开放提出建议。对此,合理的解决方式并不是直接紧闭校门,而是通过更为精细化的治理,实现风险管控和校园开放的平衡。首先,建立访客制度。包括预约、登记、审核等程序,严格控制好人流量,保证校园安全的同时,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其次,公布开放信息。定期公布校园的开放时间和限制区域,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安排和注意事项。最后,完善管理制度。根据自身情况和社会需求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加强对入校人员的服务和教育,确保入校人员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

      面试备考推荐 >>>

      >  会员:面试会员9项权益(面试考情/示范作答/知识清单/经典课程等权益)

      >  技巧:面试资料每日积累 | 2024年事业单位精学课堂 | 中央遴选面试热点研学包

      >  试题:医疗招聘十套面试历年试题 | 社区面试历年试题及热点分析 | 江苏省考历年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