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ww.cssn.cn提供.

学科体系

新媒体矩阵

  • sk_v2022_front_wechat.png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106.jpg

    微信小程序

  • sk_v2022_front_gzh.png

    微信公众号

    微信106.jpg

    微信公众号

  • sk_v2022_front_zgxp.png

    中国学派

    学派106.jpg

    中国学派

  • W020220922336137882083.png

    中国社会科学报

    111.jpg

    中国社会科学报

  • 123.png

    新浪微博

    微博106.jpg

    新浪微博

  • 123.png

    今日头条号

    头条106.jpg

    今日头条号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居住幸福的百年历程与伦理精神

2024-07-10作者:陈泊蓉 陈丛兰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自古以来,安居乐业就是中国人民的夙愿。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贯穿其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并集中体现在“关心群众生活”和“关注民生”等方面且通过解决群众的衣食住行等要素来证成。当前,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美好居住正是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安居乐业为人生幸福的伦理旨归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需求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观,百年来为中国人民谋居住幸福,着力于筑梦宅兹实践,实现了人民对于“有居”“新居”“富居”“美居”的居住需求。中国共产党筑梦宅兹的实践确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念兹在兹的伦理精神价值。
  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居住幸福的历史根由
  中国共产党筑梦宅兹,为中国人民谋居住幸福的历史根由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安居乐业为人生幸福的伦理旨归。自有巢氏构木为巢开始,华夏先民就把定居和安居视为生活幸福的重要内容和文明进化的重要表征。中华居住文化的开辟鸿蒙是与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制作八卦,神农氏教民稼穑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明创化过程,从器物的创造与改进进而上升为观天俯地建构天地人合一的大道哲学,本质上就是为人建构物质生活家园和精神生活家园的文明肇造过程。中华文明因其居住文化的本始要素产生了对家居生活的特别重视和原始眷恋,使家人、家室、家庭、家族、家园获得了文明肇造进程中的生命支撑意义和价值奠基意义。此后,从家到国形成了一体化的政治文明建构,此所谓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家国情怀是也。尤有意义的是,对居住意义的原始眷恋和孜孜以求更使中国人民把安居与乐业联系起来,并以安居乐业为人生幸福两大本始基石(或如成家立业之说)。正如《黄帝宅经》所云:“故宅者,人之本。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门族衰微。”由是可见,“安居”构成“宅兹中国”的核心,奠定了“文明中国”价值谱系的根。
  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居住幸福的理论依据
  中国共产党人筑梦宅兹,为人民谋居住幸福的理论依据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需求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观。马克思认为,“人”不是抽象的存在物,“人的需要”蕴含着人的本质属性。追求个人需要的满足和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成为促进社会发展、丰富日常生活的基本动力;作为社会存在发展的基本动力,对人需要的满足和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推动人的类本质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生存需求,所以类似居宅、居住设施等“人的原料”的匮乏,必然会根本地损害人的健康与精神,阻碍人的发展。恩格斯正是从无产阶级居住的贫困中读出人生活的痛苦与道德的败坏均来源于“人的原料”的匮乏所导致的人的异化,这种异化把“存在”等同于“占有”,认为只有“占有”更多才是人生的幸福。马克思提出了“改造世界”或“改造生活世界”的理想——废除私有制,进而把衣食住行变成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生命活动。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了解人民的需要、人民的根本利益来决定自己“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目标,在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中,为求索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幸福追求灌注了最大意义的忠诚,彰显了最高价值的践行,把“为人民谋居住幸福”变成一项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民心工程,使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改善,昔日“贫无立锥之地”的劳苦大众竞相乔迁新居,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现代楼房,有居、安居和一定程度的“诗意栖居”正在中华大地成为现实。
  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居住幸福的百年实践  
  中国共产党筑梦宅兹,为人民谋居住幸福的实践进程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满足人民“有居”需要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新生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作为观察国家民族人民命运的理论工具,自觉关注人民的福祉,将“关心群众生活”和“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基本价值追求,注重对老百姓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毛泽东同志就非常关注群众的衣食住行需求,强调“有些群众没有房子住”“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根据地制定的《土地法》及其他相关法律,为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和住房问题提供了法律保障,开创了根据地居住伦理文化发展的新格局,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满足人民“新居”需要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居住需要的满足采取的是在公有化的基础上注重集中分配和大体均等安排的方法。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改造民族资本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公有化的庙宇、园囿、宅邸等构成人们居住生活的重要公共空间,并新建了一批集体宿舍专供城市职工居住,整体上使全国人民的住房条件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在具体的居宅分配方面,以国家统包统分的“公居”方式满足城市居民对“平居”“新居”的需要,居民形成的同志关系也渗透在邻里家庭关系中,平等、平权的新型居住伦理关系逐渐形成。第三,满足“富居”需要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时期,改革开放全方位推进,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相应推进,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出售公房、调整租金、提倡个人建房买房”总体设想,在此后几十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陆续出台“三三制”“三改四建”等住房政策,逐步实现人民的“富居”。第四,满足“安居”“美居”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彰明“房子是用来住的”本质属性,着重构建“美居”“乐居”“绿水青山”的人居环境,使人民真正体验到“诗意栖居”及其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为解决弱势区域、弱势群体的苦居状况,中国共产党提出精准脱贫的攻坚战略,搭建起精准扶贫与迁至新区双管齐下、商品房与保障性住房协同发展,老少边穷和特殊困难人群由政府兜底的解决平台,弱势地区、弱势群体的居住状况发生历史性变化,居住幸福感空前提升。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居住问题的百年探索,人民居住生活的大幅度改善,居住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加深,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认同、精神认同和价值观认同不断增强。
  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居住幸福的伦理精神
  中国共产党筑梦宅兹,为人民谋居住幸福的探索实践证成着马克思主义居住伦理思想之生成。这一居住伦理思想源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在百年探索和践行中建构起内涵居住需要伦理、居住空间伦理、居住人际伦理和居住价值伦理辩证统一的理论框架。它以“住有所居”为基本伦理话语,“居有所安”为核心机制诉求,“居有所乐”为终极人生目标,凸显出生命意义、人性尊严、制度伦理、执政伦理和民生伦理等价值内容。同时,这一居住伦理思想展现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独有的价值特质,是中国共产党将救亡图存、夺取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复兴中华民族等大业与“老百姓的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目标辩证融合的代表性成就。整体上看,这一居住伦理思想凝聚着高超的伦理智慧,它基于传统又超越传统,基于实践又超越实践,集描述伦理、规范伦理、德性伦理和信念伦理于一身,既强调义务论与功利论对各阶层居住需要、居住人际关系等的适用维度与规范尺度,也重视契约主义对居住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满足的规范与保障。同时还以关怀伦理为核心的美德论补充规范论之局限,强调同情、品德、理想与生活境界的培育及其对人民的居住需要、居住价值的引领和居住幸福感的提升作用。 
  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居住幸福的理论贡献 
  中国共产党筑梦宅兹,为人民谋居住幸福的居住伦理思想构成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神财富,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具有独特的理论建树和实践贡献。第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居住幸福”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践行,确证着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和政党本质,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第二,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关系是具体而务实的,是通过心系人民疾苦、满足人民需要和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等可具体感受并观察到的行为实践所体现出来的,是一幅幅有血有肉的历史实践过程与现实化的政策落实画面交织而成的生活史诗,这为人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以及奋斗成就提供了一个真实而深刻的窗口。第三,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居住幸福的探索既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表达,更是人民根本利益与价值追求的具体反映,既构成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重要内容,也凸显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和执政的合法性与优越性。
  总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不渝“为人民谋幸福”,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能够长期执政和行稳致远的内在原因。从中国共产党筑梦宅兹、筑梦中国的历史、理论的角度,可以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独特神韵。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正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梦想的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要继续把人民的“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安有所乐”作为本始性价值追求,因为人民安居乐业才能共铸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本文系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点课题“中国传统居住伦理文化史研究”(编号:21AZX081)研究成果】
  (陈泊蓉,西安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丛兰,西安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方鸿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