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ww.newxue.com提供.

中小学各版本语文课本中李白的课文

1. 【人教课标本一年级上册】 课文 第6课 《静夜思

2. 【人教课标本二年级上册】 识字6 第25课 《古诗两首 赠汪伦

3. 【人教课标本二年级下册】  第17课 《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4. 【人教课标本三年级上册】 第六组 第21课 《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

5. 【人教课标本四年级上册】 第六组 第20课 《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 【人教课标本四年级下册】 第一组 第1课 《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

7. 【人教课标本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30课 《诗四首 渡荆门送别

8. 【人教课标本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30课 《诗五首 行路难

9.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3】 第二单元 第4课 《蜀道难

10. 【人教课标本九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背诵  《月下独酌

11. 【人教课标本八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背诵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2. 【人教课标本八年级上册】 课外古诗词背诵  《送友人

13. 【人教课标本七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背诵  《峨眉山月歌

14. 【人教课标本七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背诵  《春夜洛城闻笛

15. 【人教课标本七年级上册】 课外古诗词背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6.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文 《英英学古诗

17.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望庐山瀑布

18.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峨眉山月歌

19.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黄鹤楼送别

20.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1.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诵读欣赏 诗词曲三首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2.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诵读欣赏 古诗三首 《行路难

23.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远行  《早发白帝城

24.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劳动  《秋浦歌(其十四)

25.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第二单元 第3课 《古朗月行

26.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 第3课 《夜宿山寺

27.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 第17课 古诗三首 《独坐敬亭山

28.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第9课 古诗两首 《早发白帝城

29.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第21课 古诗三首 《望庐山瀑布

3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七单元 第25课 古诗三首 《赠汪伦

31.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七单元 第25课 古诗三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

33.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第三单元 第12课 《古朗月行

34.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 第18课 《静夜思

35.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课文 第二单元 第6课 《早发白帝城

36. 【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 第23课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7.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第七单元 第36课 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38.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第23课 古诗两首 《赠汪伦

39. 【鄂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古诗诵读 《静夜思

40. 【鄂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 古诗诵读 《夜宿山寺

41. 【鄂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第七单元 古诗诵读 《早发白帝城

42. 【鄂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 古诗诵读 《望庐山瀑布

43.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第一单元 古诗诵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4.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七单元 古诗诵读 《望天门山

45.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 古诗诵读 《峨眉山月歌

46.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 古诗诵读 《子夜吴歌

47.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古诗诵读 《客中作

48. 【湘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课文 第六单元 第4课 《静夜思

49.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七单元 第16课 古诗二首 《赠汪伦

50.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第9课 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51.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第9课 古诗两首 《早发白帝城

52. 【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第24课 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

53. 【语文A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第三单元 第12课 古诗二首 《赠汪伦

54. 【语文A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四单元 第11课 古诗二首 《望天门山

55. 【语文A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四单元 第11课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56. 【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第13课 《静夜思

57.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第八单元 第25课 古诗两首 《古朗月行

58. 【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59.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四单元 第13课 古诗两首 《早发白帝城

60.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61.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四单元 第15课 古诗三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2. 【长春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四单元 汉字家园(二)  《汉字家园(二)② 独坐敬亭山

63. 【长春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 有趣的夜空  《古朗月行(节选)

64. 【长春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第九单元 朋友  《赠汪伦

65.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十单元 壮丽的山河  《望庐山瀑布

66. 【长春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四单元 乡情·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7. 【长春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九单元 诗人的足迹  《望天门山

68. 【浙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古诗二首 《静夜思

69. 【浙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七单元 第20课 古诗三首 《早发白帝城

70. 【浙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七单元 第20课 古诗三首 《望庐山瀑布

71. 【浙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七单元 第21课 古诗四首 《送孟浩然之广陵

72.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 第15课 古诗四首 《赠汪伦

73.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 古诗两首 《静夜思

74.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 古诗两首 《古朗月行

75.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 古诗三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76.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 古诗三首 《望庐山瀑布

77.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 第9课 古诗三首 《赠汪伦

78.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第12课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79.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 亲近大自然 第1课 第1课 《望庐山瀑布

80.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 亲情、关爱 第16课 古诗二首 《赠汪伦

81.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 古诗二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2.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第4课 古诗二首 《望天门山

83. 【鲁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课文 第6课 《静夜思

84. 【鲁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识字(6) 第25课 古诗两首 《赠汪伦

85. 【鲁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 第19课 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86. 【鲁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 第17课 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

87. 【鲁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第七单元 第25课 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8. 【鲁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 古诗两首 《独坐敬亭山

89. 【鲁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课外古诗词背诵  《峨眉山月歌

90. 【鲁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课外古诗词背诵  《春夜洛城闻笛

91.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 古诗诵读  《夜宿山寺

92.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读课文了解内容 古诗诵读  《秋浦歌

93.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 读课文圈划词句 古诗诵读  《早发白帝城

94.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古诗诵读  《望庐山瀑布

95.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八单元 古诗诵读  《独坐敬亭山

96.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 古诗诵读  《望天门山

97.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三单元 古诗诵读  《峨眉山月歌

98.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 古诗诵读  《赠汪伦

99.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 古诗诵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00.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四单 元唐诗精华(上) 第17课 李白诗二首 《送友人

101.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四单 元唐诗精华(上) 第17课 李白诗二首 《月下独酌

102.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四单 元唐诗精华(上) 每周一诗  《客中作

103. 【北京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 第13课 古诗二首(二) 《静夜思

104.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四单元 第11课 古诗二首(一) 《夜宿山寺

105.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第七单元 第25课 古时两首(二) 《早发白帝城

106.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 第5课 古诗三首(一) 《赠汪伦

107. 【北京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四单元 第13课 古诗四首 《望庐山瀑布

108. 【北京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第21课 古诗四首 《送孟浩然之广陵

109.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山中问答

110.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越女词

李白之死

  

李白之死

说起唐代大诗人李白,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李是中国诗坛上的一颗巨星,一生中写下了一千五百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流传千古,受到后世人的赞赏,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英名。他博学多闻,多才多艺,远见卓识,有雄才大略,飘逸不群,蔑视王侯,一生不得志,经历坎坷,只活了六十二年便去世了。他的身世,他的经历,他的生与死,都留下了许多谜团,引起了后世之人无穷的考证和争议,而不得其解。他的死因即是其中之一。

一为“病卒说”。

李白的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说,“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心非所好。公暇不弃我,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桂冠,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肯定李白是病死的。

唐代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序》说,李白之墓在姑苏东南,青山北址,六十二岁时,“赋临终歌而卒”。唐代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也说,李白“天宝初诏令归山,偶游至此,以疾终,因葬于此。”明白地说明,李白是病卒的。

李白一生嗜酒成性,人称“醉仙”。特别是到了晚年,“狂饮”更是他生活中的一大特征,久而久之,酒精中毒而致病是很自然的事情。试看他诗作中洋溢着的酒味吧: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

“大笑同一醉,

取乐平生年”!《叙赠江阳宰陆调》”

“高谈满四座,

一日倾千觞。”《!赠刘都史》”

再看与他同时代的名人对他嗜酒的描述:

大诗人杜甫所作《饮中八仙歌》中,刻画了唐代著名人士贺知章等八位酒仙醉酒后栩栩如生的群像图,李白的出场是全诗的高潮:“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后的李白竟敢在皇帝面前口出狂言。李白如此视酒如命,怎能不病入膏肓?

晚唐诗人皮日休曾作《李翰林诗》云:“竟遭腐胁疾,醉魂归八极”,明确指出,李白是患“腐胁疾”而死的。据现代医学分析,李白患的是“脓胸症”,不治而亡。

二为“溺死说”。

许多人根据李白生前豪放不羁的性格和浪漫高傲的气质,认为他的结局应该是“醉入水中捉月溺死”。

五代时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说:“李白著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

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说:“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元代祝诚辑《莲堂诗话》也说:“宋胡璞,闽中剑浦人,曾经采石渡题诗吊李白:‘当时醉弄波间月,今作寒光万里流’。”

宋朝陈善《扪虱新记》记道:“坡(苏东坡)又尝赠潘谷诗云:‘一朝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可见,李白“溺死说”古已有之,流传广泛。

试想,李白一生浪迹江湖,他的诗写月的高尚皎洁,写举杯浇愁,顾影自怜,空怀一身抱负,却创痛巨深,以至贫病交加,潦倒如斯,在《笑歌行》与《悲歌行》里,自己简直表现哭哭笑笑的狂态,那么,人们说他“醉而落水捉月而死”,好像顺理成章,更能博得人们的同情。

三为“病”、“溺”都有可能说。

据考证《旧唐书》和《新唐书》,它们在提到李白之死时,都一笔代过,并没有说明李白的死因。《旧唐书》只说李白是醉死于宣城的。那么是醉而病死的,还是醉而溺死的呢?人们不得而知。或许是人们不愿凭吊溺死之人而说李白是病死的,或许是古人不愿面对李白病死的结局,宁肯认可他入水捉月、仙游羽化也未可知。两种死因都难以排除。

如今看来,解开李白死因之谜并无多大意义,倒是唐代项斯《经李白墓》里面的一句话“醉死此江边”很值得后人玩味。

无论怎样,在世人心中,李白是一首永恒的诗,他留在我们心中永远是那个文如泉涌、狂傲不羁的伟大诗人。

常用成语

中考 高考名著

李白简介

李白《静夜思》千古之谜马茂元  

李白的月亮姚丽萍  

李白《静夜思》鉴赏马茂元  

李白的月亮世界探幽徐大贵  

李白的生平和思想

铁杵磨成针──幼年李白

李白的故乡余 言  

李白与孟浩然的友情

孟浩然为何没给李白写过诗?王者文豪

李白的书法

李白诗中的地名

李白与太白酒家

幼年李白

李白和汪伦

李白和杜甫相同的人生结局

读李白诗有感

李白求师

李白与酒

李白之死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之李白

“行路难”──李白坎坷人生的写照付俊贤

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李 白

李白的生平和思想

李白蔑视权贵

李白“上当”

翰林谪仙剑客──析李白的思想李四国

李白简介

李白和杜甫历史道路的殊途同归

李白求师

李白诗歌中的“勾践灭吴”王依林

李白名字趣话

李白墓简介

后人对李白的评价

李白邮票

李白为人

李白的足迹

李白与酒

思乡的明月──浅论李白《静夜思》的明月意象罗 义

李白《静夜思》千古之谜马茂元

李白的月亮姚丽萍

李白《静夜思》鉴赏马茂元

李白的月亮世界探幽徐大贵

李白的生平和思想

铁杵磨成针──幼年李白

李白的故乡余言

李白与孟浩然的友情

孟浩然为何没给李白写过诗?王者文豪

李白诗中的地名

李白的书法

李白与太白酒家

幼年李白

李白和汪伦

李白和杜甫相同的人生结局

读李白诗有感

李白求师

李白与酒

李白之死

告诉你一个你不知道的李白葛承雍

李白倒骑驴

李白蔑视权贵

李白的月亮世界探幽徐大贵

读李白诗歌 品太白遗韵

破解李白《静夜思》千古之谜田作兵

蜀道难李白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行路难》(其二)李白

赠汪伦李白

望庐山瀑布李白

李白与杜甫

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李白与杜甫

李白诗风

谈谈李白的几首怀古诗

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李白与杜甫罗宗强

浪子李白与情圣杜甫方舟子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李白与杜甫王学渊

永远的李白刘雪枫

寻李白余光中

李白山水诗的艺术成就李文初

试论李白的悲剧人生及其特点陶新民

李白飘逸诗风的构成吴桐雨

论尚侠思想对李白诗歌的影响严萍

李白的性格与其诗歌艺术特征宁小白

逸、狂、愤、醉──探索李白的情感世界李兆振

由《蜀道难》浅析李白出蜀时的心态

读李白《蜀道难》诗宗孝祖

李白山水诗与画同源的意境周方舟

李白为何写《蜀道难》张兵

“奇之又奇”千古绝唱──李白《蜀道难》赏析陈敏霞

李白诗歌中的心灵世界管窥康怀远

李白诗歌的三种精神──在上海电视大学的演讲胡晓明

重新看待李白与盛唐的关系陈秀中

李白与唐代诗歌精神特质

李白《蜀道难》余福智

略谈李白《蜀道难》的思想和艺术王运熙

李白的生平、诗歌、个性杜晓勤

李白年表陈才智

李白简介

李白说过的名言

李白名言大全

时光速流电。

梨花白雪香。

玉山自倒非人推。

白露垂珠滴秋月。

日色已尽花含烟。

风吹柳花满店香。

时时只见龙蛇走。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欲辞壮丽,义归博远。

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忧能伤人,绿鬓变霜鬓。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